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建筑火灾与建筑消防工程
 1.1 火灾的分类与特征
 1.2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及耐火等级选择
 1.3 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1.4 防排烟方式
 1.5 灭火剂
 1.6 建筑消防系统分类
 1.7 消防管道常用材料及连接方式
 1.8 常用消防设施图例
 第2章 消火栓灭火系统
 2.1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2.2 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2.3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第3章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与火灾危险等级
 3.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类
 3.3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4 雨淋灭火系统 
 3.5 水幕系统
 3.6 水喷雾灭火系统
 3.7 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灭火系统
 第4章 其他灭火系统
 4.1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  
 4.2 蒸汽灭火系统
 4.3 泡沫灭火系统
 4.4 干粉灭火系统
 4.5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4.6 消防炮灭火系统
 4.7 几种新型灭火系统 
 目录目录Ⅴ第5章 地下工程与人防工程的消防
 5.1 地下工程的消防
 5.2 人防工程的消防
 第6章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介绍
 6.2 火灾探测器及选择
 6.3 火灾报警控制器
 第7章 灭火器配置
 7.1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
 7.2 灭火器分类与选择
 7.3 灭火器的设置
 7.4 灭火器的配置与设计计算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逻辑链条紧密得让人佩服。我以前在学习消防知识时,总感觉知识点是散乱的,今天学了防火分区,明天学了排烟,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这本书通过一个宏大的“大型体育场馆”案例,将所有知识点串联了起来。从最初的场地规划、消防水源的确定,到内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的部署,再到后期的竣工验收和日常维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种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极大地帮助我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的消防安全认知框架。特别是关于“人流疏散组织”那章,结合了现代的仿真技术图解,使得原本抽象的疏散路径设计变得可视化、可量化。这对于我理解大型公共建筑的复杂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一个大型项目的消防报审流程有了鸟瞰全局的能力,不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评分对于我这个偏向理论研究的学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坚实的工程实践基础,从而反哺理论研究的深度。很多时候,我们过于沉迷于模型和参数的优化,却脱离了实际工程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这本书通过对不同造价限制下的消防系统选择进行对比分析,让我看到了“最优”方案在现实中往往是“最经济且可行”的折衷结果。书中对不同消防设备造价的估算模型和经济性评估方法的介绍,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它让我意识到,消防设计绝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平衡的系统工程。不同于其他偏重单点技术的书籍,它提供了一种宏观的、带有成本控制视角的决策框架。这种将技术逻辑与工程经济紧密结合的叙述方式,对于提升整个专业领域的成熟度,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抱着一丝怀疑的,毕竟市面上打着“实例”旗号的书,很多都只是把规范条文换了个包装而已,缺乏真正的深度和启发性。但《建筑工程消防实例教程》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把“设计思维”的建立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处理一个老旧厂房改造项目时,书中详细剖析了如何平衡现有结构限制与新建消防安全标准之间的矛盾。作者没有简单地套用最新的规范,而是巧妙地运用了“风险评估”和“替代方案比选”的方法。我尤其欣赏它对“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那部分的讲解,不再是简单的图例罗列,而是深入到了不同品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甚至提到了调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坑。这种对细节的打磨和对实际操作难点的把握,让这本书远远超出了普通教程的范畴,更像是一本高级工程师的“踩坑记录”和“经验分享录”。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初入建筑行业的新手量身定制的宝典啊!我之前一直在想,那些厚厚的规范和标准看着就头大,根本不知道怎么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它没有那种枯燥的说教,而是直接把那些复杂的理论知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工程案例摆在了我们面前。比如,关于高层建筑的疏散设计,书中通过一个真实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把“人员疏散模拟分析”、“消防电梯的联动设置”这些概念讲得清清楚楚,让我一下就明白了它们在实际中的作用和意义。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还会深入到“为什么这么做”。通过对不同工程类型的比较,比如住宅楼和化工厂的消防设计差异,让我对“针对性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种仿佛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工地现场学习的感觉,是任何理论教材都给不了的。对于我们这些渴望快速成长的年轻人来说,这本书的实践性价值无可估量。
评分我更倾向于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最头疼的就是遇到那些“灰色地带”——规范没有明确规定,但又必须做出合理决策的情况。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出色。它没有回避这些难题,反而用一种非常审慎的态度去探讨。例如,在处理一个历史保护建筑的增建项目时,如何在新旧结构之间设置可靠的防火分隔,书中引用了多个国际上的先进案例,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给出了几套兼顾保护文物和确保安全的优化方案。这种处理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正是区分专业人士和普通技术人员的关键。它教会我的不是“记住规范”,而是“学会用规范背后的精神去应对挑战”。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对照我手头上的某个棘手项目,发现书中提供的思路和方法恰好能提供破局的关键点。这简直就是一本随身携带的“疑难杂症诊断手册”。
评分虽然开复写书的本意是好的,但依旧要说,有很多东西,单靠一本书来指导,是有点失之偏颇。首先,读者要明白名人自传有立志的一面,也有不可复制的一面。对于开复的经历而言,他的路走的相对“顺利”,究其原因,得益于他接受了相对较为优越的教育环境(不可否认他的天赋和智商)。在他接受教育过程中,独立思考、接受中西文化的精华、发挥长处、适时做出选择等环节,都能圆满完成。这就造就了他在职业和人生道路上,可以不向生活妥协,可以为了自己的价值目标而奋斗。但事实上,这种奋斗方式,对于土生土长的大陆学生而言,有些许难以企及,教育制度的限制、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社会公平性的限制,让多少做着“中国梦”的学子,为了生存而甘愿磨灭谁都有过的梦想。因此,我不建议学生们把开复的这些论调作为一种目标去实现,否则,可能会让原本就单薄的自己,更加的失望。 本来,对这本畅销书是不抱太大希望的。首先,作为开复半个粉丝,对他的人生经历早已耳熟能详,自传无非炒一遍冷饭;其次,这是一部合作作品,一贯的名人出书模式,名人挂名,写手主写。然而,李开复又给了个惊喜。这本自传很精细,无论是生活趣事、“花边新闻”,还是开复先生在多次十字路口的选择和内心挣扎,都描写细致,娓娓道来。读完此书,让我对开复有了些新认识!
评分Hao...............
评分书印刷不,正版书籍吧
评分很开心的一次购物,很有用的一本书
评分没看到,应该不错!相信京东!!!!!
评分③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全镇现有12个蔬菜加工企业,年加工蔬菜6万吨,吸纳1千人就业,9个花木工程公司常年在山西、山东以及本省的苏州、无锡、宿迁、淮安承接各类绿化工程,去年完成各类工程9千多万元,转移劳力1500多人。③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全镇现有12个蔬菜加工企业,年加工蔬菜6万吨,吸纳1千人就业,9个花木工程公司常年在山西、山东以及本省的苏州、无锡、宿迁、淮安承接各类绿化工程,去年完成各类工程9千多万元,转移劳力1500多人。
评分一句话,信赖京东!好样的
评分待人真诚,在青年学子中有号召力,更难得的是在技术领域出类拔萃,而又能在企业管理上独辟蹊径,这在留美华人中是个典范,在海归志士中更是榜样。开复教给青年学子的,无须多言,书中每章都做了总结。只提一点,即所谓毅力或抗压力,有人认为智商到了一定的地步,就可以弥补毅力的不足,其实不然,智商高,所处较高社会层级的概率也高,不同的社会层级,需要承受不同的社会压力和工作环境压力,而对抗这些压力的良药便是个人的意志品质,开复跳槽Google,被微软诉讼,这个中滋味不是当事人想像不到,就连开复自己都要适时的接受心理医生的辅导。因此,如果想成就点什么,别管你身份卑微,还是大众偶像,拿出点毅力来。
评分内容滞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