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箔生产及深加工

铝箔生产及深加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杰 著
图书标签:
  • 铝箔
  • 生产
  • 深加工
  • 材料科学
  • 金属材料
  • 制造工艺
  • 工业工程
  • 包装材料
  • 铝加工
  • 表面处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8700395
版次:1
商品编码:1056777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有色金属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购买纸质版图书可以同时获赠该图书的电子版。登录有色金属在线首页,查看“电子书激活流程”,输入随书附带有该书的电子书序列号和密码即可拥有该图书的电子书及100有色币,同时更多免费专业资源和和服务供您使用。
   data-lazyload=//img10.360buyimg.com/N0/29707/341b7148-0cc1-4a70-9d7a-4f1206d83a1c.jpg

内容简介

  程杰编著的《铝箔生产及深加工》为中国有色金属丛书中的《铝箔生产及深加工》部分。书中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铝箔工业的发展及在铝箔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铝箔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并以铸轧工艺为主线,对铸轧、热轧、连铸连轧工艺生产铝箔的路线均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对铝箔轧制、分切、退火、包装、检查,以及铝箔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因素,包括轧制油、轧辊等均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对铝箔生产过程中各种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了阐述。书中内容大部分原始数据采集于生产一线,理论分析在金属塑性加工学的基础上,还融人了作者根据自己从事铝箔工艺研究工作多年的经验和体会,具有实用性和可读性,是近30年来国内系统介绍铝箔生产及深加工工艺的参考书。对于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都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概述
1.1铝箔简介
1.2铝及铝合金牌号及状态
第2章铝及铝合金轧制基本原理
2.1轧制过程的基本概念
2.2铝箔轧制过程的影响因素
第3章铝箔轧制生产技术
3.1铝箔轧制生产特点
3.2铝箔坯料
3.3铝箔生产工艺流程
3.4铝箔轧制生产工艺
3.5铝箔生产中轧辊的控制
3.6铝箔轧制工艺润滑
3.7铝箔轧制厚度测量与控制
第4章铝箔生产板形控制技术
4.1板形、辊型的基本概念
4.2辊型及板形控制
4.3板形自动控制
第5章铝箔轧辊的磨削
5.1轧辊磨削中的基本概念
5.2轧辊磨削过程控制
5.3磨削缺陷及消除方法
第6章铝箔缺陷
6.1非金属压入
6.2金属压人
6.3划伤
6.4擦伤
6.5碰伤(凹陷、压陷)
6.6印痕
6.7表面气泡
6.8腐蚀
6.9油斑
6.10裂边
6.11板形不良
6.12压折(斜角)
6.13发粘
6.14粘油
6.15横波(起棱)
6.16横纹
6.17人字纹
6.18裂口(孔洞)
6.19松卷
6.20毛刺
6.21串层
6.22塔形
6.23翘边
6.24针孔
6.25开缝
6.26皱纹
6.27起皱
6.28亮点
6.29箭头
6.30燕窝
6.31辊眼
6.32辊印
6.33油污
6.34除油不净
6.35起鼓
6.36亮线
6.37无双合油
6.38白条
第7章铝箔的合卷、分卷与清洗
7.1铝箔的合卷
7.2铝箔的分切
7.3铝箔的清洗
第8章铝箔的热处理
8.1热处理的基本概念
8.2铝箔退火制度的选择与制订
8.3退火过程的品质控制
第9章铝箔生产设备
9.1铝箔轧机
9.2合卷机
9.3铝箔分切机
9.4铝箔退火设备
第10章铝箔的包装、贮存、防腐
10.1铝箔的包装
10.2铝箔的运输与贮存
10.3铝箔的防腐
第11章铝箔品质检查
11.1几何尺寸检查
11.2表面品质检查
11.3性能指标检查
11.4表面除油检测
11.5铝箔产品出厂检验项目
第12章铝箔深加工技术
12.1铝箔的压花、涂层与印刷
12.2亲水铝箔
12.3喷镀铝箔成形技术
12.4其他铝箔深加工
附录铝箔质量要求
附录1铝箔表面质量
附录2铝箔尺寸偏差
附录3铝箔机械性能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在线试读

《铝箔生产及深加工》 相关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新世纪以来,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 产业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在国际同行业中的影响力日益提高。


《古籍修复与文物保护的智慧》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籍修复与文物保护的深度探讨。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扇窥视历史、理解工艺、传承文化的窗口。我们将深入剖析中国古代纸质文献和书画作品所面临的自然损耗与人为破坏,以及这些珍贵遗产在时间长河中留下的斑驳痕迹。 全书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古籍修复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要领 这一部分将从宏观层面系统阐述古籍修复的哲学理念与核心原则。我们将探讨修复的边界——如何做到“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同时又赋予文献新的生命力。修复的目标并非“还原如初”,而是“稳定保护”,减缓其衰败的速度,使其得以继续流传。 材料的智慧: 详细介绍修复过程中常用的各类材料,包括不同种类的宣纸、糨糊(及其改良配方)、丝织品、淀粉类粘合剂等。我们将深入解析这些天然材料的特性,如纤维强度、酸碱度、透气性、老化速度等,以及它们在修复不同年代、不同纸质古籍时的适配性。例如,针对宋代宣纸的纤薄脆弱,与明清时期较厚的纸张,修复材料的选择与处理会有何不同? 工艺的传承: 详细讲解古籍修复的各项基本工艺,如揭裱、托纸、加固、除酸、去污、去霉斑等。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图文示例,生动展示每一步操作的关键技术要点、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例如,在揭裱过程中,如何精准地分离纸层?在托纸时,如何做到纸层平整、纹理一致,且不影响古籍的整体透光度? 病害的诊断与应对: 系统梳理古籍常见的病害类型,包括虫蛀、霉变、酸化、水渍、污损、折痕、破损等。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的诊断方法,帮助读者识别病害的成因、程度与特点,并针对不同病害制定个性化的修复方案。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清除虫卵、抑制霉菌生长、中和酸性物质,以及如何利用特殊技法修复破损的纸张。 第二部分:书画文物修复的艺术性与科学性 书画文物因其材质的特殊性和艺术价值,修复过程更显复杂与精妙。本部分将聚焦于书画作品的修复,强调修复过程中的艺术判断与科学手段的融合。 书画纸绢的特性与修复: 深入分析不同时期、不同产地书画用纸(如宣纸、皮纸、麻纸)和绢(如锦、绫、罗)的质地、纤维结构、老化程度等,以及它们在不同气候与保存条件下的表现。我们将重点讲解针对这些材料的修复技术,例如,如何修复因老化而脆化的纸张,如何处理因潮湿而产生的霉斑,以及如何应对因装裱不当而造成的起皱、开裂。 墨迹、色彩与装裱的保护: 探讨墨迹的渗透性、晕染性以及颜料的稳定性等关键问题。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处理晕染的墨迹,如何修复褪色的颜料,以及如何进行古画的重新装裱。装裱不仅关乎美观,更重要的是对画芯的保护。我们将介绍传统装裱工艺中的砑光、糊边、镶料、立轴、卷轴等多种形式,并阐述不同装裱方式对文物保护的意义。 科学检测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 介绍先进的科学检测技术如何为文物修复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显微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纸张纤维的结构和病害的细微之处;光谱分析可以鉴定颜料的成分,避免修复时使用不兼容的材料;X射线成像可以揭示画芯的重层或隐藏的信息。我们将探讨这些技术如何在修复前评估文物状况,在修复过程中指导操作,以及在修复后验证修复效果。 第三部分:文物保护的理念、环境与未来 修复是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更为重要的则是预防性保护。本部分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文物保护领域。 保存环境的科学控制: 详细阐述适宜古籍和书画文物保存的温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我们将分析不同气候条件对文物的影响,并介绍如何通过空调系统、除湿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以及合理的库房设计,来营造稳定、适宜的保存环境。 数字化保护与信息管理: 探讨文物数字化在保存、传播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介绍文物影像采集、高精度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以及如何建立完善的文物信息数据库,实现文物的永久保存与便捷利用。 案例研究与经验分享: 精选国内外经典的古籍修复与书画文物保护案例,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展示修复理念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以及在复杂问题面前的创新解决思路。我们将分享知名修复机构的成功经验,以及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宝贵体会。 伦理与未来展望: 探讨文物修复中的伦理困境,如历史真实性与可读性之间的权衡,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修复理念差异。最后,我们将对文物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包括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本书力求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精湛的工艺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读者呈现一部全面、深入、实用的古籍修复与文物保护指南。无论您是专业的文物工作者、艺术爱好者,还是对历史文化怀有敬意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启迪。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的珍贵遗产的悉心保护,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过去,也才能将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传承给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材料科学一直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在工业生产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材料。《铝箔生产及深加工》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铝箔这一特殊材料的绝佳机会。书中对铝箔的生产过程进行了极为详尽的描述,从铝的冶炼到最终的轧制成型,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细致的阐述。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冷轧工艺的讲解所吸引,它深入地剖析了轧辊的材质、尺寸、表面处理以及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控制,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决定了铝箔的厚度精度、表面光洁度以及机械性能。书中还提到了不同合金成分的铝材在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此外,“深加工”部分更是让我看到了铝箔的巨大潜力和多样性。书中详细介绍了铝箔的印刷、涂层、复合、冲压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这些技术能够赋予铝箔独特的性能,使其在食品包装、电子产品、航空航天、建筑材料等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涂层技术可以提高铝箔的耐腐蚀性和阻隔性能,通过印刷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和美观化的设计。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了解铝箔材料制造和应用的新窗口,让我认识到这种看似普通的材料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技术和广阔前景。

评分

我是一名对材料科学领域充满好奇的非专业人士,特别喜欢了解那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材料的生产过程。《铝箔生产及深加工》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让我对看似普通的铝箔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入了解。书的开篇就带领我进入了铝箔的制造现场,从最初的铝锭是如何被加工成可以进行轧制的原料,到多道次的轧制过程是如何一步步将铝材变得越来越薄,直至达到令人惊叹的厚度。书中对每一个工艺环节的描述都非常详细,例如轧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轧辊的材质选择、以及如何确保铝箔的厚度均匀性和表面质量,这些细节让我看到了铝箔生产的精密性。更令我着迷的是书中关于铝箔“深加工”的章节,它揭示了铝箔远远不止于包装材料的单一功能。通过印刷、涂层、复合、冲压等一系列后处理技术,铝箔被赋予了更多的附加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从食品包装的保鲜、阻隔性能的提升,到电子设备中的导电、屏蔽功能,再到建筑行业的隔热保温,甚至是新能源领域的应用,都让我看到了铝箔的无限潜力。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铝箔生产工艺的好奇,更让我认识到,即便是最常见的材料,其背后也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原理和精湛的工业技术。

评分

作为一名对材料加工和应用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提供深度见解和实用知识的书籍。《铝箔生产及深加工》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在这方面的需求。书中对铝箔的生产流程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介绍,从铝的冶炼和精炼,到多阶段的轧制过程,直至最终形成具有特定规格和性能的铝箔。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冷轧工艺的阐述印象深刻,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控制轧辊的直径、材料、以及轧制的速度和压力,来达到精确的厚度控制和优异的表面质量。书中还涉及了不同牌号铝材在生产中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它们各自的力学和化学性能特点。而在“深加工”部分,本书更是让我看到了铝箔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书中对铝箔的印刷、涂层、层压、覆膜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铝箔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更赋予了其美观性和功能性。例如,书中提到的用于食品包装的抗菌涂层,以及用于电子产品的导电涂层,都展示了铝箔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铝箔生产的理论知识,更让我窥见了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是一本非常值得深入研读的专业书籍。

评分

最近在整理家里的厨房用品时,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的铝箔,究竟是如何制成的?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直到我偶然发现了《铝箔生产及深加工》这本书。翻开书页,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铝箔制造工坊。书中从最基础的铝矿石提炼,到最终变成我们手中那薄薄一层铝箔的整个过程,都被详细地描绘出来。我了解到,铝箔的生产并非易事,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步骤,比如熔炼、铸造、热轧、冷轧等。尤其是在冷轧过程中,每一次轧制都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和压力,才能将铝材轧制得越来越薄,直至达到所需的厚度。书中还特别强调了铝箔表面的处理,不同的处理方式会赋予铝箔不同的性能,比如光滑的一面和粗糙的一面,它们在反射和吸收热量上有着不同的表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使用铝箔时,通常会将光滑面朝向食物。此外,书中关于铝箔深加工的内容,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铝箔不仅仅是用于包装,还可以通过印刷、复合等技术,变成具有各种图案和功能的材料,比如用于汽车隔热、电子产品的屏蔽层,甚至是一些艺术品的创作。这本书让我对铝箔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份日常生活中看似普通却充满智慧的材料。

评分

作为一名对材料科学及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详实信息和深入洞察的书籍。《铝箔生产及深加工》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书中对铝箔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阐述,从基础的铝材冶炼,到多道次的轧制成型,再到最终的表面处理,每一个步骤都被清晰地描绘出来。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轧制工艺的细节,理解了不同类型的轧机、轧辊的设计以及操作参数的调整,如何影响最终铝箔的厚度均一性、表面质量以及力学性能。书中还涉及了不同铝合金牌号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它们在特定生产环节的优势。而“深加工”章节,则更是让我看到了铝箔作为一种基础材料,如何通过各种二次加工技术,实现价值的跃升和应用的拓展。书中对铝箔的涂层、印刷、复合、冲压等工艺的深入介绍,展示了铝箔在食品包装、电子电器、建筑、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例如,书中提到的如何通过涂层技术来增强铝箔的阻隔性、耐腐蚀性,以及如何通过印刷技术来实现产品的美观和功能化。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铝箔制造的理论知识,更让我看到了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未来发展趋势,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书籍。

评分

平时喜欢研究各种家居用品的材料和制作工艺,特别是那些看起来简单却又极其实用的物品。《铝箔生产及深加工》这本书,让我对厨房里常用的铝箔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以为铝箔就是一种简单的金属薄片,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它的制作过程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精妙。书中详细介绍了从铝矿石到铝锭,再到最终成型的铝箔的每一个步骤,比如冶炼、铸造、热轧、冷轧等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冷轧过程,需要通过多道次的轧制,一点一点地将铝材压成非常薄的片状,这个过程中对温度、压力和轧辊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而且,书中还提到,铝箔的两面之所以看起来不一样,是因为在轧制过程中,使用了不同的轧辊,一面是光滑的,一面是粗糙的,这也会影响到铝箔的某些性能,比如散热性。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关于铝箔的“深加工”部分,原来铝箔不只是用来包食物的,还可以通过印刷、涂层、复合等技术,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书里提到了铝箔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可以增加阻隔性,延长保质期;还可以用于电子产品的屏蔽层,防止电磁干扰;甚至还可以用于建筑保温,节省能源。这本书让我对铝箔这种不起眼的材料,有了非常具体和深刻的理解,也让我看到,即便是最普通的材料,背后也蕴含着大量的科技和智慧。

评分

作为一名对材料科学理论及其应用领域有着广泛兴趣的业余研究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剖析特定材料生产工艺的书籍。偶然间,《铝箔生产及深加工》这本书进入了我的视野,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对铝箔这一常见但又具有复杂制造过程的材料的好奇心。书中关于铝箔的生产过程,从铝的冶炼精炼,到多道次的轧制成形,再到最终的表面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轧制工艺的描述,了解了不同类型的轧机、轧辊设计以及操作参数对铝箔最终性能的影响,例如厚度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机械强度等。书中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暗示了实际生产中可能遇到的技术挑战以及解决方案,这对于理解工业生产的实际运作具有重要的价值。而“深加工”的部分,则展示了铝箔作为一种基础材料,如何通过各种二次加工技术,拓展其应用领域。例如,书中对铝箔的涂层、复合、印刷、冲压等工艺的介绍,让我看到了铝箔在包装、电子、建筑、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前景。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材料性能的提升,更是将铝箔的功能性、美观性和附加值进行了极大的提升。这本书为我理解铝箔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料到终端产品,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和全面的视角,让我对这种日常材料的背后所蕴含的科技含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对工业制造流程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基础原材料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着迷。《铝箔生产及深加工》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对铝箔这一特定材料生产过程的深入了解需求。书中的内容详实,逻辑清晰,从铝锭的初步精炼,到经过多道工序轧制成极薄的铝箔,再到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一系列的深加工,整个流程被剖析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对书中所描述的轧制工艺印象深刻,理解了不同轧机型号、轧辊材质以及操作参数的微调,如何在最终产品的厚度均一性、表面光洁度以及力学性能上产生关键影响。书中所引用的图表和数据,虽然有些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才能完全理解,但整体上还是能够帮助我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生产链条的概念。而“深加工”的部分,则更是让我看到了铝箔的多元化发展潜力。从简单的切割、压花,到复杂的涂层、印刷、层压,每一个环节都在为铝箔赋予新的生命和功能。例如,书中关于食品包装铝箔的抗菌、阻隔性涂层技术,以及在电子行业中用于制作柔性电路板的铝箔,都让我惊叹于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工程师们的创造力。这本书不仅是铝箔从业者的案头宝典,对于任何想要了解现代工业如何精细化制造材料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参考书。它让我看到了冰冷的机器背后,是无数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精确和完美的追求。

评分

一直对材料科学领域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对那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又默默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材料充满好奇。铝箔,这个词汇本身就带着一种朴实却又高效的质感,从厨房里的食物保鲜,到工业生产中的精密包装,再到家居装饰的独特应用,它的身影无处不在。这次有幸翻阅了《铝箔生产及深加工》这本书,虽然我并不是材料学的专业人士,但我被书中对铝箔制作过程的细致描述深深吸引。从铝的冶炼,到轧制成薄如蝉翼的铝箔,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工艺的智慧和技术的精湛。书中不仅仅是机械地罗列生产步骤,更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一个步骤背后的科学原理,比如轧制过程中温度、压力对铝箔性能的影响,以及表面处理工艺如何赋予铝箔特定的功能,如抗氧化、隔热、导电等。读到关于铝箔不同厚度、不同状态(如退火态、硬态)的区分以及它们各自适用的领域时,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生活中使用的不同铝箔,其背后的“身世”竟然如此不同,所承载的功能也如此丰富。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关于铝箔的深加工技术,比如印刷、复合、冲压等,这些让我看到了铝箔从单一的包装材料,向更多功能性、装饰性材料转变的可能性。它不再仅仅是承载食物的容器,更可以成为艺术品的一部分,或者成为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导电层。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对铝箔这个看似简单的材料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其他常见材料背后复杂工艺的探索欲望。

评分

我一直认为,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品,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而《铝箔生产及深加工》这本书,就为我揭示了铝箔这个再熟悉不过的材料背后的故事。读这本书,就像是走进了铝箔的“修炼场”。书中从最基础的铝矿石提炼开始,详细讲述了如何一步步将它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薄如蝉翼的铝箔。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轧制”这个环节,书里描述了如何通过多道次的轧制,让铝变得越来越薄,而且还要保证它的平整度和均匀度,这需要多么精密的设备和操作啊!我还学到了,为什么铝箔一面亮一面哑,原来是轧制过程中轧辊不同造成的,而且这还影响了它的导热性。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讲了铝箔的“深加工”,也就是怎么让铝箔变得更有用。比如,给它涂上一层特殊的材料,让它更耐用,或者在上面印上漂亮的图案,让它变成包装材料;甚至还可以把它和别的材料复合在一起,变成更坚固、更能隔热的材料。这本书让我对铝箔有了脱胎换骨的认识,再看到厨房里包着食物的铝箔,我都会觉得它不再是简单的金属片,而是承载着科技和智慧的产物。

评分

5.1轧辊磨削中的基本概念

评分

6.3划伤

评分

1.1铝箔简介

评分

教育智慧求妙点.从知识到能力,从情感到智慧,教育逐步进入它的最佳境界。教育智慧表现为对教育本

评分

6.20毛刺

评分

程杰编著的《铝箔生产及深加工》为中国有色金属丛书中的《铝箔生产及深加工》部分。书中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铝箔工业的发展及在铝箔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铝箔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并以铸轧工艺为主线,对铸轧、热轧、连铸连轧工艺生产铝箔的路线均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对铝箔轧制、分切、退火、包装、检查,以及铝箔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因素,包括轧制油、轧辊等均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对铝箔生产过程中各种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了阐述。书中内容大部分原始数据采集于生产一线,理论分析在金属塑性加工学的基础上,还融人了作者根据自己从事铝箔工艺研究工作多年的经验和体会,具有实用性和可读性,是近30年来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铝箔生产及深加工工艺的参考书。对于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都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的参考书。

评分

11.5铝箔产品出厂检验项目

评分

2.1轧制过程的基本概念

评分

12.1铝箔的压花、涂层与印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