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古城地圖

蘇州古城地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英霖 編
圖書標籤:
  • 蘇州
  • 古城
  • 地圖
  • 曆史
  • 文化
  • 旅遊
  • 地理
  • 城市
  • 江南
  • 風物
  • 建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古吳軒齣版社
ISBN:9787805748061
版次:1
商品編碼:10590415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4-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我國地圖繪製有悠久的曆史,曆代都設置專門機構和官員執掌地圖的繪製和保管事宜。惜因刊繪地圖的為布帛、紙張、竹木等材料,不易長久保存,故得以傳世的地圖極少。而蘇州竟然保存自南宋以來陵續繪製的許多古城地圖,這是非常難得的。就傳世的這些古城地圖來說,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數量較多,擴粗略統計,蘇州現藏南宋以來各個時期繪製的古城地圖,包括單本圖和誌書附圖約四十幅,其中十九幅單本圖的繪製年代,前後銜接,形成係列,這在中國其它城市中是少見的。
   第二,繪製時間較早。如南宋紹定二年(1229)刻石的《平江圖》,至今已近八百年。從繪製年代說,難比不上長沙馬王堆齣土的西漢《城邑圖》,也比北宋元豐年間刻石的呂大防《長安圖》要晚。但前圖太簡略,後圖僅存幾方殘石。因此,傳世較早、保存完整的古代城市地圖當推南宋《平江圖》。
   第三,繪製水平較高,有的可與現代地圖媲美。如南宋《平江圖》所繪蘇州古城水道陵衢相互平行的雙棋盤建築格局,至今仍可圖實對照。
   第四,地圖版本多樣,有碑刻、木版、石印、鉛印,還有手繪,生動展現瞭蘇州地圖印製與時俱這的曆史過程。其中有些地圖早已絕版,成為孤本絕品,不僅具有曆史價值、科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文物價值。
   第五,由於傳世的蘇州古城地圖時間跨度大,從地圖的跋文、署款可清楚地看到地圖的功能作用在不斷發展變化,日益深入到社會日常生活之中。
   第六,地圖繪製多齣於蘇州之手。如清乾隆《姑蘇城圖》的繪製者徐揚,以繪《盛世滋生圖》著名。

目錄

《平江圖》 南宋紹定二年(1229)
附《平江圖》綫描圖
《蘇州府城內水道圖》 明崇禎十二年(1639)
《姑蘇城圖》 清乾隆十年(1745)
《蘇郡城河三橫四直圖》 清嘉慶二年(1797)
《蘇城地理圖》 清同治三年(1864)至十二年(1873)
《姑蘇城圖》 清同治十一年(1872)至光緒七年(1881)
《蘇州城圖》 清光緒六年(1880)
《蘇州城廂圖》 清光緒十四年(1888)至二十九年(1903)
《蘇城全圖》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至三十二年(1906)
《蘇州巡警分區全圖》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
《蘇州府城之圖》 民國三年(1913)至六年(1917)
《新測蘇州城廂明細全圖》 民國三年(1914)
《最新蘇州城廂明細全圖》 民國十年(1921)
《最新蘇州市全圖》 民國十六年(1927)
《蘇州新地圖》 民國二十年(1931)
《最新蘇州地圖》 民國二十七年(1938,昭和十三年)
《吳係城廂圖》 民國二十九年(1940)
《最近蘇州遊覽地圖》 民國三十二年(1943)
《最新蘇州地圖》 民國三十八年(1949)
蘇州古城地圖:一部關於時光與記憶的史詩 《蘇州古城地圖》並非一本簡單的地圖集,它更像是一部凝結瞭歲月精華的史詩,一幅用文字和圖像繪製齣的蘇州靈魂畫捲。它所呈現的,遠不止是阡陌縱橫的街巷、古樸典雅的園林,更是一段段鮮活的曆史,一群群鮮活的人,以及那份獨屬於蘇州的溫婉與靈秀。 尋蹤溯源:從古至今的城市脈絡 本書的開篇,便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長廊,從蘇州建城伊始,曆經春鞦吳國都城、三國東吳、唐宋繁華、明清盛世,直至近現代的變遷,細緻描摹瞭這座城市的演進軌跡。每一頁地圖,都不僅僅是地理坐標的呈現,更是曆史的注腳。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古老的城牆如何一步步被蠶食,又如何見證瞭王朝的更迭;曾經的車水馬龍,如今是否依舊;那些承載著厚重曆史的街巷,又在訴說著怎樣的故事。 翻開泛黃的紙張,仿佛能聽到馬蹄噠噠,聞到槳聲燈影,感受到曾經的繁華與滄桑。作者以嚴謹的考據和生動的筆觸,將曆史的碎片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勾勒齣一幅清晰可見的城市發展脈絡。它告訴你,為何蘇州的格局是如此?為何這些古老的建築能在此屹立韆年?每一處細節,都蘊藏著豐富的曆史信息,等待著你去發掘和解讀。 園林錦綉:江南名園的詩意棲居 蘇州,素有“園林甲天下”的美譽。《蘇州古城地圖》自然不會錯過對這顆璀璨明珠的細緻描繪。本書深入探訪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獅子林等著名古典園林,它們不僅僅是精巧的建築藝術,更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自然哲學的完美結閤。 在書中,你將跟隨作者的腳步,漫步於麯徑通幽的迴廊,穿梭於疊石理水的山水之間。每一處亭颱樓閣,每一方池塘麯岸,都蘊含著匠心獨運的設計理念。你可以瞭解到,為何設計師要選擇這樣的布局?這些花草樹木,又有著怎樣的寓意?園林中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扇窗欞,都仿佛有瞭生命,在訴說著主人的情懷與雅趣。 更重要的是,本書將園林置於古城的宏大背景下,讓你明白,這些園林並非孤立存在,它們是古城肌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士人階層寄情山水、隱逸避世的生活空間,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園林的視角,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蘇州人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街巷煙火:古城生活的萬象剪影 如果說園林是蘇州的雅緻名片,那麼古老的街巷則是這座城市最鮮活的脈搏。平江路、山塘街、學士街、宮巷……這些承載著無數記憶的街巷,在《蘇州古城地圖》中得到瞭生動的呈現。 本書不厭其煩地記錄瞭每一條街巷的名稱由來、曆史變遷,以及隱藏在其中的故事。你可以瞭解到,為何這條街叫“平江”,為何那條巷是“山塘”。你可以看到,那些曾經繁華的商鋪、熱鬧的茶館、古老的作坊,它們如何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又有哪些元素被頑強地保留下來。 更令人動容的是,書中穿插瞭大量關於古城居民生活的故事。從老手藝人的匠心傳承,到街頭巷尾的市井風情,再到尋常百姓傢的喜怒哀樂,都如同電影畫麵般躍然紙上。你可以看到,老奶奶在門口搖著蒲扇,孩子們在石闆路上追逐嬉戲,小販在吆喝著自己的商品……這些充滿煙火氣的場景,共同構成瞭蘇州古城最真實的底色。 通過對街巷的細緻描繪,讀者仿佛置身於其中,感受著那份獨有的寜靜與祥和,也體味著古城生活的變遷與傳承。它讓你明白,真正的古城,不僅僅是冰冷的建築,更是流淌在街巷裏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文人雅韻:詩詞歌賦中的江南風情 蘇州自古以來便是文人薈萃之地,無數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韆古傳頌的詩篇。《蘇州古城地圖》巧妙地將這些文學瑰寶與古城地景相結閤,為讀者提供瞭一個全新的閱讀視角。 書中會引用大量與蘇州相關的詩詞、歌賦、筆記,例如白居易的《憶蘇州》、杜牧的《江南春》、範成大的《吳郡遊錄》等。這些文學作品不僅為古城增添瞭濃厚的文化底蘊,更讓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感受到古人對這座城市的深情。 你可以瞭解到,為何某位詩人如此鍾情於蘇州的某個角落,他在這裏看到瞭怎樣的景象,又抒發瞭怎樣的情懷。本書將文學與地理相結閤,讓古城的每一個景緻都擁有瞭靈魂,每一段文字都充滿瞭生命力。它讓你明白,蘇州的美,不僅僅在於視覺的享受,更在於精神層麵的共鳴。 非遺傳承:古老技藝的生命延續 蘇州的魅力,還體現在其源遠流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上。緙絲、刺綉、評彈、蘇劇……這些古老而精湛的技藝,是蘇州文化中最寶貴的財富。《蘇州古城地圖》將目光投嚮瞭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者,用文字和圖片記錄下他們的故事和技藝。 你可以瞭解到,緙絲的“織中之聖”是如何得來,刺綉的“針尖上的舞蹈”又有何玄妙。你可以聽到,評彈的吳儂軟語如何婉轉動聽,蘇劇的唱腔是如何跌宕起伏。書中不僅介紹瞭這些非遺項目的曆史淵源和藝術特色,更關注瞭當代傳承者們所麵臨的挑戰與堅守。 通過對非遺的呈現,本書讓讀者感受到,古老的技藝並非已經消逝,它們依然在古城的街巷中默默地延續,是這座城市文化生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讓你明白,對文化的傳承,不僅僅是保護古跡,更是保護那些鮮活的技藝和背後的精神。 古城新生:現代視角下的曆史迴響 《蘇州古城地圖》並未將目光局限於過去,它也關注著古城在現代社會中的發展與變遷。在保留曆史風貌的同時,如何融入現代化的生活,如何在新舊交融中找到平衡,是本書探討的另一個重要話題。 本書可能會呈現一些古城改造的案例,分析其成功與不足。它會探討,如何在保護古建的同時,發展旅遊經濟,如何讓古城煥發新的生機。它也可能關注,現代人在古城中的生活狀態,他們如何看待這座城市,又為這座城市帶來瞭怎樣的活力。 通過這種現代視角的審視,本書讓讀者明白,古城並非隻能沉睡在曆史的記憶中,它也可以在時代的發展中繼續呼吸,繼續生長。它讓我們思考,如何纔能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好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讓古城的魅力得以永恒。 結語:一幅流動的曆史畫捲 《蘇州古城地圖》是一本厚重的書,它承載著蘇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它不是一份冷冰冰的指南,而是一次深情的對話,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它用最樸實而真摯的語言,最細緻而入微的觀察,為讀者呈現瞭一個立體、鮮活、有溫度的蘇州。 閱讀這本書,你不僅僅是在看一張地圖,你是在讀一個故事,一個關於時光、關於記憶、關於生命、關於傳承的蘇州故事。它讓你明白,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的建築有多麼宏偉,風景有多麼秀麗,更在於它所承載的文化底蘊,它所流淌的生活氣息,以及它背後那些鮮活的生命與不息的精神。 《蘇州古城地圖》,它是一幅流動的曆史畫捲,它邀請你走進其中,去感受,去聆聽,去發現,去愛上這座屬於江南的、獨一無二的古城。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最近剛讀完一本名為《歲月留聲》的散文集,作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學者,他的文字樸實無華,卻又蘊含著深邃的人生哲理。這本書記錄瞭他一生中零零散散的片段,有童年時在老傢田埂上奔跑的歡笑,有少年時在書齋裏埋頭苦讀的孤寂,也有中年時在外奔波奮鬥的辛勞,更有晚年時看透世事的淡然。我最喜歡的是其中一篇關於“老物件”的章節,作者細緻地描繪瞭他傢中一件件飽經風霜的舊物,從泛黃的信件到磨損的茶壺,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著一段故事,都見證瞭一個時代。他的筆觸帶著一種深情的懷舊,沒有過多的渲染,卻能輕易地勾起讀者內心深處關於親情、友情、鄉愁的共鳴。讀完這本書,我感到瞭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和充實,仿佛跟隨作者一同走過瞭一段漫長的人生旅程,也從中汲取瞭麵對生活睏境的勇氣和智慧。這種“讀人”的書,遠比那些冰冷的知識更讓我感到溫暖和有力量。

評分

最近無意間翻齣瞭一本名為《江南煙雨》的畫冊,雖然名字與我常年尋覓的地圖書籍不同,但那細膩的筆觸、古樸的墨色,瞬間將我帶入瞭一個夢境般的江南。畫冊裏描繪的不僅僅是高聳的亭颱樓閣,更是那麯摺迴廊間流淌的歲月痕跡,以及石闆小巷裏彌漫著的淡淡桂花香。每一頁都像是一扇窗,透過它,我仿佛能看到身著旗袍的女子款款走過,聽到咿呀作響的烏篷船劃破靜謐的水麵。那種悠遠、寜靜,又帶著些許神秘的氛圍,讓我沉醉其中。我常常會找一個安靜的下午,泡上一壺龍井,然後慢慢地翻閱這本畫冊,試圖從中捕捉到更多關於江南的細微之處。也許,這幅畫裏隱藏著一條我從未走過的街巷,又或者,這抹淡淡的色彩,正勾勒齣我內心深處對那個時代的想象。它沒有提供具體的路綫,沒有標注任何地名,但它卻以一種最直接、最感性的方式,觸摸到瞭我對於“江南”二字的全部情感寄托。這是一種很奇妙的閱讀體驗,它讓我在文字的疆界之外,用眼睛去感受,用心靈去描繪。

評分

無意間在舊書攤上淘到瞭一本《古籍秘聞錄》,書的封麵已經泛黃,裝幀也略顯陳舊,但裏麵的內容卻讓我愛不釋手。這本書並非那種正襟危坐的學術著作,而是以一種非常輕鬆、有趣的方式,講述瞭一些鮮為人知的中國古代文人雅士的軼事和逸聞。裏麵有關於唐伯虎點鞦香的真實故事,有關於李白鬥酒詩百篇的背後原因,也有一些關於曆代帝王私下裏的趣事。作者的文筆幽默風趣,夾雜著許多生動的細節和精彩的對話,讀起來就像在聽一位說書先生講故事一樣引人入勝。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古代官員們如何在官場中爾虞我詐,又如何在生活中小小地“放飛自我”的描寫,這些故事雖然有些荒誕,卻又真實地反映瞭那個時代的某些側麵。這本書讓我對曆史人物不再是臉譜化的認知,而是看到瞭他們作為普通人的一麵,更加立體和鮮活。

評分

我最近正在閱讀一本名為《城市微光》的攝影集,這本書收錄瞭攝影師在世界各地拍攝的,關於城市中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和普通人的生活瞬間。每一張照片都仿佛是一首無聲的詩,用鏡頭捕捉瞭生活最真實的色彩和情感。在那些昏暗的街角,在那些熙熙攘攘的市場,在那些寂靜的住宅區,攝影師用他獨特的視角,發現瞭被日常所掩蓋的美。一張照片裏,一位老人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眼神望嚮遠方,他的臉上布滿瞭歲月的痕跡,卻又透著一種寜靜的智慧;另一張照片裏,一群孩子在雨後的巷子裏嬉戲,濺起的水花在昏黃的路燈下閃耀著晶瑩的光芒。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讓我重新審視我們所處的世界,發現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它讓我明白,美無處不在,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評分

我最近沉迷於一本關於古代建築構件的圖解手冊,雖然書名聽起來非常專業和枯燥,但實際閱讀起來卻充滿瞭樂趣。這本書詳細地介紹瞭中國古代建築中各種精巧的構件,比如鬥拱的結構、藻井的紋樣、飛簷的麯綫等等。每一個構件都有精美的插圖和詳盡的文字說明,讓我得以窺探古人高超的工藝和獨特的審美。我最著迷的是關於鬥拱的部分,看著那些層層疊疊、榫卯相扣的木塊,我仿佛看到瞭古人是如何用智慧和汗水,將這些零散的材料組閤成雄偉壯觀的建築。書裏還穿插瞭一些關於這些構件在不同朝代、不同建築類型中的演變和應用,讓我對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脈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讀這本書,我不再僅僅是欣賞宏偉的建築外觀,而是開始理解其內在的邏輯和匠心,這是一種全新的、更深層次的欣賞方式。

評分

《吳係城廂圖》 民國二十九年(1940)

評分

《蘇州巡警分區全圖》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

評分

書的質量還不錯,還沒看。

評分

《最新蘇州城廂明細全圖》 民國十年(1921)

評分

《蘇郡城河三橫四直圖》 清嘉慶二年(1797)

評分

第一,數量較多,擴粗略統計,蘇州現藏南宋以來各個時期繪製的古城地圖,包括單本圖和誌書附圖約四十幅,其中十九幅單本圖的繪製年代,前後銜接,形成係列,這在中國其它城市中是少見的。

評分

書的質量還不錯,還沒看。

評分

以前都在當上買,第一次京東上買書,這是書的珍藏封皮,不是紙箱哦,嗬嗬嗬

評分

《蘇州府城內水道圖》 明崇禎十二年(1639)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