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组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祖国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始终指导着祖国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素问》共24卷,81篇,所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阴阳五行、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病证、治则治法、医德养生、运气学说等,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有关内容,突出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薮。
##我谈几点我对《黄帝内经》的初步认识。 我对《黄帝内经》的阅读和理解缘起于苕木匠,武汉的徐丛先生。 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经典的阅读,往往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开始,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你最初的方向如果出现了很大的偏差,那么你对经典最终的理解就会出现...
评分 评分##《内经》毫无疑问并不是黄帝写的,但它的源头是黄帝,黄帝那个时代没有文字和竹简,只能靠口口相传传世,直到有了文字竹简记录,期间一定有人擅自填充,但并不多,所以称为《黄帝内经》,黄帝是中医之祖 整本《内经》告诉人们何为正常人,一个人只有知道什么是正常人,才能明白...
评分 评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藏六府,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评分##早就通篇读过素问这个版本,里面有王冰注、新校正,还有人卫根据守山阁的一些校记。记得那时结合了好几个本子来读的。尽几年的梅花本是人卫重排的,不是原来的,错误不少,版式也差。搞不懂人卫那些人影印书能把金匮玉函经弄成金匮要略,可见中医知识之缺乏。现有人卫一页一页影印的素问和灵枢、注解伤寒论和金匮玉函经,注意不是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是伤寒论的别本。可以购买,可以品读。尤其两者接个。建议购买孔网旧版梅花版素问灵枢。 读内经时,也应以读白文为先。除了对某些难字难句,查阅一下注解以外,多读经文,日久自可融会贯通。 从林亿《新校正》以及王冰的序来看,现在素问的面目是经过王冰编排的,也可以说王冰的注解,是他研究的成果,也是读书、修行的体会。不可因后世臧否而忽视之。 另外,张景...
评分##我个人认为梅花本不适合作为《内经》研习的文本,更合适的是学苑出版社的竖排繁体本。梅花本尽管经典,但段落之间的区分太少,无法更好地呈现黄帝与岐伯之间的一问一答,将《内经》编辑成了说理文,而不是对话录。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