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当你试着给两个人或更多人拍群体照,并使照片中的他们看起来轻松自然时,你就会明白拍摄群体人像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不仅每个人看起来都要不错,还要有各自的风格和节奏。杰出的群像作品具有方向性和动感,而且所有优秀视觉艺术中可以发现的元素在上面都可以找得到。这些照片所呈现的视觉信息被品味后,过了很长时间仍然能吸引人们来观看和研究。为《群体人像摄影手册:数码和胶片摄影师通用》提供范作的是一些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与婚礼摄影家,他们的表现力是一流的,他们的群像作品是值得推崇的。《群体人像摄影手册:数码和胶片摄影师通用》并非仅是经验的总结,你还可以从大师那里学到如何从风格、艺术、技艺和专业方面来完善群体摄影。
作者简介
比尔·赫特尔 是《摄影世界》杂志的编辑,曾任《彼得森摄影》杂志的编辑。他毕业于布鲁克斯摄影学院,获得了专业摄影美术学士及名誉理科硕士学位。他从事专业摄影超过25年,著有《人像摄彩师手册》、《群体人像摄影手册》、《婚纱摄影精选》、《人像摄影精选》、《儿童摄影精选》及《青少年及老年人像摄影精选》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群体人像摄影所用相机
胶片照相机
胶片选择
黑白胶片
数码单反相机
价格
尺寸和重量
图像传感器
有效像素
可移动存储设备
格式化存储卡
文件类型
色彩空间
液晶(LCD)显示屏
白平衡
镜头兼容性
镜头转换因子
快门迟滞时问
曝光宽容度
数码曝光评估
数码ISO感光度
噪点
对比度
黑白模式
连拍速率
电池
锐化
元数据
时钟设置
第二章 技术基础
胶片和数码照片修整
镜头
焦距
调焦
景深
变换焦点
焦平面
变换焦距范围
测光和曝光
入射式闪光仪
最佳摄影光圈
快门速度
远程摇控装置
第三章 摆姿
人物布局
头肩轴线
头部姿势
八分之七视图
四分之三视图
侧面人像
头部稍微倾斜
群体人像中头部位置与布局
下巴高度
表情和交流
眼睛
嘴巴
相机高度和透视图
手的摆姿
四分之三身长和全身人像的摆姿
第四章 构图
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
线条、形式和方向
线条
外形
令人愉快的构图形式
方向
人物色调
张力与平衡
第五章 拍摄群体人像的基本技巧
摆姿的层次性
摆姿中的交流
边缘检查
统一服饰
摄影师的爱好
坐姿
安排人数不多的群体
两人照
三人照
四人照
五人及五人以上合影照片
避免明显的错误
第六章 构建人数较多的大型群体
自然
摆姿水平
水平线1:站姿
水平线2:高跪姿
水平线3:低跪姿
水平线4:坐姿
水平线5:躺姿
活梯
接合形式
大型群体摄影
第七章 户外用光
完整性
光暗比
确定光暗比
光暗比及其独特性质
寻找好的光源
最好的光线
一个丰光
反射辅光
闪光辅光
使用闪光补光、测量和曝光
背景控制
直射阳光
户外拍摄要注意的问题
第八章 室内照明
羽化
大屋子或舞场的布光
反光伞聚焦
窗户光
安置拍摄对象
曝光
补光照明
漫射的窗户光
反射闪光
用反射闪光为大型群体补光
散射的“直接”闪光
反光伞和柔光箱
终极群体人像摄影
术语表
摄影师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群体人像摄影所用相机
胶片选择
在大多数群像摄影中,超低感度胶片与超高感度胶片都不宜使用。ISO25系列的黑白和彩色胶片对人物摄影而言,明暗差别又太强烈,这些胶片的曝光范围是最小的。如果使用较低感度以及明暗差别比较强烈的胶片,一旦曝光稍微差点,微弱阴影和加亮区的信息就会丢失。
ISO1000~3200系列的超高感度胶片,在几乎黑暗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拍摄,但是它产生的颗粒图案比正常的要大,其对比度比正常的要小。很多摄影师还开发出更大的胶片颗粒,用于特殊的彩色和黑白拍摄,使其照片达到类似于美术绘画的效果。
与几年前的胶片相比,今天的ISO100~400系列的彩色胶片,具有令人惊异的颗粒结构。它们的曝光宽容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从一2挡到+3挡都可以实现。当然我们还是推荐,也会一直推荐最佳曝光度。但是要说这些胶片的宽容性不错,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中小画幅相机在群像摄影中几乎完全取代了大画幅相机
柯达和富士都提供了“系列”彩色负片。这些彩色底片都有不同的感光度,比如,从ISO160~800,或有不同的对比度和各种色彩饱和度,但都有着相同的调色板。柯达Portra系列胶卷的感光度从ISO160~800不等,NC(自然色彩)或VC(艳丽色彩)版本都可以使用。柯达甚至还推出了ISO100灯光型Portra胶片。富士的人物彩色胶片,感光速度则十分相似。因为在感光剂中加入了第四色层,不同的胶片却有着相似的肤色处理方式,在混合光条件下,它的性能也很不错。
这些胶片是人像摄影师的理想选择。因为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感光速度和幅度大小,但用来拍摄同一物体时,相片的色彩差别却微乎其微。这些胶片还有另外一个优点,那就是它们有着相似的冲印性能和完全相同的扫描设置,这就意味着,同一系列中不同感光速度的胶片都可以用相同的设置来扫描。
黑白胶片黑白人物照片中的对比度比彩色照片中的对比度更为重要。在黑白照片中,除了光照,没有任何其他的实用手段来改变对比度了。你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显影来改变黑白照片的对比度。增加底片显影,对比度增加;反之,则对比度减小。
了解这个非常重要,因为照片的对比度需要调整的范罔很大。在强光下用最小的补光拍摄的照片,以及在其他明暗差别强烈的光线下所拍摄的照片,都需要减少至少10%的显影。在柔和的无影光线下,比如在伞状照明下拍摄的照片,对比度较低,所以需要增加至少10%的显影,有时候甚至达到20%。这样,底片比正常感光时更容易冲洗,而且在照片重要的色区中也会保留更为完整的信息。
前言/序言
当你试着给两个人或更多人照群体照,并使照片中的他们看起来轻松愉快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职业摄影师的报酬那么高了。为群体照相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的事。很多群体照都是家庭照——它记录着家人幸福和团圆的时刻。每隔几年重温一下旧照片,记忆就会回到从前的日子。而每一张家庭照片也都记录了孩子成长的可爱过程。
以家为背景拍摄的家庭照显示了家中常见的温暖。许多人都说,这种照片最受欢迎。其次当属户外家庭照,受欢迎程度排在最后的通常是工作室摄影。
人们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才会拍摄家庭照呢?摄影大师罗伯特·拉弗说:“在我们摄影师看来,人们拍摄家庭照的首要原因是,整个大家庭成员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团聚了。通常父母都有一两个孩子,孩子成人后都不住在家里了。多半情况是,孩子们也都结了婚,又成立了一个新家庭。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去创作一个三代同堂的摄影作品了。根据家庭规模的不同,我们照过8~30人的家庭合影。”
群体人像摄影手册:数码与胶片摄影师通用 深入光影的秘境,捕捉每一个灵魂的闪耀 摄影,是凝固时光的艺术,而群体人像摄影,则是在这广阔画布上描绘人与人之间微妙情感、独特关系的挑战。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多人置于镜头前,更是对构图、光线、引导、情绪以及瞬间捕捉的全面考验。无论您是沉迷于数码时代无穷的可能性,还是钟情于胶片特有的质感与温度,本书都将是您踏入群体人像摄影殿堂的得力助手,带领您从入门到精通,解锁每一个令人难忘的画面。 本书并非照本宣科的技巧罗列,而是从摄影师的视角出发,深刻剖析群体人像创作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理解,真正的杰作源于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对个体需求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技术手段的娴熟运用。因此,本书将为您铺就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让您不仅掌握“如何拍”,更能理解“为何这样拍”,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拍摄风格。 第一部分:理念与前期准备——构思一个动人的故事 在按下快门之前,一场成功的群体人像拍摄早已在摄影师的脑海中悄然展开。本部分将引导您深入思考拍摄的“为什么”和“是什么”,为您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解群体人像的本质: 我们将探讨群体人像的多种类型,从家庭合影到企业团队,从毕业纪念到大型活动,分析不同场景下摄影师应有的定位与侧重点。您将学会如何根据拍摄对象的身份、目的和期望,来界定作品的基调与风格。 沟通是桥梁: 拍摄对象之间的互动与情感流动,是群体人像能否成功的关键。本部分将重点讲解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的前期沟通。这包括但不限于:倾听他们的需求与故事,了解他们希望通过照片传达的意象,以及共同探讨拍摄的风格、服装、场景等细节。我们将提供实用的沟通技巧和问题清单,帮助您避免误解,建立信任,为后续的拍摄流程奠定顺畅的基础。 场景的选择与设计: 场景是故事发生的舞台。我们将深入分析不同场景(室内、室外、特定地点)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点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从自然光下的公园、历史悠久的建筑,到充满活力的城市街头,再到精心布置的影棚,您将学会如何评估场景的光线条件、背景的干扰性、空间的大小,以及如何通过对场景的巧妙运用,来烘托人物,丰富画面层次。 服装与造型的考量: 服装不仅仅是遮蔽身体的布料,更是展现人物个性、烘托团队氛围的重要元素。本部分将指导您如何与拍摄对象共同规划服装搭配,使其既能体现个体的独特性,又能形成整体的和谐感。我们将讨论色彩的运用、材质的选择、风格的统一性,以及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视觉混乱。 设备的选择与准备: 无论是数码还是胶片,合适的设备是实现创作意图的基石。我们将为您梳理不同焦段镜头在群体人像中的适用性,讲解全画幅与APS-C传感器的差异,以及不同光圈值对景深的影响。胶片摄影师将了解到不同胶片类型(黑白、彩色、高感、低感)在群体人像中的独特表现力。此外,我们还将讨论闪光灯、反光板、三脚架等辅助器材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份详尽的拍摄前设备检查清单。 第二部分:现场拍摄技巧——掌控光影,引导灵魂 前期准备的充分,只为现场的精彩爆发。本部分将是本书的核心,将带领您走进真实的拍摄现场,学习如何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捕捉转瞬即逝的魅力。 光线的语言: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在群体人像中尤为重要。我们将深入剖析自然光与人造光(闪光灯、常亮灯)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您将学会如何利用顺光、逆光、侧光等不同光线方向来塑造人物的面部轮廓,营造氛围,并巧妙地处理阴影。书中将通过大量实例,讲解如何使用反光板、柔光箱、蜂巢等附件来控制光线,达到柔和、均匀或戏剧性的效果。 构图的智慧: 群体人像的构图,远比单人肖像更加复杂。我们将系统讲解如何运用黄金分割、三分法、对称构图、引导线等经典构图原则,来安排人物的位置、视线方向和身体姿态。您将学会如何根据人数和拍摄目的,选择合适的景别(全景、中景、特写),以及如何避免画面杂乱,突出主体,引导观众的视线。 人物的引导与互动: 摄影师不仅是技术操作者,更是情绪的引导者。本部分将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引导技巧,帮助您打破拍摄对象的拘谨,激发自然的表情与互动。我们将讲解如何通过语言、肢体语言和互动游戏,让画面中的人物放松下来,展现最真实的一面。您将学会如何捕捉人物之间的眼神交流、微笑、拥抱等亲密瞬间,以及如何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拍摄氛围,来提升照片的情感张力。 克服技术挑战: 群体人像拍摄中,常常会遇到对焦难题、曝光不均、景深控制等技术挑战。我们将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例如,如何精确对焦,确保画面中所有人物都清晰可见;如何通过分组测光、点测光等方式,精准控制曝光,避免面部过曝或欠曝;以及如何根据拍摄意图,巧妙运用大景深或浅景深,来突出画面重点。 数码与胶片的特殊考量: 针对数码摄影师,我们将探讨RAW格式的优势,高ISO下的降噪技巧,以及多重曝光等进阶功能的应用。对于胶片摄影师,我们将深入讲解不同景别下景深尺的运用,测光表的选择与使用,以及如何根据胶片特性来调整曝光补偿,以获得最佳的色彩与影调表现。 第三部分:后期处理与呈现——升华作品的生命力 前期与拍摄只是创作过程的一部分,后期处理是赋予照片生命力的关键环节。本部分将带领您进入数字化的后期世界,或回到胶片特有的冲洗与印放,让您的作品更加完美。 数码后期精修: 针对数码摄影师,我们将详细讲解主流后期软件(如Lightroom, Photoshop)在群体人像中的应用。从基础的曝光、色彩校正,到人像的精细修饰(皮肤瑕疵处理、眼神光增强),再到构图的微调和背景的优化,您将学会如何有节制地进行后期处理,以达到自然、真实且富有表现力的效果。我们将分享批量处理的技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如何通过色彩分级来营造独特的艺术风格。 胶片后期处理的魅力: 对于胶片摄影师,我们将探讨传统暗房冲洗与印放的艺术。从显影时间、水洗的讲究,到放大机的操作,再到不同相纸的选择,您将理解每一次手动操作都可能为照片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将分享如何通过化学药剂的调整、遮挡与加光等技巧,来控制画面的影调和对比度,赋予照片独特的历史感与艺术感。 输出与分享: 无论是数码文件还是实体照片,最终的呈现方式同样重要。我们将为您提供关于不同输出方式(印刷、在线分享、画册制作)的建议,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平台和目的,来优化您的作品。 结语 《群体人像摄影手册:数码与胶片摄影师通用》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场摄影思想的探索之旅。我们坚信,每一次拍摄都是一次与人的对话,一次对情感的捕捉。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自信地驾驭群体人像摄影的方方面面,用镜头语言讲述每一个群体独特的故事,留下那些珍贵而动人的瞬间,让光影在您的指尖跳跃,绽放出永恒的魅力。无论您是初涉此道的新手,还是寻求突破的资深玩家,本书都将是您创作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伴。让我们一起,用镜头定格生命的色彩,用影像传递情感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