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生莫理循,不会说中文,没有同伴和翻译,靠着母亲寄来的四十英镑,自上海沿长江到重庆,然后徒步前往缅甸的仰光。一路沿途记事,写成此书。
就在莫里循旅行结束之后不久,甲午中日海战爆发,中国惨败,古老帝国的命运旋即跌入谷底。在鼎沸的历史浪潮到来之前的那一刻,莫里循笔下的中国人——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即将要面对无数苦难和挑战而最终获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
那些生龙活虎的峡江闯滩场景、如梦似幻的驿路客栈风情、弥漫山间的马帮铃声回响,时时在莫理循的文字里复活,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没有装饰的晚清中国的古老图景。透过一位来自遥远异域的苏格兰绅士的眼睛,我们重新回到了1894年的中国。
阅读本书,不仅仅是怀旧。
##时常感叹百年前西方传教士的坚韧。如莫理循所言,中国是当时传教最困难的国家。莫在中国西南游历,所到之处满目苍凉,到处都是罂粟。他记录当时底层人的辛酸,对这个国家充满好奇。不过他也以大英帝国子民为傲,文中轻易可见轻浮和优越感。翻译很辛苦,也很用心。
评分##历史的长河静静流淌,但泛起的涟漪却迷人异常。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1894年的第一手资料
评分##个人非常喜欢,作者毫不掩饰自己作为一个相对发达国家公民的优越感,反而使他的记述颇为真实。
评分##先看的是窦坤的翻译,李磊的翻译很认真,做了很多资料的考证,但比起窦来说,损失了一些幽默感,例如关于中医和西医的比较那里,不知道莫的原文是怎么样的。再者我真没读出优越感,他一直在夸中国人如何善良美好,被解读成反话,简直就是误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