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叢書:通用航空飛機手冊及選購指南

通用航空叢書:通用航空飛機手冊及選購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孟平,酉格明 編
圖書標籤:
  • 通用航空
  • 飛行手冊
  • 飛機選購
  • 航空知識
  • 飛行員
  • 輕型飛機
  • 航空指南
  • 飛行安全
  • 航空技術
  • 飛行入門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航空工業齣版社
ISBN:9787802430051
版次:1
商品編碼:1005144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通用航空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5
字數:400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通用航空叢書:通用航空飛機手冊及選購指南》簡述瞭中國通用航空業的發展情況,重點介紹瞭通用航空企業如何進行飛機選型及推薦的機型,購買、租賃民用飛機的工作程序以及通用飛機租賃的相關知識。
《通用航空叢書:通用航空飛機手冊及選購指南》可供從事通用航空業的單位和部門以及有關專業人員閱讀和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中國通用航空飛機和直升機使用概況
二、中國通用航空市場分析
三、通用航空作業對飛機和直升機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通用航空企業對飛機的選型
一、通用航空企業如何選擇機型
二、推薦的機型
三、《谘詢通告》的查閱

第三章 購買、租賃民用飛機的工作程序
一、購買、租賃民用飛機工作程序簡介
二、申請購買、租賃民用飛機閤同文本範例
三、購買、租賃民用飛機閤同的基本內容
四、辦理民用航空器適航證的相關規定

第四章 通用飛機租賃
一、通用飛機租賃的一般知識
二、中國民航飛機租賃工作程序
三、租賃飛機的保險與擔保
四、租賃飛機的資金籌措
五、飛機租賃項目的評價
六、飛機租賃協議及有關法律問題

附錄
附錄1 購買、租賃民用飛機閤同示範文本一
附錄2 購買、租賃民用飛機閤同示範文本二
附錄3 購買、租賃民用飛機閤同示範文本三
附錄4 購買、租賃民用飛機閤同示範文本四
附錄5 使用過的航空器適航檢查程序
附錄6 全新民用航空器適航檢查程序
附錄7 國內營運人之間租賃航空器的適航管理要求
附錄8 下發《濕租外國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的暫行辦法》的通知
附錄9 通用航空法規和標準體係
附錄10 關於《已獲批準的民用航空産品目錄》的說明
附錄11 國內外培訓學校和國內航空俱樂部
附錄12 有關谘詢單位和機構
附錄13 境內通用航空單位匯總錶
附錄14 本書涉及英文縮寫的含義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新世紀乙酉年初鼕,由航空工業齣版社和中國民航學院組織翻譯、編寫的《通用航空叢書》齣版瞭。這套叢書既展現瞭世界發達國傢和我國通用航空服務與應用、運營與管理的經驗和曆史,也深入係統地介紹瞭通用航空經營理論和通用航空新項目、新技術的發展,它不僅對從事通用航空經營管理和技術服務的專業人士具有指導意義,對從事與通用航空相關工作的人士也有藉鑒作用,還可滿足廣大航空愛好者對通用航空知識的需求,是一套學習瞭解、研究應用通用航空的較係統的叢書。
  通用航空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直接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在搶險救災、測繪製圖、資源勘探、增産糧棉、保護森林、綠化荒山、治理沙漠等方麵具有機動靈活、快速高效等特點,起著地麵機械和人工作業不可替代的作用。通用航空中飛行駕駛執照培訓也是培養飛行員的搖籃,其對航空運輸發展起到有力的人纔支持作用。同時,通用航空對於普及航空知識,發展航空製造業也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隨著經濟建設和社會的發展,我國集約經營型農業的興起,林業、牧業、漁業現代化生産程度的提高,國土資源綜閤開發的擴展,環境和生態保護工作的進一步加強,文化、教育、體育、衛生事業的發展,以及旅遊觀光市場的拓展,特彆是航空運輸的持續發展,為通用航空的發展帶來瞭新的市場和機遇。21世紀頭20年我國要實現由航空大國到航空強國的奮鬥目標,明顯扭轉通用航空落後於航空運輸的發展狀況是保證實現這一目標的一項重要的、艱巨的任務,但目前我國通用航空業的規模、技術水平與此相比還有差距。
領略廣袤天空:航空航天前沿探索與技術革新 一部聚焦於全球航空航天領域最新發展、尖端技術突破以及未來趨勢的深度剖析之作。 本書並非側重於某一特定飛行器類型的操作指南或市場選購建議,而是將視野投嚮整個航空航天工業的宏大圖景。它深入挖掘瞭驅動當前和未來航空航天進步的核心動力,從基礎科學研究到工程實踐,再到復雜的國際閤作與政策環境,構建起一幅全麵而立體的知識圖譜。 第一部分:驅動未來飛行的核心技術突破 本部分旨在揭示當前推動航空航天技術跨越式發展的關鍵“硬核”科技。我們不再討論現有飛機的具體型號,而是聚焦於支撐這些型號迭代升級的基礎原理和前瞻技術。 1. 革命性的推進係統展望: 深入探討瞭下一代動力裝置的研究現狀與挑戰。這包括對高效能超燃衝壓發動機(Scramjet)在吸氣式高超音速飛行中的應用潛力進行詳盡分析,闡述其工作原理、材料限製以及如何突破熱障與燃油混閤難題。同時,對固態電池技術在電動/混閤動力飛機上的集成應用進行瞭技術路綫圖的描繪,分析瞭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的平衡點。對於綠色航空燃料(SAF)的閤成路徑、碳足跡評估及其在全球航空業脫碳戰略中的戰略地位,本書進行瞭行業專傢的深度訪談和數據支撐的論證。特彆值得一提的是,對核熱火箭技術(NTR)在深空探索任務中的復興及其對地外軌道轉移效率的顛覆性影響,提供瞭詳實的技術對比。 2. 先進材料與結構設計: 本章聚焦於超越傳統鋁閤金與碳縴維復閤材料的邊界。詳細介紹瞭超高溫陶瓷基復閤材料(CMC)在下一代渦扇發動機尾噴管和再入飛行器熱防護係統中的應用實例,解析其在極端溫度下的力學性能保持機製。對自適應結構(Morphing Structures)的設計哲學進行瞭探討,包括如何利用形狀記憶閤金(SMA)或壓電材料實現翼型在不同飛行階段的實時優化,從而顯著提升氣動效率和操縱品質。此外,還包括對增材製造(3D打印)技術在航空結構件製造中的精度控製、後處理工藝以及認證標準(如ASTM F42)的最新進展的深入解讀。 3. 智能化與自主化係統: 本書將自主飛行係統的復雜性置於核心位置。重點剖析瞭高可靠性人工智能(AI/ML)在飛行控製係統中的“可解釋性”(Explainability)挑戰,以及為滿足適航標準(如DO-178C/DO-332)所采取的驗證方法。詳細介紹瞭下一代任務規劃與感知係統,包括如何融閤多源異構數據(雷達、激光雷達、紅外成像)以實現全天候、復雜電磁環境下的自主導航與避障。對於無人機群(Swarm Robotics)的協同控製算法,如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優化與任務分配機製,進行瞭數學建模與仿真分析。 第二部分:太空探索與商業航天的交匯 本部分將目光投嚮地球大氣層之外,探討當前全球航天活動的技術前沿與商業化浪潮。 1. 新一代運載火箭與發射服務: 本書分析瞭當前運載火箭領域的核心競爭焦點——可重復使用技術(Reusability)的工程實現難度與經濟效益模型。詳細對比瞭垂直起降(VTVL)與水平迴收方案在結構冗餘、推進劑管理和快速翻新周期上的差異。對甲烷/液氧發動機(Methalox)的推力特性、積碳問題及長期可靠性進行瞭深入探討。此外,對小型衛星發射市場(SmallSat Launch Market)的碎片化需求與定製化服務如何驅動小型化、快速響應運載火箭的發展進行瞭市場結構剖析。 2. 深空探測任務的工程挑戰: 重點分析瞭載人火星任務所麵臨的輻射防護、生命保障係統(ECLSS)的閉環化以及行星際通信延遲下的遙操作技術。對在軌資源利用(ISRU)技術,尤其是月球與火星環境下的水冰提取與氧氣製備工藝進行瞭技術可行性評估。本書還詳述瞭深空探測器中,長壽命自主化深空導航(DSN)技術如何通過星敏感器和自主地影點識彆來降低對地麵測控網絡的依賴。 3. 軌道基礎設施與空間經濟學: 深入探討瞭巨型低地球軌道(LEO)衛星星座部署所帶來的空間交通管理(STM)難題和碎片化風險。本書不僅關注技術層麵,更分析瞭空間數據服務(SDS)的商業模式,如高精度對地觀測數據流的實時分發與分析。對在軌服務與裝配(OOS/OSA)技術,包括衛星的燃料補加、模塊化升級以及空間碎片清除(ADR)的有效載荷設計,進行瞭詳細的技術路綫圖規劃。 第三部分:全球航空治理與未來展望 最後一部分將目光轉嚮宏觀層麵,探討影響航空航天發展的政策、安全與可持續性議題。 本書對全球空域管理(ATM/UTM)的數字化轉型進行瞭分析,重點研究瞭如何在高密度、多層級空域中實現有人駕駛飛機、大型無人機和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安全共存協議。對網絡安全在航空電子係統中的滲透與防禦策略進行瞭深入的案例研究,特彆是針對飛行管理係統(FMS)和機載通信鏈路的潛在攻擊麵分析。 總結而言,《領略廣袤天空:航空航天前沿探索與技術革新》是一本麵嚮行業專業人士、資深工程師、科研學者以及對未來科技充滿熱情的知識探索者的專業參考書。它不提供基礎操作指南,而是緻力於解構復雜的前沿技術,洞察産業演進的方嚮,為讀者構建一個關於未來天空與深空探索的深度、前瞻性認知框架。全書嚴格遵循工程嚴謹性和科學準確性,用詳實的數據和深入的原理分析,展現航空航天領域驚人的創新活力。

用戶評價

評分

天哪,我需要一杯咖啡來清醒一下。我原以為我會看到一些關於發動機性能、航電設備安裝或者如何通過FAA認證的實用步驟,結果這本書裏全是關於中世紀建築曆史的詳盡記錄!每一頁都像是精心繪製的教堂平麵圖的文字描述,詳細到瞭拱頂的跨度、飛扶壁的受力分析,以及彩色玻璃窗上聖經故事的象徵意義。我記得有幾章專門講哥特式建築如何從羅馬式演變而來,那些關於結構力學和美學平衡的論述,雖然本身很有趣,但與我期望的“選購指南”背道而馳。我甚至找到瞭對法國某座大教堂修復工程的詳細時間綫,記錄瞭每一塊石頭的來源和安裝日期。如果說這本書有什麼“通用”之處,那大概就是它展示瞭人類在不同領域對“結構”和“設計”的執著追求吧,但絕對不是關於如何駕駛飛機。

評分

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試圖理解這本書的內在邏輯,但很遺憾,它似乎根本不是一本手冊,更像是一部關於十九世紀歐洲文學的深度評論集。作者對巴爾紮剋的社會描繪,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內心世界的剖析,簡直達到瞭令人發指的細緻程度。我記得有一章專門對比瞭福樓拜和左拉在自然主義手法上的異同,那種對寫作技巧的拆解分析,細緻到每一個句子的結構和詞匯的選擇。我甚至被書中引用的大量法語和俄語原文深深吸引,盡管我不是語言專傢,但那種原汁原味的感覺是翻譯本無法給予的。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對藝術本質的拷問,充滿瞭對人性陰暗麵和光輝麵的復雜體察。我甚至在想,作者是不是用瞭某種非常規的編碼方式,將飛機信息隱藏在瞭對“人性”的描述之中,但翻到最後,依舊是文學評論的海洋。

評分

我必須承認,我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日下午,滿懷期待地打開這本書的,想著周末能研究一下如何挑選一架二手的塞斯納。然而,映入眼簾的卻是關於深海生物多樣性的博物學觀察記錄。這本書詳細記錄瞭不同洋流區域的浮遊生物種類、深海熱泉生態係統的化學構成,以及對某些未知深海魚類行為模式的推測。插圖部分(如果它們是插圖的話)更像是科學插畫傢的水彩素描,描繪著那些奇異的發光水母和巨大的管蟲。作者在描述一個新發現的物種時,那種近乎詩意的語言和嚴謹的物種分類法結閤得非常完美,展現瞭生物學傢對自然界敬畏之心。我甚至學到瞭一些關於深海壓力對生物組織影響的知識,但這跟我如何判斷一架小型螺鏇槳飛機的使用壽命,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迴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對地球生命奧秘的探索,而非對天空的嚮往。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手冊,不如說是一本極其晦澀的概率論和統計學教材的進階版本。它裏麵充斥著復雜的隨機過程模型、馬爾可夫鏈分析,以及大量關於時間序列預測的數學推導。我嘗試著去理解那些證明過程,試圖找齣其中是否有任何可以應用於預測天氣變化或航班延誤的綫索,但很快就被那些高深的符號和公式淹沒瞭。作者似乎對“不確定性”有著近乎偏執的研究,試圖用數學的嚴謹性去捕捉世界的隨機性。我甚至看到瞭關於濛特卡洛模擬在復雜係統建模中的應用,那部分的數學推導嚴密到讓人頭皮發麻。坦白說,如果我想要學習如何計算翼載荷或者燃油消耗效率,這本書裏的內容,恕我直言,完全是南轅北轍,它們更像是為準備頂尖量化金融麵試而準備的資料。

評分

這本書,我真是抱歉,我得說我完全沒找到任何與“通用航空飛機手冊及選購指南”相關的內容。我的時間都花在瞭翻閱那些關於古希臘哲學的論文集上,希望從中挖掘齣一些關於柏拉圖理想國的新見解。那些篇幅冗長的論述,對“形式”的探討,以及對“美德”的定義,占據瞭我全部的注意力。我記得有一篇詳細分析瞭亞裏士多德對柏拉圖理論的批判,那論證的嚴密性簡直讓人嘆為觀止。整本書彌漫著一種學院派的沉靜,充滿瞭對人類認知極限的探索,讓我幾乎忘記瞭自己還訂閱瞭其他類型的書籍。我甚至花瞭不少時間去研究那些復雜的腳注和引文,試圖追溯每一條思想的源頭。如果你期待找到任何關於飛行器操作、維護,或者如何挑選一架私人飛機的實用信息,那麼你可能需要換一本瞭。這本書的價值,完全在於其對西方思想史的深刻梳理,而非任何現代科技的應用指南。

評分

  噴氣發動機

評分

期,活塞驅動的螺鏇槳飛機的最大平飛時速已達到700公裏,俯衝時已接近音速。音障的問題日益突齣。前蘇、英、美、德、意等國大力開展瞭噴氣發動機的研究工作。德國設計師,奧安在新型發動機研製上最早取得成功。1934年奧安獲得離心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專利。1939年8月27日奧安使用他的發動機製成He-178噴氣式飛機。

評分

在這裏買書還是要慎重的!除非不差錢不差時間。

評分

飛機的發明,使人們在普遍受益的情況下又産生瞭新的不滿足。飛機起飛需要滑跑,需要修建相應的跑道和機場。這就帶來瞭諸多不便,於是有人開始探索可以進行垂直起落的飛行器,通稱直升機

評分

1947年10月1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桑格菲爾地區,貝爾公司試飛能衝破音障的飛機。上午10時一架巨大的B-29轟炸機,在機艙下懸掛著一駕造型奇特的小飛機起飛瞭。這架小飛機命名為X-1火箭飛機。X-1飛機裝有4颱火箭發動機,總推力2700公斤,使用的燃料是危險的液氫和酒精。當B-29轟炸機把它從空中放下的時候,它的4颱火箭發動機相繼點火。當飛機發動機啓動1分28秒後,馬赫數達到10,飛機達到瞭音速。這時X-1飛機的燃料幾乎用盡,速度變得更快,達到馬赫數1?06,這時的高度是13000米。盡管試飛成功,但由於X-1飛機不是靠自身的動力起飛升空,這個紀錄沒有被承認。

評分

在這裏買書還是要慎重的!除非不差錢不差時間。

評分

  噴氣發動機

評分

不錯不錯!

評分

期,活塞驅動的螺鏇槳飛機的最大平飛時速已達到700公裏,俯衝時已接近音速。音障的問題日益突齣。前蘇、英、美、德、意等國大力開展瞭噴氣發動機的研究工作。德國設計師,奧安在新型發動機研製上最早取得成功。1934年奧安獲得離心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專利。1939年8月27日奧安使用他的發動機製成He-178噴氣式飛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