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峡湾之国:挪威

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峡湾之国:挪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恩汉,何承伟 著
图书标签:
  • 挪威
  • 峡湾
  • 外交官
  • 旅行
  • 文化
  • 历史
  • 地理
  • 北欧
  • 欧洲
  • 风光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ISBN:9787545206388
版次:1
商品编码:1003132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外交官带你看世界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0-06-01
页数:13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因工作关系,挪威大部分地方都留下过作者的足迹。作者对这个国家的总体印象是:挪威人民朴实善良,历史曲折动人,文化丰富多彩,景点别具一格,自然风光优美绚丽。挪威的万种风情和独特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
   《峡湾之国:挪威》取名为《峡湾之国——挪威》,是因为在挪威众多秀丽的自然景观中,峡湾具备有挪威特色,也具备有代表性。挪威峡湾以其气势磅礴和多姿多彩而闻名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峡湾是挪威人的骄傲和自豪,被视为挪威的灵魂。
   《峡湾之国:挪威》将为你提供一手真实、可靠的介绍挪威的材料,了解景点背后的故事,感悟挪威之旅的精华。

作者简介

马恩汉,1945年生于天津。1964年至1969年留学挪威专修挪威语言文学;1970年调入外交部工作;1971年至1975年到中国驻挪威大使馆工作;1975年至1979年在外交部西欧司工作;1980年至1983年到中国驻挪威使馆工作,任随员、三秘;1983年至1985年回外交部西欧司工作,任副处长;1985年至1990年任中国驻挪威使馆二秘、一秘、研究室主任;1991年至1992年任外交部办公厅信息组长、处长;1992年至1995年任中国驻挪威使馆政务参赞;1995年至1996年在中央党校学习|1996年至1998年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1998年至2002年任中国驻挪威大使;2003年至2006年任中国驻葡萄牙大使现任“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别文化研究顾问。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介绍世界,游览必备。
   ——外交部外交笔会会长、外交部前副部长 王殊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是一套与众不同的精品丛书。身为外交官的作者们,不仅熟悉绚丽多彩的祖国,而且也十分了解优秀多姿的外部世界。他们用一本本书,通过朴实的语言,流畅的文笔,打开饱览世界之窗,让旅游者和读者在尽享各国秀丽的自然景色、精彩纷呈的风土人情、色彩斑

目录

出版说明
挪威驻华大使司文致辞
我与挪威的渊源
挪威概况
1 看看挪威
挪威国名的由来及涵义
民族的起源和历史:挪威人引以为豪的“海盗时代”
北极王国独特的地理风貌
四季分明风景迷人
从海盗时代到海上石油大国的变迁
海上石油城:陪我国家领导人参观北海石油生产平台
挪威的经济和外交:“小国家”要发挥“大作用”
福利国家挪威:“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
关于诺贝尔和平奖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2 经典的城市胜景
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霍尔门考伦跳雪台:首都标志性建筑
国际跳雪节:挪威人的盛大节日
别具一格的滑雪博物馆
卡尔约翰大街:首都最热闹的街道
海盗船博物馆:维京人历史的见证
极地探险船博物馆:挑战生命极限
维格朗公园:世界最大的露天人体艺术雕塑公园
探秘维格朗博物馆
艺术殿堂:奥斯陆市政厅
童话王国:奥斯陆新老王宫
议会大厦:卡尔约翰大街的璀璨明珠
蒙克博物馆:世界级现代表现主义绘画之魅
奥斯陆:与森林融为一体的城市
卑尔根:充满无限激情的城市
特隆汉姆:世界史化遗产名城
斯塔万格:海上石油名城
利勒哈默尔:名扬天下的冬奥会城市
岩画:挪威古老历史的见证
海达尔教堂:中世纪留下的瑰宝
统一纪念碑:插在巨石上的三把巨大宝剑

3 独特的自然景观
北极圈里的奇光异景
约斯特达冰川:欧洲大陆最大冰川
挪威峡湾:美丽的山水画卷
名不虚传的瀑布王国
斯瓦尔巴德群岛:北极熊的故乡
大断崖和悬空巨石:大自然神工鬼斧的杰作
乘船游览万岛之国
罗弗敦群岛:上帝赐给挪威的人间仙境

4 古朴的人文风情
挪威民风民俗的七大特点
享誉全球的挪威文化名人
神话王国:挪威山妖的传说和故事
5月17日挪威宪法日:属于孩子们的节日
少数民族萨米人的特有文化和习俗
滑雪天堂:“带着滑雪板一同出生”的挪威人
钓鱼爱好者的好去处
到挪威必尝的特色食品
有哪些特色礼品要买?
到挪威旅游签证如何办理?衣食住行应注意什么?

5 飞速发展的中挪友谊
挪威与中国早期交往史
建交后中挪关系发展平稳
中挪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中国驻挪威大使馆相关信息
挪威峡湾山水之旅
挪威馆:大自然的赋予

精彩书摘

世界上最古老的议会之一
议会大厦位于奥斯陆市中心最繁华的卡尔约翰大街的右侧,与新王宫遥遥相对。议会大厦外表为椭圆形,两侧各配有对称的耳房,远处看去,很像一顶中国古代的官帽。建筑设计风格古朴而典雅,外墙为金黄色,在翠绿的街心公园和喷水池衬托下,犹如卡尔约翰大街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议会大厦主楼由瑞典建筑师设计,1861年动工,1866年正式投入使用。1959年扩建,新旧楼浑然一体。大厦内有不少珍贵绘画雕塑等艺术品,有供议员使用的议会图书馆和餐厅,大厦定期向公众和游人开放。为展现挪威议会尊重民意的民主作风,议会大厦二楼专设旁听席,任何感兴趣的平民百姓都可到旁听席听取议会对事关国际民生重大问题的辩论。
议会是国家立法及批准政府拨款机构,采用代表直选制,由169名议员组成,每四年选举一次,由选举后在议会占多数的党派组成政府。议会分上下两院,上院由全体议员的四分之_组成。本届议会于2009年10月选举产生,由工党的达格安德森朗任议长。挪威议会历史悠久,第一部宪法于1814年由议会颁布,号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宪法之一。
亲历盛大的议会开幕式
议会除可供游人参观外,另一个最大的看点是,每年10月初的议会秋季开幕式。这一天也是挪威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天。开幕式十分隆重,从新王宫到议会大厦,沿卡尔约翰大街两侧站满神态威武的王室御林军,王室乐队在议会门前奏乐欢迎国王陛下、议长、首相等国家领导人及各国使节前来出席开幕式。沿卡尔约翰大街看热闹的群众人山人海。议会大厅内坐位有序,议长坐在主席台正中央主持开幕式;议长左侧为国王和王室成员设专座;议长右侧是为各国使节专设的包厢;首相率各部大臣站在使节包厢走廊前面;各党派议员都坐在各自固定的席位上。开幕式的主要内容是聆听国王代表政府宣读施政咨文(注:政府向议会提出的施政报告)。
出席开幕式人员都要提前一小时到达,国王及王室成员抵达后,全体起立、奏乐、共唱国歌《我们热爱这片土地》。之后请国王宣读施政咨文,约45分钟左右。最后开幕式在国歌声中结束。整个开幕式活动从开始到结束,大约要3个小时。在我任驻挪威大使期间,每年都要出席这一活动,见证挪威政治生活中的这一重要时刻。

前言/序言


《探寻挪威:峡湾、极光与北欧精神》 在这本深度人文游记中,我们将踏上一段非凡的旅程,一同潜入“峡湾之国”挪威的灵魂深处。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带领读者穿越壮丽的峡湾、探索神秘的北极光,并深入理解这个国度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内核。这本书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一次对挪威文化、历史、社会肌理的深刻剖析,以及作者个人在旅途中与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产生的情感共鸣的真实记录。 第一章:冰川的雕刻,峡湾的诗篇 本书的开篇,我们将一同置身于挪威标志性的峡湾之中。这不是一次走马观花的观光,而是作者以一种近乎朝圣的姿态,去感受那些历经亿万年冰川侵蚀、塑造而成的鬼斧神工。从盖朗厄尔峡湾的“七姐妹”瀑布,到吕瑟峡湾的布道石,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动人的传说和震撼的自然力量。作者将细致地描绘峡湾两侧陡峭的山崖、宛如玉带般流淌的瀑布,以及山顶皑皑的积雪,如何共同构成一幅幅令人屏息的画卷。 除了宏伟的景观,作者还将深入探究峡湾在挪威人心中独特的地位。它们不仅仅是地理名词,更是挪威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是先民们赖以生存的摇篮。本书将追溯峡湾地区早期居民的生活方式,他们如何利用峡湾进行渔猎、交通,以及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发展出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读者将更能体会到峡湾之于挪威的意义,远不止于风景本身。 第二章:追逐极光的舞蹈,触碰宇宙的脉搏 当目光从峡湾转向北方的天空,我们将迎来另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北极光。作者将以充满诗意的笔触,描绘在挪威北部,尤其是在特罗姆瑟、罗弗敦群岛等地,观赏北极光的奇幻经历。这不是简单地等待一次偶然的出现,而是一次与自然现象的对话,一次对宇宙奥秘的敬畏。 书中将详细描述北极光变幻莫测的色彩和形态,从幽绿、淡紫到瑰丽的粉红,它们在漆黑的夜空中划出神秘的弧线,仿佛是来自遥远星系的低语。作者将分享追逐极光过程中的点滴,包括那些漫长的等待、突如其来的惊喜,以及在寒冷中围炉夜话时的温情。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探讨北极光在挪威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它们被视为神灵的指引、祖先的灵魂,或是对未来的预示。作者会引用古老的传说和当地居民的讲述,让读者感受到北极光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 第三章:挪威人的生活哲学:简单、平等与幸福 离开了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我们将深入挪威的城镇和乡村,去观察和理解挪威人的日常生活。本书将打破对北欧国家“高冷”的刻板印象,展现一个更加真实、温暖、充满活力的挪威。作者将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采访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来展现挪威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Janteloven”(简朴法)——这个在北欧社会广泛存在的概念,将是本书探讨的重要主题。作者将解释它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社会规范,强调谦逊、平等、不炫耀、不嫉妒。这种精神如何在挪威人的日常生活中体现?从居住环境的朴素,到衣着打扮的低调,再到对待财富的态度,本书将通过生动的细节和真实的对话,展现这种价值观的渗透力。 同时,本书也将关注挪威人对“幸福”的独特理解。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挪威,幸福并非与财富的多少直接挂钩,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家庭的和谐、工作的平衡、对自然的亲近以及社区的归属感上。作者将分享挪威人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他们对户外活动的痴迷,以及他们如何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鲜活的个体故事,读者将得以窥见挪威人内心深处的幸福密码。 第四章:历史的回响:维京的勇气与现代的创新 挪威的历史是一部充满勇气、探索和创新的史诗。本书将带领读者回顾维京时代,那些叱咤风云的航海家和战士,他们留下的不仅是征服的足迹,更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坚韧的精神。作者将结合历史遗迹和当地的博物馆,讲述维京人的故事,以及他们如何深刻地影响了北欧乃至欧洲的历史进程。 与此同时,本书也将关注现代挪威的崛起。这个曾经相对贫困的农业和渔业国家,如何凭借对自然资源的智慧开发,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富裕、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然而,挪威并没有因此迷失方向,而是将石油财富用于建设更加完善的福利体系、保护环境,并积极推动社会创新。作者将探讨挪威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同时又积极拥抱现代科技和国际合作。 第五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挪威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是本书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线索。本书将展现挪威如何将环境保护置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及这种理念如何在国民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从严格的垃圾分类,到对森林、海洋资源的精细管理,再到对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挪威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范例。 作者将通过描绘挪威人参与户外活动的场景,例如徒步、滑雪、露营,来展现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健身,更是为了与大自然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本书还将介绍挪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他们如何理解并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六章:穿越挪威的味蕾,品味北国的风情 旅程的最后,我们将一同探寻挪威的美食。这并非一场精致的法式盛宴,而是充满地域特色、取材天然的北国风味。作者将带领读者品尝新鲜的挪威三文鱼,体会深海鳕鱼的鲜美,感受驯鹿肉独特的野性。书中将介绍挪威传统的烹饪方式,以及当地人如何利用季节性的食材,制作出充满家常温暖的菜肴。 从挪威特色面包的香甜,到驯鹿奶酪的醇厚,再到各式各样的小点心,本书将以充满诱惑力的笔触,勾勒出挪威美食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作者将通过介绍美食的由来和人们共同进餐的场景,展现挪威人对分享和交流的重视,以及食物在维系家庭和社区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一个关于探索、理解与归属的故事 《探寻挪威:峡湾、极光与北欧精神》是一本关于探索、理解与归属的书。它不仅带领读者领略了挪威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更深入地挖掘了这个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生活哲学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作者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力,勾勒出一个既充满古老传统又拥抱现代文明的挪威。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精神的旅行,一次对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它会让每一位读者在合上书页时,对挪威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连接,仿佛也曾在那个峡湾环绕、极光闪耀的国度,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心灵的印记。

用户评价

评分

《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峡湾之国:挪威》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我原本以为,一本关于“外交官带你看世界”的书,会充斥着国家间的博弈和国际关系的分析,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最真实、最鲜活的一面。作者的笔触非常生动,他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为我们讲述挪威的故事。我特别喜欢他对挪威当地节日庆典的描写,那些充满活力的画面感,让我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和当地人民的热情。他对挪威社会制度的介绍,也并非是冰冷的条文,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展现了这些制度是如何影响和改善人们的生活的。书中关于挪威在创新科技领域的探索,也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不仅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着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解一个国家,不仅仅是了解它的政治经济,更要了解它的文化、它的人民,以及它所倡导的生活方式。

评分

初读《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峡湾之国:挪威》,我便被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所折服。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指南或历史介绍,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悠闲的午后,为你讲述他眼中那个别具一格的挪威。作者以其外交官特有的敏锐观察力,捕捉到了挪威社会深层次的脉络,从经济发展到社会福利,从文化传统到现代创新,无不涵盖。他并没有枯燥地罗列数据和事实,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对话和个人的感悟,将这些信息有机地串联起来。我尤其喜欢他对于挪威“慢生活”的解读,那份对自然的热爱,对家庭的重视,以及对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都让我心生向往。书中对挪威人那种内敛而又充满力量的国民性格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他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国家如何在融入全球化的同时,依旧坚守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这本书不仅是一次对挪威的认知之旅,更是一次对自我生活方式的反思之旅。

评分

我最近读了《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峡湾之国:挪威》,不得不说,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一本“外交官带你看世界”的书,会充斥着大量的官方信息和枯燥的政治解读,但事实恰恰相反。作者展现出的视角非常独特,他用一种近乎于文学散文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挪威。他对于挪威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的分析,非常到位,既有宏观的视角,又不失微观的洞察。他用生动的故事和个人经历,阐释了挪威外交政策背后的逻辑和考量,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挪威的艺术、文学和设计时所流露出的那份热情,他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是将这些文化元素与挪威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紧密地联系起来。读这本书,就像是与一位博学而风趣的朋友在品一杯下午茶,他一边给你讲述挪威的故事,一边又让你思考人生的意义。书中对挪威社会问题的探讨,也十分深入,但又不带任何说教的意味,而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引发读者的思考。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多面性,也让我对“了解世界”这件事有了新的认识。

评分

一直以来,对于挪威,我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壮丽的峡湾、北极光和维京海盗的传说中。然而,《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峡湾之国:挪威》这本书,则彻底颠覆了我固有的认知,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外交官》这个前缀,让我以为会是严肃的外交解读,但读来却是一本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游记。作者的文字如同潺潺流水,自然而舒缓,却又蕴含着深刻的洞察力。他笔下的挪威,不再是远在天边、遥不可及的国度,而是充满真实生活气息的土地。我被书中对挪威人民日常生活的描绘深深吸引,那些关于家庭、工作、休闲的细节,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温暖和淳朴。他对挪威社会在环保、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和成就的讲述,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如何平衡发展与可持续性。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挪威人看待“幸福”的态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种视角非常独特,也让我对自己身边的生活有了新的审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不只是军事和经济,更是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魅力。

评分

这本书实在是太令人惊喜了!我一直对北欧的文化和风光有着浓厚的兴趣,挪威更是我梦寐以求的旅行目的地。当我在书店里看到《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峡湾之国:挪威》这本书时,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书名就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深度探索的意味,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从第一页开始就沉浸在了作者描绘的挪威世界里。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又充满智慧的方式,将挪威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理解,仿佛我真的置身于挪威的街头巷尾,与当地人交流。他对挪威社会福利体系的解读,也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高福利”标签。书中对挪威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我能感受到午夜阳光的温暖,也能想象到峡湾深处的宁静与壮阔。每一处景致都仿佛在眼前,让我心驰神往,恨不得立刻订机票飞过去。作者的文笔流畅而富有感染力,他不仅仅是在介绍一个国家,更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世界的好奇和热爱。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启发。

评分

评分

对挪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长知识

评分

买书还来京东印刷很精美,正版书籍,价格有折扣惠,送货快,

评分

替朋友买的,到货很快的说!

评分

买书还来京东印刷很精美,正版书籍,价格有折扣惠,送货快,

评分

不错的书,这个系列的书有一定的可读性

评分

比较简单和公文化,如果真的要去,这本书不大适合任何的攻略

评分

1.开端   你若是知道马萨诸塞州的斯塔克菲尔德镇,想必该知道那儿的邮局;若是知道那儿的邮局,就可能看到过伊桑·弗罗姆驾着他的四轮马车到那儿,或许你还曾对他感到过好奇:这个人是谁?   几年前,就是在那儿,我第一次见到了他。他很引人注目,个子高高的,身体强壮却扭曲得厉害,右侧身子明显低于左侧。他拖着身体向前,走得缓慢而痛苦。从他的四轮马车到邮局只有几步路.对他来讲却显然很困难。他脸上带着哀伤、阴郁的神色。这种表情和身体属于老年人,因此当听说他只有52岁时,我感到很惊讶。   这是我是从哈蒙·高那儿听到的,哈蒙认识斯塔克菲尔德镇上所有的人家。   “大约24年前发生了那场严重的事故后,他就变成那样子了。”哈蒙说,“但弗罗姆家的人都长寿。伊桑可能会活到100岁。”   “可他看起来好像已经死了。”我说。   “我猜他在斯塔克菲尔德熬过太多个冬天了,”哈蒙说,“大部分聪明人都搬走了。”   “那他怎么不搬走?”我问。   “他必须留下来照顾家人——先是他父亲受伤了,之后他母亲又病倒了,再后来就是他妻子。” 1.开端   你若是知道马萨诸塞州的斯塔克菲尔德镇,想必该知道那儿的邮局;若是知道那儿的邮局,就可能看到过伊桑·弗罗姆驾着他的四轮马车到那儿,或许你还曾对他感到过好奇:这个人是谁?   几年前,就是在那儿,我第一次见到了他。他很引人注目,个子高高的,身体强壮却扭曲得厉害,右侧身子明显低于左侧。他拖着身体向前,走得缓慢而痛苦。从他的四轮马车到邮局只有几步路.对他来讲却显然很困难。他脸上带着哀伤、阴郁的神色。这种表情和身体属于老年人,因此当听说他只有52岁时,我感到很惊讶。   这是我是从哈蒙·高那儿听到的,哈蒙认识斯塔克菲尔德镇上所有的人家。   “大约24年前发生了那场严重的事故后,他就变成那样子了。”哈蒙说,“但弗罗姆家的人都长寿。伊桑可能会活到100岁。”   “可他看起来好像已经死了。”我说。   “我猜他在斯塔克菲尔德熬过太多个冬天了,”哈蒙说,“大部分聪明人都搬走了。”   “那他怎么不搬走?”我问。   “他必须留下来照顾家人——先是他父亲受伤了,之后他母亲又病倒了,再后来就是他妻子。我猜他在斯塔克菲尔德熬过太多个冬天了,”哈蒙说,“大部分聪明人都搬走了。”   “那他怎么不搬走?”我问。   “他必须留下来照顾家人——先是他父亲受伤了,之后他母亲又病倒了,再后来就是他妻子。

评分

布衣学者张中行张中行先生是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家,其对语言、文学、哲学、宗教、历史、戏剧、文物、书法……的学识之渊博,文化界早有公论。已故著名学者吴祖光曾经说:“我那点儿学问纯粹是蒙事,张中行先生那才是真学问。”   可是,张先生却永远认为自己还太不够了,老是说:“我这辈子学问太浅,让高明人笑话。”当别人摇头时,他便极认真地解释:“可不是吗?要是王国维先生评为一级教授,那么二级没人能当之。勉强有几位能评上三级,也轮不上我。”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渐清明,已到古稀之年的张中行先生亦老树发新芽,开始了散文随笔的创作。这一写竟如大河开冻,滚滚滔滔,流出了“负暄三话”为代表的上百万字文章,一时举国上下,书店书摊,到处摆着张中行著作,国人争读,影响巨大。著名作家、藏书家姜德明先生说:“张先生的代表作‘负暄三话’对当代散文深有影响,扩大了散文天地,开阔了读者眼界,提高了人们的鉴赏和写作水平,是功不可没的,值得后人永远珍视。”北京文联研究部主任张恬女士评价:“他的文人气质有承接传统的一面,但比起传统的学者散文,他却多了思考,且不乏真知灼见。他的离去,似乎结束了一个时代。”   三   在中国文化界,张中行先生被称为“布衣学者”。他出身农家,一生始终保持着平民知识分子本色,不贪热闹,不慕名利,不钻官场,不经营自己。他打从心底里把自己看得普普通通,自道“我乃街头巷尾的常人”。   大概正因为如此,张先生有着很多崇拜者,后来竟至成为他的挚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原兵种部政委田永清将军说:“在十几年的交往中,知识渊博、人品高尚的张老给了我极多的教益。我感到现在有些人是有知识没文化更缺乏道德,而张老身上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美德。”另一位孙健民将军说:“虽然张老是文人,我是军人,但他的确感召着我,也感召着我们部队的许多干部和战士。我们不但学他的文章,也学怎样做人。”   说到做人,《读书》杂志资深编辑吴彬女士说:“张先生做人的精到之处,在于他真正体悟到了‘顺生’二字,第一顺其自然的生命规律,淡薄名利,不跟自己较劲;第二顺从内心的道德律令,不做违背良心的事,不与别人为难。这是他能长寿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吴欢也由张先生的逝去,说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继问题:“张先生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文化,对这样一位文化老人的去世,应该引起年轻人的足够重视。在当前市民文化、网络文化的热闹中,有些人正因为切断了自己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才在闹腾中迷失了方向,应该回归对传统的尊重。”   一个人能活到将近百年而受到如此的景仰,念着他的名字与承接传统的话题相衔相接,这个人是我们伟大中华文化的精英。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韩小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