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军霞 编
图书标签:
  • 建筑施工
  • 施工技术
  • 建筑工程
  • 工程技术
  • 建筑科学
  • 施工工艺
  • 工程管理
  • 建筑材料
  • 质量控制
  • 安全施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33765
版次:1
商品编码:1082730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职业教育任务引领型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3
字数:34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建筑施工技术》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编写,面向建筑企业,培养的对象是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者。本书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够用、实用为目标,围绕专业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编写。本书采用任务教学法编写,教材内容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按照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尽量多用图示、表格来直观表达。

目录

前言
任务1 导语
过程1.1 建筑施工技术概述
过程1.2 建筑工程划分

任务2 土方工程施工
过程2.1 明确土方工程施工内容
过程2.2 进行建筑物定位
过程2.3 开挖土方
过程2.4 回填土方
过程2.5 土方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
过程2.6 质量标准与安全技术
过程2.7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实例
复习思考题

任务3 地基处理
过程3.1 施工灰土地基
过程3.2 施工夯实水泥土桩
过程3.3 施工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复习思考题

任务4 基础工程施工
过程4.1 明确基础分类情况
过程4.2 桩基础工程
过程4.3 地下防水工程
复习思考题

任务5 砌筑工程施工
过程5.1 砌筑工程准备工作
过程5.2 施工砖砌体
过程5.3 施工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
复习思考题

任务6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
过程6.1 明确钢筋混凝土工程内容
过程6.2 模板工程施工
过程6.3 钢筋工程施工
过程6.4 混凝土工程
复习思考题

任务7 屋面工程施工
过程7.1 构成屋面工程层次
过程7.2 屋面保温工程施工
过程7.3 屋面找平层施工
过程7.4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
过程7.5 屋面防水保护层施工
过程7.6 屋面工程施工案例
复习思考题

任务8 保温工程施工
过程8.1 顶棚保温施工
过程8.2 墙体保温施工
过程8.3 外墙外保温施工案例
复习思考题

任务9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
过程9.1 门窗工程施工
过程9.2 抹灰类饰面施工
过程9.3 楼地面工程施工
过程9.4 涂料类饰面施工
过程9.5 饰面工程施工
复习思考题

任务10 季节性施工
过程10.1 冬期施工
过程10.2 雨期施工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匠心独运:古代建筑的智慧与技艺》 内容简介 翻开《匠心独运:古代建筑的智慧与技艺》,您将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非凡旅程,深入探寻中华文明中那些令人惊叹的古代建筑奇迹。本书并非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部生动细腻的史诗,它用最纯粹的语言、最详实的考证,为您揭示隐藏在巍峨宫殿、庄严寺庙、坚固城墙、雅致园林背后的古人智慧、精湛技艺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本书的每一章,都是一次对古代建筑不同侧面的深入剖析。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那些奠定中华建筑基石的材料与工艺。您将了解到,古人如何从自然中取材,例如从山林中精挑细选优质木材,运用独特的防腐、防虫处理技术,使其历经千年而不朽;又如何从大地深处挖掘黏土,炼制出坚硬耐用的砖瓦,以至今日仍能抵御风雨侵蚀。我们会详细介绍榫卯结构的奥秘,这种不使用一钉一铆,仅凭木材自身的结构就能够连接成宏伟建筑的神奇技艺,它所蕴含的力学原理和设计巧思,足以让现代工程师都为之折服。从梁、柱、枋、斗拱的巧妙组合,到墙体的夯筑、砌筑方法,再到屋顶的曲线设计与瓦片的铺设,本书将一一为您呈现。您会惊叹于古人对材料性能的深刻理解,对结构受力的精准把握,以及他们如何将这些知识内化为一种浑然天成的技艺,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 接着,本书将带您领略古代建筑的类型与功能。我们不会止步于对建筑外形的描绘,而是深入探讨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理念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巍峨雄壮的宫殿建筑,如北京故宫,其布局严谨对称,色彩庄重典雅,无不体现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它们不仅仅是居住的空间,更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和国家庆典的场所。肃穆庄严的寺庙建筑,无论是佛教的佛塔、大雄宝殿,还是道教的宫观,都通过独特的空间布局、神圣的符号和精美的雕塑,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宗教氛围,寄托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坚固雄伟的城墙与防御工事,如万里长城,它们不仅仅是军事屏障,更是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的体现,其选址、设计和建造的智慧,至今仍是军事工程的典范。还有那曲径通幽、步移景异的古典园林,它们是文人墨客寄情山水、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是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典范。本书将详细解析这些不同类型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组织、装饰手法及其背后的文化象征。 随后,本书将聚焦于古代建筑的艺术与美学。中华古代建筑的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融合了自然山水、哲学思想、人文情感的综合体现。我们会探讨其独特的色彩运用,例如皇家的金黄琉璃瓦与红墙,象征着辉煌与权威;寺庙的青砖黛瓦,则显得古朴庄重;园林的素雅淡泊,体现着士人的审美情趣。您将了解到,古人如何巧妙地运用比例、韵律、对称与均衡等艺术原则,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屋顶的飞檐翘角,如同展开的翅膀,轻盈灵动,为建筑增添了无限生机;斗拱的层层叠叠,不仅是结构上的支撑,更是具有独特装饰美感的艺术构件;梁枋上的彩绘与雕刻,则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花鸟虫鱼等丰富的文化元素融入建筑,使其成为一件件活的艺术品。本书还将分析古代建筑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如何体现在建筑设计中,例如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景观的借用,以及对阴阳五行等观念的运用。 然而,古代建筑的成就并非仅限于宏伟的工程,更在于其精巧的细节与人性化的考量。本书将深入挖掘那些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细节。例如,古人如何设计精妙的排水系统,确保建筑在漫长的岁月中免受水患之苦;他们如何运用通风、采光等自然手段,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即使在没有现代空调的时代;那些形态各异、寓意丰富的门窗、栏杆、石雕,它们不仅仅是功能性的构件,更是匠人们倾注心血的艺术创作,每一处都可能蕴含着吉祥的寓意或美好的祝愿。我们会追溯那些默默无闻却技艺高超的工匠群体,他们的智慧、经验和对建筑事业的敬业精神,是这些伟大工程得以完成的基石。 最后,《匠心独运:古代建筑的智慧与技艺》还将目光投向古代建筑的传承与启示。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为何还要回望这些古老的建筑?本书认为,古代建筑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卓越的工程智慧和独特的美学追求。这些智慧与技艺,对于我们理解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以及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寻找灵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将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保护、研究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让古人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匠心独运:古代建筑的智慧与技艺》是一本献给所有对历史、文化、艺术和智慧感兴趣的读者的书。它将带您超越表面的宏伟,触摸到古代建筑背后跳动的灵魂,感受古人那份对自然、对美、对生活最真挚的敬畏与热爱。通过本书,您将不仅增长知识,更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启迪,重新审视我们身边的建筑,以及我们与历史、与文明的深刻连接。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极其丰富、但又极富耐心的老师傅在工地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深度游学”。作者的叙事方式极为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感。他擅长将那些抽象复杂的工程力学原理,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实际案例中的“怎么做”和“为什么这样做”来阐述。我特别欣赏他处理那些“常见错误和预防措施”那一块的处理手法,他没有仅仅罗列清单,而是深入剖析了造成这些失误的深层原因,比如气候条件的影响、材料批次的差异,甚至包括团队沟通不畅带来的连锁反应。读到施工进度控制那一部分时,我感觉自己仿佛真的坐在了项目经理的会议室里,面对着甘特图和资源分配的难题,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既有宏观的战略布局,又不乏微观的操作技巧,比如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动态模拟,以及在突发状况下快速调整资源的优先级。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使得知识点能够牢牢地扎根于实际操作的土壤之中,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的那种深沉的蓝色调,搭配上烫金的字体,立刻就给人一种专业、厚重的质感,感觉这不是一本随随便便就能翻完的工具书,而是真正沉淀了多年经验的结晶。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触感细腻,油墨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图表和剖面图,细节也勾勒得非常到位,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装订处非常结实,我特意翻阅了几次关键的章节,书脊没有出现松动或异响,这对于经常需要在工地上带着查阅的同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量。这种对细节的重视,从外在的物理形态上就已经传递出作者对内容质量的自信,让人在尚未深入阅读之前,就已经对这本书的内容抱持了极高的期待值。整体来看,它放在书架上绝对是一道风景线,但更重要的是,它拿在手里,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可靠感,这对于技术类的书籍来说,是无价的。

评分

从排版和图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处理达到了专业出版物应有的水准,甚至是超越了许多同类书籍的表现。它并非简单地堆砌照片或者CAD图纸,而是精心设计了大量的流程图和对比表格。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介绍地下工程防水节点处理的章节中,作者使用了三维爆炸图来展示不同防水层之间的搭接关系和密封胶的填充顺序,配合上简短精炼的文字说明,即便是一个初入行的技术员,也能立刻明白每一个步骤背后的几何逻辑和受力分析。此外,书中引用的规范和标准都是最新修订的版本,这极大地减少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引用过时标准而产生的法律或质量风险。这种对规范的严格遵循,体现了作者对工程质量的终极责任感,让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倍感踏实和权威。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新兴技术和传统工艺的融合探讨。在这个行业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书籍要么是沉湎于经典却脱离了现实,要么是追逐新潮却缺乏深度验证。然而,这本书做到了难得的平衡。例如,在谈到新型模板支撑系统时,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其力学特性和安装流程,还对比了它与传统木模体系在环保效益和返工率上的具体数据差异。更难得的是,当讲解到某些需要极高精度的湿作业部分,比如特种砂浆的配合比调配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一个固定的公式,而是提供了一套基于当地骨料含水率和环境湿度的“自适应调整框架”。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传授“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在培养我们作为工程师的“思考路径”。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这样一本看似面向所有人的“技术大全”抱持着一丝怀疑,担心内容会过于宽泛而缺乏深度。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的覆盖面广,但每一个模块的深入程度都令人刮目相看。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安全文明施工这一块,作者并没有采用那种空泛的口号式宣传,而是引入了基于风险等级的激励机制设计和事故案例的根本原因分析模型。尤其是对“临边防护体系的动态稳定性评估”那一节,引用了有限元分析的初步结果来佐证其承载能力,这已经触及到了非常前沿的研究领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指导现场施工人员解决眼前的问题,更能帮助项目管理层进行前瞻性的风险规划和技术储备。它仿佛是一个集成的信息枢纽,能满足从现场班组长到项目总工不同层次人员的求知需求,是工具书架上不可或缺的“百科全书”。

评分

书收到有一个星期了,但是还没看的,看纸的质量还是可以的,至少不是那种盗版的,等了之后再来评价。

评分

不错,挺实用的,比图书大厦便宜

评分

书收到有一个星期了,但是还没看的,看纸的质量还是可以的,至少不是那种盗版的,等了之后再来评价

评分

书收到有一个星期了,但是还没看的,看纸的质量还是可以的,至少不是那种盗版的,等了之后再来评价

评分

6.“没手,没脚,没烦恼。”

评分

13在生命中,我们不能选择什么,却可以改变什么。

评分

内容很详尽 很适合新手拜读

评分

书收到有一个星期了,但是还没看的,看纸的质量还是可以的,至少不是那种盗版的,等了之后再来评价。

评分

生命斗士尼克·胡哲于2012年2月12日与宫原佳苗(Kanae M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