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疾病营养学(第2版)》所追求的目标,并为这一目的而写的。这一《疾病营养学(第2版)》是写给在临床一线的医师、营养医师和营养师的,并着重从原则和原理上讨论问题,把具体的措施理论化,以避免见树不见林、也避免和同类著作的重复,尤其避免与临床专业书籍的重复,在营养基础理论方面,也不与我编写的《人类营养学》第三版重复,这样可以节省篇幅。在疾病的侧重上,则以与营养物质代谢较明显的病例为主,以便于举一反三,请求读者理解和原谅。
内页插图
目录
1 正常人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1.1 能量和各类营养素的推荐摄人量
1.2 均衡膳食的理论与实际
1.3 人体对食物摄人的调节
1.4 膳食因素对营养素的吸收与代谢的影响
1.5 营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6 营养物质与药物的作用
1.7 激素与营养素的相互作用
2 疾病状态下的营养
2.1 疾病状态下的异常物质代谢
2.2 蛋白质热量营养缺乏病
2.3 肥胖病
2.4 影响摄食的异常行为
2.5 对病者营养现状的估量
2.6 对膳食状态的估量
2.7 临床人体的营养性测量
3 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
3.1 消化系统及有关疾患的营养概述
3.2 胃及胃的疾患与营养
3.3 胃、食管疾患的膳食
3.4 短肠综合征
3.5 炎症性肠病
3.6 几种类型的腹泻与营养
3.7 小肠的疾患
3.8 胰及肝疾病的营养支持
3.9 肾脏疾患的营养
4 一些儿科疾病与营养
4.1 儿科特有疾病的营养
4.2 遗传性代谢疾病的营养支持
4.3 食物过敏与治疗
5 外科疾病与营养
5.1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
5.2 创伤性疾病
5.3 败血症
6 常见内科疾病与营养
6.1 常见内科疾病的营养
6.2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6.3 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营养
6.4 高血压的膳食与营养
6.5 癌症与营养
6.6 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
6.7 营养与呼吸系统疾病
7 营养疗法
7.1 营养支持的基本方式
7.2 管饲
7.3 全静脉营养
8 常见病与营养
8.1 几种常见病的营养问题
8.2 心血管疾病
8.3 骨质疏松症
8.4 酒精中毒
9 老年营养
9.1 老年营养
9.2 老年人营养素的需要和推荐量
9.3 老年营养的战略和实施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1.1 能量和各类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生存于自身环境,能够适应其环境并进行繁衍,还在一定意义上和环境融为一体,这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过程。按照能量守恒定律,人体的能量与其环境进行不断地交换就是一例。作为人类环境之一的食物,在被摄人人体后,就进人不断地分解与合成的运动过程中。各类营养物质在体内处于一个又平衡又不平衡的内稳态(homeostasis)过程。人类必须从食物中取得赖以生存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分为六大类:包括水、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类。如果细分,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能适应需要的营养素类物质,则至今发现的至少可以列出40种以上,其中包括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矿物质、微量元素、脂溶性及水溶性维生素等。从人体需要角度上来说,这40多种营养素中的每一种都是同样重要的,都是缺一不可的。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成人每天的需要量仅150μg,然而,碘缺乏可引起人体严重的营养失调,可引发克汀病等疾患。当然,在各种营养素中,有一些人体需要摄人较大的量,有些则不需要;有些可以在体内贮存较多,而一些则贮量有限。此外,在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和代谢过程中,一些营养素的作用范围较广,例如蛋白质起着较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各种酶、激素、免疫物质、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肽类,以及作为许多营养素的载体,都是蛋白质或与蛋白质有关。但不能说,有蛋白质就有一切,例如如果人体的能量来源没有适当的解决,体内蛋白质就会迅速用于能量而消耗并失去其功能,这主要是说明了各种营养素都在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各自有它各自的重要性与特定作用,它们互相配合,互相调节,也互相影响。因而人体对各种营养物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正是这样,人体需要的是各种营养素构成的物质,理论上称为均衡营养。
前言/序言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营养科学在预防和治疗疾病过程中,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并为医疗预防体系中不可少的构成部分。我国人民的疾病结构早已发生明显的改变,例如从传染病到非传染性疾病的转变,使临床工作模式也必然进一步走向人性化与现代化。
用营养的手段进行对疾病的治疗和使患者康复,参与治病救人,需要深入了解疾病中的机体的各种变化过程,特别需要了解患者的实质性的代谢改变,以便对治疗有针对性;并且可以根据病情的改变而调整对策,辩证地面对各种复杂的临床问题。人们已注意到建立医院的营养支持和治疗的体制,这是现代医院的最基本要求,但怎样正确运用和完善这些体制,需要从整体上了解疾病过程中与营养有关的关键性改变,辩证地体察机体、疾病、医疗与预防手段的关系,以及病者机体可能的反应。营养支持在疾病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该怎样从根本上参与对病者的关怀,取得最佳的结果,这是本书所追求的目标,并为这一目的而写的。
这一本书是写给在临床第一线的医师、营养医师和营养师的,并着重从原则和原理上讨论问题,把具体的措施理论化,以避免见树不见林、也避免和同类著作的重复,尤其避免与临床专业书籍的重复,在营养基础理论方面,也不与我编写的《人类营养学》第三版重复,这样可以节省篇幅。在疾病的侧重上,则以与营养物质代谢较明显的病例为主,以便于举一反三,请求读者理解和原谅。
营养对疾病有全方位的作用和影响,但在方式与方法上必须个体化,同一种疾病有时需要不同的营养措施,反之,不同疾病却可以用同一方式与方法,因此,本书各个章节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各章节间实际上不存在先后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
本书所收集的材料,一部分是从国外的成果而来的,一切科学的参考材料和论述都是一个发展进程中的认识,应在实践中得出更符合实际的原则和规律。我希望这本书对有志于献身临床医学的人们有所帮助,在这一个领域中,我们迫切需要发展符合我们国情的和病者需要的理论和实践,以便为广大患者和非患者的预防服务。
疾病营养学(第2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实用你~
评分
☆☆☆☆☆
挺好的一本书 。。。
评分
☆☆☆☆☆
今天对照时寒冰先生的读书心得,反思一下自己的读书经历。\N首先,很惭愧的是我在读书上走了太多的弯路,少年时期看得最多的书是武侠和爱情小说(虽然父亲不喜欢我看这些,却没教我要看什么书,所以都是偷偷地看),现 \N\N在想想,真是疯了。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是看这种书而成才的?但从我和一位同村的小时候高材生的发小的经历来看,看太多或者只看武侠爱情小说对自己的知识结构 \N\N是非常有害的,那很容易让人沉醉在一个虚构的世界当中,而我的那发小后来也只能高中勉强毕业,我也因为贫瘠的知识结构不能读自己理想的大学,当我意识到这 \N\N些后,我才开始恶补我的阅读,至今才找到一点点读书的感觉。我们还是来看看“高手”是怎么阅读的吧。\N(一)高效率的读书方式\N读书是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提高自我的捷径。\N我从小读书深受表哥的影响,以古今文学名著为主。那个时候差不多能够读到的书,也基本上都是文学类的(文学是那个时候的主流,作家最吃香,连人找对象都强 \N\N调自己“爱好文学”)。由于借的书往往催得紧,书读得也快,我读书快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倒逼机制”所致。如果不能按时还书,失去信誉,以后借书就会面临很 \N\N大困难。所以,必须高效率地吸收书中的知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时间显得很宝贵,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读书,尤为重要。(左岸:文学类书很能提高写作的文笔吧!)\N现在,我基本上保持每周两本书的阅读量。乘坐飞机的之前,我喜欢就近买本书,上机后阅读,等飞机降落基本也就看完了。(左岸:高手的阅读量永远那么的惊人!)怎么读书呢?\N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适合自己的方式可能也有所区别,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能还是比较接近的。我读书是这样的:\N拿到书的时候,根据题目,先想想:这本书如果我写,大概会是怎样的观点,会以怎样的思路展开。然后,看一下简单的介绍及序言等,如果介绍的主要观点与自己的想法相同,章节的布局也没有新鲜之处,那么,这本书就可以不读或者只是粗略地看翻一下。反之,就买下来阅读。如果作者观点新颖,或者观点与自己接近但章节中体现出来的思路,有比自己深入、系统和完善之处,也买下来,重点读那些体现出作者深入思考的章节。(左岸:这个方法可以用来克服重复不必要的阅读,自然也试用于那些毫无新意的电视剧。)\N所以,我读书的时候,一般都会先看目录。目录是提纲挈领,是作者思路的高度概括。通过目录,知道作者的一个大概思路,沿着作者的思路一路走下去,会让你的思路和逻辑越来越系统、严谨和清晰。因为,读书不仅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开打思路,学会更深入地、更多角度的思考。带 \N\N着一个清晰的框架去读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仅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洞悉事物的本质,甚至, \N\N你是在和作者一起写作。这会让你更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独到之处,也帮你发现作者的不足或欠缺之处。这样,你读一本书,远远超过以普通方式读十本书获取的收益。由于此前已经知道哪些部分是自己最关注的,也就知道了哪些应该粗读、哪些应该细读(当然,我现在基本上不分那么清楚了,因为读书效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选择已经不需要了,在阅读中就可以自动做这种筛选),就可以更好地分配时间。\N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支笔,把精彩的观点或阐述划上线,或把自己的感受随时写下来。因为,看别人观点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与作者对话,注意,读书是与作者对话!你不自然地会有一些感悟,把它记录下来非常非常重要。当你养成这种习惯,你会发现你的获取知识的速度会更快,效率会更高,思维会更加活跃。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拒绝你非常厌恶的观点,只要对方能够自圆其说,你不妨也了解一下。中国人的局限性是:会认为与自己观点差异大的观点是荒谬的!往往从道德层面加以谴责,而完全不理会对方的逻辑关系。其实,荒谬的观点不一定没有道理。我们应该学会通过交流和辩论,让道理越来越清晰,而不是通过情绪化的宣泄让本来可以讨论的话题变得越来越模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个问题。我也在努力修正 \N\N自己的这个缺点。\N我在证券报社工作,证券行业是一个大熔炉,本职工作中不仅涉及证券、投资、理财、财务、兼并重组等方面的知识,还牵涉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金融、财政、税收、福利、房地产、建筑、土地、工业、农业、人口学、新能
评分
☆☆☆☆☆
实用性很高, 不错。
评分
☆☆☆☆☆
老婆买的书,不知道怎么样。
评分
☆☆☆☆☆
不错,
评分
☆☆☆☆☆
一直想买的营养学书籍,很实用
评分
☆☆☆☆☆
还不错,适合专业的人看
评分
☆☆☆☆☆
疾病营养学的内容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