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第一節  時空界定
         第二節  “西學”與“西學東漸”
         第三節  “世界”與“想象”
         第四節  “文獻”與“漢文地理文獻”
         第五節  前行研究
         第六節  本書結構
         第一章  神和乃囮:利瑪竇世界地圖在華傳播及其本土化
         第一節  利瑪竇世界地圖摹繪的三個係列及其文字注記稿
         第二節  利瑪竇世界地圖中的新知識、新觀念與新詞匯
         第三節  利瑪竇世界地圖的二度本土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尋奇探異:《職方外紀》中的海外圖像
         第一節  “西域奇人”艾儒略及其傳述“異聞”的編輯策略
         第二節  《職方外紀》繪製的世界圖像與引入的新奇知識
         第三節  《職方外紀》刊刻與明清學人的“世界意識”與“海外獵奇”的趣味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宇內獸譜:《坤輿全圖》與大航海時代中西動物知識的交換
         第一節  南懷仁《坤輿全圖》及其所據資料
         第二節  東半球上的陸生動物
         第三節  西半球上的陸生動物
         第四節  “南美洲”和“澳洲”上的陸生動物
         第五節  海生動物和美人魚
         第六節  《坤輿全圖》與中西動物知識的交換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六閤秘聞:《七奇圖說》與清人視野中的“天下七奇”
         第一節  《坤輿圖說》與《七奇圖說》的版本
         第二節  “七奇”概念和內容在漢文文獻中的齣現與介紹
         第三節  清人視野中的“天下七奇”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輿圖新詮:蔣友仁的《坤輿全圖》與《地球圖說》
         第一節  作為清宮地理學傢的蔣友仁
         第二節  《坤輿全圖》繪製時間、文本形式、圖名與主要內容
         第三節  《地球圖說》的成書時間及其所傳播的地理學新知識
         第四節  “蔣友仁地圖學”中的日心說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輿地智環:近代中國最早編譯的百科全書《四洲誌》
         第一節  原本與譯本
         第二節  內容與結構
         第三節  新“誌”體例及其新譯名
         第四節  漢譯者
         第五節  流傳與影響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海國天下:《瀛環誌略》所呈現的世界
         第一節  對話與互動:徐繼畬與雅裨理
         第二節  資料來源、版本與結構
         第三節  內容與特點
         第四節  譯名選擇與文化觀念
         第五節  流傳和影響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圖呈萬象:從《萬國大地全圖》到《大地全球一覽之圖》
         第一節  繪製者
         第二節  資料來源及其特點
         第三節  “五大洲”“四大洲”和“六大洲”
         第四節  關於“澳洲”的新知識
         第五節  地圖附記的“東洋譯語”和“西洋譯語”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九章  全地新構:鄺其照及其《地球五大洲全圖》
         第一節  作為留學生參軍和翻譯館編譯的鄺其照
         第二節  完稿與刊刻時間
         第三節  注記文字、作者題跋、圖錶與數碼符號
         第四節  《地球五大洲全圖》與鄺其照其他著譯的互文關係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十章  新洲探源:晚清中國知識界的“地理大發現”與澳洲想象
         第一節  明末清初地理學漢文西書中關於澳大利亞的想象
         第二節  晚清知識界的“地理大發現”與梁廷枏、徐繼畬關於澳洲的最初描述
         第三節  來自實地考察與外人的知識信息
         第四節  《澳大利亞洲新誌》及其增訂本《澳大利亞洲誌譯本》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結語
         引用文獻
         後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