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省长秘书的放纵之路,狂生才子的搏击与沉浮。
权力与金钱,婚姻与背叛,美女与诱惑,人性的张扬与堕落,生活的艰辛与残酷,人情的势利与冷漠。
作者简介
纳川,一个喜欢读书、思考、散步的人;一个历经生活的磨难而坚信人生依然美好的人;一个不喜欢盲从的人;一个不愿意把脑袋当鸡窝,让随便哪只老母鸡下蛋的人。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尾声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星期一早上六点半,张青云就准时起来了,当秘书三年,他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虽然把自己的动作控制到最小,蹑手蹑脚的,但还是打扰了老婆郑丽丽的美梦。
郑丽丽眼还没有睁开,就问张青云:“王省长还没有正式上任吧,你慌什么?”
“今天上午九点上任,我得去准备了。”张青云边回答,边走进卫生间,开始洗澡。第一次正式进省政府,他想给别人留个好印象。毕竟现在身份又不一样了,王省长已经正式表示,到了省政府,就把张青云调过去,继续做自己的秘书。
当省长的秘书,无论怎么说,对于三十五岁的张青云都是极具诱惑力的。想当初自己大学毕业,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够进省政府大院,别说当秘书了,就是当个综合处的管理员,管管钥匙,开开门,给各位省长副省长的打打开水,他也知足了。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当时的省政府办公厅范副秘书长是和他一个村子的,和张青云的父亲还是小学同学。
张青云虽然上的是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但因为是政治系,就业就很难。政治系人称“万金油”,干什么的都有,前几届的师哥师姐,当老师的、做律师的、经商的、从政的都有,各人靠各人的关系,各人找各人的路子。
张青云的爹就在范秘书长回老家过春节的时候,特意买了许多东西,到范秘书长家看望,顺便给人家提一提,看能不能帮得上什么忙,把自己的儿子留在省城里,找个工作。
范秘书长是整个张家村历史上出过的最大的官了,大学毕业就留在了省里,从一个小办事员做起,一直做到了省政府的副秘书长。在家乡名气很大,市委书记和市长有时候都看着他的脸色说话,更别说家乡的县长和书记了。
范姓在张家村算小姓,从小范秘书长就感受到了不少姓张的人家欺负,所以后来做了大官,他从来不帮姓张的,就是姓范的,他也看亲疏,人太多,没办法。除了自己的侄子侄女,他一般不管别人的事。
张青云的爹也是个明白人,知道求也可能是白求,但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只要有一线希望,他还是想努力一下。毕竟自己和范秘书长是小学同学,当时关系并不错,再说了自己的儿子也争气,上的是名牌大学,也不辱没了他。
哪知道张青云的爹一开口,人家范秘书长根本就不接这个茬儿,几句话就推托掉了。张青云至今还记得老爹回到家里垂头丧气地说的几句话,老爹说:“儿子,范红堂说了,他在省城里说不上什么话,他只是个副秘书长,上面还有秘书长、副省长、省长,随便哪一个,都比他官大,他没有什么实权,没办法解决你的工作问题。”
张青云听了心里凉了半截,对他爹说:“什么没有实权,咱这是关系不到!你看他侄子,不就是在省城里读了个大专吗,还是委培生,还不是被他安排到了省商务厅工作。邻村的王志远,比我高两届,也就是个普通本科,就是因为他爸爸是包工头,家里有钱,听说没少给范红堂送钱,结果范红堂把他安排到了省政府办公厅的行政计财处,做了出纳。”
听了儿子的抱怨,张青云的爹长叹一声道:“儿子,都怪你爹没本事,咱家也没有什么钱,我一个乡里信用社的小职员,挣的钱能把你和你弟弟养大,供考上大学,也就对得起你们了,我也老了,也没什么本事了,今后的路全靠你自己闯了。”
张青云说:“爸,别自责了,孩儿不孝,都怪我平时学习不好,结果毕业了还让你为我的工作发愁!你放心,天无绝人之路,凭我的文凭,我会在省城里找到工作的。大事干不了,咱先干小事。慢慢再等待机会。他范红堂当初不也就是个小职员,人这一辈子,谁知道会混到哪一步?”
洗完澡吹了吹头发,张青云在思忖今天穿什么衣服。这是十一月的天气,在东州这个中部的省会城市,气温白天是十五摄氏度左右,穿西服虽然有点冷,但人显得更精神些。第一次出场,千万马虎不得。
找了一套藏青色的毛料西服穿上,打好领带,张青云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虽然头发掉了一些,但皮肤还好,尤其是气色,比前些年好多了,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
作为男人,得志了感觉是不一样。
想当初自己在东州市委党校当政治教员,每天上两节课,闲得要命,真正是白天没事,夜里没事。谈恋爱吧,高不成低不就,长得差的女孩他看不上。长得好的吧,人家一听他是党校的政治教员,首先在心里打了个折;又一打听,他家是农村的,没什么背景,更是有点泄气;最后了解到他在党校里住的还是单身宿舍,连套房也没混上,就在心里对他判了死刑。
有一个卫生学校的女老师,别人介绍的。和张青云见了一次面后,张青云很是喜欢她,那女孩子个子有一米七,比张青云矮不了多少,长相是张青云见过的女孩子里最满意的。打听清楚张青云的个人和家庭情况后,张青云再约她,人家说什么也不答应出来了,说不合适,她父母说了,要找个城里人,家庭条件要好,以后生了孩子有人帮带!
张青云电话里听了那女孩子的话,伤心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心里骂道:“真是头发长见识短,鼠目寸光,你是嫁男人啊还是挑公爹!毛泽东、朱德哪一个不是农民的儿子,农民怎么啦,往上数三代,看你们哪一个不是农民的种!”
但气归气,日子还得过,现实还得接受。女孩子嘛,谁不想嫁个好人家,有房子,有人帮带孩子,省心。作为人,谁又能保证自己不势利!
又过了半年,碰上了郑丽丽,一个和张青云有着同样背景的女大学毕业生,在铁路中学当语文教师。郑丽丽是省里的师范学院毕业,老家是农村的,长相说不上好,但身材不错,张青云想就凭自己这条件,能够找到这样的女人做老婆,也算不错了,就和郑丽丽谈起了恋爱,上了床,打了证,就成了夫妻。
看看表,快七点了,张青云和老婆打了个招呼,连忙下楼。到了楼下,看到司机小韩开着奥迪正在调头。两个人昨天约好的,七点半要赶到王省长家,一起吃早餐,准备上午要带的东西。
讲话稿是不用准备了,王省长对付这样的场面已经驾轻就熟了,不就是上任吗,嘴边的几句话,做了这么多年的领导,从矿长、经理做到了市长、市委书记,再到常务副省长、省委常委、东州市委书记,张青云知道,王省长不喜欢随时随地拿着秘书写的讲话稿念,那显得自己没水平。再说了,他本人就是矿办秘书出身,又加上阅历那么丰富,说他出口成章,丝毫也不过分。
一个星期前刚开了正式的全省干部大会,参加人员都是各市的党政一把手和省直各厅局的一把手,此外是离退休的副省级老干部。中组部来了一个副部长,在会上宣布了中央的任命,由省委常委、东州市委书记王天成同志接任年龄到限的李大化同志,担任新一届的清河省代省长。中央对李大化同志在担任清河省省长的十年间,对清河人民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希望全省人民在杜茂林书记和王天成代省长的领导下,再接再厉,永攀新高,把清河省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会上代省长王天成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他说:“中央决定由我担任新一届的清河省代省长,我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清河省的各项事业在历届领导的艰苦努力下,特别是在云石(前省委书记)同志、大化同志这一届领导班子的努力下,清河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名次有了很大提高。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九千亿大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虽然能力有限,但我相信,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六千七百万清河人民共同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把清河的大好局面维护好,发展好,我相信,清河的明天会更好!”
张青云知道,自己写这篇讲话稿,费了不少劲,连续熬了几个晚上。王省长看了还是不太满意,亲自在上面改了又改。张青云看出来了,对于自己的就职演说,王省长还是特别在乎的。
关于谁将出任清河省新一任的省长,从去年开始,小道消息就特别多,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当时的省长是李大化,年龄马上就到六十五岁了,按中央规定,他到今年年底要下来了。明年三月底或者四月初,就要开始新一届的选举。谁将出任省长,当时省里最有实力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常务副省长林正义,一个就是省委常委、东州市委书记王天成。
林正义是中央空降干部,在出任清河省常务副省长之前,是国家一个部委的副主任,此前还当过东部发达地区副省级市的市长,五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三年前他到清河省担任常务副省长时,许多人就推测,他是准备接任省长的。
王天成的优势就是本地派,对清河省熟悉,这几年政绩突出,特别是他以省委常委的身份,担任东州市委书记以来,在东州这个省会城市,大刀阔斧地改革,重点抓了城市改造和新区建设,使东州这个四百多万人口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立交桥东西南北贯通,周围一百六十公里的环城高速也全面竣工。天桥机场也扩建成功,成了国内一流的大型机场,可以满足国内几乎所有型号的飞机起降。新区的开发也如火如荼,吸引了国际上许多著名的财团、企业进驻。东州市的经济每年以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速度连续增长,现在市财政收入已经突破二百亿元大关,这是王天成最大的砝码。
前言/序言
在线试读
《省府大院》第一部分
当省长的秘书,无论怎么说,对于三十五岁的张青云都是极具诱惑力的。想当初自己大学毕业,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够进省政府大院,别说当秘书了,就是当个综合处的管理员,管管钥匙,开开门,给各位省长副省长的打打开水,他也知足了。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当时的省政府办公厅范副秘书长是和他一个村子的,和张青云的父亲还是小学同学。
省府大院 一、 故事背景 《省府大院》并非描绘一个具体地域的官邸,而是以一种更为宏观的视角,切入一个时代背景下,权力、利益与人性的交织。故事发生的舞台,是一个由无数个“省府大院”构成的庞大体系。这里既是权力的中心,也是欲望滋生的温床;既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规则的颠覆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新世纪初,是中国社会经历剧烈变革的时期。市场经济浪潮奔涌,传统观念受到冲击,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在这个转型期,“省府大院”作为地方政治经济的权力中枢,其内部的运作模式、人际关系以及权力流动,都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这里汇聚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踌躇满志的年轻官员,有老谋深算的资深干部,有精明强干的企业家,也有身处漩涡中心的普通家庭。他们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里,或顺势而为,或逆流而上,谱写着各自的人生篇章。 故事发生的地点,并非一个虚构的省份,而是可以想象成任何一个承载着中国城市发展重要角色的省级行政区域。那里既有古老城市的沉淀,也有现代化进程的脉搏。省府大院,如同一个微缩的社会模型,将时代的洪流、人性的挣扎、命运的沉浮,浓缩其中。 二、 主要人物 《省府大院》的人物群像,是构建故事血肉的关键。每一个角色都并非脸谱化,而是拥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各自的生存逻辑。 林志远: 年轻有为的县委书记,初入仕途,怀揣改革的理想,却很快被现实的复杂性所裹挟。他聪明、有魄力,但也年轻气盛,容易冲动。在权力的迷宫中,他试图找到一条既能实现抱负又不失原则的道路,但每一次选择都伴随着巨大的代价。他的成长轨迹,是中国一代年轻干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缩影。 陈淑华: 省政府某厅局的副处长,一位坚韧而务实的女性。她在复杂的官场中,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一步步站稳脚跟。她深谙官场之道,却不愿同流合污,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底线。她的经历,展现了女性在男性主导的权力场中的不易,以及她们独有的生存智慧。 张国栋: 一位背景深厚的退休老干部,曾经在省府大院里叱咤风云,如今退居二线,却依旧对权力运作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如同一个“幕后操盘手”,在关键时刻会给予某些人指导或施加影响。他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某些规则的守护者。 李晓峰: 一位野心勃勃的房地产开发商,抓住时代机遇,迅速崛起。他游走于官商之间,精于算计,善于利用关系。他的成功,是那个时代经济腾飞的产物,但也伴随着道德和法律的灰色地带。他与省府大院的官员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权力寻租的典型代表。 王桂英: 一位在省府大院附近经营小吃摊的普通市民。她以旁观者的视角,见证着大院里发生的一切。她的生活虽然平凡,却充满了烟火气,也折射出时代变迁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她代表了那些在大时代洪流中,默默承受、努力生活的小人物。 除了上述主要人物,《省府大院》还刻画了形形色色的配角,他们如同棋盘上的棋子,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例如,那些在幕后操纵的“掮客”,那些在权力斗争中起伏的秘书,那些在利益链条中沉浮的普通职员,他们共同构成了省府大院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 三、 故事脉络与主题 《省府大院》并非以一个单一的线性叙事展开,而是通过多线并行的方式,展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省府大院内外的各种事件。故事可能围绕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权力斗争与升迁之路: 故事将深入描绘官员们在省府大院内的权力博弈,如何拉帮结派,如何进行政治联盟,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巩固自己的地位,又如何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林志远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他的升迁之路将是故事的主线之一,他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中权衡,如何在诱惑与困境中保持自我。 利益的诱惑与腐蚀: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金钱的诱惑也日益显现。故事将展现官员、商人与权力之间形成的复杂利益网络。李晓峰的崛起,以及他如何通过各种方式与官员们进行利益交换,将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会探讨在利益的驱动下,人性的变化与扭曲。 改革的阵痛与挑战: 故事将展现中国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各种改革难题,例如国有企业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干部制度改革等。这些改革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矛盾和阵痛。林志远作为改革的践行者,他所面临的阻力和挑战,将是故事的另一条重要线索。 人性的光辉与阴影: 在权力与利益的漩涡中,人性的善恶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有坚守原则、心怀家国的情怀,也有贪婪腐败、唯利是图的丑陋。陈淑华的坚守,张国栋的老辣,以及一些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都将与权贵们的阴暗面形成鲜明对比。 时代的印记与记忆: 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人物的命运,更是关于一个时代的烙印。通过对省府大院内外的生活细节、社会现象的描绘,将重现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唤起读者的时代记忆。 《省府大院》的主题是多层次的。它探讨了 权力对人性的影响,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伦理困境,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命运,以及 改革进程中的复杂性与代价。故事不回避时代的阴暗面,但也力图展现人性的韧性与希望。它并非简单地批判或歌颂,而是希望通过对复杂现实的真实呈现,引发读者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四、 叙事风格与艺术特色 《省府大院》将采用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力求贴近生活,展现真实的人物情感和复杂的社会关系。 细节的真实感: 故事将注重对生活细节的刻画,无论是省府大院内官员们的日常对话、办公场景,还是大院外市民的生活百态,都将力求真实可感。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营造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氛围。 人物的立体感: 每一个人物都将被塑造得有血有肉,拥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多面的性格。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将是其成长经历、价值观念和当下处境的综合体现。故事将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对话以及行动,展现其性格的成长与转变。 情节的张力: 故事的情节将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权力斗争的暗流涌动,利益交换的尔虞我诈,改革的艰难推进,都将为故事增添紧张感和吸引力。同时,故事也会穿插一些温情的、感人的瞬间,与激烈的冲突形成对比。 语言的质朴与力量: 语言将力求朴实而富有力量,既能描绘出官场上的精妙词令,也能展现出市井生活中的鲜活表达。通过对不同人物语言风格的塑造,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 《省府大院》希望通过一种沉浸式的叙事,带领读者走进那个特殊的时代,去感受那个时代人物的命运沉浮,去理解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经历的深刻变革。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权力、金钱和欲望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生选择、人性挣扎和时代记忆的史诗。它试图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寻找人性的微光,审视时代的变迁,并最终留下引人深思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