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今,1950年12月生于哈尔滨。1982年1月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4年12月西北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校外专职研究人员。已出版《秦汉交通史稿》、《史记的文化发掘》,《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古史性别研究丛稿》、《秦汉社会史论考》、《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秦汉史:帝国的成立》等著作3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480余篇,发表其他学术文章240余篇。
序
引言
一 原始时代的丧葬习俗与早期墓葬扰动现象
墓的由来
随葬品的实用价值和象征意义
“二次葬”
史前墓葬破坏现象
二 厚葬风习与盗墓现象的发生
厚葬之风的兴起
先秦盗墓记录
伍子胥“鞭尸”故事
秦公1号墓:盗洞最多的古墓
三 项羽事迹与秦始皇陵之谜
秦始皇陵营造的防盗设计
项羽“掘始皇帝冢”疑案
“牧火”传说
刘邦“与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的意义
四 汉代盗墓史事
司马迁笔下的民间盗墓风习
赵佗“先人冢”
掘冢:不法贵族的游戏
赤眉军发掘帝陵
五 汉魏之际盗墓的高潮
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
汉魏之际民间掘冢行为
曹操疑冢七十二
严厉的遗言:曹丕终制所透露的陵墓安全意识
六 两晋南北朝盗墓之风
《广陵散》的来历
丘墓夷灭:十六国时期的盗墓运动
南朝发墓史迹
北朝发墓史迹
七 唐五代陵墓破坏事件
唐代丘墓毁废史实
军士残人之墓
风雨乾陵
碑来·悲来
八 宋元“夷丘墓”案例
“淘沙官”:作为政府行为的冢墓破坏事件
“妄发居民冢墓”:权贵阶层的暴行
盗发古冢
战时冢墓破坏
九 明清发冢纪闻
陈奉掘墓事件
凤阳烟火
“侵损”古墓诸例
战争中的冢墓发掘
十 近世盗墓史
东陵大盗
长沙“土夫子”
工程建设与墓葬破坏
文物走私与盗墓之风
十一 盗墓技术的历史记录
奸心与奸技
盗墓技术的发明与传承
盗墓遗迹遗物
洛阳铲
十二 物利:发墓动机的心理分析之一
营生手段:求生与求富
盗墓者的特殊追求
发取墓材
占用墓圹
十三 怨仇:发墓动机的心理分析之二
对墓主个人的政治惩罚
对墓主家族的政治惩罚
极端的复仇形式
心理征服:战争中的盗墓行为
十四 象征:发墓动机的心理分析之三
厌气破势
发冢求亲
打旱骨桩
盗墓之嗜癖的心理诊断
十五 盗墓的社会规范与文化评价
传统礼制对墓葬的保护
历代禁止盗墓的法律
对盗墓的舆论否定
盗墓恶报传说
十六 盗墓行为与再生奇迹
放马滩秦简“穴掘出丹”传奇
正史中的掘冢复生记录
《太平广记》所见“发冢”“再生”事
《醒世恒言》“多情周胜仙”故事
十七 发墓史的文化分析
生死界交
衣冠冢与羽化遗蜕传说
掘冢再生传说的人类学意义
墓:深杳的文化内涵
十八 镇墓形式
墓的守卫:门神与门吏
镇墓兽
镇墓俑
古墓文字遗存所见镇墓符文与防盗咒语
十九 传统反盗墓技术
疑冢与虚墓
石椁铁壁
储水积沙
机弩·伏火·毒烟
二十 盗墓与文化发现
珍物宝玩流散民间的意义:工艺继承与艺术传播
骨董收藏与金石研究
汲冢发现:中国文化史的幸事
盗墓对科学考古的干扰与破坏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 · · · · · (
收起)
《中国盗墓史(插图珍藏版)》详细讲述了各个时代的盗墓现象和反盗墓斗争,分析了盗墓引起的复活、发冢求亲、打旱骨桩、发墓鞭尸等各种盗墓心理和现象,梳理了盗墓技术的历史发展线索,论述了盗墓活动客观上对文化发现的意义,是一本由著名历史学家所写的最权威的盗墓史。
著名历史学家王子今,以大量惊异离奇的故事,带你进入历史的幽暗地层。《中国盗墓史》(插图珍藏版)是一本有著名历史学家所写的最权威的盗墓史。
中国盗墓史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怎么说呢,开始读的时候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本通俗读物,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很学术。 上学期听王子今先生讲座的时候,朱泓老师介绍他的时候说王子今教授更像是考古人不像是历史学家,在拜读这本书后方才印证此语。书中对盗墓的描述不只仅限与文献,多处用考古的实际证据来证...
评分
☆☆☆☆☆
评分
☆☆☆☆☆
话说这本书的编辑,你的大脑构造里有什么不同常人之处么?把个书编得乱七八糟。穿插夹杂的三流文史小报水平的所谓编者资料,把正文割裂的支离破碎,这就是新版?坑读者啊!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2年前老宋推荐的书,搁到现在才来写读书笔记。 本文用古文写成,结合考古学、历史学、风俗学、等多种学科撰写而成,读来破费力,是盗墓世家不可或缺的必备传家之宝。 其实对于我辈外行人来说,此书内容并没有书名来的那么吸引人,只是对书中曹操设置“发掘金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