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实验实训规划教材:基础地质学实习教程

高等学校实验实训规划教材:基础地质学实习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钱建平 等 著
图书标签:
  • 地质学
  • 实习
  • 实训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地质实习
  • 基础地质学
  • 实验教学
  • 地质实训
  • 大学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445829
版次:1
商品编码:1016773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3
字数:19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实习教程分为野外地质工作基础知识准备、实习区地质概况、野外实习教学内容与要求、附录四大部分。其中以地质路线和地质现象为核心,并配有相应的地质现象照片和素描图。
  本实习教程适合地质类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同时也可作为桂林地质旅游、观光和考察的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野外地质工作基础知识准备
第一章 地质罗盘的结构及使用
第一节 地质罗盘的结构
第二节 地质罗盘的检查、校正与保护
第三节 地质罗盘的使用
第二章 GPS的原理及使用
第一节 GPS系统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GPS定位原理
第三节 GPS定位方法
第四节 GPS定位误差
第五节 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第六节 eTrex SUMMIT手持GPS功能和使用方法简介
第三章 岩石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第一节 沉积岩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第二节 岩浆岩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第三节 变质岩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第四章 地层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第一节 岩性、岩性组合及地层结构的观察描述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观察和采集
第三节 地层接触关系的观察与描述
第四节 地层系统和单位的建立
第五节 沉积构造及沉积相分析
第五章 构造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第一节 褶皱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第二节 断层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第三节 节 理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第四节 劈理的野外观察与描述
第六章 野外记录的方法及要求
第二篇 实习区地质概况
第七章 桂林实习基地地质概况
第一节 桂林地理概况
第二节 地层
第三节 构造
第四节 岩浆岩
第五节 变质岩
第六节 矿产
第七节 桂林地质发展简史
第三篇 野外实习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八章 路线地质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反虹管实习路线(河流地质作用)
第二节 白竹境实习路线(断层现象)
第三节 大圩实习路线(泥盆-石炭系剖面及古生物)
第四节 杨堤实习路线(中-上泥盆统剖面)
第五节 永福实习路线(断层及角度不整合)
第六节 唐家湾实习路线(地下河地质作用)
第七节 牛塘界实习路线(花岗岩及钨矿)
第八节 公平实习路线(天生桥及铁矿)
第九节 螺蛳山实习路线(泥盆-石炭系剖面及褶皱)
第十节 尧山实习路线(滑坡)
第十一节 南边村实习路线(泥盆一石炭系剖面)
第十二节 漓江实习路线(岩溶地貌及溶洞)
第十三节 古东实习路线(瀑布)
第十四节 雷劈山实习路线(崩塌)
第十五节 猫儿山实习路线(花岗岩及土壤剖面分带)
第十六节 胡家洞实习路线(考核)
第九章 实习报告编写提纲
第四篇 附录
附录1 基础地质学实习大纲
附录2 常用地质图例、花纹、符号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地质罗盘的结构及使用
  地质罗盘,简称罗盘,它与地质锤、放大镜一起统称为“地质三件宝”,是地质工作者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必备的重要工具之一。借助它,我们可以确定方向,测量各种面状构造(如岩层层面、断层面、节理面、劈理面等)、线状构造(擦痕)和地质体(岩体、岩脉和矿体等)的产状。正确使用地质罗盘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本章主要介绍地质罗盘的结构、检校与使用方法。
  第一节 地质罗盘的结构
  地质罗盘的结构原理与普通指南针一样,它的磁针是按照地球的磁场方向指向南北。地质罗盘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有两种:一种外形呈长方形,简称长罗盘;另一种外形呈近圆形、盒式,简称圆罗盘或盒式罗盘,又称盒式袖珍经纬仪。尽管地质罗盘的样式较多,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都相同,现以盒式地质罗盘为例予以说明。
  盒式地质罗盘是用连接合页将上盖、外壳与底盘连成一体,且可以开合的罗盘仪。最主要的元件是磁针、玛瑙轴承和顶针。此外,还配有反光镜、水平刻度盘、底盘水准器、垂直水准器、瞄准觇板及磁针制动螺旋等部件(图1-1)。

前言/序言

  桂林基础地质实习基地拥有一系列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名甲天下的漓江沿岸风光瑰丽的喀斯特地貌;中国唯一的岩溶博物馆;以砂岩丹霞地貌为特征,总面积达125km的资源国家地质公园;以花岗岩地貌为特征,号称华南第一峰的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边村国际泥盆一石炭系界线副层型剖面。
  特别是南边村剖面是由我院教师韦炜烈副教授首先发现的,它位于桂林西北郊的南边村附近,并于1988年5月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层委员会泥盆一石炭系界线工作组确定为国际泥盆一石炭系界线辅助(副)层型剖面(全世界仅有三处)。该剖面的建立,为世界研究泥盆一石炭系界线提供了地点和丰富资料,近年已接待了近30个国家及地区上百位专家考察和研究。
  区内先后开展过1:20万和l:5万地质填图,具有一定的地质工作基础。区内不同时代地层出露较全,自前寒武纪以来的地层均有分布,但以上古生界特别是泥盆系分布面积最广,下石炭统次之,其中泥盆一石炭纪地层古生物化石甚多。区内三大类岩石出露齐全,褶皱、断裂发育,滑坡、崩塌现象广泛,各类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非常丰富,其中尤以河流地质作用和地下水地质作用更为典型。此外尚有铁、铜、铅、锌、钨和金等金属矿产产出,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重晶石、硅灰石、石英砂岩、磷、煤、滑石等非金属矿产亦非常丰富。
  桂林基础地质实习基地建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已有五十余年历史。经过桂林工学院老一辈地质工作者辛勤耕耘,先后开辟了反虹管实习路线(河流地质作用)、白竹境实习路线(人工湖及区域性断裂)、大圩实习路线(泥盆一石炭纪地层剖面及古生物和牛轭湖)、杨堤实习路线(深水相泥盆纪地层剖面)、永福实习路线(奥陶系与白垩系角度不整合)、唐家湾实习路线(浅水相泥盆纪地层剖面及地下河地质作用)、牛塘界实习路线(花岗岩及钨矿)、公平实习路线(溶蚀天生桥及宁乡式铁矿)、螺蛳山实习路线(褶皱及断裂)、尧山实习路线(滑坡作用)和漓江实习路线(岩溶地貌及溶洞),近年根据新专业建设和实习教学内容的改革,又新增了古东实习路线(多级瀑布及石灰华)、雷劈山实习路线(崩塌作用)和猫儿山实习路线(花岗岩及土壤剖面分带)等。实习区自然地理条件较好,交通便利,是基础地质实习理想的基地。
基础地质学实习教程:探索地球深层奥秘的实践指南 本书旨在为地质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野外与室内地质实习指导,是构建扎实的野外工作技能和分析能力的关键配套教材。本书的编写严格遵循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对实践能力的核心要求,注重理论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 【核心内容概览】 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从基础的野外安全与规范入手,逐步深入到各类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采样、制图及分析测试的全过程。内容覆盖了地球科学实习的各个核心模块,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现代地质学研究的基本技术手段。 第一部分:野外实习准备与安全规范 本部分详细阐述了进入野外环境进行地质考察前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内容包括: 1. 野外工作伦理与安全守则: 强调地质工作者对环境、文物及自身的责任。涵盖了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与使用(如个人急救包、防护服、安全帽等)、复杂地形(陡坡、水域、岩溶区)下的行走技术、应对极端天气(雷暴、泥石流、高温)的预案,以及团队内部的通讯与联络标准程序。 2. 基础地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 详尽介绍了地质锤、罗盘(或地质指南针)、GPS定位仪、放大镜、岩石学镜、卷尺、测爆仪等常用工具的结构、原理、精确使用方法及其日常维护保养知识。特别强调了数字测绘工具(如带有激光测距功能的设备)在现代野外工作中的集成应用。 3. 实习路线规划与基础信息获取: 教授如何利用地形图、地质图、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预先路线设计,评估工作强度和潜在风险。介绍如何查阅和解读区域地质背景资料,为实际考察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岩石学与矿物学实习 本部分专注于培养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宏观识别能力和微观分析能力,是地质学实习的基石。 1. 矿物学野外鉴定实践: 系统指导学生在野外环境下,依据矿物的基本物理性质(颜色、光泽、条痕、硬度、解理、断口、比重估算)进行快速、准确的现场定性识别。重点区分常见的造岩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及其变种。 2. 岩石学现场分类与描述: 针对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提供了统一的描述框架。 火成岩: 重点考察岩石的化学成分(酸性、中性、基性)、结晶程度、斑状结构与微粒结构、岩浆岩的产状(侵入体、喷出岩流)及其相互关系。 沉积岩: 侧重于碎屑颗粒的成熟度、磨圆度、分选性,以及胶结物类型。对化学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如灰岩、白云岩、煤层)的特征面貌进行详细剖析。 变质岩: 强调变质相、变质梯度和变质指标矿物组合的识别,区分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和动力变质的特征。 3. 岩石学薄片制作与偏光镜下观察基础: 虽然偏光显微镜操作多在室内完成,但本部分提供了薄片制作的基本流程指导(从取样、镶嵌到磨制),并教授如何利用偏光镜下的正交偏光和单偏光特征对矿物进行初步的野外推断验证。 第三部分:构造地质学实习与地质填图 这是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地质思维的综合考验,旨在训练学生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能力。 1. 地质罗盘的熟练应用: 详尽讲解如何利用罗盘精确测量地层层理、节理、脉体的倾向(Dip Direction)和倾角(Dip Angle)。着重讲解不同测量方式(正规法、三点法)的适用条件和操作精度控制。 2. 不整合面与褶皱、断层的识别: 教授识别各种地质界线(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侵入不整合)的野外标志,如地层角度变化、侵蚀面特征等。重点指导如何追踪和识别大型褶皱(向斜、背斜)的轴面特征和地层产状变化。对于断层,讲解如何通过岩石的拖曳构造、擦痕、糜棱岩带以及两侧岩层的相对位移来判断断层性质(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及其运动学特征。 3. 地质现象的记录与图件绘制: 规定了标准的野外记录格式,包括露头描述、剖面素描和地质现象的符号化表达。详细指导学生使用描图纸或数字化设备,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绘制出符合规范的地质路线图和地质剖面图。强调地质图上的图例、比例尺和指北针的准确性。 第四部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初步实习 本部分拓展了地质学在资源勘查与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视角。 1. 水文地质野外调查: 介绍含水层、隔水层、潜水位线的判断依据。指导学生测量泉、井的出水量、水温、透明度等基本参数,并理解岩石孔隙度和裂隙度对地下水赋存的影响。 2. 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 侧重于对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因素(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初步识别。学习如何评估岩体和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如风化程度、裂隙发育密度(RQD估算)、抗剪强度(宏观判断),为初步工程选址提供地质依据。 第五部分:室内数据处理与报告撰写 实习的终点是将野外积累的数据转化为科学成果。 1. 数据整理与分析: 指导学生如何将罗盘测量数据输入到特定的地质统计软件(如Stereonet等)中进行极射赤平投影分析,以确定构造面的优势集中区、褶皱轴面线和断层活动方向。 2. 地质实习报告规范: 详细规定了实习报告的结构要求,包括引言、实习区域地质概况、野外观察结果、数据分析、结论与讨论。强调图件的规范性、文字描述的科学性和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本书的特色在于其极强的可操作性和系统性。每一章节均附有详细的野外操作步骤指南和典型案例分析,确保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少走弯路,高效地完成实习任务,真正将地质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终身受用的实践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职的地质勘查工程师,我时常需要回顾和更新自己的地质知识和实验技能,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新的勘查项目时。这本书的“基础地质学实习教程”标题,让我觉得它可能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用的操作指南,能够帮助我巩固和提升专业能力。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地层划分、构造解析、以及矿产勘查等方面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例如,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最新的野外勘查技术,比如无人机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或者一些新型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原理和实践?在实验室分析方面,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矿物成分分析、岩石物性测试、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的具体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方法。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典型矿床类型的实验研究案例,以及如何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资源评价和储量估算,那将极大地拓展我的工作视野。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进行毕业设计,需要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分析的研究生。对于实验实训的要求非常高,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提供系统性指导的书籍。这本书的“高等学校实验实训规划教材”定位,让我觉得它很可能涵盖了从野外工作的准备、现场采样技巧,到实验室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流程。我特别希望能看到关于如何在高分辨率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的辅助下进行野外地质填图的详细讲解,以及在复杂地质区域如何有效地进行样品采集和记录。在实验室分析方面,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岩石薄片鉴定、XRD(X射线衍射)、XRF(X射线荧光光谱)等常用分析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数据解读的指南。同时,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的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并指导如何将这些实验结果与区域地质背景相结合,进行科学的解释和论文撰写,那将对我完成毕业设计有巨大的帮助。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封面上“高等学校实验实训规划教材”的字样一看就给人一种严谨、专业的印象。我作为一个正在准备考研的地质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对于实验和实践的训练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过去的学习中,虽然理论知识掌握得还算扎实,但在实际动手操作方面总感觉欠缺一些系统性的指导。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它可能涵盖了从样品采集、野外调查到室内分析等一系列关键的实验环节。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地质仪器(比如显微镜、岩石薄片制作设备、以及一些常见的地球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且能够提供不同类型的地质体的实验案例,比如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以及矿物的鉴定等。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进行地质填图、地质剖面绘制的指导,以及如何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地质解释和报告撰写,那就更加完美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提升实践技能的得力助手,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刚刚步入大学,对地质学充满好奇的大一新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初步认识和理解这门学科的入门读物。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听起来有些学术化,但“实验实训”这几个字让我眼前一亮。我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能让我亲手去感受地质学的魅力。我希望能从书中了解到最基础的地质概念,比如岩石的三大类是如何形成的,常见的矿物有哪些,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实验来区分它们。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图文并茂的解释,配上清晰的实验步骤和一些趣味性的案例,让我能够像解谜一样去探索地下的奥秘。例如,书中是否会教我如何辨认不同种类的石头,或者如何在家中就能模拟一些简单的地质现象?如果这本书能够点燃我对地质学的好奇心,让我觉得学习地质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充满探索乐趣的旅程,那我就非常满意了。

评分

我是一位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虽然不是地质学专业的学生,但一直对地球的奥秘着迷。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偏向学术,但“实验实训”这个词让我感到它可能不是一本纯粹的理论书,而是能让我动手去了解地质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一些基础的地质概念,比如地球是如何形成的,不同地貌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我们身边的石头和土壤到底是什么。如果书中能有一些简单易行的家庭实验,比如如何在家中模拟火山爆发,或者如何通过简单的观察来辨认不同的矿石,那我一定会非常感兴趣。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更深的认识,并且能够从中获得一些科学的乐趣和启发,让我觉得地质学离我并不遥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