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 ||
| 定价 | 16.00 | |
| 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
| 开本 | ||
| 作者 | ||
| 装帧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GB 17859-1999 | |
由于标准种类过多,上架难免会出错,商品规范请以书名为准,图片以实物为准。
我最近开始对那些能够规范和指导行业发展的“大部头”类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这个书名,无疑属于这一类。虽然它听起来非常专业和严谨,但我相信它背后蕴含着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逻辑。我很好奇,这个“安全保护等级划分”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它是如何将复杂的系统进行量化和分级的?是否会涉及到对系统数据的敏感性、系统的可用性、系统的完整性等方面的考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操作指南”,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某些系统被划分为高等级,而某些系统则只需要满足低等级的保护要求。它是否会像一份“安全蓝图”一样,为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我尤其想了解,这个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是如何落地执行的?它是否会影响到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维以及应急响应等各个环节?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分级管理”有一个更透彻的理解,并能够体会到它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评分作为一名对信息技术发展保持关注的普通用户,《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这个书名,给我一种“底层架构”的感觉。它不像那些面向用户的安全软件评测,或者最新的黑客攻击技术解析那样直观有趣,但它似乎是构建整个信息安全体系的基石。我猜测这本书的内容会非常严谨、系统,并且充满各种专业术语。我希望它能够解释清楚,这个“等级划分”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它有没有一套量化的标准?还是更多地依赖于定性的描述?我特别好奇,在过去,信息安全是如何被管理的,而这个标准的出现,又带来了哪些革命性的变化?它是否对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维和管理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游戏规则”,让我理解不同级别的系统,在安全策略和技术投入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它是否会像一本“国家机密”的手册,让我得以窥探到国家对于信息系统安全的一整套考量和部署?我期望它能以一种相对宏观的视角,让我理解信息安全在国家层面的重要性,以及为何需要这样一套标准来规范和引导。
评分最近一段时间,我开始对信息安全领域的“幕后”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这个标题,无疑触及到了这个领域的核心。我并非技术专家,但我总觉得,那些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信息系统,背后必然有一套不成文或者成文的规则在约束着它们。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那套规则的“总纲”。我非常好奇,它究竟是如何定义“安全保护等级”的?是根据系统的敏感度?还是根据系统所承载的业务重要性?亦或是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一个清晰的逻辑链条,理解为何某个系统需要达到一个更高的安全保护等级,而另一个系统则可以满足于较低的等级。它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安全措施,而这些措施又如何与不同的等级挂钩?例如,一个“一级”系统和一个“五级”系统,在防火墙配置、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方面,会有怎样的显著区别?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透视镜”,让我能够看穿那些看似普通的计算机系统,理解其背后隐藏的安全防护层级,以及这些层级是如何确定的,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那些能够揭示事物底层逻辑和规范的书籍,《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这个书名,就给人一种“规则制定者”的感觉。我并非技术出身,但作为信息系统的用户,我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我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具体地划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它是否有一套明确的衡量标准?比如,是根据信息系统的敏感度?系统的可用性需求?还是系统可能遭受攻击的后果?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标准参照”,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不同的系统需要有不同的安全防护级别。它是否会像一套“安全身份证”一样,为信息系统赋予不同的安全属性?我特别想知道,这个等级划分对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和运维,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具体影响?我渴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等级概念”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并体会到这种分级管理在整个信息安全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评分当我第一次在朋友的书单里看到《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时,我立刻被它庄重而又充满神秘感的标题所吸引。虽然我是一个对信息安全概念仅有模糊认知的普通读者,但我始终认为,任何复杂系统的背后,都存在着一套精密的规则和划分体系。这本书,听起来就好像是信息系统安全领域的一部“行为准则”或者“身份认证手册”。我非常想知道,它究竟是如何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划分成不同等级的?这个“等级”的标准,究竟是以什么为依据?是数据的敏感程度?是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还是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这些等级划分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和逻辑。它是否会像一本“安全地图”一样,指引我们理解不同系统在安全防护上的优先级和投入方向?例如,一个处理国家核心机密的系统,和一个提供公共信息查询的网站,它们在安全保护等级上,会相差多少?而这种差异,又会如何体现在实际的安全建设和管理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拨开迷雾,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分级管理”有一个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对国家标准这类文献感到既敬畏又有些畏惧。《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这个标题,听起来就充满了权威感,似乎预示着它是一部需要仔细研读、反复推敲的“大部头”。我并非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人士,我的工作更多的是在应用层面,但随着信息系统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渗透,我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有一个更清晰、更具象化的理解。我好奇它会涉及到哪些具体的安全威胁和脆弱性?它如何将这些威胁映射到不同的安全等级上?例如,是否存在一个“最低安全标准”的要求,无论系统多么简单,都必须满足?又或者,对于关键基础设施,它又会有怎样极致的安全考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一个系统会被划分为某个特定的安全等级,以及这个等级背后所代表的防护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它是否会像一张地图一样,指引我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安全世界里,找到方向和判断依据?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起对信息安全等级划分的科学认知,而不是停留在一些模糊的感性认识上。
评分最近机缘巧合,我在一个技术论坛上偶然看到了关于《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的讨论,虽然之前从未接触过,但这个名字本身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作为一个对信息安全领域抱有极大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总是希望能够理解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标准和规范背后到底是什么。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哪怕只是触及皮毛,为我揭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游戏规则”。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如何将抽象的安全需求转化为具体的等级划分的?这个“等级”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又意味着什么?它是否会涉及一些具体的案例或者情景模拟,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安全等级之间的差异?比如,一个普通家用电脑的网络安全需求,和一个大型银行的核心交易系统,它们在安全等级上会有多么悬殊的差距?这种差距又如何通过标准来体现?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能够从宏观上理解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体系结构。这本书的出现,在我看来,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试图为纷繁复杂的信息安全问题提供一套统一的衡量和管理工具,这一点本身就非常有价值。我希望能从中窥见信息安全领域发展的脉络,理解为何会有这样的标准,以及它在推动整个行业规范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根源,而《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触及到了问题的本质。我并非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人士,但我对那些能够为复杂问题提供清晰框架的标准类文献充满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释清楚,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这个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是系统的复杂程度?是系统处理数据的敏感性?还是系统一旦被破坏可能带来的危害?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严谨的逻辑体系,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些系统需要重重防护,而有些则可以相对宽松。它是否会像一本“安全指南”一样,为不同级别的系统,提供相应的安全策略和措施建议?我尤其想了解,这个标准在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是否是其他更具体安全要求的“源头”?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分级原则”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并体会到这种分级管理对于构建整体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性。
评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而《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这个书名,让我感觉它像是在为信息系统安全提供一个“度量衡”。我本身对技术细节的理解可能有限,但作为一名信息系统的使用者,我深切体会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我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具体地界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它有没有一套量化的指标,或者是一些描述性的标准?比如,如何判断一个系统属于某个特定的等级?这个等级又意味着什么样的安全风险和保护要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框架,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不同的信息系统需要有不同的安全保护力度。它是否会像一套“体检报告”一样,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客观的安全评估依据?它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安全威胁,以及这些威胁在不同等级的系统中,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我渴望从这本书中,获得一种“科学”的认知,明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不仅仅是“有”与“无”,而是一个可以被量化、被分级的概念,并且这种分级有着清晰的指导意义。
评分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看起来也太官方、太枯燥了吧!我是一个对技术有一定了解,但更偏爱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的读者,对于那种纯理论、长篇大论的规范性文件,我通常会敬而远之。但是,我同事是个信息安全从业者,他跟我说这本书是国内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石,很多安全措施的设计和落地都离不开它。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它。我想象中,这本书应该不会是一本读起来像小说那样引人入胜的书,但它或许能提供一种“硬核”的知识体验。我希望它能够像一本“武林秘籍”一样,虽然晦涩难懂,但一旦参透,就能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内功”。我想知道,这本书具体是如何界定“安全保护等级”的?它是否提供了一套严谨的评估方法?比如,在评估一个系统的安全性时,需要考量哪些关键因素?是技术层面的防火墙、入侵检测,还是管理层面的人员培训、应急预案?我更关心的是,这些等级划分背后,是否蕴含着某种“道”的哲学?它如何平衡安全与可用性、成本之间的关系?我希望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条条框框,而是能够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思考,一种对信息系统安全本质的洞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