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浙江海盐人。在文革中读完小学和中学,此后从事过五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3卷、中短篇小说集6卷、随笔集3卷。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国外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
本书是由荣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的首位获奖中国作家余华所著,精选其5篇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所记录下来的就是作者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 这些小说反映了现代主义的多个侧面,它们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并把这种有关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怀回归到最基本最朴实的自然界。
##《鲜血梅花》有云山雾罩的气氛,武林的气氛;《古典爱情》结尾太仓促,没达到预想的力道;《往事与刑罚》有些难解,似乎是在写余华自己关于记忆、罪恶的观念;《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扑朔迷离,有博尔赫斯的印痕;一度以为《祖先》中的树林让当代人走进,让祖先走出。
评分##余华吸引我的第一本书
评分 评分##就目前我读过的余华作品而言,我最喜欢这本集子~文学价值最高,或者说我这种米心米肺的人对《活着》米感觉~《兄弟》也没看完,不知道是我浮躁了还是小华华浮躁了,大概是我的问题吧~
评分##后现代视角,先锋派,解构主义,这些词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比小说本身还虚幻,也并不能帮助读者去理解小说。 但反过来,一部作品的评判,到底要以什么角度去评判呢?像《鲜血梅花》这类作品是否一定要具有相当的理论基础才能够更好的阅读和理解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这部小...
评分##鲜血梅花 小说开始时是一片荒芜,“经过十五年的风吹雨打,手持一把天下无敌梅花剑的阮进武,飘荡在武林中的威风如其妻子的俏丽一样荡然无存”。昔人已逝,传说却依旧经久不衰。七十九朵梅花,在大侠横行江湖的岁月里变成了九十九朵,在又一次厮杀中他的故事戛然而止。十五年后...
评分 评分##记得前阵子去菜市场,逛到鲜肉厅,满眼的血腥,猪头,猪心,猪蹄,猪肉,肥的,瘦的。 想像着,如果不是人类主宰了这个世界,我们的身体可能也会这样被摆出来在这里贩卖,那时候应该是人头,人心,人肉,好看的,难看的,无论你是谁,把你圈养起来,到斤数了拉出去一宰,一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