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克尼论攝影》(增订本)收录了大卫·霍克尼与好友保罗·乔伊斯关于摄影的对谈十七篇,内容关于霍克尼的图像思考与影像实验,展现了一位多才多艺、创造力十足的艺术家,在探索摄影可能性的道路上可以走多远。观看与空间,是霍克尼一如既往的关注。在本书中,他认为拼贴是摆脱传统观看方式的关键,是对表面的确认。霍克尼将自己的创作看作是用摄影来批判摄影。“毕竟,光用言语是不行的。你得使用摄影的语言。”
《霍克尼论摄影》充分体现了一位杰出艺术家的实践自觉与理论自觉。作为大卫·霍克尼唯一一部专⻔论述摄影与影像艺术的著作,本书第一版曾在1994年被引进中国,在艺术相关专业的师生群体中引起了广泛讨论。此后的二十余年,随着大卫·霍克尼著作的中文版陆续推出,本书逐渐淡出了国内读者的视野。理想国首次引进增订本,期待它将持续激起新的、更大的水花。
————————————
????以摄影的语言批判摄影,用绘画的方式反思照片。
摄影成了我们辨认事物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提供了一种观看的方式,并且会让人觉得是一种正式的、正确的观看方式。但在霍克尼看来,这是摄影在本质上应被批判的所在。如果想要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观看,图像就必须发生改变。
????双色封面,随机发售!更有隐藏配色,加印解锁!
皮质封面满足触感,镭射烫印低调炫目。开本便携结实耐用,看展路上伴读良友。
##拿到了蓝色本!全本都是对话形式,一点儿不枯燥,甚至惊叹他们的对话高度!绘画是不是高于摄影?但我读到了霍克尼说静态的照片比动态的影像会更深远!
评分##恭喜霍克尼發現“電影”.
评分##给平面赋予时间和空间的维度
评分##给平面赋予时间和空间的维度
评分##拼贴是摄影语言的延伸。绘画的体验给摄影语言表达多了更多体验。
评分##霍克尼论摄影实际上跟我此前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关系不大,它关注的是图像和观看方式的实验,将摄影作为绘画,打破照片静止的缺陷。霍克尼的作品不好评价,但从对谈里能感觉出他是一个极具创造力并不断进步的艺术家,他对新技术所持有的开放态度,以及对心手脑合一的肯定,让他的创作既是放松的又是严谨的。这两天看这本书,在霍克尼的鼓动下,我又有了画点什么的冲动。
评分##能把摄影和绘画拿出来对比,也只有霍克尼敢讲了!能把西方的单点透视和东方的多点透视拿出来对比,也只有霍克尼敢讲了!这本书是霍克尼的艺术批评,他解释了立体主义真正伟大的原因,也解释了摄影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霍克尼有一个观点很刷新我的认知——他认为绘画提供的艺术体验比摄影更为真实,因为摄影捕捉的是一个瞬间,绘画提供的更加长久,让我们体会的是那一时刻。最后还要感谢霍克尼孜孜不倦地肯定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有关眼、手、移动,这些都指向内心。
评分##能把摄影和绘画拿出来对比,也只有霍克尼敢讲了!能把西方的单点透视和东方的多点透视拿出来对比,也只有霍克尼敢讲了!这本书是霍克尼的艺术批评,他解释了立体主义真正伟大的原因,也解释了摄影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霍克尼有一个观点很刷新我的认知——他认为绘画提供的艺术体验比摄影更为真实,因为摄影捕捉的是一个瞬间,绘画提供的更加长久,让我们体会的是那一时刻。最后还要感谢霍克尼孜孜不倦地肯定中国绘画,中国绘画有关眼、手、移动,这些都指向内心。
评分##所有的再现都必然是非写实的,它们是在某个平面上对某种现实的效仿。摄影在本质上是纪实性的,但所有照片都有着相同的缺陷:固定视角的瞬间缺乏时间的维度,电影亦只是提供一种移动的幻觉,然而我们所体验到的时间却是线性的。 透视法(用贡布里希略带批判的话來講是“被征服的现实”)和单点透视都建基於一个观念,即存在中立的观察者,作为观众的你是不在场的;同时除了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观察者。所谓的客观视角根本就不存在,这是摄影本质上的缺陷。 拼贴是打破透视法的关键,自由地依照自身所见来重构世界,而非单个镜头所捕捉的面向。在某种程度上,其观念建立在立体主义基础上:拼贴能构造空间,因为它是对二维平面的确认,更接近我们對於现实的体验,感知一个空间中的物体,以及将其置入一个空间当中,即是一种绘画技能,且蕴含时间流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