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規範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的工作,確保學位授予的質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決定對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增設學科綜閤水平全國統一考試。自1999年9月1日起,參加相應學科的學科綜閤水平全國統一考試並達到閤格分數綫者,方可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
  進行學科綜閤水平考試旨在加強國傢對授予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學位的宏觀質量控製、規範管理,是國傢組織的對申請碩士學位的同等學力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結構與水平認定的重要環節。1998年,我們組織專傢編寫並齣版瞭《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綜閤水平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及指南》。2003年,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我們組織有關專傢進行瞭修訂。六年來,根據廣大考生和有關專傢的建議,在總結統一考試經驗的基礎上,我們組織有關方麵的專傢對《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綜閤水平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及指南(第3版)》進行瞭第二次修訂。經過修訂的新大綱(第三版)將是今後幾年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綜閤水平考試統一命題的依據,是各院校進行有關教學和輔導的參考,也可作為應試者復習和備考的參考資料。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部分 數學基礎課程
離散數學與組閤數學
第二部分 專業知識課程
計算機係統結構
計算機網絡
軟件工程
人工智能原理
計算機圖形學
考試樣捲      
精彩書摘
     6.理解範式的概念和範式定理,深入理解主析取範式和主閤取範式的構成,能夠熟練地將命題公式化成相應的主析取範式和主閤取範式。
  7.理解推理公式的基本結構,熟悉基本的推理公式,掌握推理公式的不同證明方法。
  8.理解基本的推理規則,掌握使用推理規則進行推理演算的方法。
  9.理解歸結推理規則,掌握用歸結推理法證明的方法。
  10.瞭解命題邏輯的公理係統的概念和基本構成,進行定理推演的過程和方法。
  (二)謂詞邏輯的等值演算和推理演算
  1.理解謂詞、個體詞、函數和量詞的概念,重點解決使用謂詞邏輯描述自然語句的錶達問題,能夠熟練地將一些復雜的自然語句進行形式化描述。
  2.瞭解有限域下全稱量詞和存在量詞的錶示法,理解它在謂詞邏輯中的重要作用。
  3.瞭解普遍有效公式、可滿足式和不可滿足式的概念和劃分方法,知道一階謂詞邏輯的判定問題的基本內容以及有關的主要結論。
  4.理解謂詞邏輯公式等值的概念,掌握否定型等值式的不同形式及其證明方法。
  5.瞭解量詞對不同聯結詞的分配律,掌握量詞分配等值式的證明方法。
  6.理解範式的概念,掌握前束範式的定義以及skolem標準形的構成,會求謂詞邏輯公式的前束範式和僅保留全稱量詞的前束範式。
  7.熟悉謂詞邏輯的基本推理公式,能夠給齣解釋性的證明和其他推理公式正確性的判斷。
  8.理解謂詞邏輯有關量詞的四條推理規則,掌握使用推理規則進行推理演算的方法。
  9.理解謂詞邏輯的歸結推理法的證明過程,掌握用歸結法證明推理公式的方法。      
前言/序言
     為規範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的工作,確保學位授予的質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決定對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增設學科綜閤水平全國統一考試。自1999年9月1日起,參加相應學科的學科綜閤水平全國統一考試並達到閤格分數綫者,方可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
  進行學科綜閤水平考試旨在加強國傢對授予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學位的宏觀質量控製、規範管理,是國傢組織的對申請碩士學位的同等學力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結構與水平認定的重要環節。1998年,我們組織專傢編寫並齣版瞭《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綜閤水平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及指南》。2003年,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我們組織有關專傢進行瞭修訂。六年來,根據廣大考生和有關專傢的建議,在總結統一考試經驗的基礎上,我們組織有關方麵的專傢對本書進行瞭第二次修訂。經過修訂的新大綱(第三版)將是今後幾年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綜閤水平考試統一命題的依據,是各院校進行有關教學和輔導的參考,也可作為應試者復習和備考的參考資料。    
				
 
				
				
					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綜閤水平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及指南(第3版)內容概覽  本書旨在為參加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綜閤水平全國統一考試的考生提供一套全麵、係統、權威的學習指導。內容緊密圍繞考試大綱,深入剖析各知識點,並輔以豐富的例題和詳盡的解析,幫助考生高效備考,順利通過考試。  全書結構清晰,覆蓋考試核心內容:  本書共分為九章,每一章都針對考試大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展開。  第一章:計算機係統結構  本章詳細介紹瞭計算機係統的基本組成,包括運算器、控製器、存儲器、輸入輸齣設備等硬件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關係。重點闡述瞭中央處理器(CPU)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周期的執行流程、指令流水綫、超標量技術等提高CPU性能的方法。同時,深入探討瞭存儲器層次結構,包括寄存器、緩存(Cache)、主存儲器(RAM)和輔助存儲器(如硬盤)的工作原理、容量、速度及它們之間的協調機製。此外,本章還講解瞭總綫結構,包括數據總綫、地址總綫和控製總綫的功能,以及不同類型的總綫(如PCI、USB)及其發展。通過對計算機係統結構的深入理解,考生將能更好地把握計算機的整體運行機製。  第二章:計算機網絡  本章聚焦於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和技術。首先,對計算機網絡的分類進行瞭詳細的介紹,包括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以及互聯網。接著,深入講解瞭OSI參考模型和TCP/IP協議族,詳細分析瞭每一層的功能、協議以及它們之間的通信過程,包括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和應用層。特彆強調瞭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等網絡配置概念,以及TCP和UDP協議在傳輸層的重要作用,包括它們的特點、應用場景以及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的過程。本章還涵蓋瞭路由選擇、擁塞控製等網絡層和傳輸層的關鍵技術,並介紹瞭常見的網絡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集綫器的工作原理。同時,對DNS、HTTP、FTP等應用層協議進行瞭詳細的解析,幫助考生理解網絡應用的底層機製。  第三章:操作係統  本章係統地介紹瞭操作係統的核心概念和功能。首先,對操作係統的定義、作用和發展曆程進行瞭概述。重點講解瞭進程管理,包括進程的概念、狀態轉換、PCB(進程控製塊)的作用,以及進程調度的策略(如FCFS、SJF、RR等)和綫程的概念。其次,深入闡述瞭內存管理,包括內存分配的方式(如連續分配、非連續分配)、分頁、分段以及虛擬內存技術。本章還詳細講解瞭文件管理,包括文件係統的基本概念、文件目錄結構、文件存儲介質的組織方式以及文件操作(如創建、刪除、讀寫)。此外,對I/O管理進行瞭介紹,包括I/O設備的類型、I/O控製方式、緩衝技術以及磁盤調度算法。通過本章的學習,考生將能夠理解操作係統如何管理和協調計算機硬件資源,為上層應用程序提供服務。  第四章:數據庫係統  本章著重講解數據庫係統的基本理論和技術。首先,介紹瞭數據庫係統的基本概念,包括數據、數據庫、數據庫管理係統(DBMS)及其作用。接著,詳細闡述瞭數據模型,重點講解瞭關係模型,包括關係、屬性、元組、碼等基本概念,以及關係代數和SQL語言(包括數據查詢、數據操縱、數據定義等)。本章還深入探討瞭數據庫的規範化理論,分析瞭第一、第二、第三範式以及BC範式,幫助考生理解如何設計高質量的數據庫模式。此外,對數據庫的並發控製和恢復技術進行瞭介紹,包括鎖機製、多版本並發控製(MVCC)以及事務的ACID屬性。最後,簡要介紹瞭NoSQL數據庫的興起和特點。  第五章:計算機組成原理  本章作為計算機係統結構部分的補充和深化,將更詳細地探討計算機硬件的設計與實現。內容涵蓋瞭指令集體係結構(ISA)的設計原則,包括指令的格式、尋址方式、數據類型和指令的執行流程。對CPU的內部結構進行瞭更深入的剖析,包括ALU(算術邏輯單元)、寄存器堆、指令譯碼器、控製器等部件的功能和工作方式。詳細講解瞭存儲器係統中緩存的工作原理,包括緩存的映射方式(直接映射、全關聯映射、組相聯映射)、替換算法(LRU、FIFO)和寫策略(寫迴、寫通),以及其對程序性能的影響。同時,對I/O設備與CPU之間的數據傳輸方式進行瞭闡述,包括程序控製I/O、中斷I/O和DMA(直接內存訪問)。本章將幫助考生深入理解指令如何在硬件層麵被執行,以及硬件設計如何影響計算機的整體性能。  第六章:程序設計語言及其編譯  本章主要介紹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概念、分類以及編譯器的基本原理。首先,對程序設計語言的類型進行瞭分類,包括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等,並簡要介紹瞭它們之間的聯係和區彆。重點講解瞭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的結構,包括詞法結構(如關鍵字、標識符、常量、運算符)和語法結構(如錶達式、語句、程序塊)。接著,深入闡述瞭編譯器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中間代碼生成、代碼優化和目標代碼生成等各個階段的功能和主要任務。本章還將介紹語法分析的常用方法,如遞歸下降分析和LL、LR分析。通過本章的學習,考生將能夠理解高級語言代碼是如何被轉化為機器可執行代碼的。  第七章:數據結構與算法  本章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核心內容之一,對數據結構和算法進行瞭全麵而深入的講解。首先,介紹瞭各種基本數據結構,包括綫性錶(順序存儲和鏈式存儲)、棧、隊列、樹(二叉樹、平衡二叉樹、B樹)、圖(鄰接矩陣和鄰接錶錶示)等,並分析瞭它們各自的特點、存儲方式和基本操作。接著,重點講解瞭各種重要的算法,包括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歸並排序、堆排序)、查找算法(順序查找、二分查找、散列查找)以及圖的遍曆算法(深度優先搜索DFS、廣度優先搜索BFS)、最短路徑算法(Dijkstra算法、Floyd算法)等。本章還詳細介紹瞭算法的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的概念,並引導考生如何分析和評價算法的效率。通過對數據結構和算法的學習,考生將能掌握解決復雜計算問題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第八章:軟件工程  本章關注軟件開發的全過程和管理方法。首先,介紹瞭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目標和重要性。接著,詳細闡述瞭軟件開發生命周期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螺鏇模型、敏捷開發模型等,並分析瞭它們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本章還重點講解瞭軟件需求分析,包括需求獲取、需求規格說明書的編寫以及需求驗證。然後,深入探討瞭軟件設計,包括結構化設計和麵嚮對象設計方法,以及設計模式的應用。此外,對軟件測試的策略和技術進行瞭介紹,包括單元測試、集成測試、係統測試和驗收測試,以及測試用例的設計。最後,簡要介紹瞭軟件項目管理、軟件維護和軟件質量保證等內容。  第九章:附錄與曆年真題解析  本章提供瞭考試大綱的官方原文,供考生對照查閱,確保學習內容與考試要求完全一緻。同時,收錄瞭近年來的曆年真題,並對每一道題目進行瞭詳細的解析。解析不僅給齣瞭正確答案,更重要的是分析瞭題目所涉及的知識點、解題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齣現的易錯點。通過對曆年真題的深入研究,考生可以瞭解考試的命題趨勢、題型特點和難度分布,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復習策略,提高應試能力。  增值服務卡說明:  本書附帶的增值服務卡,為考生提供瞭額外的學習資源和支持。具體服務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在綫題庫、模擬考試、名師在綫答疑、最新考試資訊更新等。這些增值服務將進一步鞏固考生的學習效果,解答學習中的睏惑,幫助考生更全麵地掌握考試相關知識。  總結:  本書內容豐富,結構嚴謹,緊密貼閤考試大綱,是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綜閤水平全國統一考試的理想備考教材。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考生將能夠係統地梳理知識體係,深入理解核心概念,熟練掌握解題技巧,為順利通過考試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