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你試著給兩個人或更多人拍群體照,並使照片中的他們看起來輕鬆自然時,你就會明白拍攝群體人像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的事。不僅每個人看起來都要不錯,還要有各自的風格和節奏。傑齣的群像作品具有方嚮性和動感,而且所有優秀視覺藝術中可以發現的元素在上麵都可以找得到。這些照片所呈現的視覺信息被品味後,過瞭很長時間仍然能吸引人們來觀看和研究。為《群體人像攝影手冊:數碼和膠片攝影師通用》提供範作的是一些世界上最傑齣的肖像與婚禮攝影傢,他們的錶現力是一流的,他們的群像作品是值得推崇的。《群體人像攝影手冊:數碼和膠片攝影師通用》並非僅是經驗的總結,你還可以從大師那裏學到如何從風格、藝術、技藝和專業方麵來完善群體攝影。
作者簡介
比爾·赫特爾 是《攝影世界》雜誌的編輯,曾任《彼得森攝影》雜誌的編輯。他畢業於布魯剋斯攝影學院,獲得瞭專業攝影美術學士及名譽理科碩士學位。他從事專業攝影超過25年,著有《人像攝彩師手冊》、《群體人像攝影手冊》、《婚紗攝影精選》、《人像攝影精選》、《兒童攝影精選》及《青少年及老年人像攝影精選》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群體人像攝影所用相機
膠片照相機
膠片選擇
黑白膠片
數碼單反相機
價格
尺寸和重量
圖像傳感器
有效像素
可移動存儲設備
格式化存儲卡
文件類型
色彩空間
液晶(LCD)顯示屏
白平衡
鏡頭兼容性
鏡頭轉換因子
快門遲滯時問
曝光寬容度
數碼曝光評估
數碼ISO感光度
噪點
對比度
黑白模式
連拍速率
電池
銳化
元數據
時鍾設置
第二章 技術基礎
膠片和數碼照片修整
鏡頭
焦距
調焦
景深
變換焦點
焦平麵
變換焦距範圍
測光和曝光
入射式閃光儀
最佳攝影光圈
快門速度
遠程搖控裝置
第三章 擺姿
人物布局
頭肩軸綫
頭部姿勢
八分之七視圖
四分之三視圖
側麵人像
頭部稍微傾斜
群體人像中頭部位置與布局
下巴高度
錶情和交流
眼睛
嘴巴
相機高度和透視圖
手的擺姿
四分之三身長和全身人像的擺姿
第四章 構圖
三分法則
黃金分割
綫條、形式和方嚮
綫條
外形
令人愉快的構圖形式
方嚮
人物色調
張力與平衡
第五章 拍攝群體人像的基本技巧
擺姿的層次性
擺姿中的交流
邊緣檢查
統一服飾
攝影師的愛好
坐姿
安排人數不多的群體
兩人照
三人照
四人照
五人及五人以上閤影照片
避免明顯的錯誤
第六章 構建人數較多的大型群體
自然
擺姿水平
水平綫1:站姿
水平綫2:高跪姿
水平綫3:低跪姿
水平綫4:坐姿
水平綫5:躺姿
活梯
接閤形式
大型群體攝影
第七章 戶外用光
完整性
光暗比
確定光暗比
光暗比及其獨特性質
尋找好的光源
最好的光綫
一個豐光
反射輔光
閃光輔光
使用閃光補光、測量和曝光
背景控製
直射陽光
戶外拍攝要注意的問題
第八章 室內照明
羽化
大屋子或舞場的布光
反光傘聚焦
窗戶光
安置拍攝對象
曝光
補光照明
漫射的窗戶光
反射閃光
用反射閃光為大型群體補光
散射的“直接”閃光
反光傘和柔光箱
終極群體人像攝影
術語錶
攝影師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群體人像攝影所用相機
膠片選擇
在大多數群像攝影中,超低感度膠片與超高感度膠片都不宜使用。ISO25係列的黑白和彩色膠片對人物攝影而言,明暗差彆又太強烈,這些膠片的曝光範圍是最小的。如果使用較低感度以及明暗差彆比較強烈的膠片,一旦曝光稍微差點,微弱陰影和加亮區的信息就會丟失。
ISO1000~3200係列的超高感度膠片,在幾乎黑暗的條件下都可以進行拍攝,但是它産生的顆粒圖案比正常的要大,其對比度比正常的要小。很多攝影師還開發齣更大的膠片顆粒,用於特殊的彩色和黑白拍攝,使其照片達到類似於美術繪畫的效果。
與幾年前的膠片相比,今天的ISO100~400係列的彩色膠片,具有令人驚異的顆粒結構。它們的曝光寬容度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從一2擋到+3擋都可以實現。當然我們還是推薦,也會一直推薦最佳曝光度。但是要說這些膠片的寬容性不錯,那是一點都不為過的。
中小畫幅相機在群像攝影中幾乎完全取代瞭大畫幅相機
柯達和富士都提供瞭“係列”彩色負片。這些彩色底片都有不同的感光度,比如,從ISO160~800,或有不同的對比度和各種色彩飽和度,但都有著相同的調色闆。柯達Portra係列膠捲的感光度從ISO160~800不等,NC(自然色彩)或VC(艷麗色彩)版本都可以使用。柯達甚至還推齣瞭ISO100燈光型Portra膠片。富士的人物彩色膠片,感光速度則十分相似。因為在感光劑中加入瞭第四色層,不同的膠片卻有著相似的膚色處理方式,在混閤光條件下,它的性能也很不錯。
這些膠片是人像攝影師的理想選擇。因為它們雖然有著不同的感光速度和幅度大小,但用來拍攝同一物體時,相片的色彩差彆卻微乎其微。這些膠片還有另外一個優點,那就是它們有著相似的衝印性能和完全相同的掃描設置,這就意味著,同一係列中不同感光速度的膠片都可以用相同的設置來掃描。
黑白膠片黑白人物照片中的對比度比彩色照片中的對比度更為重要。在黑白照片中,除瞭光照,沒有任何其他的實用手段來改變對比度瞭。你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顯影來改變黑白照片的對比度。增加底片顯影,對比度增加;反之,則對比度減小。
瞭解這個非常重要,因為照片的對比度需要調整的範罔很大。在強光下用最小的補光拍攝的照片,以及在其他明暗差彆強烈的光綫下所拍攝的照片,都需要減少至少10%的顯影。在柔和的無影光綫下,比如在傘狀照明下拍攝的照片,對比度較低,所以需要增加至少10%的顯影,有時候甚至達到20%。這樣,底片比正常感光時更容易衝洗,而且在照片重要的色區中也會保留更為完整的信息。
前言/序言
當你試著給兩個人或更多人照群體照,並使照片中的他們看起來輕鬆愉快時,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職業攝影師的報酬那麼高瞭。為群體照相並不是想象中那樣簡單的事。很多群體照都是傢庭照——它記錄著傢人幸福和團圓的時刻。每隔幾年重溫一下舊照片,記憶就會迴到從前的日子。而每一張傢庭照片也都記錄瞭孩子成長的可愛過程。
以傢為背景拍攝的傢庭照顯示瞭傢中常見的溫暖。許多人都說,這種照片最受歡迎。其次當屬戶外傢庭照,受歡迎程度排在最後的通常是工作室攝影。
人們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纔會拍攝傢庭照呢?攝影大師羅伯特·拉弗說:“在我們攝影師看來,人們拍攝傢庭照的首要原因是,整個大傢庭成員在一個特殊的場閤團聚瞭。通常父母都有一兩個孩子,孩子成人後都不住在傢裏瞭。多半情況是,孩子們也都結瞭婚,又成立瞭一個新傢庭。這樣我們就有機會去創作一個三代同堂的攝影作品瞭。根據傢庭規模的不同,我們照過8~30人的傢庭閤影。”
群體人像攝影手冊:數碼與膠片攝影師通用 深入光影的秘境,捕捉每一個靈魂的閃耀 攝影,是凝固時光的藝術,而群體人像攝影,則是在這廣闊畫布上描繪人與人之間微妙情感、獨特關係的挑戰。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多人置於鏡頭前,更是對構圖、光綫、引導、情緒以及瞬間捕捉的全麵考驗。無論您是沉迷於數碼時代無窮的可能性,還是鍾情於膠片特有的質感與溫度,本書都將是您踏入群體人像攝影殿堂的得力助手,帶領您從入門到精通,解鎖每一個令人難忘的畫麵。 本書並非照本宣科的技巧羅列,而是從攝影師的視角齣發,深刻剖析群體人像創作的每一個環節。我們理解,真正的傑作源於對現實的敏銳觀察,對個體需求的深刻洞察,以及對技術手段的嫻熟運用。因此,本書將為您鋪就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讓您不僅掌握“如何拍”,更能理解“為何這樣拍”,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拍攝風格。 第一部分:理念與前期準備——構思一個動人的故事 在按下快門之前,一場成功的群體人像拍攝早已在攝影師的腦海中悄然展開。本部分將引導您深入思考拍攝的“為什麼”和“是什麼”,為您的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理解群體人像的本質: 我們將探討群體人像的多種類型,從傢庭閤影到企業團隊,從畢業紀念到大型活動,分析不同場景下攝影師應有的定位與側重點。您將學會如何根據拍攝對象的身份、目的和期望,來界定作品的基調與風格。 溝通是橋梁: 拍攝對象之間的互動與情感流動,是群體人像能否成功的關鍵。本部分將重點講解如何與客戶進行有效的前期溝通。這包括但不限於:傾聽他們的需求與故事,瞭解他們希望通過照片傳達的意象,以及共同探討拍攝的風格、服裝、場景等細節。我們將提供實用的溝通技巧和問題清單,幫助您避免誤解,建立信任,為後續的拍攝流程奠定順暢的基礎。 場景的選擇與設計: 場景是故事發生的舞颱。我們將深入分析不同場景(室內、室外、特定地點)的特點,以及如何利用這些特點來增強畫麵的視覺衝擊力和情感錶達。從自然光下的公園、曆史悠久的建築,到充滿活力的城市街頭,再到精心布置的影棚,您將學會如何評估場景的光綫條件、背景的乾擾性、空間的大小,以及如何通過對場景的巧妙運用,來烘托人物,豐富畫麵層次。 服裝與造型的考量: 服裝不僅僅是遮蔽身體的布料,更是展現人物個性、烘托團隊氛圍的重要元素。本部分將指導您如何與拍攝對象共同規劃服裝搭配,使其既能體現個體的獨特性,又能形成整體的和諧感。我們將討論色彩的運用、材質的選擇、風格的統一性,以及如何避免可能齣現的視覺混亂。 設備的選擇與準備: 無論是數碼還是膠片,閤適的設備是實現創作意圖的基石。我們將為您梳理不同焦段鏡頭在群體人像中的適用性,講解全畫幅與APS-C傳感器的差異,以及不同光圈值對景深的影響。膠片攝影師將瞭解到不同膠片類型(黑白、彩色、高感、低感)在群體人像中的獨特錶現力。此外,我們還將討論閃光燈、反光闆、三腳架等輔助器材的重要性,並提供一份詳盡的拍攝前設備檢查清單。 第二部分:現場拍攝技巧——掌控光影,引導靈魂 前期準備的充分,隻為現場的精彩爆發。本部分將是本書的核心,將帶領您走進真實的拍攝現場,學習如何應對各種復雜情況,捕捉轉瞬即逝的魅力。 光綫的語言: 光綫是攝影的靈魂,在群體人像中尤為重要。我們將深入剖析自然光與人造光(閃光燈、常亮燈)的特點,以及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您將學會如何利用順光、逆光、側光等不同光綫方嚮來塑造人物的麵部輪廓,營造氛圍,並巧妙地處理陰影。書中將通過大量實例,講解如何使用反光闆、柔光箱、蜂巢等附件來控製光綫,達到柔和、均勻或戲劇性的效果。 構圖的智慧: 群體人像的構圖,遠比單人肖像更加復雜。我們將係統講解如何運用黃金分割、三分法、對稱構圖、引導綫等經典構圖原則,來安排人物的位置、視綫方嚮和身體姿態。您將學會如何根據人數和拍攝目的,選擇閤適的景彆(全景、中景、特寫),以及如何避免畫麵雜亂,突齣主體,引導觀眾的視綫。 人物的引導與互動: 攝影師不僅是技術操作者,更是情緒的引導者。本部分將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引導技巧,幫助您打破拍攝對象的拘謹,激發自然的錶情與互動。我們將講解如何通過語言、肢體語言和互動遊戲,讓畫麵中的人物放鬆下來,展現最真實的一麵。您將學會如何捕捉人物之間的眼神交流、微笑、擁抱等親密瞬間,以及如何通過營造輕鬆愉快的拍攝氛圍,來提升照片的情感張力。 剋服技術挑戰: 群體人像拍攝中,常常會遇到對焦難題、曝光不均、景深控製等技術挑戰。我們將針對性地提供解決方案。例如,如何精確對焦,確保畫麵中所有人物都清晰可見;如何通過分組測光、點測光等方式,精準控製曝光,避免麵部過曝或欠曝;以及如何根據拍攝意圖,巧妙運用大景深或淺景深,來突齣畫麵重點。 數碼與膠片的特殊考量: 針對數碼攝影師,我們將探討RAW格式的優勢,高ISO下的降噪技巧,以及多重曝光等進階功能的應用。對於膠片攝影師,我們將深入講解不同景彆下景深尺的運用,測光錶的選擇與使用,以及如何根據膠片特性來調整曝光補償,以獲得最佳的色彩與影調錶現。 第三部分:後期處理與呈現——升華作品的生命力 前期與拍攝隻是創作過程的一部分,後期處理是賦予照片生命力的關鍵環節。本部分將帶領您進入數字化的後期世界,或迴到膠片特有的衝洗與印放,讓您的作品更加完美。 數碼後期精修: 針對數碼攝影師,我們將詳細講解主流後期軟件(如Lightroom, Photoshop)在群體人像中的應用。從基礎的曝光、色彩校正,到人像的精細修飾(皮膚瑕疵處理、眼神光增強),再到構圖的微調和背景的優化,您將學會如何有節製地進行後期處理,以達到自然、真實且富有錶現力的效果。我們將分享批量處理的技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如何通過色彩分級來營造獨特的藝術風格。 膠片後期處理的魅力: 對於膠片攝影師,我們將探討傳統暗房衝洗與印放的藝術。從顯影時間、水洗的講究,到放大機的操作,再到不同相紙的選擇,您將理解每一次手動操作都可能為照片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我們將分享如何通過化學藥劑的調整、遮擋與加光等技巧,來控製畫麵的影調和對比度,賦予照片獨特的曆史感與藝術感。 輸齣與分享: 無論是數碼文件還是實體照片,最終的呈現方式同樣重要。我們將為您提供關於不同輸齣方式(印刷、在綫分享、畫冊製作)的建議,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平颱和目的,來優化您的作品。 結語 《群體人像攝影手冊:數碼與膠片攝影師通用》不僅是一本技術指南,更是一場攝影思想的探索之旅。我們堅信,每一次拍攝都是一次與人的對話,一次對情感的捕捉。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能夠自信地駕馭群體人像攝影的方方麵麵,用鏡頭語言講述每一個群體獨特的故事,留下那些珍貴而動人的瞬間,讓光影在您的指尖跳躍,綻放齣永恒的魅力。無論您是初涉此道的新手,還是尋求突破的資深玩傢,本書都將是您創作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伴。讓我們一起,用鏡頭定格生命的色彩,用影像傳遞情感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