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医疗机构
  • 消毒
  • 技术规范
  • WS/T 367-2012
  • 卫生标准
  • 感染控制
  • 医院管理
  • 公共卫生
  • 消毒技术
  • 规范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质检出版社
ISBN:3672012
商品编码:10108808129
丛书名: WST367-2012
出版时间:2012-09-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有电子版)
定价 39.00
出版社 中国质检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开本 16
作者 中国标准出版社
装帧 钉装
页数 44
字数 75000
ISBN编码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作 者:  
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译 者:  
平装 大16开 页数:44 字数:75千字  
纸 质 版:39元

 

标准号: WS/T 367-2012   中文标准名称: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ICS: ICS11.020   英文标准名称:
中标分类: C 05   发布日期: 2012-1-1
采标情况:   实施日期: 2012-8-1
标准个数:   作废日期:
发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清洗与清洁、消毒与灭菌方法;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现代医院感染控制学》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现代医院感染控制理念、策略与实践的综合性著作,旨在为医护人员、感控专业人员、医院管理者以及相关研究者提供一本权威、实用的参考指南。本书内容涵盖了医院感染发生的微生物学基础、流行病学特征,重点聚焦于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关键环节。 第一部分:医院感染的科学基础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本质。详细介绍了在医疗环境中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产 ESBLs 细菌、艰难梭菌等)、病毒(如流感病毒、诺如病毒、HIV、HBV、HCV、SARS-CoV-2 等)、真菌(如念珠菌属、曲霉菌属等)以及其他病原体。对于这些病原体的形态结构、致病机制、传播途径以及耐药性演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为理解和防控感染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 同时,本部分也着重探讨了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规律。详细阐述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如免疫抑制、年龄、基础疾病)、医疗操作因素(如侵入性操作、导管使用、手术)、环境因素(如空气、水源、物体表面)以及人员因素(如手卫生依从性、职业暴露)。通过对这些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有助于识别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科室和高风险环节,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第二部分:核心感染控制策略与实践 本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和核心,详细介绍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核心策略与具体实践。 手卫生: 详尽阐述了手卫生的重要性,包括不同情况下的洗手指征、七步洗手法/六步洗手法的规范流程,以及酒精手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强调了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及改进策略。 标准预防与传播途径隔离: 详细讲解了标准预防的原则,即假设所有患者均具有传染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根据不同病原体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制定的具体隔离措施,包括隔离的设置、人员防护装备(PPE)的选择与使用、病室管理、转运患者的注意事项等。 环境卫生与清洁消毒: 深入探讨了医疗机构环境的清洁消毒技术。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原则与方法,如高频接触表面、低频接触表面。重点讲解了各类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过氧化物类、醇类、酚类等)的特性、适用范围、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及注意事项。对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进行了规范阐述,包括不同灭菌方法(如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干热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的原理、适用范围、验证与监测。 呼吸道卫生与咳嗽礼仪: 强调了呼吸道卫生在控制呼吸道感染传播中的作用,包括指导患者和访客执行咳嗽礼仪,以及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加强通风和个人防护。 职业暴露防护: 详细阐述了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可能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如针刺伤、粘膜暴露等,并提供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暴露后处理流程,包括伤口处理、疫苗接种、抗病毒治疗等。 无菌操作技术: 重点讲解了侵入性操作(如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导尿管置入、手术等)过程中的无菌技术要点,包括术前准备、器械管理、人员防护、操作流程的规范,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相关的感染风险。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预防: 针对医护人员最关注的两大重点感染,本书提供了详细的预防策略,包括通气策略、口腔护理、床头抬高、导管相关评估与维护、导管相关无菌技术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预防: 针对导尿管相关感染,本书详细介绍了导尿管使用的适应症、留置期间的护理要点、拔管时机以及减少感染的措施。 第三部分:特定科室与人群的感染控制 本部分将感染控制的策略与实践延伸至特定的医疗环境和人群。 手术室感染控制: 详细阐述了手术室环境的设计与管理、无菌手术操作规范、手术人员的着装要求、手术部位准备、术后伤口护理等,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率。 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控制: 聚焦ICU高危环境,强调了对VAP、CRBSI、CAUTI等重点感染的精细化防控,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如流行病爆发)的应对策略。 新生儿科与儿科感染控制: 针对免疫力较低的特殊人群,详细介绍了母婴传播的防控、奶品配制与储存的卫生要求、隔离措施以及针对儿童的特殊护理。 血液透析感染控制: 重点阐述了血液透析过程中的院感防控,包括透析器械的消毒与灭菌、透析用水的管理、患者皮肤的准备以及血液透析室的清洁消毒。 结核病与耐药菌感染的防控: 针对结核病和耐多药菌感染等传染性疾病,详细阐述了相应的隔离措施、空气净化技术、药物敏感性监测以及感染控制的重点关注领域。 医疗废物管理: 规范了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转运和处置流程,强调了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要求,以防止二次感染的发生。 第四部分:感染控制管理与监测 本部分关注感染控制的组织管理和效果评价。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职责: 详细介绍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构成、职责以及感染管理部门在医院整体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感染监测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阐述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指标,包括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以及如何利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反馈和改进。 感染暴发流行处置: 提供了应对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包括疫情报告、现场调查、溯源分析、隔离措施、治疗方案和公众沟通。 感染控制培训与教育: 强调了对医护人员、后勤人员及患者进行持续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培训方式和评估方法。 感染控制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简要介绍了与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指导性文件,为感染控制实践提供政策依据。 循证实践与持续改进: 鼓励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应用于感染控制实践,强调基于证据的决策和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 《现代医院感染控制学》 旨在成为一本全面、实用、与时俱进的感染控制指南,帮助广大医疗机构有效提升感染防控水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构建更加安全的医疗环境。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公共卫生安全稍有关注的普通人,我一直对医院里的消毒工作充满好奇,也带着一丝敬畏。这本《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虽然名为“规范”,但读起来并不枯燥,它更像是一份详尽的“攻略”,教你如何在各种复杂的医疗环境中,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书中对医疗器械消毒的描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区分了高危、中危、低危器械,还针对不同器械的材质和用途,给出了具体的消毒方法,比如浸泡、擦拭、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等等。我还了解到,对于一些精密度高的医疗器械,消毒过程更是需要步步为营,从清洗、干燥到最后的消毒,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书中还详细说明了消毒剂的选择标准,强调了要根据消毒对象的特点、微生物的种类以及消毒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且要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读完这部分,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有时候一些简单的医疗操作,医院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器械的消毒和灭菌。这背后是对患者生命健康的负责,也是对整个医疗体系信任的基石。书中的一些案例和对比也很有启发性,让我更能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百科全书”。作为一名对医疗常识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它系统地介绍了各类医疗机构在不同环境下的消毒策略,从病房、手术室到候诊区,每一个角落都有其特定的消毒要求。书中的内容非常详尽,比如在讨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时,书中不仅提到了空气消毒,还详细阐述了物表消毒、设备消毒以及患者隔离等方面的措施。我特别学习了关于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理的内容,书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类别医疗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流程,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即使是看似不起眼的医疗垃圾,其处理过程也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另外,书中还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疫情爆发期间的临时性消毒措施,也进行了详细的指导,这让我看到了这份规范的实时性和前瞻性。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消毒技术,以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

评分

最近接触到一些关于院内感染控制的话题,所以特意找了这本书来了解。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细节决定成败”。它把消毒的每一个环节都拆解得非常细致,从最基础的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到不同区域的清洁消毒,再到对污染物的处理,几乎涵盖了医疗机构运营的方方面面。我尤其注意到关于手部卫生的强调,书中不仅列出了洗手和手消毒的步骤,还详细解释了什么情况下必须洗手、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手消毒剂,以及各种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这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洗手”,在医疗环境中却有着如此严格的规定。此外,书中对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处理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如何分类、如何包装、如何运送以及如何最终进行无害化处理,这让我看到了医疗机构在环境保护和传染病传播控制方面的努力。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按照不同的消毒对象和区域进行划分,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需要,快速找到相关信息。虽然书中不乏专业术语,但通过一些解释和举例,我还是能够理解其核心内容。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为我这个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重要窗口。虽然我对专业术语可能不是特别熟悉,但通读下来,我能感受到其中字里行间的严谨与细致。书里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比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在消毒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我特别留意到关于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的部分,书中不仅仅是简单罗列要消毒的对象,还区分了不同风险等级的区域,并给出了相应的消毒剂选择、浓度配比、作用时间等指导。这让我意识到,消毒工作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着一套科学、规范的体系。书中的图文并茂也帮了不少忙,一些关键步骤配上插图,一下子就清晰明了。比如,在介绍空气消毒时,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技术。这让我对原本模糊的“空气消毒”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了解到原来还有紫外线照射、空气净化器、化学消毒剂喷雾等多种方式,并且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整体感觉,这本书非常注重实操性,就像是一本操作手册,即使不是专业人士,也能从中学习到不少实用的知识,了解到我们在就医时,背后有一套多么严格的保障体系在运作。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着实让我对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有了颠覆性的认识。我一直以为消毒就是简单地喷洒一下消毒水,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门极其严谨的科学,涉及到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书中对不同消毒方法(如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了解到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局限性。比如,在处理对热敏感的医疗器械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化学灭菌的方法,包括各种化学灭菌剂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甚至还提到了监测灭菌效果的方法。这让我惊叹于消毒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消毒过程中的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这让我明白,光有规范的流程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专业素质过硬的执行人员,并且需要持续的监督和评估来确保消毒效果。这本书的逻辑清晰,论述严谨,虽然内容专业,但对于想要了解医疗消毒背后原理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