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21
异端的影像:帕索里尼访谈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1922—1975)意大利著名天才诗人、作家和天才导演。《乞丐》《罗马妈妈》《软奶酪》《马太福音》《俄狄浦斯王》等作品备受关注。1974年导演的《萨罗或索多玛的120天》使他成为史上最具争议的导演。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最大受益者和“后现实主义时代”最著名的导演,帕索里尼的电影以其题材尖锐、风格独特而著称,并获得一系列国际电影节大奖,由此奠定了世界电影大师的地位。
本书是帕索里尼对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过程的一次总体回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时任意大利驻美国使馆的文化参赞朱塞佩·卡尔迪洛1969年在纽约对帕索里尼的录音采访,后由纽约大学意大利文学教授、美国意大利诗歌研究会主席、批评家路易吉·丰塔内拉整理而成。在整理这段访谈时,路易吉·丰塔内拉曾说:“听这份珍贵的录音,仿佛亲身感受到了60年代末的那些不平凡的岁月。”第二部分为著名文化记者奥斯瓦尔德·斯塔克1968年在罗马期间对帕索里尼进行的历时两周的采访,这份不可多得的访谈录从1969年出版以来,成为研究帕索里尼的著作引用最多的文字之一。
##第一部分朱塞佩和帕索里尼的访谈非常精彩,关于帕索里尼本人对自己的思想解释内容量也比较大。第二部分童年回忆。后面关于帕索里尼谈自己的电影作品,问答过于浅入浅出,但一定程度上对理解帕索里尼拍摄动机还是有帮助的(本来该打四星,还有一星出于对帕索里尼作品的热爱。)
评分 评分##《萨罗》是帕索里尼第一部试图以“专业态度”去制作的影片,却成了他最后一部,可叹。
评分##‘元历史超现实主义’实际上是对现实的某种提纯,对现实逻辑的偏斜,对某一秩序忽视之后的重新叙事。从索多玛、马太福音到定理,帕索里尼的故事都是抽象的,或者说,选取了某个抽象性的、寓言性的、极致的情境,其中现实是无关的,索多玛的法西斯背景并不保证故事讲述的是法西斯主义。更多的是一种普遍化的哲学思考,帕索里尼的电影有形而上的“干净”,嘈杂、琐碎的元素被剔除。区分诗电影和诗意电影,任何电影都是诗电影,因为它再现现实,而现实是模糊、多义、神秘、诗意的,但是诗意电影就像文学语言分为诗歌和散文语言一样,是电影的一个形式上的分支。
评分##其实更多内容不是写电影的,也没有多少帕索里尼的电影或者文学理论。比较好的是第一部分,谈的非常具体很细至,也有帕索里尼本人对自己理论的解释。后面一大半谈电影的部分就感觉更多是在从帕索里尼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去谈论意大利社会,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六十年代末以及生命三部曲篇幅很少,而且流于最粗浅的讨论,给我的感觉是,对谈者几乎都不太懂电影,也不懂谈论美学,只知道揪着热点穷追猛打。从帕索里尼的各种应答中,看得出来他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家,他大部分的理论用语都是实用范畴的,所以他的符号学,精神分析,甚至马克思主义都投射在了他所谓的“现实”中,成为了他电影的一个重要的源头。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性是义务,也是丑陋。”对工业消费文明的绝望使PPP从对工业区游民生活的叙事,直接投入到权力中萨德式的施虐(受虐)关系研究中。当现实不再显灵,神迹被践踏蹂躏并碾作齑粉,剩下的只有萨罗共和国的,性压抑、施虐与排泄物欲景的末日景观。
异端的影像:帕索里尼访谈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