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译 者: | |||||||||
| |||||||||
| 所属分类: >> >> | |||||||||
| 纸质书定价:¥128.0 |
本 书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以下简称“《建设指南》”)的官方解读。本书基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组、 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相关标委会及其成员单位的信息化、工业化和标准化经验,阐述了“指南全文和编制说明”、“智能制造体系架构”、“基 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重点行业标准”、“智能制造的展望”等内容,从相关技术、产业现状、标准化现状与需求3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解读了《建设 指南》。 本书的出版,旨在促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智能制造建设和标准化工作的经验交流,为我国各地开展智能制造建设工作提供参考,帮助企业用户及科研院所的专 家对于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有较为系统、清晰的认识,辅助各地用户应对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智能工厂建设、互联互通等问题,便于全国各行各业的读者加深对 《建设指南》的理解。
目 录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 1
一、总体要求 1
二、建设思路 3
三、建设内容 10
四、组织实施 19
附件1:智能制造相关名词术语和缩略语 19
附件2:已发布、制定中的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 20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编制说明 32
一、编制背景 32
二、编制原则 36
三、编制过程 37
四、重点问题说明 39
第1篇 体系架构篇
第1章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42
1.1 引子 42
1.2 背景 42
1.3 德国和美国的系统架构 43
1.4 如何构建我国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47
1.5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的特点 52
1.6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与标准化 55
第2篇 基础共性标准篇
第2章 基础 60
2.1 术语 60
2.2 参考模型 62
2.3 元数据 62
2.4 数据字典 68
2.5 标识 73
第3章 安全 77
3.1 功能安全 77
3.2 信息安全 82
第4章 管理 96
4.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96
4.2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102
第5章 检测评价 110
5.1 产业现状 110
5.2 相关技术 112
5.3 标准化现状和需求 114
第6章 可靠性 117
6.1 相关技术 117
6.2 标准化现状和需求 126
第3篇 关键技术标准篇
第7章 智能装备 134
7.1 传感器及仪器仪表 134
7.2 嵌入式系统 139
7.3 控制系统 144
7.4 人工交互系统 153
7.5 增材制造 161
7.6 工业机器人 165
第8章 智能工厂 175
8.1 智能工厂产业现状 175
8.2 智能工厂涉及的相关技术 176
8.3 智能工厂标准化现状和需求 185
第9章 智能服务 188
9.1 智能服务产业现状 188
9.2 智能服务的相关技术 191
9.3 智能服务标准化现状和需求 195
第10章 工业软件与大数据 201
10.1 工业软件 201
10.2 工业大数据 214
第11章 工业互联网 219
11.1 工业互联网的内涵和体系架构 219
11.2 整体网络架构 223
11.3 网联技术 230
11.4 资源管理 235
11.5 网络设备 240
第4篇 重点行业标准篇
第12章 航空 252
12.1 航空产业现状分析 252
12.2 航空智能制造技术 254
12.3 航空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261
第13章 船舶 265
13.1 船舶产业发展现状 265
13.2 船舶产业智能制造相关技术 269
13.3 船舶产业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274
第14章 数控机床 283
14.1 产业现状 283
14.2 数控机床相关技术 286
14.3 标准现状与需求 300
第5篇 展 望 篇
第15章 智能制造的展望 308
15.1 智能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308
15.2 智能制造的标准国际化 312
15.3 组织建设 319
15.4 总结 320
附录A 智能制造相关标准化组织 321
A.1 智能制造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 321
A.2 智能制造相关国内标准化组织 328
附录B 问题解答 332
B.1 我国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 国际相关标准体系的关系 332
B.2 信息物理系统与智能制造的关系 344
智能制造标准案例集
丛书名 :
| 作 译 者: | |||||||||
| |||||||||
| 所属分类: >> >> | |||||||||
| 纸质书定价:¥128.0 |
为 推动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梳理智能制造的典型模式,归纳整理智能制造的标准化需求,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化进程,特此征集和编写了这本《智 能制造标准案例集》,配合《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解读》使用。 本书中的13个智能制造标准案例从《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出发,明确了每个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的位置,并通过梳理案例的 实施步骤,对智能制造在智能工厂建设、信息安全、互联互通、智能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标准化需求进行了分析。本案例集是10多家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的实践集 锦,全面展示了不同行业的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探索与实践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以及来自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企业经营与管理线的标准化现状和需求整 理。
目 录
案例1 海尔互联工厂创新与实践 1
1.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1
1.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
1.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2
1.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3
1.5 案例特点 4
1.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5
1.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0
1.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12
1.9 下一步工作计划 13
案例2 服装个性化定制新模式 17
2.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17
2.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7
2.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18
2.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20
2.5 案例特点 21
2.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22
2.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27
2.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28
2.9 下一步工作计划 29
案例3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生物能源制取系统 35
3.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35
3.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36
3.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36
3.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38
3.5 案例特点 39
3.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40
3.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41
3.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42
3.9 下一步工作计划 42
案例4 直升机旋翼系统制造智能工厂 45
4.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45
4.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45
4.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46
4.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47
4.5 案例特点 47
4.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47
4.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55
4.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57
4.9 下一步工作计划 57
案例5 液晶电视智能检测系统 59
5.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59
5.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60
5.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60
5.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63
5.5 案例特点 64
5.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66
5.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68
5.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70
5.9 下一步工作计划 71
案例6 天津大学三维模型检索系统 73
6.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73
6.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74
6.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75
6.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76
6.5 案例特点 77
6.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78
6.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82
6.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83
6.9 下一步工作计划 84
案例7 传统钢结构制造业柔性制造技术转型升级 89
7.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89
7.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89
7.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90
7.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92
7.5 案例特点 93
7.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94
7.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07
7.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108
7.9 下一步工作计划 109
案例8 自主标准RFID在彩电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111
8.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111
8.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11
8.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112
8.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113
8.5 案例特点 113
8.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118
8.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19
8.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120
8.9 下一步工作计划 121
案例9 面向灌装生产线的WIA-FA智能制造系统 123
9.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123
9.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24
9.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125
9.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127
9.5 案例特点 128
9.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129
9.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37
9.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138
9.9 下一步工作计划 140
案例10 汽车齿轮智能制造生产线 141
10.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141
10.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42
10.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142
10.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149
10.5 案例特点 150
10.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154
10.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55
10.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160
10.9 下一步工作计划 160
案例11 电力装备电力拖动用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部件数字化智能制造车间 163
11.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的位置 163
11.2 电机定子组件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65
11.3 电机定子组件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168
11.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174
11.5 案例特点 174
11.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176
11.7 案例的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78
11.8 案例的示范意义 179
11.9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79
案例12 用户端电气元件智能制造设备 183
12.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所处位置 183
12.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183
12.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184
12.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191
12.5 案例特点 192
12.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194
12.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98
12.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200
12.9 下一步工作计划 201
案例13 数控机床信息安全 205
13.1 案例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的位置 205
13.2 智能制造案例基本情况 206
13.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介绍 206
13.4 智能制造关键绩效指标 209
13.5 案例特点 210
13.6 智能制造实施步骤 211
13.7 智能制造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212
13.8 智能制造示范意义 212
13.9 下一步工作计划 213
附录A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全文 215
一、总体要求 215
二、建设思路 217
三、建设内容 224
四、组织实施 233
附件1:智能制造相关名词术语和缩略语 233
附件2:已发布、制定中的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 234
附录B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编制说明 247
一、编制背景 247
二、编制原则 251
三、编制过程 252
四、重点问题说明 254
智能制造探索与实践 46项试点示范项目汇编
作 译 者:
| |||||||||
| 所属分类: >> >> | |||||||||
| 纸质书定价:¥168.0 内容简介 为 推进智能制造发展,2015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该行动通过聚焦制造关键环节,在基础条件好但需求迫切的重点地 区、行业和企业中,遴选46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本书是46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实践集锦,全面展示了试点示范企业先行先试、开展智能制造的探索与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希望通过推广试 点示范企业的创新方式,形成上下联动的局面,调动和发挥更多地区行业、更多企业的智慧和力量,营造全行业推广智能制造的良好舆论氛围。 |
整体而言,这本书给我留下了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受。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解读”的部分,虽然列举了体系框架,但缺乏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以及“如何”去具体实施的深层逻辑。它更像是一个信息汇编,而非一本真正能指导实践的书籍。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在资源和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从这庞大的标准体系中找到切入点,如何有效利用标准来提升自身竞争力,这本书给出的答案并不明朗。我希望作者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思考,提供更多接地气的建议,比如分阶段实施的策略,或者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差异化指导。
评分“智能制造探索与实”这个标题听起来颇具吸引力,似乎能够揭示一些行业内的前沿思考和实践经验。然而,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种相对分散和零散的探讨。它涉及了一些与智能制造相关的概念,比如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但这些概念的引入似乎更多的是为了丰富篇幅,而非深入挖掘它们与标准体系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我期待的是,作者能够更清晰地阐述这些新兴技术如何驱动智能制造标准的发展,以及企业应该如何围绕这些技术来构建和完善自身的标准体系。有时候,我觉得作者在试图涵盖太多内容,反而让核心的主题——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变得模糊不清。如果能将这些“探索”的内容更加聚焦,与“标准体系建设”的主线紧密结合,相信会更有启发性。
评分“智能制造标准案例集”这一部分,是我抱着最大期望翻开的,毕竟“案例”二字预示着实操性。然而,翻阅下来,我发现这些案例虽然覆盖了一些行业,比如汽车、电子等,但整体的深度和广度都略显不足。很多案例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企业在某个标准上的应用情况,缺乏对企业具体面临的挑战、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最终取得的量化效果的深入剖析。我渴望了解的是,当企业面对一个具体的智能制造标准时,是如何一步步将其融入到自身的生产流程、研发体系、甚至供应链管理中的?是什么样的决策过程促使他们选择了特定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具体的技术难题、组织障碍,又是如何克服的?成功的案例固然值得借鉴,但失败的案例及其教训同样宝贵,这本书在这方面有所欠缺,让案例的借鉴意义打了折扣,总感觉像是流水账。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国家对于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然而,这种宏观性也带来了一定的距离感。在“智能制造标准案例集”和“智能制造探索与实”的部分,我期望能看到更多来自一线企业的声音和实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的介绍和理论的分析。很多时候,我感觉作者是在“讲述”智能制造,而不是在“示范”如何构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真正的“建设指南”应该包含更多可操作的工具、方法和案例分析,能够帮助读者在阅读后,立刻能够带着清晰的思路,去着手解决自身企业在标准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评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解读 智能制造标准案例集 智能制造探索与实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智能制造前沿的大门,但门里的内容却略显晦涩。首先,在“解读”部分,虽然标题强调了“指南”,但实际内容给我一种过于理论化、宏观化的印象。它罗列了大量的概念和框架,例如智能制造的五大类标准,听起来很有体系,但在如何将这些理论落到实处、具体指导企业进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信息量似乎不够。我更期待能看到一些更具操作性的方法论,比如如何识别企业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如何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落地,或者在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虽然提到了“建设指南”,但很多时候我感觉它更像是在勾勒一个理想蓝图,而对于身处转型期的企业来说,更需要的是一张可行的施工图。案例部分的缺失,让我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漂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