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迄今为止,可以说全球华人都已普遍认可和接受了中国民族乐队的形式,其典型的艺术特色、鲜明的形式特征已经成为象征中国古老文明的文化符号。初创期的新型民族乐队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享誉上海民乐界的“大同乐会”对乐队进行了改革,分为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四个乐器组,并在各个乐器组内部进行高、中、低音乐器的组合。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中国专业作曲家介入到民族乐队音乐创作中来,他们从民间音乐中汲取养分,赋予了传统民族音乐以时代意义,激活了民族乐队的艺术生命力。
内页插图
目录
乐颂国风
飞花点翠
舞影氍毹
山水响
焦点——响晴白日
曼声——落叶哀蝉
雨兆——风枝惊暗雀
滇西土凤(两首)
阿佤山
基诺舞
西北第一组曲
老天爷下甘雨
闹洞房
想亲亲
石板腰鼓
红梅随想曲(二胡协奏曲)
云南回忆(中阮协奏曲)
中庸的中板
呆滞的慢板
机械的快板
春秋(琵琶协奏曲,
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
关山行
烽火操
忠魂祭(第三、四乐章连续演奏)
愁空山(笛子协奏曲现场版)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精彩书摘
二十世纪上半叶,新型民族器乐合奏形式已初具规模,合奏曲目也曰渐增多。主要作品有刘天华的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聂耳的《金蛇狂舞》、《翠湖春晓》,任光的《彩云追月》、《晚来香舞》,吴伯超的《飞花点翠》,谭小麟的《湖上春光》,黄锦培的《华夏英雄》,朱英的《海上之夜》,张定和、黄锦培合作的《风云际会》等。此外,李廷松还将琵琶曲《八大套》改编为合奏曲,卫仲乐将琴曲《流水操》改编为合奏曲,王沛纶将琵琶曲《普庵咒》改编为国乐交响曲《灵山梵音》等。这些作品大多是在传统音乐基础上进行的改编、编创,也有少部分是在广泛吸收民间音乐素材基础上的新创作,许多作品给入耳目一新之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民乐合奏多是在民间乐曲、管弦乐曲基础上的改编,全新的创作较少,且影响不大。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民族器乐合奏开始了新的发展时期,更多优秀的民族管弦乐新作应运而生,民乐大家庭里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从体裁方面主要分为乐队合奏作品和乐队协奏作品,而乐队协奏形式中,有些作品因创作或演出的需要,又有民族管弦乐队协奏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奏两种版本。
前言/序言
伟大的音乐·国韵华章(民族交响乐):长城随想(附CD光盘3张)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