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書這件事

做書這件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稻泉連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001 序 言
第一章 字體:書的聲音
007 標題大聲,正文靜語
009 日文字體的兩大潮流之一
012 對匠人世界的嚮往
015 被遺忘的字體
018 讓字體在現代復蘇
021 “平成大改刻”的發端
023 為製作有魅力的字體
027 朝著百年之後
第二章 裝訂:在德國學習裝訂技術
033 屈指可數的裝訂大師
035 火花四濺的風景
037 成為獨立的工匠
042 機械化浪潮改變的風景
045 讀大學,還是去西德?
046 國度不同,但同樣是做書
049 技術一旦掌握,就會相伴一生
050 為自己裝訂書籍的文化
第三章 印刷:六疊大的活版印刷店
060 這裏有文字的形狀
064 活版印刷人的經曆
066 初中生,雕活字
070 接觸電子照相排版
074 一期一會的器具
076 不看稿檢字
079 活版印刷的工匠們
081 靠手藝吃飯
084 如今用活版印刷的意義
第四章 校閱:用校樣說話
091 第三者的銳利目光
095 不與人交往的孤獨的勞動
099 通過校樣與作者對話
103 入職對文學滿懷熱忱的齣版社
107 重視校閱的社風
110 以文學立身
113 閱讀手稿,窺見作者思考的足跡
第五章 用紙:所有的書都是紙
121 作為工業製品的書
124 東北齣産的書籍用紙
125 工廠的氣息
129 書籍用紙的革命
132 製作商業紙的難度
134 流入抄紙機中的中性紙
138 中川工廠的迴憶
140 沒有色差的匠人技術
142 何謂“好紙”
144 技術之力超越過去
第六章 裝幀:宿於細節
149 妙趣橫生的“漱石本”
154 該有的東西都在它該在的地方
155 立誌成為畫傢的少年時代
159 第一次給書做設計
161 書是客人,裝幀設計師是助興師
163 設計在哪兒都能做
169 想要放在手邊的書
173 承襲平野老師的記憶
175 時代的産物
177 對美的書的嚮往
第七章 版權代理:海內外圖書的橋梁
182 想用其他語言齣版
184 海外與日本的不同
186 編輯與版權代理的會議
189 戰後塔特爾的起步
191 湯姆·森的存在感
195 對作品的絕對嗅覺
198 新的橋梁
第八章 童書:孩子的書,大人來寫
206 堅持創作麵嚮孩子的故事
207 遇見“自己的書”
210 “讀書”與“聽書”
211 不因一己之便改變主人公的人物性格
213 下一頁會有什麼
217 從幻想到閱讀
219 和《魔女宅急便》一樣的心情
222 寫故事,就是魔法
225 後 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為何堅守?齣版行業的續命之作!

熱愛永存!對做書人的深情告白!

校閱、印刷、裝幀、字體、裝訂、製紙、版權代理……

日本大宅壯一非虛構文學奬最年輕得主稻泉連,講述做書職人們的動人故事,記錄不為人知的行業秘辛。

為書籍賦予有形的靈魂,做書的幕後舞颱,令人如此感動,如此熱血沸騰!

【編輯推薦】

1.校閱、印刷、裝幀、字體、裝訂、製紙、版權代理……日本大宅壯一非虛構文學奬最年輕得主稻泉連,采訪八位深耕於做書不同領域的職人們,傾聽他們的人生故事,記錄他們對做書這件事的熱愛與真情。他以平實的文字娓娓道來,還原齣做書真實的幕後舞颱。做書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純粹真摯的匠人精神、多年傳承的曆史積澱,讓人徹底瞭解“做書這件事”。

2.每本書都有愛它的讀者,每本書都有許許多多具體的做書人在為之付齣努力。《做書這件事》連接起瞭書與人,也連接起瞭人與人。讀者有瞭瞭解做書人的途徑,書籍背後具體的人也得以被看見、被講述。

3.在紙質書式微的年代重拾紙質書的價值。為什麼仍然有人閱讀紙質書,齣版業為什麼還要製作紙質書?《做書這件事》讓人看到在一本紙質書的背後,做書各領域的匠人們對書籍的熱愛、對職業的驕傲、對腳下道路的信念。讓人能夠清晰地感觸到紙質書的溫度,並從這份溫度中獲得心靈的撫慰,為浮躁的時代注入沉靜的力量。

【內容簡介】

一本書的誕生要經過多少道工序?

精心構思創作的作者,服務於內容的字體,體現個性的裝訂,在堅守中創新的印刷,精確到每一個細節的校閱,為書賦予實體的紙張,追求美感的裝幀,作為橋梁的版權代理……在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所有人的全情投入,纔得以塑造齣一本紙質書的全貌。

在這場漫長的接力賽中,奮鬥於做書各領域的匠人們不懼睏難與挑戰,磨練自身的技藝,逆行於喧鬧的時代。他們對書籍的熱愛、對職業的驕傲、對腳下道路的信念,讓內容與形式相互成就,讓情感找到有形的依托,讓書籍染上灼熱的溫度。

日本大宅壯一非虛構文學奬最年輕得主稻泉連,采訪深耕於做書行業各領域的八位代錶性人物,傾聽他們的人生故事,拾取行業中的逸聞秘辛,展現精彩紛呈的做書幕後舞颱。

用戶評價

評分

##看看人傢!再看看咱… 想想之前…再瞅瞅現在!

評分

##雖然書名叫“做書這件事”,但是隻有在校閱部分纔有編輯角色的短暫齣場,再次充分說明瞭編輯是做書過程中的無用環節嘛。 和想象中不太一樣的內容,與其說討論瞭做書的每個環節的技術,其實更類似於一本采訪集,收集瞭齣版業上下流從業者們的故事。這些故事的講述者多半已經在這些行業工作瞭幾十年,雖然人生軌跡各有不同,但是都有著對書、對所在職業的認同和熱愛。如果想要做齣一本好書,首先就要真正喜愛這本書吧,設計師日下先生在書裏說到:“書這個東西呢,無論多無趣的內容,總會有一行是寫得好的。”希望我以後在看爛稿的時候,也能做到,那一行的閃光點。

評分

##紙書

評分

##書籍是寶藏,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一本書,從作者到讀者,所經曆的環節和故事比我們想得要多,不僅要對紙張的選擇反復斟酌,對字體精挑細選,對裝幀精心設計,對文字和故事細細推敲和校閱,在外文書的版權代理上進行談判,就連裝訂也大有學問。從這個角度來說,一本書不僅是作者的心血,也是編輯的孩子。本書收錄瞭許多個關於做書的小故事,有些軼聞也頗為有趣,比如校閱一章中對鬆本清張的“揶揄”。但是因為都是日本做書的故事,讀起來我還是會有一些距離感和陌生感。好幾年前我也曾夢想成為一名編輯,以為可以從此遊蕩在書裏的海洋中,但是自打聽說編輯反而沒有時間想讀自己的書以後,我就打消瞭這個念頭,不過對做書這個行業的好感卻從來沒有消散過。

評分

##書籍是寶藏,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世界。一本書,從作者到讀者,所經曆的環節和故事比我們想得要多,不僅要對紙張的選擇反復斟酌,對字體精挑細選,對裝幀精心設計,對文字和故事細細推敲和校閱,在外文書的版權代理上進行談判,就連裝訂也大有學問。從這個角度來說,一本書不僅是作者的心血,也是編輯的孩子。本書收錄瞭許多個關於做書的小故事,有些軼聞也頗為有趣,比如校閱一章中對鬆本清張的“揶揄”。但是因為都是日本做書的故事,讀起來我還是會有一些距離感和陌生感。好幾年前我也曾夢想成為一名編輯,以為可以從此遊蕩在書裏的海洋中,但是自打聽說編輯反而沒有時間想讀自己的書以後,我就打消瞭這個念頭,不過對做書這個行業的好感卻從來沒有消散過。

評分

##雖然書名叫“做書這件事”,但是隻有在校閱部分纔有編輯角色的短暫齣場,再次充分說明瞭編輯是做書過程中的無用環節嘛。 和想象中不太一樣的內容,與其說討論瞭做書的每個環節的技術,其實更類似於一本采訪集,收集瞭齣版業上下流從業者們的故事。這些故事的講述者多半已經在這些行業工作瞭幾十年,雖然人生軌跡各有不同,但是都有著對書、對所在職業的認同和熱愛。如果想要做齣一本好書,首先就要真正喜愛這本書吧,設計師日下先生在書裏說到:“書這個東西呢,無論多無趣的內容,總會有一行是寫得好的。”希望我以後在看爛稿的時候,也能做到,那一行的閃光點。

評分

##雖然書名叫“做書這件事”,但是隻有在校閱部分纔有編輯角色的短暫齣場,再次充分說明瞭編輯是做書過程中的無用環節嘛。 和想象中不太一樣的內容,與其說討論瞭做書的每個環節的技術,其實更類似於一本采訪集,收集瞭齣版業上下流從業者們的故事。這些故事的講述者多半已經在這些行業工作瞭幾十年,雖然人生軌跡各有不同,但是都有著對書、對所在職業的認同和熱愛。如果想要做齣一本好書,首先就要真正喜愛這本書吧,設計師日下先生在書裏說到:“書這個東西呢,無論多無趣的內容,總會有一行是寫得好的。”希望我以後在看爛稿的時候,也能做到,那一行的閃光點。

評分

##眼熟作者名字全因他寫過《工作漂流》!書裏內容讓我想起瞭《編舟記》(編撰辭典+校閱)《以紙為橋》(造紙印刷)還有《唯有書籍》(紙書本身無可替代的特性)。做書的每個環節都不容有失,都體現該環節的專業人員的匠心獨具。字體是書的聲音。將數字化秀英體轉為活版印刷的秀英體花費七年,但讓書的聲音更加鏗鏘有力,順滑流暢。膠版印刷已成流行,活字印刷卻有著它不容替代的傲氣。最喜歡校閱這章。校閱人員跟編輯同樣提早接觸書稿,也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斟酌字句修正字符核對情節有否差池疏漏。校閱亦是齣版社的門麵招牌。閱讀手稿,更能窺見作者思考的足跡。由酸性紙到中性紙的過渡,需要不斷調試。製作成功就能讓文字書稿長久留存珍藏。裝幀設計讓書更美更吸引。版權代理連通作傢與各國讀者的橋梁。以真摯平視的心創作兒童讀物。用心做書,事必躬親。

評分

##紙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