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家具设计资料图集》是国内外一部家具设计资料图集,可谓举世之作。全书汇入5000余个优秀、经典的家具设计图块,囊括古今中外各种时期、各种风格的家具设计图及文字介绍,包括中国从商周到明、清、民国、仿古典,国外从古埃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等各个时期和风格的家具,内容非常丰富。此外书中还汇入了家具装饰艺术、五金配件、家具结构、家具人体功能尺寸、家具设计标准等相关资料。全书内容新颖,图文并茂,资料丰富,通俗易懂,是一部相当实用的工具书。
本书附有光盘,收录了古今中外各种风格的家具彩图,与本书配套使用,为读者更直观地认知、识别和鉴赏各种类型的家具提供参考。
本书可供家具、建筑、室内装饰、环境艺术、景观园林、车辆、船舶、工艺美术、舞台美术等行业的设计师、工程师、施工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生和广大爱好者参考使用。
目录
国内家具篇
1 古代前期家具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三国时期
2 古代中期家具
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
3 古代后期家具
宋代
辽、金时期
元代
4 古代明式家具
椅类
凳类
桌类
案类
几类
床榻类
柜架类
其他类
5 古代清式家具
椅类
凳类
桌类
案类
几类
床榻类
柜架类
其他类
6 近代民国家具
椅类
凳类
桌台类
案类
几类
床榻类
柜架类
沙发类
其他类
7 仿古典家具
桌类
椅类
凳类
案类
几类
床榻类
柜架类
其他类
8 明清家具装饰艺术
用不同材料装饰家具
结子纹样
牙板纹样
结构与牙头纹样
站牙(底座)纹样
角牙纹样
横材和立柱的端头纹样
椅背纹样
案桌挡板纹样
挂檐纹样
门罩纹样
围栏纹样
柜面
雕花纹样
木雕书法
金属拉手
线型
脚样
9 明清家具结构
榫接合
零件接合
拼接结构
攒边结构
国外家具篇
1 国外古代家具
埃及
希腊
罗马
2 欧洲中世纪家具
拜占庭
哥特式
3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家具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德国
西班牙、葡萄牙
4 巴洛克家具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
德国
英国
英国威廉·玛丽时期
5 洛可可家具
法国路易十五时期
英国
英国乔治时期
……
现代家具篇
基本知识彷工
附录
精彩书摘
国内家具篇
1 古代前期家具
商,周时期
古代前期家具指商、周时期的原始家具,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以及秦、汉、三国时期的低矮型家具。
商代的青铜器祭祀用的器物如禁、甗等,是为人们席地而坐的低矮型原始家具。它标志着几、案、桌以及箱、橱、柜等常见家具的产生。在一些宋人或明人的著作中,能看到一些描绘前期商周时代的家具形象的内容,有嶡、橛、俎、筵、几、棜、扆、篚等明王圻、王思义的《三才图》,介绍了完、嶡、棋等家具。完有四足、如案,与崴相似,加脚,中央横木,脚足斜或曲。河南安阳侯家庄出土商代后期木抬盘遗痕,陕西沣西西周井叔墓出土的铜足漆案,证实商周出现了家具生产,这时期铜器中的俎、禁等就是该时期矮的原始家具之一,这些低矮型家具是当时家具的缩影。
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主要有:俎、几、案、床、架、座屏等。俎是古代庖厨用具。几为凭倚而设,是面比较窄小的凭倚家具。春秋战国时期,几除了有几型和台型两种结体外,又产生了两头挑起的案形和架形两种新的结体形式。案主要是放置东西用,面比较宽,比几矮些。春秋战国、两汉案多木制,髹漆上饰彩绘纹样。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真正的床。在湖北荆门市十里铺镇附近的战国晚期楚墓中,出土了一具黑漆折叠式活动床,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惟一古代活动折叠式床。春秋战国的架多为钟架,木制或木、金属相结合。带有底座而能折叠的屏风,古代常用作室内主要座位后的屏障,或在较大空间的建筑室内置于入口处、起遮挡视线的作用。箱柜的使用始于夏、商、周三代,《国语》内载有最早的箱。箱是指车内放东西的地方。湖北随州擂鼓一号战国楚墓曾出土漆木箱,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漆箱,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出土文具箱。
秦、汉、三国时期的家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家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时期铜器被木质器物逐渐代替。秦、汉、三国时期,人们的生活活动主要是在室内,由席地而坐趋向居于床上,导致了与床配套家具的盛行。这一时期主要家具有俎、几、案、床、榻、屏风、步障、胡床、柜、橱、簏等。汉朝的案在战国案的基础上逐渐加宽,仍为放置东西的承具,形式上有方案、圆案、叠案多种。汉代,人们的起居是以床为中心,一般在床后设屏风,床上有帐,几案置于床前或床上。西汉出现一种专供坐用的家具一一榻。榻较床矮小些,适合1~2人独坐。屏风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屏风的使用相当广泛,品种繁多,有高大的屏风,也有“床屏”、“枕屏”等小巧之物。柜是古代似矩形带矮足的箱子。橱是立柜,使用较晚,汉代开始出现,最早叫做橱。立柜是从仓房式的橱发展而来,汉代的仓已具备了立柜的形态。这一时期,诸如架类、挂物架、抬物架、镜台、灯檠、六博盘等家具都较春秋战国时期有所进步。
前言/序言
家具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家具的发展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审美情趣、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设计家具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丰富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家具设计是家具功能、形式、材料、工艺、成本等条件制约下绘成图样方案的总称。使用功能、造型艺术、材料和技术条件是构成家具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共同构成家具设计的整体。唯有功能、形式和价值结合成为一体的家具设计才是成功的设计。家具设计也需要多学科结合,如人体工程学、材料学、美学等科学知识与艺术知识,才能提高到一个更高更新水平。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家具成为艺术设计与工业设计高度发挥的结晶。我国中式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上自成体系,它的完美而高超的艺术水平获得了人们的赞赏。我们应当吸收其中精华,达到融会贯通,借此充实自己的设计,同时吸收国外家具优秀设计作为我们的借鉴,将它融化在我们民族家具的设计里。此外,必须研究家具的“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多样性”,“实用性”,并且熟悉家具生产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充分发挥家具艺术的独创性,继续发扬中国传统家具的艺术风格,把高新技术与新设备、新材料与新风格结合起来, 开发出既能体现时代气息,又带有浓郁民族特色,适应于现代工业化生产的中式家具形式,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使中国家具大量地走向世界。本书有非常丰富的家具图样,以及简洁的文字论述,表达直观容易掌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达到实用的效果。家具虽是一个传统行业,但它的新品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发展速度迅猛,设计涉及的内容较多,知识广泛。本书由于篇幅有限,很多内容尚未收编,有待再版时补充。并且由于我们编写的水平有限,因此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编委会的合作单位—— 上海赏悦家具装饰有限公司,对本书编写给予了支持,在此谨表示感谢!
设计者的灵感宝库:全球经典家具设计精粹 这份图集,凝聚了百年以来全球家具设计的精华,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设计、追求卓越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家具制造商、家居爱好者以及渴望提升生活品质的收藏家的厚重之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集,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家具设计之旅,一次对人类居住智慧与艺术审美的深度探索。 跨越地域与时代的家具演进 本书以宏大的视野,系统地梳理了家具设计在不同文化背景、社会思潮和技术革新下的演进脉络。从古老的东方哲学所孕育出的简洁、和谐的东方家具,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追求奢华、繁复的古典主义家具;从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催生出更具功能性和标准化的设计,到现代主义运动对形式与功能的极致追求,再到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反思与创新,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流派的家具设计都被赋予了深刻的解读。 我们深入探究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基因如何渗透到家具的设计之中。欧洲的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其贵族气息、雕梁画栋的装饰手法,无不体现着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与审美取向。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以其对自然材质的尊重、对简洁线条的偏爱,以及对人居环境的深切关怀,成为了现代家居设计的一座灯塔。东方的明式家具,以其精湛的工艺、内敛的韵味,以及“曲则有情”的哲学理念,展现了东方人对“天人合一”的追求。 本书不仅关注了欧洲和亚洲的家具设计,还拓展了视野,纳入了其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设计风格。例如,北美地区在借鉴欧洲传统的同时,也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设计语言,尤其是在实木家具的运用上,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感。 解构经典:从概念到形态的深度剖析 每一个被载入史册的家具作品,都承载着其时代的设计理念、工艺技术以及文化符号。本书不仅仅罗列精美的图片,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到每一个设计作品的“灵魂”之中,进行细致入微的解构与剖析。 我们关注设计的“形”,从线条的流畅性、体块的比例协调性、材质的肌理触感,到色彩的搭配运用,每一个细节都被仔细审视。例如,我们会分析一把椅子为何拥有如此舒适的坐姿,其曲线的设计是如何呼应人体工程学;我们会探讨一张桌子为何在视觉上显得如此轻盈而又坚固,其结构的处理是如何体现精巧的工艺。 我们更深入到设计的“神”,探寻其背后的“道”。这包括: 功能性与舒适性: 设计是否真正解决了使用者的需求?是否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提供了超越期待的舒适体验?例如,对不同人体尺寸和使用习惯的研究,如何体现在家具的设计中。 材料与工艺: 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被巧妙运用?传统工艺的精湛与现代技术的创新如何融合?我们不仅展示了原木的温润、金属的冷峻、皮革的质感,更深入探讨了这些材料在设计中的情感表达和功能实现。对榫卯结构的精妙运用、对金属焊接技术的创新、对织物选择的考究,都将被细致呈现。 美学与文化: 设计如何反映特定时代的审美趣味和社会价值?它如何与建筑、艺术、时尚等其他领域相互影响?例如,洛可可风格的浮雕装饰,不仅仅是美观,更是那个时代贵族生活方式的象征。现代主义的极简风格,则映射了对理性、秩序和普遍性的追求。 创新与演变: 设计师如何突破传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一件经典作品又是如何影响了后世的设计?本书会关注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设计师和他们的代表作,分析他们如何定义了家具设计的潮流,以及这些潮流又是如何不断演进的。 灵感之源:激发无限创意 本书的每一页都充满了灵感。它提供了无数的设计范例,这些范例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更蕴含着解决当下设计挑战的智慧。 结构之美: 从古老的榫卯结构到现代的悬浮设计,本书将展示各种精妙的结构处理,为您的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的思路。 形式的语言: 曲线的优雅、直线的硬朗、几何的秩序,本书将为您揭示形式语言的无限可能,帮助您找到最能表达设计意图的造型。 材质的触感: 木材的温润、金属的光泽、织物的柔软,本书将引导您探索材质的潜能,理解不同材质如何传递情感、影响空间氛围。 人本的关怀: 真正的设计源于对人的理解。本书将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如何将舒适性、易用性和情感连接融入设计之中。 跨界的融合: 设计并非孤立存在。本书将展示家具设计与建筑、艺术、科技的融合,启发您进行更广阔的跨界思考。 面向未来的设计实践 无论您是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还是初入行业的新人,抑或是对家居生活充满热情的爱好者,本书都将是您宝贵的参考资料。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是什么”,更是“为什么”。通过深入理解经典,您可以更好地把握设计的本质,培养敏锐的洞察力,从而在自己的设计实践中,创造出既有深厚底蕴又不失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我们相信,对经典的回顾,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本书旨在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家具设计史的大门,让您在欣赏大师杰作的同时,汲取养分,激发灵感,最终成为推动家具设计向前发展的一份子。 随附光盘内容(简述): 为了进一步丰富您的学习与实践体验,本书特别附赠一张珍贵的光盘。光盘内容精选了部分经典家具的详尽尺寸图纸,包括关键节点的标注与尺寸说明,为您的模型制作、仿制研究或二次创作提供了直接的技术参考。同时,光盘还收录了部分家具的3D模型文件(常见格式),您可以直接导入专业软件进行观察、分析或作为项目基础。此外,我们还精选了一些高质量的家具渲染图和设计草图,这些视觉化的素材能够帮助您更直观地理解设计者的构思过程,以及不同材质与光影效果在设计中的运用。这份光盘资源,旨在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让您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和体验家具设计的魅力。 希望这份图集,能够成为您设计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陪伴您在创造美好的家居空间中,不断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设计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