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東忠太(1867—1954),日本著名建築史學傢。帝國大學工科大學卒業。工學博士、東京帝國大學教授。伊東一生緻力於日本傳統建築以及亞洲建築的研究,其著作包括《日本建築研究》《東洋建築研究》《見學紀行》等。
*********************************************************************************************
★譯者簡介
薛亞明,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係講師。
王鐵鈞,華僑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係教授。
★《中國紀行》一書是日本建築學巨人伊東忠太進行建築考察旅行後齣版的《見行學紀》中的中國部分。作者通過觀察、描繪,記錄瞭作者在中國考察時的各種所見所聞。
作者通過文獻研究法、考察實測法和文字考證法,按照不同地域,對中國建築、水文地貌,以及人文風貌都進行瞭深度考察和研究。書中有大量作者實地拍攝或手繪的建築及構件圖片共計百餘幅,涵蓋瞭地圖、建築臨摹、風景草繪、實物素描等。這些手繪圖細緻入微,內容豐富。更重要的是,多數建築已經損毀於戰亂及自然災難之中,很多建築現今已不復存在,書中所引用的多數文獻內容也已經難以再現。這些珍貴的資料,對瞭解和研究我國建築的曆史、美術和工藝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這本書能夠保存至今,是難得的中國建築文物的記錄。
##真是一本生趣盎然的“流水賬”,能把遊記寫的這麼好看
評分 評分##伊東忠太是最早來華實地考察的日本建築學傢,本書涵蓋瞭其先後六次中國考古中的四次,分彆是1901年的京畿與山西、1902年起長達三年的十餘省遊曆、1907年江南諸省以及1920年的山東,其中除後兩次極簡略和概述外,以第二次所記最為詳實,先齣京自中原穿陝入蜀,隨後走水路經三峽入鄂湘,再改陸路入雲貴。雖然大部分所記為古建築式樣,並配以手繪圖樣,門外漢讀不齣太多門道,但作者文字古樸恭謙,敘述簡明扼要,且對各地的曆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均有涉獵,所以讀起來很有代入感,與這些年曾經實地觀光過的城市與古跡對照來看,都是時間的味道,曆史的氣息。
評分##走馬觀花的流水賬記錄 我也走馬觀花地讀完 一百年前的日本人的視角 也是多少有點有趣 1、開始藉此書的原因是伊東忠太,一個行走於晚清山林間記錄的日本建築人。但翻完此書後發現,裏麵旅遊的內容比建築的部分吸引多瞭 2、作者曾數次遊曆中國,並記錄在書裏。事無巨細,均有文字描述,這一點十分佩服。因為在長時間的跋涉途中,沒有錄音錄影設備,必須是逐個用筆用...
評分 評分##後半本沒有細看所以不打分。這本書更適閤去過這些的方的人看會有新收獲,這也是後半本隻是翻閱的原因。寫年份時用日本年號注釋,看的時候有比對,這點挺喜歡的。隨手搜瞭幾個書中提到的地方還在的。那時百姓的日子可這是苦,作者不止一次寫住宿條件是多麼的差,官員齣行儀仗又是多麼的氣派豪華,堪比大名齣巡。
評分##120年前的環遊中國行程現在也可以參考
評分 評分##走馬觀花的流水賬記錄 我也走馬觀花地讀完 一百年前的日本人的視角 也是多少有點有趣 1、開始藉此書的原因是伊東忠太,一個行走於晚清山林間記錄的日本建築人。但翻完此書後發現,裏麵旅遊的內容比建築的部分吸引多瞭 2、作者曾數次遊曆中國,並記錄在書裏。事無巨細,均有文字描述,這一點十分佩服。因為在長時間的跋涉途中,沒有錄音錄影設備,必須是逐個用筆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