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21
风格与世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石守谦,艺术史研究者,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院长。现在是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2012年当选为第29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本书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以一个个精彩的个案,对”风格“与”世变“之关系进行了探讨,以十篇论文探讨了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历程中重要转变之原因。
作者一方面从传统的研究成果及材料中汲取精华,另一方面又能不囿于成规,充分挖掘了画家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并将其作为改变各阶段画风的重要因素。
《風格與世變 中國繪畫十論》的十篇論文里,前二篇是作者本人的廣告植入。 第三篇開始,石守謙反覆絮叨畫史裏的『感神通靈』,以杜甫的《丹青引》為引,畫馬到底該突出其神韻還是以肉感為重?直接就把曹霸和韓幹給搞糊塗了。 第四篇,對南宋二種規鑑畫提出了合呼常理又超越傳統...
评分##正如开篇对于文化史范畴中绘画之变的讨论。这本著述的十篇论文中基本上多多少少都使用了文化史作为论证材料。尤其是讨论浙派画风这篇与嘉靖新政对于文征明画风之转变。历史上的这著名一事件被石守谦先生运用于这两篇之中。此事过后所造成的两个转折点一个是浙派在金陵话语权衰弱,一个变是文征明本人画风的转变。他都处理的非常绝妙精彩。特别最后关于浙派衰弱吴门文人画派的兴起,他认为这本质上代表着贵族与文人品味两者之间势力消长的表征。这也突破了以往画史对于浙派与吴门风格优劣之争的视角。
评分##“气韵”的提出,要肯定创作者的“心”、作品的“骨气”、格律之间关系,苦于没有没有形成共识的依据,产生评价的困扰。“感神通灵”观之所以直至盛唐还留存在艺评之中,也便是因为“气韵”的标准尚未能全在形式上省察,还得依赖作品后生的效果来追认的缘故。等到张彦远将一切表现的根本归结到“用笔”之后,品评工作终于得到一个共通的立足点,而得自形式上判断,不用再任人由后生的印象来追认。绘画艺术的终极目标既在求道与成道,“用笔”这个理论基点的提出,正保证了整个创作活动合理性认识之得以掌握,而也只有经此肯定,绘画的严肃使命才得以达成。由张彦远的“用笔”论所代表的晚唐文人绘画观后来即成为中国画评理论的基调。张彦远将一切表现的根本归结到“用笔”之后,品评工作终于得到一个共通的立足点,而得自形式上判断。
评分 评分 评分##这个定价不是彩图确实过分了,不过《“幹惟画肉不画骨”别解》等几篇也确实好,值回价格。
评分 评分1“画史之变”为美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不同在于对“变”的推动人物,“变”的数量等具体问题在认识上有差别,但共同点在于都肯定了“变”的历史意义。引用了张彦远(政治力与艺术发展存在真比关系),王世贞(变革本身自个自足),董其昌(画风之变是波浪式的产生),高居翰(...
评分风格与世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