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800问+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 2本

包邮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800问+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 2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预拌混凝土
  • 混凝土施工
  • 混凝土质量控制
  • 建筑工程
  • 施工技术
  • 材料工程
  • 行业标准
  • 工程管理
  • 建筑材料
  • 养护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义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3285
商品编码:10622402049
页数:1
字数: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bm010640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800问+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 2本

9787111543190定价:55元 9787122263285定价:88元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800问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2版 (2016年9月1日)
  • 平装
  • ISBN: 9787111543190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5月1日)

  • 平装: 312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122263285, 7122263282
  • 条形码: 9787122263285
  • 商品尺寸: 25.4 x 18.2 x 0.6 cm
  • 商品重量: 458 g

    目录

    章概述 
    节混凝土的定义和分类001 
    一、混凝土001 
    二、普通混凝土002 
    三、预拌混凝土002 
    第二节预拌混凝土发展历史002 
    一、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002 
    二、预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006 
    第三节预拌混凝土质量及质量控制008 
    一、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特性009 
    二、预拌混凝土的质量009 
    三、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现状009 
    四、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015 
    参考文献015 
    第二章原材料质量控制 
    节水泥016 
    一、水泥概述016 
    二、水泥与混凝土质量的关系018 
    三、搅拌站水泥质量控制项目021 
    第二节矿物掺合料023 
    一、粉煤灰023 
    二、矿渣粉030 
    三、硅灰036 

  • 。。。。。。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800问》 本书是一本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于一体的预拌混凝土技术专著。它以问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在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施工等各个环节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为广大混凝土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操作工人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系统、全面、实用的技术指导。 一、 预拌混凝土生产篇 本篇详细阐述了预拌混凝土生产的各个方面,从原材料的选用、检验,到配合比的设计、优化,再到生产设备的选型、维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无不涵盖。 原材料的奥秘: 水泥: 详细介绍了不同种类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检验方法及储存要求。重点解答了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的成因及处理、不同强度等级水泥的选择依据、水泥早期强度不高的原因分析等关键问题。 骨料(砂、石): 深入剖析了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如粒径、级配、含泥量、压碎值、含水率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解答了骨料级配不良导致的离析、泌水问题,骨料含泥量超标的后果及处理办法,以及如何根据工程要求选择不同粒径、形状的骨料。 外加剂: 系统介绍了各类外加剂(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膨胀剂、泵送剂、抗裂剂等)的作用机理、适用条件、掺量控制及复配技术。重点解答了外加剂复配失败的原因分析、外加剂过量或不足的危害、如何根据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外加剂等。 掺合料: 详细阐述了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掺合料的种类、性能、对混凝土的影响及应用技术。解答了掺合料用量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耐久性的影响,掺合料对水泥水化反应的促进或延缓作用,以及如何控制掺合料的质量。 科学的配合比设计: 设计原则与方法: 详细介绍了基于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要求的配合比设计原则,并提供了多种设计方法(如图解法、试配法、统计法等)的应用指南。 影响因素分析: 深入剖析了水泥用量、水灰比、骨料用量、外加剂掺量、掺合料用量等配合比设计中关键参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解答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特殊配合比设计: 针对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混凝土、早强混凝土、抗冻融混凝土等特殊工程需求,提供了详细的配合比设计思路和实例。 精湛的生产工艺: 搅拌站的选型与操作: 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搅拌站(如固定式、移动式、模块式)的优缺点,以及设备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要点。 投料顺序与搅拌时间: 强调了正确的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对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性,并解答了因投料顺序错误或搅拌时间不足导致的质量问题。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涵盖了从原材料进场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进料检验、配合比复核、生产过程监控、成品出厂检验等。 二、 预拌混凝土施工篇 本篇聚焦于预拌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涵盖了从运输、泵送、浇筑到养护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和常见问题。 高效的运输保障: 运输车辆的选择与维护: 介绍了不同类型混凝土搅拌车的性能特点,以及车辆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要求,确保运输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 运输时间与搅拌车转速控制: 强调了在规定时间内将混凝土运抵施工现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搅拌车转速来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均匀性。 搅拌车卸料前的准备: 详细介绍了卸料前对混凝土状态的检查,以及如何处理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离析、泌水等问题。 便捷的泵送技术: 泵送设备的选择与操作: 介绍了混凝土输送泵的选型原则、性能参数,以及设备的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要点。 输送管道的布置与连接: 强调了输送管道的合理布置、连接的严密性对保证泵送效率和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性,并解答了管道堵塞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泵送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详细分析了泵送压力异常、混凝土离析、管道堵塞等常见问题,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精密的浇筑工艺: 浇筑前的准备: 详细介绍了模板、钢筋、混凝土接茬等浇筑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浇筑过程的顺利进行。 浇筑方法与技术: 介绍了分层浇筑、跳仓法、斜面浇筑等多种浇筑方法,并根据不同工程结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 振捣的艺术: 深入阐述了振捣的作用、方法、时间控制,以及过振、欠振的危害,并解答了如何通过合理振捣达到密实、均匀的混凝土效果。 接缝处理: 详细介绍了施工缝、沉降缝、伸缩缝等不同类型接缝的处理方法,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科学的养护管理: 养护的重要性与目的: 阐述了混凝土养护对提高强度、耐久性、抵抗有害因素侵蚀的重要性。 养护方法与措施: 详细介绍了覆盖保湿养护、洒水养护、薄膜养护、加热养护等多种养护方法,并根据气候条件、工程结构特点,提供了具体的养护方案。 养护时间与质量控制: 强调了养护时间的合理性,以及如何通过养护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确保混凝土达到预期的性能。 三、 常见问题解答 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是精选了800个在预拌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最常见、最典型的问题,并进行了详尽的解答。这些问题涵盖了从原材料的细微之处,到复杂的施工工艺,再到潜在的质量隐患,真正做到了“问有所答,答有所据”。例如: 生产环节: 混凝土坍落度偏大或偏小的原因及调整方法;水泥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如何控制;骨料含水率对配合比的影响;外加剂用量过大会不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粉煤灰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的影响;如何处理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声响等。 施工环节: 混凝土浇筑时出现离析、泌水怎么办;如何处理混凝土输送管道堵塞;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如何防止出现蜂窝麻面;大体积混凝土如何防止温度裂缝;如何处理混凝土施工缝处的质量问题;冬季或夏季施工时混凝土的养护要点等。 本书的解答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经验,力求让读者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四、 适用对象 本书适合于: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人员: 作为日常生产质量控制、技术指导的必备参考。 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人员: 为混凝土的采购、进场验收、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专业的支持。 一线施工操作工人: 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操作规程,提高操作技能,杜绝质量隐患。 工程监理人员: 为其在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提供专业的技术依据。 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 作为学习和研究预拌混凝土技术的重要教材。 对预拌混凝土技术感兴趣的各界人士。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800问》以其内容的全面性、解答的实用性、形式的直观性,必将成为预拌混凝土行业从业者案头必备的实用技术手册。 ---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一书,聚焦于预拌混凝土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为确保混凝土工程的安全、耐久和经济性提供了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方法。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掌握有效的质量检测手段,并能熟练应用于日常的生产和施工管理中,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风险,提升工程品质。 第一章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概述 本章首先对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意义、目的和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强调了质量控制是预拌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最终目标是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工程使用功能、具有良好耐久性的混凝土。详细介绍了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管理模式在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以及全员参与、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等质量管理理念。 第二章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混凝土的“基石”,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混凝土的性能。本章对预拌混凝土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水泥质量控制: 进场检验: 重点介绍了水泥进场时需要进行的各项检测项目,包括包装检查、标识核对、取样方法、检验标准等,如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早期强度、后期强度)、烧失量、三氧化硫含量、碱含量等。 储存要求: 阐述了水泥储存的环境要求(如防潮、防雨、通风),仓库的维护,以及水泥保质期的管理。 常见问题分析: 探讨了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早期强度不足、细度过细或过粗等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其对混凝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骨料(砂、石)质量控制: 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详细介绍了粗骨料和细骨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如粒径、级配(通过筛分试验)、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磨耗值、坚固性、含水率等。 质量对混凝土的影响: 分析了骨料的粒径、级配、形状、表面纹理、洁净度等因素对混凝土工作性、密实度、强度、耐久性等性能的直接影响。例如,级配不良的骨料会增加泌水、离析的风险;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水泥浆的包裹性,降低强度。 堆放与管理: 强调了骨料的堆放方式(如分仓堆放、防止相互混杂),以及防雨、防晒、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 外加剂和掺合料的质量控制: 种类与性能: 简要介绍了各类常用外加剂(如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等)和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 进场检验与复配: 阐述了对外加剂和掺合料进行进场抽检的必要性,包括其物理状态、化学成分、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特别强调了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复配试验,避免因复配不当而导致混凝土性能劣化。 储存与使用: 规范了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储存条件、保质期管理,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准确计量、均匀掺加的要求。 第三章 配合比设计的质量控制 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本章重点关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设计依据与原则: 强调了配合比设计必须依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设计规范以及原材料的实际性能。 试配验证: 详细阐述了试配试验的流程和重要性,包括不同配合比的制备、成型、养护和性能测试(如坍落度、含气量、抗压强度等),通过试配来确定最优配合比。 配合比的优化与调整: 探讨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原材料的变化或工程实际需求,对配合比进行微调的原则和方法。 配合比的稳定性: 强调了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确定的配合比,避免随意更改,以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第四章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是配合比设计成果转化为实体混凝土的关键环节。本章详细介绍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控制措施。 计量精度控制: 设备校准: 强调了对各种计量设备(水泥称、骨料称、水称、外加剂/掺合料计量装置)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的重要性,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计量系统: 介绍了自动化计量系统的应用,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搅拌质量控制: 投料顺序: 强调了严格按照规定的投料顺序进行投料,避免因投料顺序不当导致搅拌不均、早期强度不足等问题。 搅拌时间: 规定了不同类型搅拌机的最低搅拌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并避免因搅拌时间过长或过短而影响混凝土性能。 搅拌机运行检查: 定期检查搅拌叶片磨损情况,以及搅拌机的运行状态。 生产过程的监控与记录: 生产日报: 要求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关键数据,如当班生产的混凝土方量、配合比、原材料批次、温度、计量数据等。 异常情况处理: 规定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原材料质量波动)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 第五章 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从搅拌站运往施工现场的过程,同样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环节。 运输车辆管理: 车辆性能检查: 确保搅拌车的滚筒转速、车况良好,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离析和泌水。 清洁要求: 搅拌车在每次装料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洗,防止上批混凝土的残留物污染新拌混凝土。 运输时间控制: 合理安排: 根据工程现场的接收能力和运输距离,合理安排生产和发运计划,确保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施工现场。 预警机制: 建立运输延误预警机制,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延误情况。 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坍落度监测: 在出厂前和到达现场前,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要求。 搅拌车转速控制: 提醒驾驶员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转动滚筒,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 第六章 试件制作与强度检验 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本章详细介绍了强度检验的相关内容。 试件的制作: 取样方法: 规范了从搅拌车中正确取样的位置和方法,确保试样具有代表性。 试件模具: 介绍了标准试件模具的要求,以及模具的清洁与涂油。 振捣与抹面: 详细说明了试件在制作过程中振捣的次数、时间以及抹面的要求,确保试件的密实度和表面光洁度。 试件的养护: 标准养护: 详细介绍了标准养护室的温度(20±2℃)和湿度(95%RH以上)要求,以及试件的编号、放置方法。 同条件养护: 强调了在施工现场进行同条件养护的重要性,以更真实地反映实际工程中的强度增长情况。 强度检验: 抗压强度试验: 介绍了在不同龄期(如3天、7天、28天)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设备要求以及结果的判定标准。 强度评定: 阐述了如何根据一组(3个)试件的强度进行评定,以及当出现强度不合格时的处理措施(如返修、返工)。 第七章 工作性、耐久性及其他性能的质量控制 除了强度,混凝土的工作性、耐久性以及其他性能同样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方面。 工作性控制: 坍落度测试: 介绍了坍落度测试的步骤、量具要求,以及不同工程对坍落度的要求。 扩展度、扩展度比测试: 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混凝土。 泌水率、返浆量测试: 用于评估混凝土的抗离析能力。 含气量测试: 特别是对于抗冻融性能要求较高的混凝土。 耐久性控制: 抗冻融性能: 介绍了冻融试验的方法和要求。 抗侵蚀性能: 如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离子渗透等。 抗碳化性能: 介绍了检测方法和控制要点。 其他性能控制: 收缩与膨胀: 介绍了相关测试方法和控制要求。 徐变: 介绍其影响因素和控制。 抗渗性: 介绍测试方法和要求。 第八章 质量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本章关注质量事故的预防和发生后的处理。 常见质量事故分析: 总结了混凝土生产和施工中常见的质量事故,如强度不达标、开裂、麻面、蜂窝、露筋、离析、泌水等。 事故原因分析: 深入剖析了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包括原材料问题、配合比设计缺陷、生产操作失误、施工不当、养护不足等。 预防措施: 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强调了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质、严格执行规范标准的重要性。 事故处理原则: 阐述了质量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原则,包括及时报告、迅速调查、科学分析、制定纠正措施、记录与总结等。 第九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化 本章从宏观层面论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工作在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介绍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混凝土行业的应用,以及如何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文件、明确各岗位职责。 标准化管理: 强调了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的遵守,以及推行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 技术培训与考核: 强调了对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持续的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 《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一书,内容翔实,体系完整,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是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监理、检测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工具书,对于提升我国预拌混凝土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的深度。之前总觉得质量控制听起来很官方,不知道具体怎么做,这本书的第二部分《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就给出了非常系统和实用的指导。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控制质量”,而是深入剖析了从原材料进场、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出厂检测的每一个环节,详细列举了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比如,关于水泥的储存和检验,骨料的级配和含水量控制,外加剂的掺量和适应性试验,还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各项性能的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都写得非常具体,而且还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让我能够立刻明白理论知识如何落地。

评分

这本《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800问+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简直是我的救星!我最近刚接触预拌混凝土这个领域,感觉就像一头雾水,什么生产工艺、施工技术、质量标准,听着就头大。特别是网上搜集的信息,碎片化不说,很多也过时了。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简直是如获至宝。书的结构非常合理,第一部分“800问”就像一个无所不知的导师,把我脑子里所有关于预拌混凝土生产和施工的疑问都一一解答了,从最基础的概念,比如什么是坍落度、什么是强度等级,到更复杂的操作,比如如何处理高温施工、冬季施工的特殊要求,再到设备的选择和维护,几乎涵盖了所有我能想到的问题,而且解答都很清晰易懂,配图也很到位,感觉完全不需要再去查阅其他资料了。

评分

我是一名刚入行的技术员,对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方面,一直感觉自己像是大海捞针,知识点零散,而且很多细节都把握不准。这本书的出现,真的就像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的“800问”部分,以问答的形式,将整个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梳理了出来,而且解答得非常到位,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尤其是一些对于新手来说可能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混凝土的泌水现象”、“早期强度增长控制”等等,书中都有非常清晰的解释和示意图,帮助我快速建立起正确的认知。而质量控制的部分,则从原材料到成品,详细讲解了每一个环节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让我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更扎实的信心。

评分

坦白说,我一直觉得混凝土这东西,看起来简单,但要做得好,里面门道可多了。我之前也看过一些相关的资料,但总感觉不够深入,或者更新得不够及时。《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800问+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这套书,就给我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它的内容非常详实,从生产的各个环节,到施工中的各种细节,再到质量的严格把控,都覆盖得非常全面。尤其是在质量控制方面,它不仅仅列出了各种检测项目,还深入讲解了这些检测项目背后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检测结果来调整生产和施工方案,这种由表及里的分析,让我对整个质量控制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做好混凝土质量控制,真的需要系统性的知识和长期的实践积累。

评分

作为一名在工程现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总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很多书上写的条条是道,到了现场就可能因为各种客观条件而难以实施,甚至适得其反。然而,这套《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800问+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却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它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如,在讨论施工缝的处理时,它不仅给出了标准化的做法,还提醒了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忽略的细节,像是不同气候条件下对施工缝养护的侧重点。又比如,在关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时,它将可能的原因分门别类,并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很多都是我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这本书竟然都写到了,而且写得比我更全面,让我感觉这本书的作者绝对是在现场摸爬滚打过多年的专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