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剖析瞭長久以來睏擾很多寫作者的重要問題。作者迴顧瞭自己的童年及寫作曆程,以親身經曆檢視瞭小說傢和詩人的創作活動、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寫作到底需要怎樣的“天賦”、如何獲得這種“天賦”、作傢與社會政治權力和讀者之間的關係,等等。她在書中談到瞭大量健在和已過世的作傢,也談瞭很多自己在加拿大和國際文壇的寫作經驗和逸事。其文字風格輕鬆幽默,洞察力敏銳。本書將幫助寫作者理解文學傳統、作傢身份,獲得對於創作生活更為深刻的認識。
##精華在最後一章,前半部分有點亂糟糟。適閤阿特伍德書迷及有寫作欲望卻又很茫然的人。什麼要寫作?何從寫起?寫給誰?永恒的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相似的感受,阿特伍德十分誠懇的交齣瞭自己的那一份答捲。“作傢寫作就是為瞭讀者”,“為一個獨特、明確、真實存在的人寫作”,“理想的讀者可以是任何人”。最後一章闡述瞭阿特伍德認為的寫作的動機:“寫作本身其實是害怕死亡而産生的一種反應”,是對死亡的恐懼與癡迷,而寫作具有恒久性,會在用盡時間後留下痕跡。“與逝者協商”,協商什麼呢?想獲得什麼呢?——財富/知識/運氣/至愛。到逝者的世界去,生者帶著欲望涉險而歸,帶迴自己渴求的寶藏。“就像置身於漆黑的房間,獨自摸索,必須在黑暗中重新擺設傢具,全部整理好之後,燈光便會亮起”。究竟而言,還是對於不朽的追求吧。
評分##那裏黑暗,那裏危險,那裏易去難迴,但如果你真的迴來瞭,就把故事寫下來吧,寫給那個真正的讀者,像雕刻一樣寫在石頭上,然後離開,讓石頭一遍遍講齣來。
評分##四星給前兩章,一星給最後一章。我好喜歡她引經據典,令人佩服的閱讀量。
評分##“做你想做的事,然後承擔後果。”真奇怪,這是我之前的行事準則,不再刻意強調之後漸漸遺忘瞭,如今在這本關於寫作的書裏看到,有點記起自己的感覺。“所有作傢都必須從死者那裏‘偷’東西。”阿特伍德很有神采。
評分##勇敢的寫自己想寫的 滿足自己 不要管他人怎麼想
評分##「故事在黑暗中。」
評分##阿特伍德寫得太好瞭。
評分##因為是講座的文稿整理,所以不會論述得太深入,但六篇文章都是在很有趣的主題上進行敘述(都是可以作為論文研究的題目,比如分身、媒介、死亡,但這本書明顯是大眾通識版,容易進入,旨在誘發理解的興趣),而且還羅列瞭眾多文學作品(於是想讀list又變長瞭),也有一些重疊的地方,但整體而言是易讀且親近的。如果寫作是進入迷宮,是下到深井,如果文字是鮮活的聲譜,是神秘的信使,那麼談論寫作的寫作又是什麼呢?以阿特伍德之名講述其分身的人,又是誰?
評分##隨性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