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
1.1 怎样学习S7-300/400 PLC 1
1.2 实训一 安装STEP 7和仿真软件PLCSIM 2
第2章 STEP 7使用入门 7
2.1 S7-300系列PLC简介 7
2.1.1 S7-300的系统结构 7
2.1.2 CPU模块 8
2.1.3 信号模块 9
2.2 实训二 生成项目与组态硬件 12
2.2.1 生成一个新的项目 12
2.2.2 组态硬件 15
2.3 实训三 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21
2.3.1 生成用户程序 21
2.3.2 用PLCSIM调试程序 24
2.4 实训四 小车控制系统 29
2.5 STEP 7与PLC通信的组态 32
2.5.1 使用MPI和DP接口通信的组态 32
2.5.2 以太网基础知识 36
2.5.3 使用以太网接口通信的组态 37
2.6 练习题 39
第3章 S7-300/400的指令应用 41
3.1 位逻辑指令 41
3.1.1 实训五 位逻辑指令的仿真实验 41
3.1.2 实训六 故障显示电路 46
3.2 定时器计数器指令 48
3.2.1 实训七 定时器指令的基本功能 48
3.2.2 实训八 卫生间冲水控制电路 53
3.2.3 实训九 运输带控制系统 54
3.2.4 实训十 小车控制系统 57
3.2.5 实训十一 计数器指令的基本功能 58
3.3 数据处理基础知识与逻辑控制指令 61
3.3.1 实训十二 数据处理基础知识的仿真实验 61
3.3.2 实训十三 数据传送指令与语句表程序状态监控 64
3.3.3 实训十四 状态字的仿真实验 66
3.3.4 实训十五 逻辑控制指令的仿真实验 69
3.3.5 实训十六 存储器间接寻址的仿真实验 72
3.3.6 实训十七 循环程序的仿真实验 74
3.4 数据处理指令 75
3.4.1 实训十八 比较指令的仿真实验 75
3.4.2 实训十九 数据转换指令的仿真实验 77
3.4.3 实训二十 移位与循环移位指令的仿真实验 80
3.5 数学运算指令 81
3.5.1 实训二十一 数学运算指令的仿真实验 81
3.5.2 实训二十二 字逻辑运算指令的仿真实验 84
3.6 练习题 85
第4章 S7-300/400的用户程序结构 87
4.1 功能与功能块 87
4.1.1 S7-300/400的用户程序结构 87
4.1.2 实训二十三 功能的生成与调用 88
4.1.3 实训二十四 功能块的生成与调用 90
4.1.4 实训二十五 共享数据块与系统功能的调用 95
4.1.5 实训二十六 多重背景的应用 98
4.2 组织块的应用 100
4.2.1 组织块与中断 100
4.2.2 实训二十七 使用循环中断的彩灯控制程序 102
4.2.3 实训二十八 时间中断组织块的仿真实验 106
4.2.4 实训二十九 硬件中断组织块的仿真实验 108
4.2.5 实训三十 延时中断组织块的仿真实验 110
4.3 练习题 112
第5章 梯形图的顺序控制设计法 114
5.1 顺序控制设计法与顺序功能图 114
5.1.1 顺序功能图的基本元件 114
5.1.2 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 117
5.1.3 顺序功能图中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 119
5.2 使用置位复位指令的顺序控制梯形图编程方法 120
5.2.1 实训三十一 编程的基本方法 120
5.2.2 实训三十二 选择序列与并行序列的顺序控制编程方法 123
5.2.3 实训三十三 3运输带顺序控制程序设计 124
5.2.4 实训三十四 专用钻床顺序控制程序设计 126
5.3 实训三十五 生成与显示参考数据 130
5.4 练习题 132
第6章 网络通信 134
6.1 PROFIBUS-DP网络通信 134
6.1.1 西门子工业通信网络简介 134
6.1.2 ET 200 135
6.1.3 实训三十六 DP主站与标准DP从站通信的组态 137
6.1.4 实训三十七 组态DP主站与S7-200的通信 140
6.1.5 实训三十八 组态DP主站与智能从站的主从通信 143
6.1.6 实训三十九 用SFC14和SFC15传输一致性数据 146
6.1.7 实训四十 组态S7-300与变频器的DP通信 149
6.2 S7通信的组态与编程 153
6.2.1 S7通信简介 153
6.2.2 实训四十一 基于DP网络的单向S7通信 154
6.2.3 实训四十二 基于以太网的双向S7通信 159
6.2.4 实训四十三 上传项目文件 163
6.3 练习题 165
第7章 人机界面的组态与仿真 166
7.1 人机界面的硬件与组态软件 166
7.1.1 人机界面与触摸屏 166
7.1.2 SIMATIC人机界面 167
7.1.3 安装WinCC flexible 168
7.2 实训四十四 人机界面的画面组态与仿真实验 169
7.2.1 创建项目和HMI站点 169
7.2.2 组态指示灯与按钮 173
7.2.3 组态文本域与IO域 175
7.2.4 生成液位显示画面 177
7.2.5 PLC与人机界面的集成仿真实验 178
7.3 练习题 180
第8章 DP网络故障诊断 181
8.1 DP从站的故障诊断 181
8.1.1 与网络通信有关的中断组织块 181
8.1.2 实训四十五 DP从站的故障诊断 183
8.2 实训四十六 自动显示有故障的DP从站的仿真实验 188
8.3 实训四十七 诊断信号模块故障的仿真实验 191
8.4 实训四十八 用报告系统错误功能诊断和显示硬件故障 196
8.4.1 生成PLC的报告系统错误的程序 196
8.4.2 人机界面的组态与仿真实验 199
8.5 实训四十九 编程错误的诊断 202
8.6 练习题 204
第9章 PID闭环控制 206
9.1 PID闭环控制系统 206
9.1.1 模拟量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 206
9.1.2 PID控制器的结构与参数 208
9.2 实训五十 PID控制的编程与仿真实验 211
9.2.1 PID控制实例程序 211
9.2.2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 216
9.2.3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仿真实验 220
9.3 练习题 224
附录 随书光盘内容简介 225
参考文献 228
评价一: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真的不错,纸张很有质感,摸起来也舒服。封面设计简洁大方,一看就很有学习的欲望。拿到手之后,迫不及待地翻了几页,发现里面的插图和图表都非常清晰,色彩搭配也很合理,不像有些书那样灰蒙蒙的,看着就容易疲劳。而且,页面的留白也恰到好处,不会显得拥挤,阅读起来非常流畅。我尤其喜欢它在关键概念的地方使用了不同的字体或者加粗处理,这样重点一下子就突显出来了,方便我快速抓住核心信息。章节之间的过渡也很自然,逻辑性很强,读起来不会有断裂感。我之前也看过一些PLC相关的书籍,有些书的内容虽然专业,但排版实在不敢恭维,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真的很好,感觉作者和编辑都很用心,绝对是一本可以放在书架上细细品味的教材。
评分评价三: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S7-300/400 PLC的书籍,这本书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从最基础的PLC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开始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指令系统、编程技巧、通信协议等各个方面。内容覆盖面非常广,而且逻辑层次清晰,循序渐进。我尤其看重的是它在数据块、定时器、计数器等关键功能的讲解上,都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并且给出了大量的实例。这本书的案例不是那种简单的“Hello World”,而是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的,比如一些简单的自动化控制流程的实现。这对于我们这些想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人来说,价值太大了。我感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S7-300/400 PLC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评分评价五: 这本书的附录内容也相当丰富,给读者提供了很多额外的价值。我发现里面包含了S7-300/400 PLC常用的指令集速查表,还有一些常用的硬件模块的参数说明,以及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指南。这些都是在日常使用中经常会用到的参考资料,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我还注意到书的最后还提供了一些拓展阅读的建议和相关的技术论坛信息,这对于想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启发性。我觉得作者在编写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尽可能地为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性价比非常高,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附带的资源也非常实用,绝对是学习S7-300/400 PLC的必备良书。
评分评价四: 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没得说,几乎每一页都充满了干货。作者在讲解编程技巧和调试方法的时候,会给出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优化程序逻辑、如何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如何有效地进行故障排查等等。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很多学校里的教学可能都不会涉及到这么细致。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梯形图和SCL语言的对比分析,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这让我对如何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PLC系统安全和稳定性方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于保证工业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分享。
评分评价二: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非常喜欢,通俗易懂,但又不失专业性。作者在讲解一些相对复杂的概念时,会用很多生动的比喻和实际的例子来辅助说明,这对我这种初学者来说太友好了!很多时候,即使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如果讲得太枯燥,也很难消化。但是这本书就完全不会,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着你一步步去理解。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每一个新的功能或者指令时,都会先说明它的作用和应用场景,然后再深入剖析其原理和使用方法。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让我觉得学习过程非常高效,而且很有成就感。而且,书中的案例分析都非常贴近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PLC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