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拓殖记

澳洲拓殖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坦奇 著,刘秉仁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55994
版次:1
商品编码:10127349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8-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本猎奇的书,这是一本有教育意义的书。我们从澳大利亚的殖民史中学习什么?首先是探险精神。正如作者反复强调,英国人的好奇是他们到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200多年前从英格兰到植物学湾的远征,就像历史学者所说,如同今天送一个人到月球那么轰动。人类探险的工作已经做完了吗?没有。还有无数的领域用得着探险精神。还有无数的事情需要克服重重困难,需要九死一生的冒险精神。
  书中的殖民者因为等不到英国的补给,濒临死亡的绝境,但在绝望中仍心存希望。他们勇于或被迫抛弃熟悉的生活环境,去勇敢探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在海上的搏斗,使他们在世界各个角落扎根,地图上曾经到处都是大英帝国殖民地的“粉红块”。“日不落帝国”早成历史,帆船时代的探索精神对于我们却仍然是有益的。地球上也许很难找到没被发现的大陆了,但是在大气层外的空间是无限的。

目录

植物学湾远征亲历记
1.从囚犯登船到舰队离开英格兰
2.从离境到抵达特内里费岛
3.从舰队抵达特内里费岛到它离开那里前往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4.从特内里费岛到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的航行
5.从舰队抵达里约热内卢到舰队离开此地开往好望角,及关于巴西的一些评述
6.从巴西到好望角的航程以及舰队在好望角的 交易的报告
7.从好望角到植物学湾的航程
8.从舰队抵达植物学湾到撤离该地,对杰克逊港的占领。和土著人的会面,关于植物学湾附近地区的报道
9.杰克逊港的占领,海军陆战队和囚犯的下船
10.委任状的宣读,正式接管定居点,及有关这个地区的法庭及其公开审判程序的报道
11.对新南威尔士土著人的描述,以及我们和他们的交易
12.法国人离开植物学湾,“供给”号从诺福克岛返回以及鲍尔上尉在航行途中的发现
13.杰克逊港1788年4至5月份的事务进展
14.从6月初到舰队出发回欧洲
15.这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它的出产、气候等等
16.殖民工作的进展,捎这本书回英格兰的船出发时各方面的状况
17.关于建立殖民地可能给祖国带来的益处的一些想法补笔

杰克逊港殖民全记录
1.对1788年7月我的前一本书叙述截止时杰克逊港情况的追述
2.从第一舰队于1788年7月返航到当年年终殖民地进展详报
3.1789年年初到3月底殖民地进展详报
4.1789年4月和5月殖民地进展详报
5.截止到1789年末的殖民地的进展详报
6.从1790年年初至5月份殖民地进展详报
7.1790年6月、7月、8月殖民地进展详报
8.1790年9月初殖民地进展详报
9.1790年9月后半月和lO月份殖民地事务详报
10.“供给”号由巴达维亚返回;殖民地在1790年11月的状况
11.1790年11月殖民地的进一步的报告
12.1790年12月前期殖民地进展详报
13.直到1791年5月的殖民地进展详报
14.新南威尔士旅行日记
15.到1791年年末殖民地进展详报
16.直到1791年12月18日我离开时的殖民地进展详报,以及对当时情况的一些描述
17.有关这个地区的杂记。关于它的蔬菜生产。
关于它的气候。关于它的动物的出产。关于土著人,等等。
18.对于囚犯的观察
19.与在新南威尔士的海岸发展捕鲸业的可能
性有关的事实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新南威尔士地方和军队机构名单
索引

精彩书摘

  1.从囚犯登船到舰队离开英格兰
  海军陆战队和囚犯们先在朴次茅斯和普利茅斯的河中登船,整个远征舰队于1787年3月16日在马瑟班克会合,并且在那里一直待到5月13日。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在一艘运输舰上轻微地出现接触性传染病,整个舰队普遍健康。囚犯们精神高昂,几无埋怨及不满之声,倒似乎都急切地盼望着早点开拔。
  能否维持恰当的权威和秩序,事关看守囚犯的官兵的名誉和安全,因此,在登船的时候,囚犯们就立刻被最严厉地告诫:他们当中有任何不听指挥或企图强行逃跑行为的人,都将被立刻处死——这条指令是当着囚犯们的面发布给哨兵的。令双方高兴的是,情况还好,需要使用这种极端办法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发生,囚犯们的行为大体上是谦逊、顺从和规范的。说真的,假如我不在这里向读者证明他们的行为举止是如此谨慎、得体的话,那么,我会觉得我对不住那些不幸的人。
  耽搁了好多个星期,整日无所事事,这情形乍一看是挺无聊的,但也不是没有好处:正是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囚犯中间建立起一种必要的规制,形成一套安全防卫体系,以防万一那些人疯狂和绝望到想毁掉我们。
  在我们奉命行使的差事中,还有其他一些棘手的任务,检查所有送上船和从船上发出去的信件就是一桩烦人的、讨厌的活。在我所乘坐的那艘船上,信件的数量和内容经常让我感到非常吃惊。这些信件因写信的人性情不同而风格各异,但是最常见的话是:重返家园是很难啦,可怕的难受的航程,以及那个遥远的野蛮地区的可怖前景。但是,这种明显的沮丧绝少是出于伤感,而多数无疑是为博取同情和寻求接济而耍的一种把戏。信的最后无一例外地是要钱或者要烟草。对那些来自下层社会的烟民来说,烟草是一种极其奢侈的东西,而他们要烟草,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船上,除非生病,他们被禁止在任何情况下喝烈性酒。

前言/序言

  《澳洲拓殖记》包含英国人沃特金·坦奇(watkin Tench)所写的《植物学湾远征亲历记》 两本 书,第一本书初版于1789年,第二本初版于1793年。本次翻 译主要依据由澳大利亚博物馆研究员蒂姆·弗兰纳里编注、墨尔本的文本出版公司(The Text Publishing(Company)于1996年出版、2003年重印的两书合集本,书名《1788》。
  这两本书记述了英国向澳大利亚殖民的“第一舰队”航行过程及到达澳大利亚后头4年在悉尼的殖民拓展情况。作者 依据他本人亲历及转引他本人的日记而写成两本书,叙述真实、严谨,现场感很强,叙述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引人人胜。两本书故事连贯,并不重复。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书

评分

不错啊

评分

6岁时入塾读书,但是他童年也是一个笨小孩(详见《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上部)第一集:“谁来拯救笨小孩”)。但是他勤奋好学,坚持不懈。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评分

狠不错,很好看

评分

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评分

性价比很高 工作之余,人们或楚河汉界运筹帷幄,或轻歌曼舞享受生活,而我则喜欢翻翻书、读读报,一个人沉浸在笔墨飘香的世界里,跟智者神游,与慧者交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醉在其中。我是一介穷书生,尽管在学校工作了二十五年,但是工资却不好意思示人。当我教训调皮捣蛋的女儿外孙子们时,时常被他们反问:“你老深更半夜了,还在写作看书,可工资却不到两千!”常常被他们噎得无话可说。当教师的我这一生注定与清贫相伴,惟一好处是有双休息日,在属于我的假期里悠哉游哉于书香之中,这也许是许多书外之人难以领略的惬意。好了,废话不多说。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废话不多说 同时买了三本推拿的书和这本,比认为这本是最好的!而且是最先收到的!好评必须的,书是替别人买的,货刚收到,和网上描述的一样,适合众多人群,快递也较满意。书的质量很好,内容更好!收到后看了约十几页没发现错别字,纸质也不错。应该是正版书籍,谢谢现在,京东域名正式更换为JDCOM。其中的“JD”是京东汉语拼音(JING DON|G)首字母组合。从此,您不用再特意记忆京东的域名,也无需先搜索再点击,只要在浏览器输入JD.COM,即可方便快捷地访问京东,实现轻松购物。名为“Joy”的京东吉祥物我很喜欢,TA承载着京东对我们的承诺和努力。狗以对主人忠诚而著称,同时也拥有正直的品行,和快捷的奔跑速度。太喜爱京东了。|给大家介绍本好书《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自序: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我曾经想过,如果能时光穿梭,遇见从前的自己,是否可以和她做朋友。但我审慎地不敢发表意见。因为从前的自己是多么无知,这件事是很清楚的。就算怀着再复杂的爱去回望,没准儿也能气个半死,看着她在那条傻乎乎的路上跌跌撞撞前行,忍不住开口相劝,搞不好还会被她厌弃。你看天下的事情往往都是一厢情愿。当然我也忍住了各种吐槽,人总是要给自己留余地的,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是,未来的自己回望现在,看见的还是一个人。好在现在不敢轻易放狠话了,所以总算显得比年轻的时候还有一分从容。但不管什么时候的你,都是你。这时间轴上反复上演的就是打怪兽的过程。过去困扰你的事情,现在已可轻易解决,但往往还有更大的boss在前面等你。“人怎么可能没有烦恼呢”——无论是你初中毕业的那个午后,或者多年后功成名就那一天,总有不同忧伤涌上心头:有些烦恼是钱可以解决的,而更伤悲的是有些烦恼是钱解决不了的。我们曾经在年少时想象的“等到什么什么的时候就一切都好起来了”根本就是个谬论。所以,只能咬着牙继续朝前走吧。

评分

评分

不错的书。《澳洲拓殖记》记述了英国向澳大利亚殖民的“第一舰队”航行 过程及到达澳大利亚后头4年在悉尼的殖民拓展情况。作者依据他本人亲历及转引他本人的日记而写成两本书,叙述真实、严谨,现场感很强,叙述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引人人胜。两本书故事连贯,并不重复。全书包括《植物学湾远征亲历记》和《杰克逊港殖民全记录》两书,是澳大利亚现代历史的起点之著,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英国人在1787年初到澳大利亚之后,如何靠岸、定居、开垦、与土著打交道、与大不殖颠联系、获得食物…… 在此书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帝国到达殖民地之后是如何开始殖民,美洲太散太大,亚洲历史太久,都不是考察殖民问题的好例子,只有澳大利亚是提供考察殖民问题最佳的标本,因为它基本没有传统文化、是一块很小的“新大陆”,更重要的是,第一次殖民部队从出发到定居下来,都有着亲身经历者坦奇的记录,再清晰不过了,如果要标本式的研究殖民,这本书是非常好的切入点。从书中我们会看到殖民者踏上殖民地的感觉、第一次见到土著的惊讶、开垦的艰辛、管理的困难……这本书,能够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殖民的“奇点”,实为珍贵。 书中没有交待原来的土著是什么人种。按我所查的资料显示,土著居民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其祖先可能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从东南亚迁入,18世纪坦奇他们到来时,约有30万人,分为500多个部落。社会尚处在原始公社制的早期阶段,部落无严密组织,常以地方群体或胞族为活动单位。盛行图腾崇拜。使用石、木、骨制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殖民时代惨遭屠杀人口锐减,幸存者被驱赶至中西部沙漠地带。1972年成立土著居民事务部,承认土著居民对部分土地的所有权。今多保持传统生活,少数人同化于白人社会,在牧场或其他企业工作。

评分

很有用~也很新~纸质很好,印刷也不错,书本平滑没有皱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