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近距离地采访了与Facebook相关的人士,其中包括Facebook的创始人、员工、投资人、意向投资人以及合作伙伴,加起来超过了130人。这是真切详实的访谈,更是超级精彩的故事。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精巧的叙事结构,解密了Facebook如何从哈佛的宿舍里萌发,创始人的内讧,权力之争,如何放弃华盛顿邮报的投资,怎样争取到第一个广告客户,而第一轮融资又如何获得一亿美元的估值,让人痴迷的图片产品如何上线,面对Twitter的竞争,与Google的世纪之争……一个创办仅7年,就拥有5亿活跃用户,年收入超过5亿美元,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传奇企业再加上一个年仅26岁的的“娃娃CEO”,在你面前“裸奔”。激情澎湃的创业精神,智慧传奇的融资经历,一个聚合世界的社交帝国向你彻底开放,你还等什么?
##显然对前期的知识产权纠纷和股权稀释有点儿回避,但是总的来说内容很全面。一方面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的理念很清晰,facebook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它的执着。另一方面对效应部分的阐述也很精彩。反过来考虑豆瓣微博腾讯微信的发展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评分##书四星,扎克伯格一星。
评分##对只是facebook的成长记录,没有“效应”。而且距离这本书面世又过去六年了,这家巨无霸公司又经历了更多历史事件,已经没有谁有能力收购它了,而且它已经敢花180亿收购别人了,扎克伯格有雄心有胆识有毅力,但愿facebook不要成为1984里的老大哥。
评分##显然对前期的知识产权纠纷和股权稀释有点儿回避,但是总的来说内容很全面。一方面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的理念很清晰,facebook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它的执着。另一方面对效应部分的阐述也很精彩。反过来考虑豆瓣微博腾讯微信的发展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评分##毫不吝啬对扎克伯格个人领袖才能的书写,其近乎执拗的企业理念值得创业者借鉴;Facebook应该鼓励用户披露多少个人信息?有关这个话题的讨论贯穿了公司整个发展历程。
评分##对只是facebook的成长记录,没有“效应”。而且距离这本书面世又过去六年了,这家巨无霸公司又经历了更多历史事件,已经没有谁有能力收购它了,而且它已经敢花180亿收购别人了,扎克伯格有雄心有胆识有毅力,但愿facebook不要成为1984里的老大哥。
评分##结构和行文不是很清晰,也许是过多细节的结果。有意思的是这是译言那些人翻译的,译言又找到另一盈利模式了~
评分##这种书会让多少小盆友做梦哪
评分##虽然只写到2010年,但比预想的好,几个关键节点,在很多公司里都能看到——小痛点起步(选哪个女生更漂亮),杀手级亮点(图片与标注,对比想到微信的摇一摇),竞争对手,正规化运作(从团队到公司),多次融资的故事,盈利的思考(想到淘宝的故事),从产品到平台(开放API,格局提升),国际化(众包模式)……以及背后的一直作为指引的价值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