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国传媒大学传播声学研究所多年开设的听音训练课程教案的基础上整理编撰的。针对音响行业的从业人员所需要的基本听能要求,进行系统性的基础训练。全书内容总共12章,包括声音基本要素的听辨训练,音响设备音质评价的训练,音响环境音质听辨的训练,空间感的听辨训练,音乐音质的基本听辨训练等。全书约25万字,并配有声音文件CD。本书的对象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音响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音响设备与器件制造业的从业者、剧场扩声技术人员、文化娱乐场所的调音人员、声呐技术人员等,以及音响工程、录音艺术、心理声学等需要听音评价能力的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各类学生和研究人员。我购买这本书的契机,是源于我对声音工程领域的好奇和向往。我一直对如何创造出令人愉悦的声音效果感到着迷,也想了解音响师是如何通过听力来完成他们的工作的。这本书的书名“音响师听力训练基础”让我觉得它应该是一扇通往这个领域大门的钥匙。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偏向于科普性质,对于一些声音的物理概念,例如声波的传播、反射、衍射等,都有比较通俗易懂的解释,还配以了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大致理解。书中也介绍了一些基础的音频术语,比如“频率”、“振幅”、“分贝”等,并解释了它们在声音中的意义,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门。光盘里的内容,我也简单试听了一下,感觉主要是提供了一些基础的音频素材,用于帮助读者进行初步的听觉体验。比如,播放一些不同响度的声音,让我去体会音量变化,或者播放一些不同音调的声音,让我去感受高低音的区别。虽然这些练习相对简单,但对于我来说,却是第一次真正地去“主动”地听声音,去留意那些平时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我希望能通过持续的学习,慢慢掌握区分不同声音特质的能力,为未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评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一本关于音响技术的杂志里提到了这本书,当时就觉得挺感兴趣的。我平时就喜欢摆弄家里的音响设备,对音质也比较挑剔,总觉得自己的听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本书的书名“音响师听力训练基础”听起来就很专业,而且还附带光盘,我当时就想,这下可以好好系统地学习一下,说不定还能发现自己以前听音时的一些盲点。买回来后,我确实花了几天时间去翻阅。书中对一些基础声学概念的解释还算清晰,比如频率、振幅、相位等等,这些对于我理解声音的形成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我总觉得这本书的“听力训练”部分,内容有点过于简化了。它更多的是告诉你“要听”,而不是“要怎么听”。比如,它会让你去听一些不同乐器的声音,然后告诉你“请分辨一下它们的不同”,但却没有给出更深入的指导,比如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分辨,是音色、动态、还是瞬态?光盘里的练习内容也是如此,大部分是一些简单的识别任务,像是判断音量的增减、声音的方向性等。虽然对零基础的人来说可能有用,但对于像我这样已经有一定音响基础和听音经验的人来说,就显得有些浅尝辄止了。我期待的,是能够有一些更具挑战性、更能激发我辨别能力的练习,比如分辨不同录音环境的细微差异,或者识别特定音频压缩格式带来的失真。
评分这本书我真是太失望了!当初买的时候,看书名以为是那种教你如何辨别各种音色、分析声音细节的专业教材,毕竟“音响师听力训练”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结果翻开来,发现它讲的都是些什么?什么“基础”,我以为是声音的物理学原理,或者是什么专业的听音术语解读,结果是一些非常非常入门级的、甚至有些幼稚的关于“声音为什么会响”、“声音有高低轻重”的讨论。我承认,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音响的人来说,或许能有点启发,但对我而言,这简直是浪费时间。我期待的是能帮我提升分辨录音瑕疵、理解混音意图、甚至捕捉微弱空间信息的能力,结果这本书讲得最多的就是“请仔细听”、“注意这个声音和那个声音的区别”。拜托,这是音响师的听力训练,不是给小孩子科普声音的好吗?光盘内容我还没来得及细看,但从目录和试听的几段音频来看,也只是些非常基础的测试,比如识别音量大小,区分高低音。这跟我之前听过的那些专业级的听力训练软件完全没法比。我原本是想通过这本书来系统性地提升自己的听音水平,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得心应手,现在看来,这书对我几乎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有点浪费了我宝贵的学习时间。
评分我是一名音乐爱好者,平时喜欢录制一些自己的音乐小样,也会对自己的录音质量进行一些调整。我希望能够通过专业的听力训练,提升自己对声音的辨识能力,更好地完成混音和母带处理。我选择了《音响师听力训练基础》,并对它抱有很高的期望。书本的叙述方式比较直接,从声学基础讲起,介绍了声音的各种物理属性,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听感的。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频率响应、动态范围、瞬态响应等重要概念,这些对于我理解声音的构成和变化非常有帮助。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听觉生理学的内容,解释了人耳是如何接收和处理声音信息的,这让我对声音的感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光盘里的音频材料,我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其中包含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声音素材,例如人声、鼓、吉他等,并搭配了相关的练习。我尝试去分辨这些声音的细微差别,例如同一乐器在不同演奏方式下的音色变化,或者不同音源在混响效果下的空间感差异。然而,我发现书中对于如何系统性地训练听力,提供的方法和指导相对有限。它更多的是引导你去“听”,但对于“如何听得更准确、更细致”,却没有给出太多具体的技巧和练习方法。例如,在分辨乐器音色时,我希望能有更详细的指导,告诉我应该关注哪些声学特征,或者提供一些对比强烈的范例。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排版我还是比较喜欢的,给人一种很专业、很认真的感觉。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我是一名初学者,对音响技术完全是一窍不通,但又对声音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朋友推荐我从基础学起,于是我找到了这本《音响师听力训练基础》。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建立起一个关于声音的基本认知体系,了解音响工作的原理,以及如何去“听懂”声音。书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特性,比如响度、音高、音色这些概念,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还配有一些图示,我觉得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书中的语言风格也比较平实,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这让我感到很亲切。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在讲解每个概念的时候,都会尝试给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我能够更好地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光盘里的内容,我尝试听了一些,感觉主要是用来配合书中的讲解,进行一些简单的听觉感受训练。比如,会播放一些不同频率的声音,让我去体会高低音的区别,或者播放一些不同乐器的独奏,让我尝试去辨认。我觉得这些练习虽然很简单,但确实能帮助我开始“留意”声音的细节。目前我还在深入学习中,虽然还没有达到“音响师”的专业水平,但我觉得这本书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