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尔·拉什曼,波兰犹太人,1942年被送往距离华沙很近的德属区特雷布林卡——灭绝集中营,奇尔·拉什曼在特雷布林卡先后做过拣衣工、理发师、搬尸工和“牙医”,他也因此逃过了毒气室之劫,最后在1943年集中营爆发的起义中逃脱。本书是奇尔·拉什曼在逃亡途中写下的回忆录,记下了他在特雷布林卡十个月间的亲历实录。
战后,奇尔·拉什曼跟莱拉结婚并育有三子。1946年底,他离开波兰,前往乌拉圭生活。他多次在对前党卫军的审判中出庭作证。他终其一生都保存着这篇文字,当记忆有所缺失时就拿出它进行回顾。2004年他在蒙得维的亚去世,去世前他要求自己的家人将这篇文字发表。
1942年10月,28岁的奇尔·拉什曼被押送至特雷布林卡,一下车他就与自己的亲友分开了,被纳粹选为苦役,执行杀戮后所有与毁尸灭迹有关的任务。他在特雷布林卡几番逃脱死亡的威胁,最后在1943年8月集中营爆发的起义中侥幸逃脱。几个星期的逃亡之后,奇尔·拉什曼藏身在华沙附近的朋友家中。战争还没有结束,他在一个记事本中讲述了自己在地狱中度过的十个月。
到波兰解放时,被送到特雷布林卡用毒气屠杀的犹太人总数超过75万名,最终只有57名幸存者,拉什曼是其中之一。就纳粹有条不紊地实施大规模灭绝异族的罪行而言,任何集中营都比不上特雷布林卡。
首次公开出版的本书是独一无二的。
它在纳粹投降之前匆忙写就,它立于灾难文学的经典行列。
##不是作者可以幸运地活下来讲述他的经历,而是幸运的活下来的人成为了作者讲述他的故事。
评分##評論會弱化掉一切
评分 评分##触目惊心
评分##尽管是流水账一样的记录和单调的文字表达,但与地狱无异的特雷布林卡灭绝营仍透过纸背让人感到不寒而栗。剃头、搬尸、拔牙、焚尸,与同胞尸体和暴虐看守打交道的日子会给侥幸捡得的余生蒙上最黑暗的阴影。
评分##不明白纳粹在毒气室杀害妇女前为什么要把女人的头发剃光? 是作者太幸运?为什么其他人都不能像他一样在特雷布林卡生存那么久?全文字数只有三万多,很多地方的叙述都不是很完备。而且有一点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作者生前不出版?
评分##对抗和妥协,个体和集体。
评分##像诗歌一样,字字重拳,只有亲历者能写出的细节,击中。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