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

我心归处是敦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樊锦诗 口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9-10 精装 9787544779548

具体描述

樊锦诗

★ 2019年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名单

★ 2019年“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获得者

★ 2018年“改革先锋•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

★ 2017年《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荣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

1938年生,浙江杭州人。生于北京,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1963年毕业后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至今。

曾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共十三大代表,历任第八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她是我国文物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顾春芳

上海宝山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学、戏剧戏曲学、戏剧美学、电影学。

主要学术著作有《呈现与阐释》《意象生成》《戏剧学导论》《她的舞台》《戏剧交响》,出版有诗集《四月的沉醉》。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

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

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

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

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

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

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

她都选择了——坚守。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本书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用户评价

评分

##特别为她的孩子感到难过,看到养育孩子那一篇章我真是特别心痛。

评分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这是语言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于1986年3月在《红旗》杂志上...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荣誉的奖项还没有颁布。叙述者与写作者都在此书中将真实情感展现让人潸然泪下。一步步的走向现在纵有许多原因,但樊女神活的真实,纯粹,看得清自己。让浮躁的内心安静回归。

评分

##选择留在敦煌,留在莫高窟,既是热爱,也是命运。樊锦诗没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神,而是一个有过动摇,有过挣扎,在家庭和事业的天平上不断摇摆,却最终为了热爱而留下的普通人。她和老彭相爱相惜的爱情令人动容。回想15年在莫高窟和千年之前的壁画产生的那种深刻的连接,几乎又要落泪。冥冥中好像自有力量,我们能做的不过是遵循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并为之燃烧吧。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评分

评分

##敦煌,古代丝绸之路的枢纽,世界四大文明、六大宗教与众多民族的交融之处。这座城市曾是繁华的商贸重镇、文化中心,后来归于沉寂,直到20世纪初,随着藏经洞与壁画、文物的重现以及大量国宝的流失,中国才心痛地发觉,敦煌需要合格的守护者。 敦煌研究院创建于1944年。常书鸿是...  

评分

##本书用优美且饱含情感的文笔、严谨且面面俱到的表述、得宜且结构平衡的章法,为读者展现了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的生平事迹。作为一名敦煌文化守望者,也曾因项目之便与敦煌莫高窟连续相伴40多天,莫高窟壁画艺术之瑰丽、敦煌研究之丰沛、敦煌石窟保护研究技术之先进、莫高窟人的坚守精神无不带给我深深的震撼,而此书则不仅补充了我对敦煌与莫高窟的认知,还再一次带来了一波全面的震撼。所以,我推荐这本书,应该是每一个日后要去莫高窟参观以及已经去过莫高窟的朋友的必读书目。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