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

混凝土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峰 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混凝土结构设计
  • 结构设计
  • 手算实例
  • 工程实例
  • 建筑工程
  • 土木工程
  • 混凝土结构
  • 设计详解
  • 教材
  • 习题解答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蓝墨水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3926
商品编码:10319211812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页数:1
字数: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等标准、规范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四章,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梁板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单层厂房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等内容。书中详细讲述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手算方法和手算公式,并列举了大量的设计计算实例,以供读者学习参考。
本书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建筑工程院校各专业教学参考用书。

图书目录

1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1
1.1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规定1
1.1.1一般规定1
1.1.2结构设计方案1
1.1.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2
1.1.4耐久性设计3
1.1.5防连续倒塌设计5
1.1.6既有结构设计5
1.2混凝土结构构造基本规定6
1.2.1伸缩缝6
1.2.2混凝土保护层7
1.2.3钢筋的锚固7
1.2.4钢筋的连接9
1.2.5纵向受力钢筋的小配筋率11
1.3混凝土结构分析12
1.3.1结构分析的基本原则12
1.3.2分析模型12
1.3.3弹性分析13
1.3.4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14
1.3.5弹塑性分析14
1.3.6塑性极限分析15
1.3.7间接作用分析15
1.4混凝土结构材料标准与计算规定15
1.4.1混凝土15
1.4.2钢筋17
2梁板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21
2.1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21
2.1.1手算方法及公式21
2.1.2手算实例详解30
2.2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40
2.2.1手算方法及公式40
2.2.2手算实例详解42
2.3现浇无梁楼盖设计47
2.3.1手算方法及公式47
2.3.2手算实例详解50
2.4楼梯和雨篷设计59
2.4.1手算方法及公式59
2.4.2手算实例详解65
2.5叠合梁设计70
2.5.1手算方法与公式70
2.5.2手算实例详解72
2.6深梁设计74
2.6.1手算方法与公式74
2.6.2手算实例详解76
2.7梁受扭曲截面承载力手算77
2.7.1手算方法与公式77
2.7.2手算实例详解81
3单层厂房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89
3.1排架结构计算简图和荷载计算89
3.1.1计算简图89
3.1.2荷载计算90
3.2排架结构内力分析与内力组合96
3.2.1手算方法及公式96
3.2.2手算实例详解104
3.3单层厂房排架柱设计105
3.3.1手算方法及公式105
3.3.2手算实例详解113
3.4柱下独立基础设计118
3.4.1轴心受压柱下基础设计118
3.4.2偏心受压柱下基础设计122
3.5单层厂房抗震设计125
3.5.1手算方法及公式125
3.5.2手算实例详解137
4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140
4.1框架结构布置140
4.2计算简图与荷载141
4.2.1手算方法及公式141
4.2.2手算实例详解146
4.3内力计算与组合148
4.3.1手算方法及公式148
4.3.2手算实例详解159
4.4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168
4.4.1手算方法与公式168
4.4.2手算实例详解180
4.5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84
4.5.1手算方法与公式184
4.5.2手算实例详解187
4.6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88
4.6.1手算方法与公式188
4.6.2手算实例详解198
4.7框架结构抗震设计200
4.7.1手算方法及公式200
4.7.2手算实例详解212
附录/216
附录1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216
附录2双向板弯矩、挠度计算系数223
附录3风荷载体型系数227
附录4上、下层层高不同的修正值232
附录5均布水平荷载下各层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232
附录6倒三角形分布水平荷载下各层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234
附录7顶点集中水平荷载作用下各层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236
附录8上、下层梁相对线刚度变化的修正值238
参考文献/239
好的,这是一份不包含《混凝土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内容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介绍其他混凝土结构设计领域的专业书籍: 书名:现代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与分析的系统方法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土木工程专业人员、结构工程师以及从事结构设计的高年级学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且与时俱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分析方法论。本书深度聚焦于当前国际主流规范(如ACI 318、Eurocode 2等)的核心理念与具体应用,强调从基本原理到复杂构件设计的逻辑推导与实践操作的无缝衔接。 核心内容深度解析: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与材料性能的深入探讨 本书首先系统回顾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所依赖的材料科学基础。我们详细分析了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包括其在受压、受拉状态下的非线性行为,并探讨了影响其长期性能(如徐变、收缩)的环境因素。对于钢筋部分,则深入剖析了不同强度等级钢筋的屈服特性、延展性以及温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引入了“强度折减系数”和“荷载分项系数”的概率论基础,帮助读者理解规范背后安全储备的科学依据,而非仅仅是公式的机械套用。 第二部分:截面极限承载力分析——从开裂到破坏的全过程模拟 本部分是全书的理论核心。我们摒弃了传统教材中对简化应力块的片面介绍,转而采用基于应变兼容性原理的分析方法。 受弯构件设计: 详细阐述了单筋、双筋、T形截面、以及偏心受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计算。书中包含了丰富的非线性分析图表,清晰展示了中性轴位置变化与截面承载力、延性之间的关系。对于高强度混凝土和高强度钢筋的应用,提供了专门的校核流程。 受剪构件设计: 剪扭破坏的复杂性是结构设计的难点。本书采用“桁架-拱”模型与“叠加斜压场”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讲解了梁、板和剪力墙的抗剪强度计算。重点突出了不同剪力配筋形式(如箍筋间距、弯起筋角度)对提高构件延性和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裂缝控制与刚度分析: 超出了单纯的安全校核,本书将裂缝控制作为服务极限状态(SLS)设计的关键环节。通过计算构件的有效惯性矩($I_e$),精确预测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和裂缝宽度,确保结构的功能性要求得到满足。 第三部分:构件的实际构造与施工控制 结构设计绝非纯粹的数学计算,有效的构造构造是实现理论性能的关键。本部分详尽阐述了配筋构造的原则: 钢筋锚固与连接: 深入解读了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的设计要求,并结合疲劳荷载和抗震要求,提出了最优化的钢筋搭接区位。图中展示了不同类型锚头(如机械锚固件)的受力机制与适用场景。 梁柱节点核心区设计: 节点作为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其受力分析尤为复杂。书中提供了基于“心墙模型”和“边界单元法”的节点抗剪与抗冲切设计流程,确保在强震作用下,节点能保持良好的延展性,避免脆性破坏。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专门设置章节介绍后张法和先张法的基本原理、应力损失计算(包括蠕变、松弛效应的精确评估)以及锚具的布置与损失控制。 第四部分:抗震设计与性能化分析 鉴于现代结构对地震响应的严格要求,本书投入大量篇幅讲解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 抗震等级确定与构件延性要求: 详细解析了规范中关于“强柱弱梁”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通过配筋率和箍筋间排距来确保梁、柱满足特定的延性等级(如R级别、E级别)。 剪力墙与抗侧力构件: 提供了剪力墙的等效剪切面积法、边界构件(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筋设计以及开口剪力墙的连梁设计方法。书中引入了非线性时程分析(FEMA P58/ASCE 41)的概念基础,为高级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面向的读者与学习价值: 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使其成为结构工程师案头必备的参考手册。它不仅教授“如何计算”,更侧重于“为何如此设计”,帮助读者建立起从材料到整个结构体系的完整认知链条。对于从事高层建筑、大跨结构、基础设施(如桥梁、水工结构)设计的工程师而言,本书提供的系统化方法论将极大地提升其设计效率与安全裕度。全书配有大量清晰的示意图、表格和设计流程图,确保了复杂理论的可读性与实用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大学在读学生,目前正在学习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虽然课堂上老师讲解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总觉得在实际应用方面有些欠缺,特别是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计算过程,始终让我感到有些迷茫。看到这本书,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够用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计算步骤一一拆解开来。我希望书中不仅给出公式,更重要的是解释公式的来源、每个参数的意义,以及在实际计算中如何选取这些参数。例如,在计算梁的受弯承载力时,希望能够详细讲解截面破坏形态的分析,以及如何确定钢筋和混凝土的配比。对于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内容,我更是充满好奇,希望书中能够通过实例演示,说明在地震作用下,构件如何进行配筋和构造处理,以满足延性要求。如果书中能够配以清晰的计算图表和简化的流程图,那对我理解和记忆将有极大的帮助。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有更深刻的认识,为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正在备考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生,我对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规范、掌握考试重点的书籍非常渴望。这本书的“手算实例详解”的定位,让我觉得它有可能提供考试中常考的计算模型和方法。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针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的关键条文,结合实际算例进行解析,比如关于裂缝宽度控制、耐久性设计、抗震设计的相关规定,以及在手算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些规范要求。对于一些复杂的截面,如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计算等,书中能否提供系统性的手算流程和图示,能够帮助我清晰地理解其背后的力学原理和规范依据。此外,我关注到“实例”这个词,这让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这些案例最好能够涵盖不同类型的结构构件,并且在计算过程中能够涉及到一些设计优化和经济性分析的考量。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设计常见问题的解答,或者一些容易混淆概念的辨析,对于我这样的备考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看上去非常扎实,厚实的纸张和精炼的版式,让我觉得内容一定十分丰富。我是一位对工程管理和成本控制比较关注的项目经理,虽然不直接从事设计计算,但我需要对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有基本的判断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逻辑”,即为什么这样设计是安全可靠的,为什么这样的配筋是经济合理的。例如,在阅读某个梁的计算书时,我希望能快速地通过书中的引导,理解其配筋大小的依据,以及是否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书中对于不同构件(梁、板、柱、墙)的受力特点和设计原则的区分,以及在手算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些特点,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设计规范更新的解读,以及在实际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与设计计算相关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思路。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施工图审查的建议,或者在设计阶段如何避免常见的施工难点,那将对我管理项目、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有非常大的帮助。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花哨的图饰,直接点明了“混凝土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的主题,这让我立刻知道这是一本面向实践操作的书籍。翻开目录,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基础理论的梳理,到各种常见混凝土构件(如梁、板、柱、墙、基础)的设计流程,再到一些特殊结构和节点处理的讲解,内容覆盖面非常广。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似乎没有停留于概念层面,而是强调“手算”,这在如今普遍依赖软件计算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我一直觉得,深入理解设计原理,离不开亲自动手推导的过程。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易懂的计算步骤,并且配以详细的图纸和数据,能够让我这个初学者或者需要巩固基础的设计人员,能够真正地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核心技能。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细节,比如配筋的构造要求、受力假定、以及各种系数的选取依据,书中是否能给出深入浅出的解释,会是我评价的重点。而且,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经典案例的错误分析,或者一些设计规范中容易被忽略的条文解释,那将是锦上添花,能帮助我避免在实际工作中走弯路。

评分

我是一位在工程一线工作多年的技术员,平时接触较多的都是施工图纸,对于深层次的设计理论和手算过程了解不算特别透彻。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系统地梳理混凝土结构设计思路,并且能够详细演示手算过程的书籍。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觉得非常符合我的需求。“详解”两个字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希望它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我尤其关注书中对各种荷载组合的选取,以及如何根据荷载效应进行内力分析的讲解。另外,在进行构件配筋设计时,如何确定最不利配筋,如何进行锚固和连接的计算,以及如何验算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这些都是我非常想深入学习的部分。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不同荷载等级、不同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例,并且针对每个实例都进行详尽的手算演示,从初步方案到最终的详图设计,能够让我看到一个完整的“从无到有”的过程,那就太有价值了。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提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更自信地面对设计挑战,甚至在项目前期能够进行一些初步的方案设计和估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