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之前,中国金融体系经历了从分散化的体系走向大一统的金融体制的曲折历程。1979年之后,中国经济逐步市场化,中国金融业面临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紧迫问题,金融体制改革开始酝酿。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入世等一系列问题更是加快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2004年中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注资中行建行,2005年交行香港联交所上市,2006年中行香港联交所上市……作者以多年采访、报道的积累与观察,运用翔实的材料,不回避矛盾与争议,撰写了这部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史。中国的国有银行改革能否真正获得成功?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能否换来中国金融体系的新生?对于愿意了解这段改革历程的读者来说,确是一本不得不读的佳作。
##为了确认三大行重组的一些细节专门去找来看的,虽然只占了一章,不过该有的都有了。 还顺带介绍了重组的前世今生、带来的争议、战投的左右等等,很全面;故事性差了一点,像新闻公报的口吻,不容易吸引读者。
评分 评分##如果你认为施瓦辛格只是一个肌肉男的话,那么再告诉你施瓦辛格已是66岁高龄,还折腾出《背水一战》这种西部片,并再次充当这种硬汉的角色,你肯定会为自己的说法感到惭愧。把这个年龄放到中国,66岁早就已经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正可以指点后辈,到处走穴观花。别忘了,过...
评分##对比着看长银新生,相比之下发现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是多么彻底,日本同样选择引入外部投资者,但对坏账部分则含糊不清,导致改革过程遭遇政治上重重困难,改革失败带来更加封闭的趋势,中国则通过政治高压实现外汇注资,国家持股,虽然付出代价但是回报无疑是丰厚的,一党治也有让自由市场无法理解的优势
评分##算是对这段历史的回顾,谈不上精彩。 比较细致全面地介绍了整个金融改革的历程,还算不错,细节很完善,但感觉上社会主义经济的铬印很重,一家之言,仅站在国有资产自身的角度来谈论,所述观点狭隘了一些 当作一般的知识补充的书吧,还算不错,可以侧面了解一下改革的历程
评分##线索明晰,适合外行阅读。改革最终都会碰到中国特色的壁垒。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细节,比如外汇注资是国务院绕开人大的一个办法,保监会的限制最后靠协调放水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