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漫画人物时,你是不是经常感觉“生动的表情”听上去挺容易,可画起来却很难?活灵活现的表情是人物形象的外在具象表现,也是体现人物魅力的点睛之处。如果你只会画简单的“喜怒哀乐”,往往难以将人物内心深处复杂的感情表现出来。
本书在介绍基本情感表现的基础上加入了“惊”“虚”的表现,在与人际关系相关的情感表现上加入了细微的心理变化和心情表达,是赋予角色灵魂、绘制“生动角色”的技法书。
本书由日本漫画名家林晃老师和九分九厘老师精心编著,书中用生动而精致的图例介绍漫画人物心情表现的绘制技巧,并辅以简明扼要的图注,使读者可以直观了解相关技法关键点,掌握漫画创作高手的绘制思路和表现手法。相信本书能够为广大动漫爱好者画出生动的角色表情提供有益的学习参考。 内容推荐 《日本漫画大师讲座22——如何生动表现角色心情》是《日本漫画大师讲座》系列书之一,由日本漫画家林晃和九分九厘编著,讲解漫画人物心情和表情的绘画方法。全书共分为3个章节,第1章介绍表现角色心情的绘制基础,内容包括头部、颈部和肩部的表现,6种常见表情表现,表现心情的明暗、动静及光影表现等;第2章讲解绘制角色的不同气质,介绍了阳气/阴气、强势/软弱、大方/小气等对比鲜明的个性特征;第3章介绍表现人际交往中的角色心情。 作者简介林晃(HayashiHikaru)
1961 年生于东京。从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毕业后,开始了漫画家的生涯。以纪实漫画《阿加康的故事》为首部职业漫画作品。师从漫画家古川肇、井上纪良,曾获得Business Jump 奖励奖、佳作奖。1997 年主持成立漫画设计制作事务所Go office。在日本国内出版了《漫画基础草图》(Hobby Japan 出版)、《服装画法图鉴》、《超级漫画草图》、《超级头身比草图》、《超级透视草图》(以上为Graphic 社出版)、《漫画训练》(广济堂出版)等五十多册漫画技法书。其中大部分图书已经被翻译为多种语言版本,特别是《超级漫画素描技法——头身比篇》(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等受到了中国广大漫画爱好者的欢迎。
九分九厘(KubuKurin)
从事油漆匠工作中,偶然在街头遇见了林晃:“比起油漆匠,你可能更适合做书的版式制作”。以此为契机,将刷漆变成了使用拼版粘合剂对图书进行版式和拼版设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拼版也变成了数码合成。在新的出版过程中又寻找到了编辑制作的道路,作为《超级漫画设计》《超级角色设计》等书的编辑成员,活跃于编辑行列。 目录 轻松绘制“蒙眼拼像”游戏的4 种面容坦白说,我之前对漫画创作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画得漂亮”的层面,觉得只要人物画得精致,画面色彩鲜艳,就算是一部好漫画。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肤浅。这本书的核心不在于教你如何把一张脸画得多么完美,而在于如何通过画面让读者“感受”到角色的心情。书里对于“情绪的传递”这一点,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的剖析。我尤其被书中关于“肢体语言的象征意义”的讲解所吸引,原来一个紧握的拳头不只是愤怒,也可能是决心;一个摊开的双手,可以表示无奈,也可以是坦诚。书中还探讨了“环境与情绪的呼应”,比如在人物孤独时,会用空旷的场景来衬托;在人物激动时,可能会用杂乱的线条和强烈的对比来表现。这些技巧看似简单,但组合起来却能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我尝试着在自己随手涂鸦的人物身上运用这些技巧,发现即使是简单的线条,也能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这本书让我明白,漫画的魅力不仅在于视觉的呈现,更在于情感的共鸣。它教会我如何用画笔去“听”角色的心声,并用画面将之“说”出来。
评分我一直对漫画中那种能够瞬间抓住人心的画面感非常着迷,总觉得优秀的漫画家有一种魔力,能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读者感同身受。直到我翻开这本书,才真正理解了这种“魔力”是如何炼成的。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精细化的观察和技巧之上的。书里对角色身体语言的描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比如一个人是挺直腰板,还是无力地垂着肩膀,就能透露出他的自信或失落。还有手部的姿势,是紧握拳头,还是摊开掌心,都能传递出不同的信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这些,而是通过对比不同姿势在同一情境下的表现力,来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其中的差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留白”和“节奏”的章节,原来画面的虚实结合,以及画面切换的快慢,也能直接影响到读者的情绪。有时候,一个看似空白的画面,却能让人物内心的孤独感扑面而来;而快速切换的镜头,则能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氛围。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每一格漫画的意义,原来每一个线条,每一个元素,都在为传达角色的心情服务。它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巧,更是在传授一种观察世界、理解人性的视角,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评分作为一个对视觉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我常常会在一些经典漫画作品中思考,为什么那些角色的情绪如此鲜活,仿佛就活在我的眼前。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它系统地、有条理地阐述了如何将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画面语言表达出来。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并非只是讲述“画得像”,而是深入到“为何要这样画”的层面。例如,在描绘人物的沮丧时,书中会分析如何通过压低的重心、散乱的发丝、甚至是背景环境的阴影来烘托这种情绪。更让我茅塞顿开的是,书中还强调了“微表情”的重要性,那些稍纵即逝的表情变化,往往最能触及人心的柔软。我之前总是追求大开大合的情绪表现,反而忽略了那些细微之处的力量。这本书的讲解非常细致,从眼神的聚焦与涣散,到嘴唇的微不可察的颤动,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解析,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范例。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能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微小的表情就能传达千言万语。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层层递进,非常适合有一定绘画基础,但想进一步提升表现力的读者。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参与一场充满智慧与创意的头脑风暴。作者并非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探索。他不会直接告诉你“这个表情怎么画”,而是会问你“你觉得这个角色在这个情境下,最想表达什么?”,然后从这个问题出发,引导你去分析身体的姿态、眼神的焦点、甚至是背景的色彩,来共同构建出能够传递这一情绪的画面。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情绪的层次感”的探讨。很多时候,人物的情感并非单一的,而是复杂交织的,比如欣喜中带着一丝不安,或者愤怒中暗藏着一丝恐惧。这本书就教会我如何通过细微的线条变化、光影的运用,甚至是对比色的搭配,来展现这种多层次的情感。书中还强调了“角色独特性”在表现心情时的重要性,同一个情绪,在不同性格的角色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这让我意识到,画好一个角色,不仅仅是掌握技巧,更重要的是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灵活,它提供的是一套思考框架,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公式,这让我感觉非常受用,也更有成就感。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魔法指南,让我这个对漫画技巧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也能窥见漫画创作的神秘领域!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拆解了一个个看似高深的技巧。比如,书中对表情的刻画,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我之前画人物,表情总是千篇一律,不是笑就是哭,毫无层次感。但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一个小小的眼角抽动,就能传递出复杂的内心挣扎;眉毛的细微角度变化,能让人物的愤怒瞬间爆发,或者隐忍着不发。书中还举了大量的漫画实例,那些我曾经觉得“画得就是好”的场景,在作者的解析下,原来是运用了多么巧妙的构图、线条和阴影来烘托人物的情绪。我尝试着模仿书中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在人物背后加入一些象征性的线条来表现心境,或者通过服装的褶皱来传达人物的紧张感,效果竟然出奇的好!这让我对漫画创作充满了信心,也激发了我想要动手去画的冲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平易近人,不像很多专业书籍那样冷冰冰的,读起来就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漫画家在聊天,听他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感觉非常受用。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漫画感兴趣的朋友,无论是想入门还是想提升,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