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中国统计现代化探索 实践 发展-(上.中.下册) | 出版社: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7-01 |
| 作者:马建堂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168.00 | 页数:419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03765759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中国统计现代化探索实践发展(套装上中下册)》共18个专题,记录了作者在各类会议的讲话、致辞,在各类报刊发表的文章,深入各地调研时的谈话,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和与网民互动的言谈。出版《中国统计现代化探索实践发展(套装上中下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全面真实记录统计系统在推进统计现代化进程中的探索、实践与发展,反映广大统计工作者创新进取、奋力前行的执着追求和精神风貌。同时,文中也有作者关于统计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思考和研究。
马建堂。1958年4月生,山东滨州人,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清华大学等兼职教授,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统计学会会长。先后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经贸委、国务院国资委工作,2004年12月任青海省副省长,2007年11月任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2008年9月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建堂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发表论文200多篇、专著多部。参与了期货市场发展规划、治理通货膨胀、税制改革、国有企业三年脱困和债转股等重大课题和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担任国家统计局局长以来。
以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政府统计公信力为重要目标,致力于推进统计改革创新、规范统一、公开透明,研究推出了“四大工程”
等多项促进统计发展与改革的重大举措,取得明显成效。
不得不说,这套书的编辑和内容组织堪称一流。尽管主题宏大,涉及领域广泛,但整体结构清晰,脉络分明。上、中、下三册的划分,不仅体现了内容的递进和深化,也使得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吸收信息。上册可能侧重于基础理论和历史沿革,中册则可能详细阐述了实践中的关键案例和技术应用,而下册则着眼于前瞻性研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复杂统计概念的解释,往往会结合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图示,这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同时,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也注意到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在统计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性,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那些原本可能令人生畏的统计术语,并从中获得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本面向广大关注中国发展人士的科普读物,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
评分每次翻开这本书,都能感受到一种严谨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它不像是一些流于表面的泛泛而谈,而是真正地扎根于中国统计实践的土壤,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从历史的维度看,它梳理了中国统计体系的演变,展现了统计工作者们如何一步步建立起适应国情的统计制度。从现实的角度看,它聚焦于当前统计现代化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例如如何应对海量数据的挑战,如何确保统计数据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统计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强调。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统计理论是如何被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如,如何利用抽样调查技术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如何运用统计模型来预测经济发展趋势。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既有学术深度,又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它让我看到了中国统计现代化建设的艰辛与成就,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一直对数字背后的故事感到着迷,而《中国统计现代化探索 实践 发展》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种好奇心。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数据是如何被采集、处理、分析,并最终转化为洞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宝贵财富。从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到微观产业的脉动,这本书都试图揭示背后的统计逻辑和发展动力。 书中对于统计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也让我大开眼界。例如,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人口普查的创新,如何通过精细化统计监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这些都让我看到了统计工作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作者们在叙述过程中,并未回避统计工作面临的挑战和争议,而是以一种客观、审慎的态度进行了探讨,这反而增加了我阅读的信任感。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国家发展背后的科学支撑。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一部统计领域的“史诗”。我本来以为会看到一些枯燥的技术论述,没想到读起来竟然如此引人入胜。它不仅仅是在讲“中国统计”这个概念,更是在讲述一段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征程。从国家初步建立统计制度的艰辛,到改革开放后统计工作的飞速发展,再到如今面对全球化和数字化浪潮的挑战与机遇,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故事性。 作者们用详实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将抽象的统计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关键性政策出台背后统计数据支撑的阐述,这让我看到了统计工作是如何真正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的。阅读过程中,我不时会停下来思考,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经济指标,是如何被精确测量出来的?统计方法的每一次变革,又会对我们的认知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套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统计工作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厚重感,从拿到它的时候就扑面而来。三册摞在一起,沉甸甸的,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知识与经验。我一直对国家层面的统计工作充满好奇,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统计方法是如何演进的?数据是如何被收集、处理、分析,并最终转化为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的?《中国统计现代化探索 实践 发展》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探索的渴望。 翻开第一页,我被引向了一个宏大的视角。它不仅仅是罗列一堆数据和图表,而是深入剖析了中国统计现代化发展的脉络,从早期基础的统计体系建立,到如今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统计效率和精度,其间的艰难探索、创新实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得到了细致的呈现。书中所描绘的,是中国统计工作者们如何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求索、不断进步的生动写照。这种对国家级工作精细化、科学化进程的梳理,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背后逻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让我意识到,看似冰冷的数据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也承载着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