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雇员停摆事件

明日雇员停摆事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丹] 奥尔加·拉文 苏诗越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4-7 精装 9787513355322

具体描述

奥尔加·拉文

Olga Ravn

出生于1986年,丹麦诗人、小说家,也是一位文学评论家。

出版有诗集《如同吃石楠花那样吃掉自己》《坏女孩》《白玫瑰》以及小说《西莱丝汀》等作品。2018年出版《明日雇员停摆事件》,入围2021年国际布克奖短名单。

苏诗越

译者

出生于199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巴斯大学,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丹麦语教研室教师、丹麦研究中心成员。

我有罪,罪在过于鲜活。

你们说人生不只是工作,这是什么意思?

-

《卫报》年度图书 |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年度图书 | 布克国际文学奖入围 | 厄休拉•勒古恩小说奖入围

陈楸帆推荐:一部挑战科幻类型界限的杰作。

-

这是一份人力调查记录文档。调查委员会与飞船上的雇员进行了大量访谈,研究哪些因素影响了工作效率。

“六千”号飞船上有许多雇员,既有人类也有仿生人。在一颗名为“新发现”的星球上,他们发现了一些未知物体,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物体激发了雇员身上的情感。仿生人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并开始反抗只有工作的宿命。

最后,委员会决定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放弃飞船,对飞船上所有生命体采取无差别的生物终结措施……

-

?新锐作家奥尔加·拉文挑战类型界限的先锋叙事,打破传统的实验性文本,用语言去想象未来

没有姓名,只有编号。数百份陈述,拼贴一起事故报告:从工作手中夺回生活的徒劳尝试

?22世纪工作手册,一场关于工作效率的访谈记录:“从一到十,你怎么给自己的工作打分?”

所有人有且只有一个身份:雇员。除此之外的一切自我都不应该存在。情绪只是程序问题,工作是唯一的生活。

?在工作全面侵占生活的时代,在AI兴起的时代,重新叩问人类经验的价值,人与非人的边界何在——

让仿生人感知生命,重新发明一种存在形式,书写仿生人的存在宣言;人在工作中异化麻木,在生活经验的丧失中失落迷茫:人生不只是工作,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情感是拖累,身体是缺陷,人类雇员还有必要存在吗?

?简体中文版首次引进,丹麦语直译,蕴含无限的解读可能——

是HR访谈记录,一起事故报告,一部22世纪工作寓言小说,也是一部以未来为主题的装置艺术,一场多声部戏剧,更是一场太空奥德赛,追念回不去的曾经。

?便携小开本精装,反差双封设计:明艳外封+镭射内封,以浪漫热情的梦覆盖程序的机械冰冷。

-

这本小说将工作场所设定为未来的一艘宇宙飞船。前一秒还营造出了存在的恐怖惊悚,后一秒就能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带来的抚慰与个人的悲伤。本书以看似简单的语言,提出了关于知觉和人性本质的重要问题,进而追问究竟什么才是幸福。——2021年国际布克奖评语

奥尔加·拉文的《明日雇员停摆事件》是一部挑战科幻类型界限的杰作。小说以独特结构与叙事技巧邀请我们拼凑出一个关于异化、孤独与连结的故事,带来沉浸式和发人深省的阅读体验,既不安动人,又深具智力挑战,对于人类何为,何为人类的存在主义命题进行了深刻的审视与反思。——陈楸帆

在这部小说中,奥尔加·拉文以诗一般的语言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费加罗报》

拉文让我们去想象一个未来,在这个未来里,不是人类去创造和维护机器,而是机器来领导员工进行反抗。——《洛杉矶书评》

用户评价

评分

##首先夸赞下封面很绚丽!像《品脱猫密室》…… 看书名本以为本作是现实主义题材,没想到却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小说。 在“六千号”飞船找到新星球,上级决定机能停止之前,以录音形式对船上的仿生人以及人类进行采访,借他们之口映射当今的职场社会,有种悲凉的滋味。有意思的是,...  

评分

##在奥尔加·拉文的《明日雇员停摆事件》中,我们被带入了一个既遥远又令人不安的未来世界,一个由人类与仿生人共同构建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人性的本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次对未来社会、工作伦理以及人性深度的深刻探索。

评分

##超有趣的科幻小品,文本上的创意设计:全书由证言(编号至179)构成,但序号全乱,且实际只有99篇(换言之缺失了80篇),像是模拟大乱后“从现场抢救但还未整理”的文件残本;叙事上,由藏笔带出悬念/解疑,一点点让读者自己脑补出证言背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修辞上,因为频繁切换到仿生人的主观口吻(很多证词是仿生人的供述),描绘了各种神奇的视角和思考路径,动用了大量新奇的甚至匪夷所思的比喻,用二次元的话说“人外感十足”——这是最为展现作者想象力和幽默感的地方;以及虽然文本各种玩花,却并没有掩盖表达主旨的深刻和多元:工作如何使人异化物化?“劳动动物”又如何产生工具的主体性?抑郁是仿生人不可抗的宿命,还是仍然可以展开沉思与行动?被制造的生命,如何理解永恒与不朽?配合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同时食用风味奇佳~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