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ArcG1S学习指南:Arc Toolbox》以解析ArcToolbox工具功能为基础,探讨其在空间数据处理和应用中的操作方法和实践过程,以分享空间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和心得。书中以如何用好、用活地理信息系统业界公认的专业平台软件ArcGISDesktop的ArcToolbox工具为初衷和出发点,在系统介绍ArcToolbox工具结构框架和历史沿革的同时,详尽地剖析ArcToolbox工具的强大功能和丰富内涵。本书将分类整理、归纳总结ArcToolbox9.3中大部分工具的使用方法、使用环境和参数设置等要点,同时还引用了大量教学素材、以及宝贵详实的科研实践数据,深入地讲解了空间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原书光盘下载地址:http://www.ecsponline.com/goods.php?id=8688
,点击文中“资源下载”
作者简介
邢超,1980年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地图学与GIs专业。ESRI中国(北京)培训中心首席培训师,具有超过8年的GIS授课经验,曾在多个Arc GIS培训中担任主讲,授课时长逾2000小时;担任过多个GIS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技术顾问;具有丰富的空间数据库项目建设经验;曾被聘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安保工作顾问。
李斌,962年生,博士,副教授,现任教于长安大学。具有20余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现从事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及分析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2部,参与撰写专著1部;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10年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录
前言
第1章 如何使用ArcToolbox
1.1 ArcToolbox概述
1.1.1 ArcToolbox工具箱
1.1.2 ArcToolbox工具
1.1.3 ArcToolbox工具使用许可(License)
1.1.4 ArcToolbox支持的数据类型
1.2如何使用ArcToolbox
1.2.1如何执行工具
1.2.1.1填写工具参数
1.2.1.2获取工具的帮助
1.2.1.3参数状态图标
1.2.1.4可选参数
1.2.2如何查找工具
1.2.2.1索引(Index)
1.2.2.2搜索(Search)
1.2.3如何进行环境设置(Environment Se~ings)
1.2.3.1什么是环境设置
1.2.3.2环境设置的等级
1.2.3.3如何进行环境设置
1.2.4如何在ArcMap中执行工具
1.2.4.1从ArcToolbox窗口调用工具
1.2.4.2使用工具图层
1.2.5 Geoprocessing结果
1.2.5.1查看Geoprocessing结果
1.2.5.2控制Geoprocessing输出结果
1.3 ArcToolbox与Geoprocessing
第2章 分析(Analysis)
2.1提取(Extract)
2.1.1概述
2.1.2工具操作
2.1.2.1裁剪(Clip)
2.1.2.2选择(Select)
2.1.2.3分割(Split)
2.1.2.4表格选择(Table Select)
2.2叠加(Overlay)
2.2.1概述
2.2.2工具操作
2.2.2.1擦除(Erase)
2.2.2.2一致(Identity)
2.2.2.3相交(Intersect)
2.2.2.4空间连接(Spatial Join)
2.2.2.5对称差值(Symmetrical Difference)
2.2.2.6合并(Union)
2.2.2.7更新(Update)
2.3邻近性(Proximity)
2.3.1概述
2.3.2工具操作
2.3.2.1缓冲区(Buffer)
2.3.2.2创建泰森多边形(Create Thiessen Polygon)
2.3.2.3创建近邻表(Generate Near Table)
2.3.2.4多环缓冲区(Multiple Ring Buffer)
2.3.2.5近邻(Near)
2.3.2.6点距离(Point Distance)
2.4统计(Statistics)
2.4.1概述
2.4.2工具操作
2.4.2.1频数(Frequency)
2.4.2.2概要统计(Summary Statistics)
第3章 制图(Cartography)
3.1概念
3.1.1地图制图学
3.1.2地图符号
3.1.3制图表达(Representation)
3.1.4参考比例尺(Reference Scale)
3.1.5图层掩膜(Mask)
3.2图形质量(Graphic Quality)
3.3掩膜工具(Masking Tools)
3.3.1 Cul-De-Sac掩膜(Cal-De-Sac Masks)
3.3.2要素轮廓掩膜(Feature Outline Masks)
3.3.3图层重叠掩膜(Intersecting Layer Masks)
3.4制图表达管理(Representation Management)
3.4.1工具操作
3.4.1.I创建制图表达(Add Representation)
3.4.1.2设置制图表达规则(Calculate Representation Rule)
3.4.1.3移除制图表达(Drop Representation)
3.4.1.4移除覆盖(Remove Override)
3.4.1.5选择覆盖要素(Select Feature by Override)
3.4.1.6设置制图表达(Set Layer Representation)
3.4.1.7更新覆盖(Update Override)
3.5符号修饰(Symbolization Refinement)
3.5.1排列点符号(Align Marker to Stroke or Fill)
3.5.2改变线帽(Calculate Line Caps)
3.5.3计算多边形最大角(Calculate Polygon Main Angle)
3.5.4创建跨线桥(Create Overpass)
3.5.5创建地下通道(Create Underpass)
3.5.6离散点符号(Disperse Markers)
3.5.7重合处设置控制点(Set Representation Control Point At Intersect)
3.5.8由角度设置控制点(Set Representation Control Point By Angle)
第4章 数据转换(Conversion)
4.1基本概念
4.1.I地理数据的特点
4.I.2常见的数据类型
4.1.3常见的矢量数据组织形式
4.I.4常见的栅格数据组织形式
4.2栅格转为其他格式(From Raster)
4.2.1概念
4.2.1.1栅格转矢量
4.2.1.2 ASCII文件与二进制文件
4.2.2工具操作
4.2.2.1栅格转ASCII文件(Rasterto ASC II)
4.2.2.2栅格转二进制浮点型文件(Raster to Float)
4.2.2.3栅格转点要素类(Raster to Point)
4.2.2.4栅格转面要素类(Raster to Polygon)
4.2.2.5栅格转线要素类(Raster to P0lyliBe)
4.3 WFS转为要素类(From WFS)
4.3.1概念
4.3.1.1什么是OGC
4.3.1.2什么是WFS
4.3.1.3什么是GML
4.3.2工具操作
4.4元数据(Metadata)
4.4.1概念
4.4.2工具操作
4.4.2.1 ESRI元数据转换器(ESRI Metadata Translator)
4.4.2.2元数据导入器(Metadata Importer)
4.4.2.3元数据发布(Metadata Publisher)
4.4.2.4 USGS MP元数据转换器(USGS MP Metadata Translator)
4.4.2.5 XSLT转换(XSLT Transmission)
4.5转为CAD(To CAD)
4.5.1概念
4.5.2工具操作
4.5.2.1添加CAD字段(Add CAD Fields)
4.5.2.2创建CAD XData(Create CAD XData)
4.5.2.3导出为CAD(Export to CAD)
4.5.2.4设置CAD字段名(Set CAD Alias)
4.6转为Coverage(To Coverage)
4.6.1概念
4.6.2工具操作
4.7转为dBASE表格(To dBASE)
4.7.1概念
4.7.2工具操作
4.8转为Geodatabase(To Geodatabase)
4.8.1概念
4.8.2工具操作
4.8.2.1要素类到要素类(Feature Class to Feature Class)
4.8.2.2要素类到Geodatabase(多个)[Feature Class to Geodatabase(muhiple)]
4.8.2.3导入CAD注记(Import CAD Annotation)
4.8.2.4导入Coverage注记(Import Coverage Annotation)
4.8.2.5导人CAD(Import from CAD)
4.8.2.6栅格到Geodatabase(多个)[Raster to Geodatabase(multiple)]
4.8.2.7表格到Geodatabase(多个)[Table to Geodatabase(multiple)]
4.8.2.8表格到表格(Table to Table)
4.9转为KML(To KML)
4.9.1概念
4.9.1.1什么是KML
4.9.1.2什么是KMZ
4.9.2工具操作
4.9.2.1从图层(Layer)导出KML(Layer To KML)
4.9.2.2从地图导出KML(Map To KML)
4.10转为栅格(To Raster)
4.10.1概念
4.10.1.1矢量转栅格
4.10.1.2栅格格式
4.10.1.3 USGS的DEM文件
4.10.1.4 ASCII文件与二进制文件
4.10.2工具操作
4.10.2.1 ASCII文件转栅格(ASCII to Raster)
4.10.2.2 DEM转栅格(DEM to Raster)
4.10.2.3矢量转栅格(Feature to Raster)
4.10.2.4二进制浮点型文件转栅格(Float to Raster)
第5章 数据管理(Datamanagement)
第6章 线性参考(Linear Reference)
第7章 多维数据(Multidimension)
第8章 应用案例
附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ArcGIS Pro 进阶之路:GIS 数据分析与空间建模实战 本书并非关于 Arc Toolbox 的学习指南,而是聚焦于 ArcGIS Pro 这一强大 GIS 软件在数据分析和空间建模领域的深度应用。如果您希望深入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掌握如何从海量空间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构建复杂的空间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本书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实战指南。 为什么选择 ArcGIS Pro? ArcGIS Pro 作为 Esri 最新的桌面 GIS 平台,集数据可视化、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地图制作与共享于一体,代表了当前 GIS 技术的前沿。它以其强大的处理能力、直观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分析工具,成为地理信息科学家、数据分析师、城市规划师、环境科学家等专业人士的首选工具。本书将带领读者超越基础操作,深入探索 ArcGIS Pro 在高级数据处理、空间统计、三维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以及定制化建模等方面的强大功能。 本书将为您带来什么? 本书的编写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一个关键概念,并辅以大量真实世界案例和详细的步骤演示。您将不仅仅是学习如何点击按钮,更能理解背后蕴含的空间分析原理和逻辑。 第一部分:ArcGIS Pro 高级数据处理与管理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数据源的深度挖掘和精细化处理入手,为后续的复杂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空间数据库的高级应用: 抛开浅显的 Shapefile 管理,我们将深入探讨 Esri Geodatabase 的强大之处。您将学习如何设计和管理企业级地理数据库,理解其拓扑规则、域、子类型等高级数据结构,以及如何利用关系类来构建复杂的数据模型。我们将演示如何使用 SQL 查询语言与地理数据库进行高效交互,进行复杂的数据筛选、聚合和空间连接。 空间数据转换与集成: 面对来自不同源、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如何有效地将其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是关键。本书将详细介绍 ArcGIS Pro 中丰富的数据转换工具,包括投影转换、坐标系校正、矢量化与栅格化的高级技巧。您将学习如何处理大地测量基准的变化,如何利用地理处理模型(Geoprocessing Models)自动化复杂的数据预处理流程,以及如何应对不同尺度、不同精度的空间数据融合问题。 栅格数据的高级处理: 栅格数据是遥感、地质、气候等领域的核心。本书将深入讲解栅格计算器的强大功能,包括地形分析(坡度、坡向、曲率、汇流累积量等)、影像纠正与增强、水文分析(流线、流域提取)以及基于像元值进行的空间运算。我们将探讨不同插值方法(IDW, Kriging, Spline)的适用场景及参数优化,以及如何进行栅格数据的重分类与统计分析。 矢量数据的高级分析: 除了基础的空间叠加分析,本书将重点介绍矢量数据的高级分析技术。您将学习如何进行缓冲区分析的精细化设置,例如多距离缓冲区、内外缓冲区。我们将深入探讨空间连接(Spatial Join)的各种选项,理解其在属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此外,您还将学习如何进行相交分析(Intersect)、联合分析(Union)、剪裁分析(Clip)等操作,并理解它们在构建空间关系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ArcGIS Pro 空间统计与模式识别 地理事物并非均匀分布,空间统计学为我们提供了量化和理解这些空间模式的有力工具。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ESDA): ESDA 是理解数据空间特性的第一步。本书将引导您使用 ArcGIS Pro 中的 ESDA 工具,如直方图、散点图、箱形图等来初步了解数据的分布。更重要的是,您将学习如何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s I, Geary's C),判断总体空间模式是聚集、分散还是随机。 热点分析与聚类分析: 识别空间上的高值或低值区域(热点)以及发现具有相似属性的实体聚集区是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需求。本书将详细讲解 Getis-Ord Gi 统计量,用于识别显著的空间热点和冷点。您还将学习如何运用 K-Means、Mean-Shift 等聚类算法来发现数据中的自然聚集。 空间回归分析: 当我们需要理解自变量如何影响因变量的空间分布时,空间回归模型是必不可少的。本书将介绍全局回归模型(OLS)的局限性,并重点讲解局部回归模型,如地理加权回归(GWR)。您将学习 GWR 如何处理空间异质性,从而获得更精确的预测结果。我们还将介绍其他空间回归方法,并讨论模型选择和诊断的原则。 点模式分析: 对于离散的点状要素,理解其分布模式(聚集、分散、均匀)对于许多研究至关重要。本书将演示如何使用平均最近邻分析(Average Nearest Neighbor)、多边形统计(M‐S)以及点密度分析等工具来量化点模式。您还将学习如何进行点聚合(Point Aggregation)和点分片(Point Dissolution)等操作。 第三部分:ArcGIS Pro 空间建模与应用 空间建模是将 GIS 工具和数据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部分将带领您构建各种复杂的空间模型。 地理处理模型(Geoprocessing Models)的进阶应用: 模型构建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标准化分析流程的关键。本书将超越简单的模型构建,深入探讨模型参数化、模型验证、模型迭代以及如何利用模型构建复杂的嵌套结构。您将学习如何创建自定义工具,打包模型并与其他用户分享。 栅格计算器的高级应用与栅格叠加分析: 我们将继续深化栅格数据的使用。除了基础的栅格运算,您将学习如何构建多条件组合的栅格模型,例如土地适宜性评价、灾害风险评估等。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种栅格叠加运算的逻辑和效果,帮助您理解如何根据研究需求设计合理的模型。 面向对象分析(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 OBIA): 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普及,OBIA 成为遥感影像解译和土地覆盖分类的重要方法。本书将介绍 OBIA 的基本原理,包括影像分割、对象特征提取、分类规则构建和对象影像集成。您将学习如何利用 ArcGIS Pro 中的 OBIA 工具来处理和分析遥感数据,例如城市扩张监测、植被类型识别等。 网络分析: 交通、物流、应急响应等领域都离不开网络分析。本书将重点介绍 ArcGIS Pro 中的网络分析功能,包括路径分析(最短路径、最快路径)、服务区域分析(最快到达区域)、设施选址等。您将学习如何构建和管理网络数据集,理解阻抗、成本和限制等概念,并应用网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维空间分析: 随着三维GIS的发展,对三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求日益增长。本书将介绍 ArcGIS Pro 中的三维分析工具,包括地表分析(视域分析、坡度坡向分析)、地形分析(填挖方量计算)、以及三维缓冲区和空间叠加。您将学习如何利用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和分析,例如城市规划中的日照分析、景观可视化等。 时间序列空间分析: 许多地理现象随时间而变化,如气候变化、城市发展、疫情传播等。本书将介绍如何利用 ArcGIS Pro 中的时间序列分析工具来处理和分析随时间变化的地理数据,包括时间序列数据的可视化、时空模式的识别、以及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建模。 本书适合谁? GIS 初学者进阶: 如果您已经掌握了 ArcGIS Pro 的基础操作,并希望进一步提升您的 GIS 分析能力,本书将为您打开新的视野。 地理信息科学家与研究人员: 本书将为您提供最新的空间分析技术和方法,帮助您在科研中取得突破。 数据分析师与数据科学家: 如果您希望将空间维度纳入您的数据分析体系,本书将为您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方法。 城市规划师、环境工程师、资源管理者: 本书将帮助您更有效地利用 GIS 技术解决实际规划、管理和决策问题。 遥感工程师与影像分析师: 本书将深入讲解遥感影像的高级处理与分析技术。 本书的特色 案例驱动: 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或多个实际应用案例展开,让学习过程更具针对性和趣味性。 详实的步骤演示: 提供清晰、易懂的步骤说明,指导读者一步步完成操作。 深入的原理讲解: 深入剖析各类空间分析方法的背后原理,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而不仅仅是“怎么做”。 工具的综合运用: 强调不同工具之间的协同作用,指导读者构建复杂的分析流程。 前沿技术的介绍: 关注 GIS 领域的最新发展,介绍诸如面向对象分析、三维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前沿技术。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熟练运用 ArcGIS Pro,自信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数据分析和空间建模挑战,并将地理信息的力量转化为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强大武器。让我们一起踏上 ArcG1S Pro 的进阶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