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為編著的《集成電路芯片封裝技術(第2版高等院校應用型人纔培養規劃教材)》填補瞭學校用書、企業用書的空白,這將對我國微電子封裝産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該書是目前國內**本較係統、全麵介紹集成電路芯片封裝工藝的專著,它緊密結閤瞭封裝工藝,內容全麵、係統、實用性強,既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的教材及微電子封裝企業職工的培訓用書,也可供從事微電子芯片設計製造,特彆是封裝與測試方麵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
李可為編著的《集成電路芯片封裝技術(第2版高 等院校應用型人纔培養規劃教材)》是一本通用的集成 電路芯片封裝技術教材。全書共13章,內容包括集成 電路芯片封裝概述、封裝工藝流程、厚/薄膜技術、焊 接材料、印製電路闆、元件與電路闆的接閤、封膠材 料與技術、陶瓷封裝、塑料封裝、氣密性封裝、封裝 可靠性工程、封裝過程中的缺陷分析和先進封裝技術 。本書在體係上力求閤理、完整,在內容上力求接近 封裝行業的實際生産技術。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較 容易地認識封裝行業,理解封裝技術和工藝流程,瞭 解先進的封裝技術。 《集成電路芯片封裝技術(第2版高等院校應用型 人纔培養規劃教材)》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教學用書及 微電子封裝企業職工的培訓教材,也可供工程技術人 員參考。
**章 集成電路芯片封裝概述
1.1 芯片封裝技術
1.1.1 概念
1.1.2 芯片封裝的技術領域
1.1.3 芯片封裝所實現的功能
1.2 封裝技術
1.2.1 封裝工程的技術層次
1.2.2 封裝的分類
1.2.3 封裝技術與封裝材料
1.3 微電子封裝技術的曆史和發展趨勢
1.3.1 曆史
1.3.2 發展趨勢
1.3.3 國內封裝業的發展
復習與思考題1
第2章 封裝工藝流程
2.1 概述
2.2 芯片的減薄與切割
2.2.1 芯片減薄
2.2.2 芯片切割
2.3 芯片貼裝
2.3.1 共晶粘貼法
2.3.2 焊接粘貼法
2.3.3 導電膠粘貼法
2.3.4 玻璃膠粘貼法
2.4 芯片互連
2.4.1 打綫鍵閤技術
2.4.2 載帶自動鍵閤技術
2.4.3 倒裝芯片鍵閤技術
2.5 成型技術
2.6 去飛邊毛刺
2.7 上焊锡
2.8 切筋成型
2.9 打碼
2.10 元器件的裝配
復習與思考題2
第3章 厚/薄膜技術
3.1 厚膜技術
3.1.1 厚膜工藝流程
3.1.2 厚膜物質組成
3.2 厚膜材料
3.2.1 厚膜導體材料
3.2.2 厚膜電阻材料
3.2.3 厚膜介質材料
3.2.4 釉麵材料
3.3 薄膜技術
3.4 薄膜材料
3.5 厚膜與薄膜的比較
復習與思考題3
第4章 焊接材料
4.1 概述
4.2 焊料
4.3 锡膏
4.4 助焊劑
4.5 焊接錶麵的前處理
4.6 無鉛焊料
4.6.1 世界立法的現狀
4.6.2 技術和方法
4.6.3 無鉛焊料和含鉛焊料
4.6.4 焊料閤金的選擇
4.6.5 無鉛焊料的選擇和推薦
復習與思考題4
第5章 印製電路闆
5.1 印製電路闆簡介
5.2 硬式印製電路闆
5.2.1 印製電路闆的*緣體材料
5.2.2 印製電路闆的導體材料
5.2.3 硬式印製電路闆的製作
5.3 軟式印製電路闆
5.4 PCB多層互連基闆的製作技術
5.4.1 多層PCB基闆製作的一般工藝流程
5.4.2 多層PCB基闆多層布綫的基本原則
5.4.3 PCB基闆製作的新技術
5.4.4 PCB基闆麵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5.5 其他種類電路闆
5.5.1 金屬夾層電路闆
5.5.2 射齣成型電路闆
5.5.3 焊锡掩膜
5.6 印製電路闆的檢測
復習與思考題5
第6章 元器件與電路闆的接閤
6.1 元器件與電路闆的接閤方式
6.2 通孔插裝技術
6.2.1 彈簧固定式的引腳接閤
6.2.2 引腳的焊接接閤
6.3 錶麵貼裝技術
6.3.1 SMT組裝方式與組裝工藝流程
6.3.2 錶麵組裝中的锡膏及黏著劑塗覆
6.3.3 錶麵組裝中的貼片技術
6.3.4 錶麵組裝中的焊接
6.3.5 氣相再流焊與其他焊接技術
6.4 引腳架材料與工藝
6.5 連接完成後的清潔
6.5.1 汙染的來源與種類
6.5.2 清潔方法與材料
復習與思考題6
第7章 封膠材料與技術
7.1 順形塗封
7.2 塗封的材料
7.3 封膠
復習與思考題7
第8章 陶瓷封裝
8.1 陶瓷封裝簡介
8.2 氧化鋁陶瓷封裝的材料
8.3 陶瓷封裝工藝
8.4 其他陶瓷封裝材料
復習與思考題8
第9章 塑料封裝
9.1 塑料封裝的材料
9.2 塑料封裝的工藝
9.3 塑料封裝的可靠性試驗
復習與思考題9
**0章 氣密性封裝
10.1 氣密性封裝的必要性
10.2 金屬氣密性封裝
10.3 陶瓷氣密性封裝
10.4 玻璃氣密性封裝
復習與思考題10
**1章 封裝可靠性工程
11.1 概述
11.2 可靠性測試項目
11.3 T/C測試
11.4 T/S測試
11.5 HTS測試
11.6 TH測試
11.7 PC測試
11.8 Precon測試
復習與思考題11
**2章 封裝過程中的缺陷分析
12.1 金綫偏移
12.2 芯片開裂
12.3 界麵開裂
12.4 基闆裂紋
12.5 孔洞
12.6 芯片封裝再流焊中的問題
12.6.1 再流焊的工藝特點
12.6.2 翹麯
12.6.3 锡珠
12.6.4 墓碑現象
12.6.5 空洞
12.6.6 其他缺陷
12.7 EMC封裝成型常見缺陷及其對策
復習與思考題12
**3章 先進封裝技術
13.1 BGA技術
13.1.1 子定義及特點
13.1.2 BGA的類型
13.1.3 BGA的製作及安裝
13.1.4 BGA檢測技術與質量控製
13.1.5 基闆
13.1.6 BGA的封裝設計
13.1.7 BGA的生産、應用及典型實例
13.2 CSP技術
13.2.1 産生的背景
13.2.2 定義和特點
13.2.3 CSP的結構和分類
13.2.4 CSP的應用現狀與展望
13.3 倒裝芯片技術
13.3.1 簡介
13.3.2 倒裝片的工藝和分類
13.3.3 倒裝芯片的凸點技術
13.3.4 FC在國內的現狀
13.4 WLP技術
13.4.1 簡介
13.4.2 WLP的兩個基本工藝
13.4.3 晶圓級封裝的可靠性
13.4.4 優點和局限性
13.4.5 WLP的前景
13.5 MCM封裝與三維封裝技術
13.5.1 簡介
13.5.2 MCM封裝
13.5.3 MCM封裝的分類
13.5.4 三維(3D)封裝技術的垂直互連
13.5.5 三維(3D)封裝技術的優點和局限性
13.5.6 三維(3D)封裝技術的前景
復習與思考題13
附錄A 封裝設備簡介
A.1 前段操作
A.1.1 貼膜
A.1.2 晶圓背麵研磨
A.1.3 烘烤
A.1.4 上片
A.1.5 去膜
A.1.6 切割
A.1.7 切割後檢查
A.1.8 芯片貼裝
A.1.9 打綫鍵閤
A.1.10 打綫後檢查
A.2 後段操作
A.2.1 塑封
A.2.2 塑封後固化
A.2.3 打印(打碼)
A.2.4 切筋
A.2.5 電鍍
A.2.6 電鍍後檢查
A.2.7 電鍍後烘烤
A.2.8 切筋成型
A.2.9 終測
A.2.10 引腳檢查
A.2.11 包裝齣貨
附錄B 英文縮略語
附錄C 度量衡
C.1 國際製(SI)基本單位
C.2 國際製(SI)詞冠
C.3 常用物理量及單位
C.4 常用公式度量衡
C.5 英美製及與公製換算
C.6 常用部分計量單位及其換算
附錄D 化學元素錶
附錄E 常見封裝形式
參考文獻
拿到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它厚重的篇幅和嚴謹的排版所吸引,這預示著它絕非一本泛泛而談的書籍。果然,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書中對集成電路封裝的每一個細節都進行瞭深入挖掘。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引綫鍵閤和倒裝焊的對比分析,書中不僅闡述瞭它們的工藝流程,還細緻地比較瞭它們在電學性能、熱性能、成本以及製造難度等方麵的差異。這對於我選擇閤適的封裝方案提供瞭非常有價值的參考。此外,書中對晶圓級封裝和係統級封裝的詳細介紹,讓我對這些前沿技術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瞭解到,隨著芯片集成度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封裝方式已經難以滿足需求,而這些新型封裝技術正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這本書的邏輯性很強,從基礎理論到具體工藝,再到可靠性分析,層層遞進,讓你能夠係統地構建起對集成電路封裝技術的理解。我相信,這本書會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參考書之一。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這樣一名在電子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市麵上的集成電路相關書籍琳琅滿目,但真正能深入講解封裝技術的卻不多,即使有,也往往流於理論,缺乏實踐指導。而這本書,正如書名所示,側重於“應用型人纔培養”,這恰恰是我所需要的。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一個優秀的芯片設計固然重要,但如果封裝做得不好,再牛的芯片也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性能,甚至可能因為散熱、可靠性問題而功虧一簣。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和廣度,讓我看到瞭對封裝技術各個環節的細緻梳理,從材料選擇、工藝流程,到可靠性測試、失效分析,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大量的學問。我尤其期待書中對新型封裝技術(如2.5D/3D封裝、扇齣型封裝等)的介紹,這些技術是當前半導體行業發展的熱點,掌握它們對於提升産品競爭力至關重要。而且,作為“第2版”,我相信它在內容上必然經過瞭更新和優化,能夠反映最新的行業發展動態和技術趨勢,這對於保持技術的前沿性非常有幫助。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係統性和前瞻性。在我剛接觸集成電路封裝領域時,總是感覺知識點零散,東拼西湊,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框架。這本書就像一本百科全書,將紛繁復雜的封裝技術梳理得井井有條。從最基礎的引綫鍵閤、倒裝焊,到更高級的晶圓級封裝、係統級封裝,這本書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特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不僅僅停留在工藝的描述,還深入探討瞭不同封裝技術背後的物理原理、材料特性以及它們對芯片性能的影響。比如,在講解熱管理時,書中不僅列舉瞭各種散熱方法,還分析瞭不同封裝材料的熱導率和散熱效率,這對於我後續進行實際的散熱設計非常有指導意義。此外,書中對可靠性及失效機理的分析也相當到位,這對於提高産品壽命和減少售後問題至關重要。這本書不僅僅是教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讓你理解“為什麼這麼做”,這對於培養真正具備解決問題能力的工程師來說,是彌足珍貴的。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將深奧的集成電路封裝技術娓娓道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瞭關鍵要領。我之前對很多封裝術語都感到模糊不清,閱讀過程中,書中對每一個概念的解釋都非常清晰,配以高質量的圖片和示意圖,使得理解過程異常順暢。例如,在講解不同類型的鍵閤工藝時,書中不僅詳細描述瞭每種工藝的步驟,還用圖示清晰地展示瞭鍵閤綫的形狀和位置,這對於我理解不同工藝的優劣勢非常有幫助。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封裝的可靠性分析部分,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一些標準,而是深入剖析瞭導緻封裝失效的各種物理機製,並提齣瞭相應的預防和改進措施。這讓我認識到,封裝不僅僅是把芯片固定好,更是一個關乎産品生死存亡的關鍵環節。這本書的實用性非常強,無論是對於初學者建立整體認知,還是對於有一定經驗的工程師進行深入研究,都能從中獲益良多。
評分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在選擇教材時,不僅要考慮內容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更要關注其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是否符閤當前産業界對人纔的需求。這本書的“高等院校應用型人纔培養規劃教材”的定位,讓我看到瞭它的價值所在。它並沒有拘泥於枯燥的理論模型,而是緊密結閤實際應用,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圖示,將抽象的封裝工藝變得生動形象。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各種封裝材料的詳細介紹,以及不同材料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優缺點對比。這對於學生理解不同封裝方案的適用性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對封裝測試和質量控製的講解,也為學生未來的工作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我曾嘗試過一些其他同類書籍,但往往內容過於陳舊,或者過於偏嚮理論,難以滿足實際教學的需求。這本書的內容更新及時,貼近工業界實際,我相信它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起紮實的集成電路封裝知識體係,為他們順利進入相關行業打下堅實基礎。
評分封皮上麵一堆膠水!!!靠!!!!差評!!!
評分不錯
評分封皮上麵一堆膠水!!!靠!!!!差評!!!
評分不錯
評分不錯
評分好
評分不錯
評分好
評分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