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动物志第5卷

天目山动物志第5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鸿等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天目山
  • 动物
  • 动物志
  • 浙江
  • 自然
  • 生物
  • 科普
  • 第五卷
  • 野外调查
  • 生态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53126
商品编码:10153193109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作  者:吴鸿 等 主编 定  价:120 出 版 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01日 页  数:325 装  帧:精装 ISBN:9787308153126  虫脩 目phasmatodea
一、虫脩 科Phasmatidae
虫脩亚科Phasmatinae
短肛虫脩族Bacalini
短肛虫脩属Baculum Saussure, 1861
1.1 天目山短肛虫脩Baculum tianmushanense Chen&He, 1995
1.2 小角短肛虫脩Baculum bracjucerum Chen & He, 1995
二、异虫脩科Heteronemiidae
长角枝虫脩亚科Necrosciinae
小异虫脩属Micadina Redtenbacher, 1908
1.3 双叶小异虫脩Micadina bilobata Liu&Cai, 1994
华枝虫脩属Sinophasma Gunther, 1940
1.4 角臀华枝虫脩Sinophasma angulata Liu, 1987
1.5 瓦腹华枝vSinophasma honei Gunther, 1940
第二章 虫齿 目Psocoptera
粉虫齿亚目Troctomorpha
一、重虫齿科Amphientomidae
通重虫齿属Diamphipsocus Li, 1997
2.1 线斑通重虫齿Diamphipsocus grammostictous Li, 2002
虫齿亚目Psocomorpha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野生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开发动物资源,首先必须认识动物,给每种动物以正确的名称,通过详细表述并记录动物种类、自然地理分布、生物学习性、经济价值与利用等信息,规范各类动物物种的种名和学名,对特有种、珍稀种、经济种等重大物种的保护管理、研究利用等作客观记载,为后人进一步认识动物提供翔实的依据。孙长海主编的这本《天目山动物志(第5卷)》经野外标本采集,鉴定共计11目66科151属293种,其中□目2科3属5种,【虫齿】目14科36属74种,虱毛目10科14属18种,缨翅目2科13属22种,广翅目2科6属12种,蛇蛉目1科2属2种,脉翅目10科22属34种,捻翅目的1科1属2种,长翅目2科3属12种,蚤目4科13属14种,毛翅目18科38属98种。同时,对实际研究过的种类作了比较详细的形态描述,每个种均列有生物学、有关文献和分布等,并编有分种检索表。本志不仅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天目山丰等
《山海间,生灵的低语——天目山生物图鉴》 卷首语: 天目山,这片孕育着无数生命奇迹的土地,自古以来便以其深邃的灵气和磅礴的生机,吸引着探寻者们的目光。它如同一位沉默的智者,静静地守护着一方水土,也慷慨地向世人展示着生命演化的鬼斧神工。然而,在这片广袤的绿色帷幕之下,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又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不被察觉的角落里,演绎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生存传奇? 本书,并非是对某一部既有著作的简单续写或重编。它更像是一次全新的启程,一次对天目山独特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田野调查与精细梳理。我们希望以一种更加直观、更加生动的方式,将这座山的呼吸、它的脉搏、它跳动着的生命力,通过文字和影像,传递给每一个热爱自然、渴望了解生命奥秘的你。 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无论大小,无论外表如何,都拥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生存智慧。它们是这个星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构成生态系统精密运转的每一颗螺丝钉。了解它们,不仅仅是增长知识,更是对生命本身一次深切的敬意与感悟。 因此,《山海间,生灵的低语——天目山生物图鉴》应运而生。它将带你穿越层峦叠嶂,潜入幽深溪谷,探访葱郁林地,聆听虫鸣鸟叫,感受微风拂过草叶的轻柔。我们将以最朴素的语言,最严谨的态度,为你呈现一个全面而鲜活的天目山生物画卷。 本书特色与内容展望: 本书将聚焦于天目山地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力求覆盖从微观的昆虫,到飞禽走兽,再到珍稀植物等各个层面。我们将摒弃过于学术化的堆砌,而是以一种更贴近自然的视角,捕捉每一个生命的精彩瞬间。 一、 宏观鸟瞰:天目山的生态脉络 在深入具体物种之前,本书将首先描绘天目山作为一处重要生态廊道的宏观图景。我们将分析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如海拔梯度、气候特征、土壤类型等)如何塑造了其生物多样性,探讨不同生境(常绿阔叶林、混交林、竹林、溪流湿地等)的特征及其承载的特定生物群落。我们将介绍影响天目山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例如历史演替、人为活动的影响以及生态保护的努力。这一部分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认识天目山生物的宏观框架,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 微观生命的律动:无脊椎动物的奇趣世界 昆虫,作为地球上数量最庞大、种类最繁多的生物类群,在天目山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书将花费大量篇幅,细致地呈现天目山令人惊叹的无脊椎动物多样性。 昆虫的王朝: 我们将重点关注具有代表性的昆虫类群,例如: 蝶类与蛾类: 它们绚丽的色彩,多样的形态,以及与植物之间复杂的授粉关系,将一一为您展现。从常见的斑纹到隐匿林间的珍稀种类,我们将记录它们的生长周期、食性偏好和迁徙习性。 鞘翅目(甲虫): 它们坚硬的鞘翅下,蕴藏着千变万化的形态和生态位。我们将介绍那些在枯木中腐食的勤劳者,在花丛中穿梭的访花者,以及在土壤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地下居民。 膜翅目(蚂蚁、蜜蜂、黄蜂): 它们高度的社会性,复杂的群体协作,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多重功能,将为您揭示一个微观世界的复杂社会结构。 其他重要类群: 此外,我们还将触及蜻蜓、蝗虫、螳螂、直翅目、半翅目等类群,它们各自的独特生活方式和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软体与节肢的魅力: 除了昆虫,本书还将介绍其他重要的无脊椎动物,如: 蜘蛛家族: 它们精巧的网,卓越的捕食技巧,以及各种形态的演变,将展示捕食者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智慧。 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 蚯蚓在土壤改良中的贡献,蜈蚣、马陆等在分解者链条中的作用,都将得到细致的描绘。 三、 脊椎生命的奔跑与飞翔:鸟类、哺乳动物与爬行类 天目山不仅是昆虫的天堂,更是许多脊椎动物的家园。 羽翼下的生命:鸟类的迁徙与鸣唱 我们将以详细的图文,介绍天目山区域的常见及珍稀鸟类。从林间的歌唱家,到溪边的捕食者,再到夜间的幽灵,我们将记录它们的分布、繁殖习性、食性以及候鸟迁徙的壮丽景象。 特别地,我们将关注一些对生境要求极高的鸟类,以及它们在天目山这片净土上的生存现状,并探讨保护它们的必要性。 林间的足迹:哺乳动物的秘密生活 本书将深入探究天目山内各种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它们的身影、栖息地选择、觅食策略以及繁殖行为。 我们将呈现从体型微小的鼠类,到狡黠的狐狸,再到偶尔出没的大型食草或食肉动物。通过科学的记录与观察,揭示它们在复杂环境中生存的奥秘。 对于一些可能较为隐秘的物种,我们将尝试通过痕迹、叫声等间接证据,勾勒出它们的生活轮廓。 古老的生命:爬行与两栖动物的低温世界 蛇、蜥蜴、蛙、蟾蜍等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是天目山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书将详细介绍它们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我们将关注那些依赖湿润环境的物种,以及那些在石缝、落叶层中隐藏的生命,揭示它们适应环境的独特方式。 四、 绿色生命的脉搏:天目山的植物与真菌 生命不仅仅意味着动物,广袤的植物群落构成了天目山生态系统的基础,而真菌则在物质循环中扮演着沉默但关键的角色。 森林的构成:树木、灌木与草本 我们将重点介绍天目山的主要森林类型及其代表性树种,如常绿阔叶林中的中山树种,以及它们在不同海拔和坡度上的分布规律。 本书还将关注那些在林下、林缘生长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它们为众多小型动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 我们将结合植物的形态特征、开花结果的季节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展现植物生命的律动。 隐秘的王国:真菌与苔藓 真菌在分解枯枝落叶、循环养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将介绍一些在天目山常见的真菌种类,以及它们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苔藓、蕨类等指示性植物,是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将展示它们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姿态。 五、 生态视角与保护呼唤 本书并非仅仅是物种的罗列,更重要的是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探讨天目山生物多样性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保护的意义。 物种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将尝试描绘食物网的构成,展示捕食与被捕食、寄生与共生等关系,理解物种之间精密的配合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境的保护与恢复: 通过对各种生物生存环境的深入了解,本书将间接强调保护原生境的重要性,以及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我们将从生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审美等多个层面,阐述保护天目山生物多样性的深远意义,并为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启示。 结语: 《山海间,生灵的低语——天目山生物图鉴》是一部关于发现、关于理解、关于尊重的著作。它邀请你一同走进天目山,倾听那来自山海深处的生灵低语,感受生命的力量与美丽。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更多人认识到自然之美,理解生命之可贵,从而汇聚起保护这份宝贵财富的决心与行动。 这片土地的故事,永远在继续。而这本书,只是其中一个动人的章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天目山动物志》系列,一直是我书架上的珍藏,这次第五卷的到来,更是让这份珍藏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虽然对其中的专业术语还不能完全理解,但作者那种对自然万物饱含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却能深深地打动我。我常常在想,在那些作者亲身跋涉、仔细观察的时刻,他们看到了怎样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是晨曦中第一声鸟鸣的悠扬,还是夜幕下某种夜行动物悄然的身影?第五卷的出版,我想必定是作者们付出了无数心血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动物的百科全书,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关于自然的诗篇,用最真实、最朴实的语言,向我们展示着天目山这片土地的无穷魅力。

评分

不得不说,《天目山动物志》系列的书籍,每一本都能带给我不同的惊喜,而第五卷的出现,更是让我对这片神奇的土地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觉得,作者们不仅仅是在记录动物,更是在记录一段段鲜活的生命故事。他们用文字勾勒出动物们的习性,用图像展现出它们的形态,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为我们揭示了动物们与这片土地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特别期待在第五卷中,能读到一些关于天目山气候变化对动物们生活影响的观察,或是不同物种之间微妙的共生关系。这种将科学研究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写作方式,正是这套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评分

这套《天目山动物志》系列,我一直都有关注,尤其是第五卷的推出,更是让我期待已久。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翻阅,但光是看到封面和目录,就能感受到编纂者的用心。天目山,这片充满神秘与生机的土地,孕育了多少令人惊叹的生命,而这套“动物志”仿佛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其中隐藏的奥秘。我特别好奇,这一卷会着重描绘哪些在过往的卷册中可能被提及但未被深入探讨的物种?是那些数量稀少、行踪诡秘的隐士,还是那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容易被忽视的细微生命?我设想着,在作者的笔下,或许会有对某种鸟类迁徙路线的精妙推测,又或是对某种昆虫复杂社会结构的详尽解析。这种对生命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吸引我一直追随这套书的原因。我期待着,第五卷能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对天目山这片土地的生命脉络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最近入手了《天目山动物志》的第五卷,迫不及待地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初步的感受。这本书的厚重感和精美的排版,首先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打开扉页,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但同时又不失趣味性和可读性。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每一个物种时,不仅仅是简单罗列它们的特征,而是巧妙地融入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细节,仿佛能看到这些动物在天目山的山林间、溪流旁、甚至是在我们不经意间留下的痕迹。例如,在介绍某种两栖动物时,作者可能会细致地描绘它们独特的求偶方式,或是它们在特定季节的活动规律,这些细节都让人感觉触手可及,仿佛身临其境。而且,我注意到,这本书的图文并茂做得非常出色,每一张插图都栩栩如生,细节之处尽显功力,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愉悦感。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了解一座山,首先要从它的生命开始。而《天目山动物志》第五卷,恰恰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视角。我非常赞赏作者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他们在文字中展现出的细致入微,让我仿佛跟随他们一起,在天目山的密林深处,进行着一场场激动人心的探索。我特别期待能够读到关于天目山特有物种的深入介绍,那些可能只有在这里才能寻觅到的独特生命。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记录了多少种动物,更在于它传递给我们一种怎样的生命观。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将能对天目山这个生态系统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也更能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