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第三版)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胜利 著,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67238
版次:3
商品编码:100059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0
字数:3020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光盘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从事理科教育工作的教学、 科研人员及高等、 中等学校的学生,中小学教师
本书通过典型课件的展示,详细介绍几何画板的新功能、新特点,并突出课件的构思和创意性的地方,重在讲清课件的制作技巧、方法及进一步引申、推广的价值,充分发挥几何画板的强大功能,为进一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内容简介

《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第三版)》主要以范例的形式全面介绍新版几何画板软件的新功能、 新特点,并结合数学课件特点系统地介绍课件设计开发的方法和技巧。 结合开发过程挖掘几何画板的潜在功能及技巧,创意出许多新的知识内容表现方式和方法,将一个二维工具推广到三维空间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几何画板的创作空间。另外随书光盘中收录了大量的课件素材,《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第三版)》各章配有许多实例,并附有习题,供读者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 几何画板是什么 1
1.2 画板和脚本 3
1.3 起步 4
习题1 6
第2章 基本功能范例篇 7
2.1 绘制基本几何图形 7
2.2 选中操作对象的方法 17
2.3 文件菜单和显示菜单 20
2.4 构造几何关系 24
2.5 度量与计算 27
2.6 变换功能 31
2.7 迭代功能 39
习题2 45
第3章 特殊功能范例篇 47
3.1 动画功能学习范例 47
3.2 移动功能学习范例 51
3.3 轨迹功能学习范例 53
3.4 图表功能学习范例 59
习题3 65
第4章 技巧应用范例篇 68
4.1 图形移动变化 68
4.1.1 图形的任意性 68
4.1.2 图形的移动变化 71
4.2 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 75
4.2.1 折叠展开 75
4.2.2 滚动展开 80
4.2.3 拉动展开 85
4.2.4 卷动展开 86
4.3 平面图形的拼图 90
4.3.1 可以任意平移的图形 90
4.3.2 可以任意旋转和平移的图形 92
4.4 立体图形的拼图 96
4.4.1 立体图形的切割 96
4.4.2 切割棱柱 96
4.5 斜二侧投影 98
4.6 棱的虚实转换 101
4.7 参数迭代的应用 103
4.8 圆锥面上的螺旋线 108
4.9 主从型多重运动 109
习题4 116
第5章 典型范例与应用篇 117
5.1 按定义构造轨迹 117
5.1.1 抛物线?椭圆?双曲线 117
5.1.2 各种摆线的制作 119
5.1.3 拉杆实验 123
5.1.4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123
5.2 参数方程的函数图像 125
5.3 极坐标方程的函数图像 129
5.4 分段函数的图像 131
5.5 立体几何课件制作 133
5.5.1 空间直线?平面课件的制作 133
5.5.2 旋转体的形成 138
5.5.3 最值问题课件的制作 145
5.5.4 圆柱?圆锥截面曲线 149
5.5.5 圆柱截面曲线的展开 152
5.6 自定义坐标系的构造与应用 155
5.6.1 构造自定义坐标轴的方法 155
5.6.2 自定义二维坐标系下的函数图像 156
5.6.3 构造任意旋转的三维坐标系 157
5.6.4 三维曲线的制作 159
5.6.5 三维曲面的制作 160
习题5 164
第6章 制作技巧范例篇 165
6.1 按钮技术 165
6.1.1 系列按钮的应用 165
6.1.2 链接按钮的制作 166
6.1.3 清除追踪轨迹按钮的制作 167
6.1.4 防止误操作按钮的制作 168
6.2 素材共享的应用 168
6.2.1 几何画板调用其它素材 168
6.2.2 在PowerPoint中链接几何画板文件 171
6.3 如何控制全等多边形的翻转 172
6.4 如何实现对象的闪烁效果 173
6.5 如何构造两个控制点的轨迹 174
6.6 如何实现运动中图形的变化 175
6.7 如何制作动态字幕的演示 176
6.8 如何实现动态颜色的变化 177
6.9 分离与合并功能的应用 178
6.10 如何控制立体图形的旋转 179
6.11 如何实现翻书效果的显示方式 180
6.12 如何制作美妙的万花筒 181
6.13 如何建立和使用文本模板 183
6.14 如何建立参数的增减控制按钮 184
第7章 函数技巧范例篇 187
7.1 如何构造动态的函数式 187
7.2 如何给函数曲线(轨迹)内部填充颜色 188
7.3 如何创建函数曲线(轨迹)的参数颜色 188
7.4 如何求函数扇区 189
7.5 如何求得两个函数曲线的交点 190
7.6 如何求方程f(x)=0的实根 191
7.7 如何求函数的极值和极值点 192
7.8 如何绘制函数上任意一点的切线和法线 192
7.9 如何实现函数曲线的各种变换 193
7.10 如何生成函数(或轨迹)的曲面图形 194
7.11 如何控制函数曲线的翻转 195
7.12 如何实现轨迹的移动 197
7.13 如何控制函数曲线的叠加 197
7.14 如何控制函数曲线的波动 200
7.15 如何将函数曲线限制在一个矩形区域内 201
7.16 如何使函数分情况显示图像 202
7.17 如何实现函数图像的渐变 203
习题7 204
附录A 记录(脚本) 205
A.1 记录的制作 205
A.2 记录的执行 205
A.3 记录的“循环”功能 205
A.4 使用记录的“循环”功能绘图的一般过程 206
A.5 使用“生成记录”功能 211
A.6 绘制三维曲面图形 212
附录B 学生课件设计 215
附录C 配套光盘内容及使用说明 227

精彩书摘

  (6)移动字母位置。最初显示字母时,系统一律把字母都显示在点的右下角,这样有的字母会与图形重叠,因此必须改动字母位置。方法如下:例如要改动字母C的位置,把指针移到字母C上,按下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字母C就相应地移动,但始终在点的周围,拖动到合适位置后放开左键,字母C就显示在新的位置。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把其它字母移到合适的位置。
  注意:以上关于标注标签的操作,都必须在选定了“文本”工具或“选择”工具后进行。
  5.自定义工具
  工具箱中新增“自定义工具”按钮。几何画板只是提供了基本作图规则,没有提供一些常用几何图形功能。但事实上,复杂的几何图形都是根据一定的数学关系构建的,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事先用自定义工具来制作某些常用几何图形,保存在自定义工具中,供随时调用。
  自定义工具的过程和制作几何图形的过程是一样的,可以在新制作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创建,也可以在已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创建。只要在制作完成后全部选中几何图形,使用“自定义工具”的“创建新工具”选项,在“新建工具”对话框输人工具名称,按“确定”按钮后,即把结果创建成一个自定义工具,这时几何画板会把制作的过程记录下来。
  4。x版中已经没有记录这个概念,这一点和3.0版区别较大。自定义工具是保存在一个普通的几何画板文件之中,如果想在任何时候都能使用这个工具,必须把这个文件保存在几何画板安装目录的Tool Folder文件夹下,如果保存在其它位置,则只有当含有该工具的文件处于打开状态,才能在其它文件中调用这个工具。
  工具箱中不再有“对象信息”按钮。要获取对象的信息,可以右击对象,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得知。
  6。撤消、重复和隐藏
  在几何画板中,有几种修改错误的方法。一种是使用“删除”功能,删除错误的对象,再构造正确的对象。这种删除操作,必须十分小心,因为,如果删除一个对象,那么它的子女对象就同时被删除;另一种是使用“撤消”功能,我们提倡使用此功能。如果发现某步出错,可以反复执行(编辑/撤消)选项(快捷键是Ctil+Z),一步一步复原到出错之前的工作状态;“全部撤消”的快捷键是Shift+Ctrl+Z。如果这时又不想“撤消”了,可以使用“编辑”菜单中的“重复”功能。







前言/序言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针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改革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类学校的教育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结合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培养和提高师范生、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任务已摆在我们的面前。目前我国急需这方面的教材和参考书,特别是那些既注重理论,又注重教育技术实际应用的教材。本书正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希望了解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掌握几何画板的迫切愿望而编写的。
  本书总结编者几年来使用几何画板开发课件的实践与经验,编制了大量的课件素材和范例,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实用性。全书共分7章:第1章是几何画板的概述;第2章为基本功能范例篇;第3章为特殊功能范例篇;第4章为技巧应用范例篇;第5章为典型范例与应用篇;第6章为制作技巧范例篇;第7章为函数技巧范例篇。重点介绍使用几何画板进行课件开发的方法与技巧。
  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教育工具,计算机与各学科教育的整合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将得到提高,将能够熟练地使用一些开发平台。在几何画板的学习中,以“建构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给学生一个开阔的思维空间,一个建构的过程,将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计算机的可视化技术、动画技术、链接技术、按钮技术和快速的图形处理功能与数学连续思想、变换思想和极限思想的结合,实现数学从静态到动态、从抽象到形象、从微观到宏观,从定性到定量的教学。使形数转化更加自然,便于学生用联系的、整体的观念把握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进一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书通过典型课件的展示,详细地介绍几何画板4.04版的新功能、新特点。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参数颜色、参数迭代、参数按钮和函数参数控制等精确数字化功能,制作色彩丰富、动态多变的课件。结合开发过程摸索和挖掘几何画板使用的各种技巧,创意出许多新的知识内容表现方式方法,将一个二维工具推广到三维空间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几何画板的创作空间。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很实用

评分

很好的了,就是便宜点就很好!

评分

书里的软件应用和光盘给的软件不一样,我想按照书上的做练习,可是软件我都弄不好

评分

很好的了,就是便宜点就很好!

评分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走了。

评分

我惊讶地看着他,这小子到底都了解了些什么谁告诉他这些的

评分

买了好久还没看,有时间要把数学好好回顾一下,对于工科工作者太重要了

评分

不错,现在基本不去书店了。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璜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 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大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 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第二,熟读精恩。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第三,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体察。未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第五,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第六,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评分

如何控制立体b图形的旋转b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