文学理论这门学科的艰涩和深奥,往往令很多教师和学生望而却步。因此,著名文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写下了这本举重若轻的导读,简洁流畅地解释了文学理论到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有这么多理论流派;对部分影响很大的流派进行了阐释,包括现象学理论、阐释学理论、格式塔理论、读者接受理论、符号学理论、心理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文学人类学理论、艺术经验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理论;勾勒出每一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梳理了该流派的产生与发展。
##挑肥拣瘦地把第一章和最后两张看完了。从文学和艺术的角度看,为了实现对现实的干预和未来的预测,不惜把人作为代价,看作一个孤立稳定的原子。而社会科学的意义之一就在于,赋予自然科学理论成果以人类意志和存在。否则,所有得出的结论,都将指向灭亡和无意义。
评分##当年实在是很喜欢的一本书
评分##伊瑟尔这个书名一开始真的有被劝退到。这本书很好,因为它不仅在阐释某些理论,更是在教你如何使用这套理论解释文本。他从理论产生的问题意识出发,用结构程式性的语言对该理论进行解剖,最后会附上实例。其中现象学、接受理论、阐释学这三章做得最好(这三个理论也是伊瑟尔接受美学所植根的学术背景),后面的部分章节就没有前三章这么精彩了。此书的论述结果也是伊瑟尔分层结构的一种实证:开头的导论说明白了什么是理论,尤其是什么是人文科学的理论;中间部分阐明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结尾对“如何认识理论”进行了总结,并用福柯知识考古学的框架分析了“话语”与“理论”。这个结构很精彩,契合一个理论学习者的理论认知过程。
评分无论是理论的入选还是论述的方式,都掺有不少伊瑟尔本人的思想在内,对审美极的强调一直游荡在文本内部,并以此为出发点,举重若轻地讨论多家观点。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自然也不太舒服,我毫无疑问是前者了。 读前五章时惊喜不已,心想怎么能讲得如此轻松,翻到符号学栽了个跟头才猛然意识到,我之所以觉得前五章简单,纯粹是因为自己有一点点相关知识储备——尽管伊瑟尔也讲得很透彻,但评价这本书的通俗性,可能要打点折扣。书末附录一术语表,几乎每章都附有实例,虽是出自出版社要求,但也仿佛老先生耳提面命,就差手把手教我读书了。 译文不凝滞,没有理论译本常有的毛病,不知道该归功于伊瑟尔还是三位译者,抑或二者皆有之。纸质排版都不错,南大出版社做得挺好。
评分##直接把巴尔特们踢出理论还真是好笑
评分##真相总是在艰涩的水面下时隐时现。
评分##本书对20世纪的一些理论进行了介绍和梳理,但是感觉还是要先对理论有一定基础再来看,总体来说是一本很不错的理论指导书(可以根据脚注来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理论),但是可能翻译原因?或个人理解原因,有很多内容还是不太理解需要之后再看
评分##本书对20世纪的一些理论进行了介绍和梳理,但是感觉还是要先对理论有一定基础再来看,总体来说是一本很不错的理论指导书(可以根据脚注来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理论),但是可能翻译原因?或个人理解原因,有很多内容还是不太理解需要之后再看
评分##夹带私货但十分清晰的20世纪知识图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