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试验教程

岩石力学试验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付志亮 编
图书标签:
  • 岩石力学
  • 试验
  • 教程
  • 地质工程
  • 岩土工程
  • 工程地质
  • 岩石测试
  • 实验室
  • 教学
  • 岩石物理
  • 力学实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99341
版次:1
商品编码:1038571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岩石力学试验教程》系统地介绍了岩石力学的基本原理、试验方法及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岩石常规力学试验,岩石研究性力学试验,岩石综合性、设计性力学试验以及岩石力学试验新进展四篇。具体内容包括岩块和岩体的地质特征,岩石的物理、水理与热学性质,岩块强度试验,岩石变形试验等25章内容。研究性力学试验项目来自力学以及其他相关院校承担的科研项目而提炼出来的与力学相关的试验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性试验项目,实现了试验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渠道。 《岩石力学试验教程》可作为岩土工程、采矿工程、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工程、地下空间和岩石力学等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教材,亦可供采矿和岩土工程研究的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篇 岩石常规力学试验
第1章 绪论
1.1 岩石力学试验研究方法及内容
1.1.1 岩石力学试验研究方法
1.1.1.1 直接法
1.1.1.2 间接法
1.1.1.3 比拟法
1.1.2 岩石力学试验研究内容

1.2 岩石力学试验研究现状
1.2.1 岩体的流变试验及监测技术发展
1.2.1.1 岩体的流变试验仪器发展
1.2.1.2 软弱岩体的流变试验发展
1.2.1.3 坚硬岩体的流变试验发展
1.2.2 岩体的细观力学试验技术发展
1.2.3 岩体的高温高压力学试验技术发展
1.2.4 岩石力学试验技术发展
1.2.4.1 岩石标准试件的力学试验技术发展
1.2.4.2 大尺度岩石力学试验技术发展
1.2.5 岩石全变形特性的单轴和三轴试验技术发展
1.2.6 支护手段试验
1.2.6.1 充填、项板固化以及壁后充填试验
1.2.6.2 硐室支架力学试验
1.3 岩石力学试验研究展望
1.4 岩石力学试验学习方法

第2章 岩块和岩体的地质特征
2.1 岩块
2.1.1 岩块的物质组成
2.1.2 岩块的结构与构造
2.1.3 岩块的风化程度

2.2 岩块的结构面
2.2.1 岩块结构面的成因类型
2.2.1.1 地质成因类型
2.2.1.2 力学成因类型
2.2.2 岩块结构面的规模与分级
2.2.3 岩块结构面特征及其对岩体性质的影响
2.2.4 岩块软弱结构面
2.2.5 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2.2.5.1 法向变形与法向刚度
2.2.5.2 剪切变形与剪切刚度
2.2.5.3 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2.3 岩体
2.3.1 岩体的定义与组成
2.3.2 岩体的结构特征
2.3.3 岩体成因与岩体特征

2.4 岩体的工程分类
2.4.1 岩块的工程分类
2.4.2 岩体的工程分类
2.4.3 岩体工程分类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

第3章 岩石的物理、水理与热学性质
3.1 岩石的物理性质
3.1.1 岩石的密度
3.1.2 岩石的空隙性

3.2 岩石的水理性质
3.2.1 岩石的吸水性
3.2.2 岩石的软化性
3.2.3 岩石的抗冻融性
3.2.4 岩石的透水性
3.2.5 岩石的溶蚀性
3.2.6 岩石的膨胀性

3.3 岩石的热学性质
3.3.1 岩石的比热容
3.3.2 岩石盼导热系数
3.3.3 岩石的热膨胀系数
……
第4章 岩石强度试验
第5章 岩石变形试验
第6章 岩石弯曲拉伸试验
第7章 岩石流变试验
第8章 岩石真三轴力学试验
第二篇 岩石研究性力学试验
第三篇 岩石综合性、设计性力学试验
第四篇 岩石力学试验新进展
参考文献
《地质学原理:从地球内部到地表形态》 这本书将带您踏上一段探索地球奥秘的非凡旅程,从其炽热的核心到塑造我们所见地貌的地质过程。我们将深入剖析地球的内部结构,了解地壳、地幔和地核是如何相互作用,驱动板块构造、地震和火山活动等宏大现象。 您将学习识别和理解各种岩石类型——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它们各自独特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地球历史信息。我们将详细介绍矿物的分类、性质和成因,这些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并学习如何通过关键的物理和化学特征来识别它们。 本书将重点关注塑造我们星球地表的动力学力量。您将了解侵蚀、风化、搬运和沉积等作用是如何在时间尺度上雕刻出壮丽的山脉、深邃的峡谷、广阔的平原和蜿蜒的河流。我们将探讨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地貌特征,例如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火山地貌以及海岸地貌,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此外,本书还将深入探讨地球构造运动的规律。板块构造理论将为您揭示大陆漂移、海岭扩张、俯冲带形成以及随之而来的地震和火山地震带分布的内在联系。您将理解断层、褶皱等构造变形如何改变地壳的形态,并对这些现象的预测和研究有初步的认识。 我们将引导您理解地球不同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如何通过地层对比来构建地质年代序列,并学习如何解读化石记录,从而追溯生命的演化历程和古环境的变迁。 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陈述,更注重培养您对地球系统的整体认知。我们将探讨地质过程与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例如水循环、碳循环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滑坡)的成因、影响和基本的防范减灾理念。 对于初学者而言,本书将以清晰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示,循序渐进地引导您掌握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本书将提供更深入的视角和更前沿的思考,帮助您构建更完善的地质学知识体系。 《地质学原理:从地球内部到地表形态》,将为您打开一扇了解我们脚下这颗星球的窗户,让您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自然界鬼斧神工的创造力,以及支撑这一切的科学原理。这是一次关于地球生命、演变和力量的探索之旅,适合所有对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充满好奇的读者。 本书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动力学: 深入解析地壳、地幔、地核的组成与性质,了解地球内部的热量传递机制,以及这些内部动力如何驱动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理论: 详细阐述板块的运动方式(离散、汇聚、转化边界),地震和火山活动在地质构造边界的分布规律,以及大陆漂移的证据。 岩石与矿物学基础: 学习岩石的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分类和鉴定方法。掌握常见矿物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及其在地壳中的分布。 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 探讨风化(物理风化、化学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等外营力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不同的地貌。 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形成: 介绍和分析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河流、湖泊、冰川、沙漠、喀斯特、火山、海岸等各种地貌的特征和成因。 构造地质学: 理解断层、褶皱等构造变形的类型、成因和地质意义,以及它们如何记录地壳的应力历史。 地层学与生物地层学: 学习地层的划分、对比原则,了解地层中所蕴含的古地理、古气候信息,并利用化石进行年代测定和古环境复原。 地质年代与时间尺度: 掌握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原理,理解地质年代表,了解地球自形成以来的演化历程。 地质灾害与环境: 探讨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泥石流等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影响,以及地质过程与人类活动、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认识到塑造我们世界的宏伟力量,并培养科学的地球观。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岩石力学试验教程》,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关于地下世界深邃奥秘的探险。在此之前,岩石对我而言,不过是构成大地的朴实无华的构件。然而,这本书以其无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揭开了岩石力学试验的神秘面纱,让我对其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解。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关于岩石在动态载荷下的力学响应。例如,书中关于冲击试验和振动试验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岩石在地震、爆炸等瞬时高强度载荷作用下的行为,以及其动力学参数如何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这些内容对于我理解一些极端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以及如何加固地下工程抵御这些灾害,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书中对不同加载频率、冲击能量等参数对岩石破坏模式影响的分析,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同一块岩石,在不同的动态作用下,也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脾气”。此外,书中关于岩石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力学试验,也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例如,对高温岩石强度下降机理的解释,以及对低温环境下岩石脆性增加的现象的分析,都让我对地热开采、寒区工程等领域的挑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不仅给出了试验方法,更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机理分析,让我能够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内在的物理过程联系起来。那些密集的公式、严谨的推导,在作者的引导下,都变得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揭示岩石“内心世界”的钥匙。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本教程,它更是一次科学启蒙,让我对地下世界的复杂性和岩石力学的博大精深有了全新的敬畏。

评分

在翻阅《岩石力学试验教程》之前,我总是觉得岩石力学离我的生活很遥远,是那些地质学家、工程师才需要关注的专业领域。然而,这本书以其生动而全面的方式,让我看到了岩石力学试验是如何揭示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奥秘,以及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书中关于岩石声发射试验的讲解,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从未想过,岩石在受力过程中会发出“声音”,而这些声音竟然蕴含着丰富的力学信息。书中详细介绍了声发射监测技术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接收和分析声发射信号来预测岩石的破坏,这对于监测地下工程的稳定性,例如大坝、桥梁、隧道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书中对不同声发射事件的分类和解读,让我能够理解哪些“声音”预示着危险,哪些则相对安全。我还对书中关于岩石热力学性质试验的介绍很感兴趣。例如,岩石的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参数,对于理解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以及岩石在高温环境下的行为,都至关重要。书中通过各种试验方法,展示了如何精确测量这些参数,并分析了不同岩石类型和矿物成分对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沉默”的岩石,也在时刻与环境发生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试验教程,它更是一次科学普及,让我看到了岩石力学研究如何从微观的粒子运动,到宏观的工程应用,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让我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评分

《岩石力学试验教程》这本书,对于我这个对地质学和工程科学都略知一二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场信息爆炸式的洗礼。在阅读之前,我对岩石的理解,大概就是“硬”和“重”这两个词。但这本书,用系统性的试验方法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让我看到了岩石丰富多彩的力学“一生”。书中关于岩石饱和度对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对我来说是极具启发性的。我一直以为,水只是简单的浸润,对岩石的强度影响不大。但书中通过对不同含水率的岩石进行力学测试,清晰地展示了水的存在如何显著降低岩石的强度,增加其变形性,甚至引发水化膨胀等复杂现象。这对于我理解诸如软土工程、地下水相互作用等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科学依据。我还对书中关于岩石应力路径试验的讲解非常感兴趣。与单轴、三轴试验不同,应力路径试验模拟了岩石在实际工程中更为复杂、多变的应力加载过程。书中通过对不同应力路径下岩石变形和破坏行为的分析,让我看到了岩石在不同加载历史下的“记忆效应”,以及其力学响应的复杂性。这些内容对于岩石力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设计,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操作一台试验设备,它更是在传授一种严谨的科学思维,一种通过不断地试验和验证来探索物质世界真相的态度,让我对岩石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对岩石力学领域展现出的科学魅力有了初步的体验。

评分

这本书《岩石力学试验教程》无疑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令人兴奋的专业书籍之一。在翻阅之前,我对岩石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不会动”的物质层面上。然而,这本书以其极具说服力的试验内容和详尽的分析,让我看到了岩石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动态表情”,以及其内在的复杂力学机制。书中关于岩石疲劳试验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之前只知道材料会疲劳,没想到坚硬的岩石也会如此。书中详细阐述了在反复加载条件下,岩石力学性能如何随加载次数而逐渐劣化,以及其最终发生疲劳破坏的过程。这对于理解一些长期承受动态荷载的工程结构,如桥梁、高层建筑基础、地震区的地下结构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对加载幅值、加载频率、应力比等因素对岩石疲劳寿命的影响分析,让我能够更加精准地评估岩石在不同工况下的可靠性。我还对书中关于岩石钻爆试验的介绍很感兴趣。在矿山开采、隧道掘进等工程中,钻爆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书中通过对不同炸药种类、装药量、孔距等参数对岩石破碎效果影响的试验分析,让我得以了解如何优化爆破参数,以达到更经济、高效的破碎效果。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简单的爆破过程,也蕴含着复杂的力学原理和精密的试验验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它更是一次科学启蒙,让我看到了岩石力学如何将基础理论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难题。

评分

《岩石力学试验教程》这本书,如同一本古老的地图,为我指引了通往地下世界深处迷宫的路径。在我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岩石的认识,大概就是“坚不可摧”、“沉默寡言”。然而,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精妙的试验设计和深入的机理分析,让我看到了岩石在不同压力、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的“多愁善感”和“坚韧不拔”。书中关于岩石水力耦合力学行为的试验,对我来说是极具启发性的。我之前总觉得岩石和水是相互独立的,但书中通过对岩石在不同水压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进行试验,揭示了水压如何影响岩石的有效应力,进而改变其强度和变形特性。这对于理解地下水抽取、注水试验、以及岩石中地下水流动的模拟计算,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书中对岩石水力压裂试验的介绍,更是让我看到了水的力量如何能够改变岩石的结构,这在页岩气开发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我还对书中关于岩石蠕变试验的详细描述很感兴趣。这种试验揭示了岩石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其变形会随时间缓慢发展的现象。这对于理解诸如高坝、地下洞室等长期承受重载的工程结构,其长期稳定性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书中对蠕变曲线的分析,以及影响蠕变速率的因素,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岩石在时间维度上的行为。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试验技术,它更是在传递一种科学探究的精神,一种通过严谨的实验去揭示物质世界深层规律的态度,让我对岩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也让我看到了岩石力学研究的巨大应用价值。

评分

这本书《岩石力学试验教程》让我对“石头”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印象中,石头就是静止的、坚硬的,是构成世界最基础的元素,却也最不“活跃”。然而,这本书通过详实的试验方法和深入的分析,让我看到了岩石背后隐藏的“生命力”和“动态感”。书中对岩石渗透性的试验研究,对我来说尤其具有启发性。我之前一直认为岩石就是实心的,水和气体不可能穿过。但通过书中关于 Darcy 定律的讲解以及恒定水头、变水头试验的演示,我才明白岩石内部的孔隙和裂缝是如何决定其渗透能力的,而渗透性又如何影响地下水的流动,以及这些对于油气藏的形成、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书中对不同岩石渗透系数的测量方法和结果分析,让我感受到了地质环境的复杂性。我还对书中关于岩石应力松弛试验的描述很感兴趣。这种试验揭示了岩石在恒定变形下,其内部应力会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现象。这对于理解长期覆载下岩石的行为,例如隧道围岩的变形,以及评估地下工程的长期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书中对松弛曲线的分析,以及影响松弛速率的因素,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岩石在时间维度上的表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做实验,更是在传递一种科学探究的精神,一种通过严谨的实验去理解物质世界深层规律的态度,让我对岩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也让我看到了岩石力学研究的巨大应用价值。

评分

坦白说,在我接触《岩石力学试验教程》之前,我对岩石力学试验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教科书上那些静态的、理想化的模型。这本书,则完全打破了我固有的认知,让我看到了岩石在真实世界中所展现出的生动而复杂的力学“表情”。书中关于岩石非线性力学行为的试验分析,对我触动尤深。我一直以为岩石的变形是线性的,直到读到书中关于应力-应变曲线非线性段的解释,才明白在更高的应力下,岩石的响应会变得多么微妙和难以预测。书中对不同岩石类型,如砂岩、页岩、花岗岩等,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差异的对比分析,让我体会到岩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书中展示了页岩在水化作用下力学性质的显著劣化,这让我对某些地质环境下工程设计的挑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还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岩石断裂力学的试验方法。对裂纹扩展、断裂韧性等参数的测量,不仅揭示了岩石在承受拉应力时为何会发生脆性断裂,也为评估岩石结构体的整体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书中对于断裂韧性试验(如裂纹张开位移COD测量)的详细描述,让我看到了科学家们是如何试图量化和预测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行为。那些精密的测量仪器和巧妙的试验设计,让我由衷地感到震撼。这本书不单单传授技术,它更是在传授一种探究精神,一种通过实验去揭示物质本质的科学态度,让我对岩石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仿佛我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岩石力学实验室门口,跃跃欲试。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认识地下世界的一扇新大门!在翻阅《岩石力学试验教程》之前,我对岩石的理解仅限于课本上那些抽象的概念和图片,总觉得它们只是冰冷的、静止的物质。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以一种非常直观且富有启发性的方式,详细阐述了岩石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行为。我特别被其中关于单轴压缩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的部分所吸引。作者不仅仅是罗列公式和数据,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些试验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如何解读试验结果。看到那些力学参数,如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等,是如何通过实际测量得到的,我才真正理解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书中对试验设备的介绍也相当详尽,从试样的制备到加载方式,再到应力应变曲线的绘制,每一步都清晰明了,让我仿佛置身于试验室,亲手操作着这些精密的仪器。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经典的岩石力学案例分析,这些真实的工程问题和解决方案,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岩石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巨大价值。比如,书中对边坡稳定性分析的试验方法讲解,让我对如何评估山体滑坡的风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能够以一个更加专业、更加细致的视角去审视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岩石,去思考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脾气”和“性格”。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岩石力学,特别是通过实验手段来探究岩石力学行为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本“指南”,指引我一步步走进岩石力学的奇妙世界,激发了我对这个领域持续探索的兴趣。

评分

作为一名对地下工程领域充满好奇的初学者,《岩石力学试验教程》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在翻阅这本书之前,我对于岩石的理解,充其量只能停留在“坚硬”、“不可动摇”这样的泛泛之谈。然而,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试验方法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看到了岩石背后隐藏的丰富而复杂力学行为。书中最令我着迷的部分是关于岩石变形和破坏机理的阐述。通过对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变形行为的试验观察,我得以直观地理解应力-应变曲线的意义,以及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脆性破坏之间的微妙界限。书中关于加载速率、围压、温度等因素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分析,更是让我认识到岩石并非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岩石蠕变和疲劳试验的描述印象深刻。这些试验揭示了岩石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缓慢变形,以及在循环荷载下可能发生的渐进性破坏,这对于设计一些承受长期或周期性荷载的地下结构,如隧道、坝基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的插图和照片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们将抽象的试验过程和结果形象地展示出来,使我更容易理解。例如,书中对岩石破坏形态的图示,让我能够清晰地辨别出剪切破坏、拉伸破坏、压碎破坏等不同类型的破坏模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它更是一次启迪,让我对岩石的“生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岩石力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初步的体会,激发了我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拿到《岩石力学试验教程》这本书之前,我对岩石力学试验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学物理课上那种简化的、概念性的阶段。然而,这本书以其极其严谨的态度和系统性的讲解,让我对岩石力学的实验有了全新的认知。书中的试验章节,尤其是关于剪切试验和渗透性试验的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并非简单地描述试验流程,而是追根溯源,详细阐述了每种试验所依据的力学原理,以及不同试验方法之间的优劣对比。例如,在讲解直剪试验时,书中不仅给出了详细的试验步骤,还对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措施,这对于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试验设备的设计理念和工作原理的介绍也十分到位,让我能够理解为何这些设备能够精确地模拟岩石在真实地质环境中所承受的应力状态。渗透性试验的讲解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书中通过多种试验方法,如恒定水头和变水头法,详细演示了如何测量岩石的渗透系数,并解释了渗透系数与岩石孔隙结构、裂隙发育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地下水流动、污染物扩散等在地质工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书中的图表清晰,公式推导严谨,使得复杂晦涩的理论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试样制备方法的详细介绍,例如岩芯的取样、切割、打磨等环节,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试验成败的关键,而作者却丝毫不含糊地将其呈现出来,体现了其科学的严谨性。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导如何做实验,更是在传授一种科学思维方式,一种对待岩石力学问题的严谨态度。

评分

送货快,服务好,价格低,不错。

评分

但是书只放在书橱上是一种形式,藏在内心里,藏在脑海中,然后运用于工作、生活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藏书。说白了藏书其实就是在储备知识与快乐,书应该是越读越薄的,把从书中得来的越来越多知识合理的释放出来,才是我们买书、读书、藏书的真实目的。

评分

送货快,服务好,售后有保障

评分

从最初的《读者》、《散文诗》、《青年文摘》等一些期刊的订购,到现在的诗歌散文、随笔小说、文史哲类的书籍,总之都是些人文类的,买书十几年下来豁然发现自己的书柜已多达六七百册了。男人买书犹如女人上街买衣服,不光是注重样式更注重质量,如果遇到一本品质高、内容丰富,很符合口味的书就像如获至宝一样。

评分

书很不错,包装严密,送货速度很快

评分

读书可以净化心灵,亦可改变人生。这里我还要说一个观点,那就是读书人往往一味的追求精神的富足,而忽视了身体的健康。“读书养心,锻炼强体”,因此我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读书而忽视了身体的健康,如今的很多近视、腰椎、颈椎不好的病都是因为上学时候长久不良的坐姿引发的。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读书不行走,真的是人把书读死了,甚至会造成书把人读死。

评分

书很不错,包装严密,送货速度很快

评分

内容详细,比较好用

评分

速度快,很好,继续加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