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萨谈博尔赫斯

略萨谈博尔赫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侯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2-10 精装 9787020173686

具体描述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1936-),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创作过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歌、文学评论、政论杂文,也曾导演过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还从事过政治工作,参与竞选秘 鲁总统。略萨的作品有着诡谲瑰奇的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是拉丁美洲在世作家中当之无愧的泰斗级人物。

【译者简介】

侯健,1987年生,文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西班牙语系副教授,拉丁美洲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文学翻译者。著有Historia de la traducción de la literatura hispánica en China (1915—2020)(《西语文学汉译史(1915—2020)》);译有《从马尔克斯到略萨:回溯“文学爆炸”》《普林斯顿文学课》《五个街角》《科幻精神》《萨拉米斯的士兵》《33场革命》,及《饥饿》(合译)、《书店漫游》(合译)、《最后假期》(合译)等书。

★双厨狂喜!略萨VS博尔赫斯,跨越半个世纪的大师对话

★诗歌、对谈、书评、演讲、采访,众多珍贵一手资料,呈现略萨眼中的博尔赫斯

★揭秘“家中的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在巴黎”到“女人堆中的博尔赫斯”

★略萨对博尔赫斯的赏析和解读,拉美两代文学巨匠的传承与变化

《略萨谈博尔赫斯:与博尔赫斯在一起的半个世纪》是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的专题文学评论,系统收录了他在过去50年里针对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访谈与评论文章。略萨在1963年第一次采访博尔赫斯,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博尔赫斯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识乐趣”。在这本书中,略萨以举重若轻的姿态,既保持着对博尔赫斯的毕恭毕敬,又将博尔赫斯隐藏极深的瑕疵悄然揭露:“绝对的完美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甚至也不存在于艺术作品的创造者中,哪怕是博尔赫斯,这个已经接近完美的人。”

略萨对博尔赫斯的认识经过了一个转变。青年略萨对萨特等介入式作家很感兴趣,排斥博尔赫斯这样的纯文学作家。但在此后的日子里他的想法逐渐产生变化,博尔赫斯和福克纳等一道成为了对略萨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这种转变和思考的过程是很迷人的。此后,略萨在世界各地的演讲、授课多次以博尔赫斯作品为主题,内容涉及其作品的内容、技巧、哲思等,以作家的目光看待作家,更显独特。

本书同时收入略萨对博尔赫斯的采访、略萨为博尔赫斯写的诗歌等一系列从未发表过的内容,无论是对略萨爱好者还是对博尔赫斯的爱好者,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有点新意但不多。我觉得略萨并不擅长写评论性的文章,尤其没有写诗的才能

评分

##开个玩笑,不如叫《一个小说很长的人对一个小说很短的人的访谈》

评分

##乍看这两位大师真的不够“近似”,但正如略萨开篇所言,“这种兴趣和个性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并不会成为他“欣赏博尔赫斯才华的障碍”。这本小书中的文章、书评和讲稿似乎比采访更有“对谈”的感觉:根据访谈文字和略萨本人提及的采访感受,博尔赫斯现场对谈者的角色似乎更接近作家的抽象听众。听到地名他会突然回忆相关诗句,一个词能让他突然开始科普词源……他自己的世界,他的交流方式。略萨则是一位很棒的提问者和倾听者,如果说较早的访谈还略显中规中矩,第二篇则尽显他追随和引发受访者精彩回答的应变能力和真诚大胆。正如侯老师在译后记中所言,这些文字的“价值不止体现在对博尔赫斯文学作品的解析和解读上,而是更多体现在两位大师之间的‘对话’上,体现在两代拉美作家(而且是两代拉美作家中的代表人物)的‘交流’与‘传承’上”。

评分

##略萨:“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博尔赫斯的文风睿智利落,如数学般精确,他大胆运用形容词,写出诸多奇思妙想。他的作品如此完美,像是圆环,像令人不安的谜团,使我们趋之若鹜。他的文字就像美食,可以被逐字逐句地品味。其中蕴含的思想几乎和文字的数量一样多,而且简洁又精准。】

评分

一本小书,一口气就读完了。印象最深的是1963年27岁的略萨在法国采访了博尔赫斯,那时候博还没有日后那么有名,略萨认为他跟博是真正交心的,但是到了1981年,享誉全球的博尔赫斯接受了略萨的拜访,此次,略萨感觉到“无论是谁置身于他(博)的身旁,都会感到自己成了那无休无止、睿智博学、令人回味的独白的纯粹背景,那种背景静谧无名、常换常新。”简言之,博不在乎坐在他对面的是谁,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书中另外一篇《女人堆中的博尔赫斯》,略萨认为儿玉,“我认为正是由于她的存在,年过八旬的博尔赫斯才能度过五彩斑斓的数年光阴,才能不仅从书籍、诗歌和思想中获得快乐,也能从一位年轻、美丽又优雅的女人身上感到满足。”

评分

##乍看这两位大师真的不够“近似”,但正如略萨开篇所言,“这种兴趣和个性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并不会成为他“欣赏博尔赫斯才华的障碍”。这本小书中的文章、书评和讲稿似乎比采访更有“对谈”的感觉:根据访谈文字和略萨本人提及的采访感受,博尔赫斯现场对谈者的角色似乎更接近作家的抽象听众。听到地名他会突然回忆相关诗句,一个词能让他突然开始科普词源……他自己的世界,他的交流方式。略萨则是一位很棒的提问者和倾听者,如果说较早的访谈还略显中规中矩,第二篇则尽显他追随和引发受访者精彩回答的应变能力和真诚大胆。正如侯老师在译后记中所言,这些文字的“价值不止体现在对博尔赫斯文学作品的解析和解读上,而是更多体现在两位大师之间的‘对话’上,体现在两代拉美作家(而且是两代拉美作家中的代表人物)的‘交流’与‘传承’上”。

评分

##开个玩笑,不如叫《一个小说很长的人对一个小说很短的人的访谈》

评分

##略萨:“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博尔赫斯的文风睿智利落,如数学般精确,他大胆运用形容词,写出诸多奇思妙想。他的作品如此完美,像是圆环,像令人不安的谜团,使我们趋之若鹜。他的文字就像美食,可以被逐字逐句地品味。其中蕴含的思想几乎和文字的数量一样多,而且简洁又精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