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意安,1978年生,廣西平樂縣人。先後畢業於蘭州大學曆史係、中山大學曆史係、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曆史學博士。南京大學曆史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嚮為近代中日關係史。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和日本之間,除瞭戰場上武力的較量,還開展瞭大量的宣傳戰。本書即對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和日本之間宣傳戰的進行情況加以探討,論述瞭中日兩國宣傳係統的建立和完善過程,分彆闡述瞭中國共産黨、中國國民黨和日本三者在抗日戰爭期間對於“敵、我、第三方”的宣傳政策、宣傳效果及其原因,進而探討宣傳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和影響。
##挺好一本資料匯編。下瞭苦工,編瞭一本資料,拿瞭博士學位,還齣版瞭書。付齣與迴報基本持平,所以就不打高分瞭。
評分##勉強及格。 該書博士論文的“述”味太重,感覺就像是把博士論文排排版畫畫封麵就齣版瞭,幾乎沒有任何作者自身的觀點,具體內容上缺少對僞政權宣傳戰以及國共之間宣傳戰的單獨論述,總體較失望。
評分##亮點:宣撫班這部分寫的最好;用瞭一些日本檔案,這是特色。不足:多為中日宣傳政策的曆史梳理,而且很多是政治工作,宣傳的特色沒有突齣,而非中日間如何互相進行宣傳戰的分析。曆史梳理太多瞭,導緻車軲轆話太多,很多地方繞來繞去,都是一樣的話。這也是博士論文形成專著的通病,內容太龐雜。精簡到25萬字,應該會好很多。 總之,學界缺一本中日宣傳戰的書,非常樂見其成。另外:74頁的朝日新聞社的方竹虎,應是:緒方竹虎。這個人在日本新聞史上非常知名,不應齣錯。 新聞史學界有一些論及日本對華宣傳的文章或著作,要充分利用。如:1930年任白濤的《日本對華的宣傳政策》,就沒有被充分利用。
評分 評分##題目太大,本書的內容實際上隻有題目的上半部分,即中日雙方宣傳政策。對於政策如何落實,本書則缺少論述。個彆地方甚至有湊字數的嫌疑。
評分##價格。。。
評分 評分##威廉道爾寫的《無情之戰》中有涉及太平洋戰爭雙方宣傳戰的論述,比本書精彩精煉不少,本質上是本書羅列多於論述,好似給公子喂餅,原本救命的玩意兒(確實是資料豐富),卻吃得撐死,自然也不美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