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人类实现了跨越星际的意识传输,能够完美的保存和输送个体经验记忆和情感。一批特殊的人从此诞生。对他们来说,肉体真正成了躯壳。他们可以执行非常危险的任务,一次次浴火重生。
《副本》是摩根的处女作和成名作,也是“武科瓦奇系列”的第一部,接下来的两部分别是03年的《破碎天使》和05年的《复仇女神》。这三部作品可以说是摩根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在科幻界的地位,也给他作品的风格打上了鲜明的烙印。
内容简介
从理论上说,意识的存储和备份让人类实现了长生不老的梦想。当躯壳衰老、死亡时,存储的意识备份可以重新载入一具新躯壳,意识的主人也将因此重获新生。这个过程周而复始、连绵延续以至无穷。但这只是理论。在现实中,只有富有的人才可能不断地将自己的意识存储、备份、更新。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身负特殊使命的人,意识存储让他们能够不计生死、自蹈死地。
星际调查局探员科瓦奇就是这样的人。他的意识被跨星际传输到地球。载入一具新躯壳,调查一桩杀人案。被害者是地球的一位富翁。下载意识复活之后,这位富翁决心查出凶手,查明在他上一次意识备份到被杀害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杀人、换躯、性、死亡、重生……在意识存储的新时代,古老的犯罪和侦查过程以令人难以想象的新面貌实施、展开。
作者简介
理查德·摩根,英国新一代科幻作家的代表,毕业于剑桥大学,主修历史,之后周游世界,从事英语教学工作。2002年《副本》出版以后成为专职作家。作为科幻作家,理查德·摩根对未来的看法十分悲观。这种观念也许来自他对历史的研究。在一次采访中,他明确表示:“人类社会现在是、过去是,将来也必然是以压迫、剥削大众为目的的存在。”这种思想让他的科幻小说呈现出鲜明的反乌托邦色彩,《副本》就是其中的典型。
精彩书评
杰作!赛伯朋克硬科幻和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完美结合。令人赞叹。
——《泰晤士报》
节奏紧张、推进极快的科幻侦探小说。其情节设计完全是一流的。战斗场面让人热血沸腾。
——《轨迹》
颠覆性的、让人惊骇不已的新观念。加上扣人心弦的叙述方式……在黑色科幻这一门类中,理查德·摩根显示出了一流的才华。
——《交叉地带》
目录
楔子
第一部 抵达
第二部 反应
第三部 同盟
第四部 劝服
第五部 复仇
后记
精彩书摘
我拍打着水花从水柜中翻身而起,一只手摸索胸前寻找伤口,另一只手还紧握着并不存在的武器。重力如铁锤般压下来,我又跌回水柜的凝胶液体里。我一阵乱扑腾,一只手肘磕在水柜边缘,疼得厉害,但还是抓住了柜沿。几团黏糊糊的凝胶涌进嘴巴,灌进喉咙。我赶紧闭上嘴,手紧紧抓住柜沿。那些胶状物无处不在,它们渗进我的眼窝,塞住我的鼻孔和喉咙,滑腻腻地糊在手上。重力一直在拖着我向下坠,光滑的手指几乎抓不住柜沿,胸口仿佛压了块大石,要把我一直按在柜底。我在水柜里拼命挣扎。这也算是悬浮储存柜?我快淹死了。
突然,一只有力的大手抓住我的胳膊,用力拉我坐起来。差不多与此同时,我意识到胸前并没有伤口。有人拿条毛巾在我脸上胡乱擦了几下,让我重见光明。我决定等一会儿再来体味重见天日的喜悦,当务之急是赶紧把那些凝胶从鼻孔和喉咙里倒出来。差不多半分钟的时间里,我一直坐在那儿,低头费力地咳嗽着,同时想搞清楚为什么重力会如此之大。
“果然是训练有素。”一个生硬的男人声音在身边响起,这种嗓音在司法部门里很常见,“在调查局里,他们到底教了你些什么,科瓦克?”
我明白了。在哈伦世界,科瓦奇是个极其普通的名字,没有人会念错,但这家伙却没读对。他的语言应该是外世界美语的某个变种,但即便考虑到语言差异,他也不该错得这么离谱。我名字的最后一个音应该是斯拉夫语的“奇”,而不是重读的“克”。
一切都太重了。
我混沌一团的意识突然醒悟过来,就像一块板砖敲碎了霜花密布的平板玻璃。
这是外世界。
顺着这个思路走,应该是有人得到了武·科瓦奇的意识包,转运发送。既然哈伦世界是格里莫星系中唯一有人居住的星球,这就说明我的意识经过了跨星系转运——
运到哪儿了?
我抬头看去。水泥屋顶上装着刺眼的日光灯管。我坐在一个敞开的粗糙金属柜体里,茫然四顾,好像一个古代的飞行员爬进机舱,却发现自己光着屁股,忘了穿飞行服。这里有一长排金属柜,大约二十来个,我所在的这个只是其中之一。这排柜子一头顶在墙边,另一头是一扇紧闭的、看上去沉甸甸的铁门。这里气温很低,四面都是光板墙壁,甚至没刷一点油漆。这可挺离谱的。哈伦世界的转生室至少会漆成浅色调,服务员也都很漂亮。不管怎么说,既然能从这个柜子里醒来,就说明你已经还清了对社会欠的债。至少他们该给你一个充满阳光的开始,让你打起精神,重新做人。
我面前这个男人显然很难用“阳光”来形容。他大概有两米高,看上去似乎在得到这份正式工作之前一直都在角斗场做兼职,徒手搏杀猛兽。他胸前和胳膊上肌肉隆起,仿佛盔甲一般;头发极短,完全遮不住那条从头顶延伸到左耳的吓人伤疤;身上穿着一件带肩章的宽松黑色上衣,胸前还有个磁碟标志。此刻,他正瞪着一双漆黑的眼睛,以一种近乎冷酷的眼神冷静地注视着我。刚才拉我起来之后,他就退后一步,跟我保持在一臂之外——完全符合操作手册的要求,看来这是个熟练工。
我按住一个鼻孔,用力擤出另一个鼻孔里的营养液。
“能告诉我这是哪儿吗?还有我应享有的权利之类的?”
“科瓦克,现在你没有任何权利。”
我抬头看去,看到他脸上浮现出一丝残酷的微笑。我耸耸肩,用力把另一个鼻孔清干净。
“能告诉我这是哪儿吗?”
他踌躇了一下,瞥了一眼日光灯管横布的屋顶,好像跟我交代这一信息之前自己还得先确认一下。最后,他重复了我刚才的动作,耸耸肩。 “当然,为什么不能呢?你现在是在湾城。对,湾城,地球的湾城。”他脸上又浮现出那种冷酷的微笑,“这是人类的故乡。最古老的人居世界,哦哦哦。”
“珍惜你白天这份工作吧。”我严肃地对他说。
医生领我穿过一条白色的长廊,地上满是轮床推动时橡胶轮子碾压的痕迹。她步履轻快,我几乎都跟不上。此时我身上只围了一条最普通的灰色毛巾,营养液随着我的脚步滴了一路。她的态度表面上很和蔼,但深处似乎暗流涌动。她臂弯里夹着一大摞文件副本,怀里还抱着一些。我很想知道她一天要接待多少个转生者。
“接下来的一两天里你应该尽量多休息,”她照本宣科地说,“你身上可能会有几个地方轻微疼痛,不过这很正常。睡眠会帮你度过这一切。如果你有任何——”
“我知道,我以前干过这事。”
我不是拒绝与人交流,我只是想念萨拉。
我们在一扇侧门前停住,里面小房间的毛玻璃墙壁上嵌着淋浴喷头。医生领我进了房间,站在原地盯着我看了一阵。
“我以前也用过淋浴。”我向她保证。
她点点头,“洗完之后,走廊尽头有部电梯。坐它上一层楼。警察在那儿等你,要跟你谈点事情。”
训练手册上说,刚植人新躯体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肾上腺素分泌。不过她很可能事先看过我的档案,不认为约见几个警察对我而言算是件大事。我努力与她保持同感。
……
前言/序言
副本 [The Ahered Carbon] 导语: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人类的足迹早已跨越了星辰大海,在无数行星上播下了文明的种子。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诱惑。在这个被“副本”技术所主宰的时代,生命本身也变得可以复制、转移,甚至永生。然而,这一切的繁荣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机?“副本”技术的出现,究竟是人类进化的阶梯,还是通往深渊的陷阱? 背景设定: 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未来,大约在数百年之后。此时,人类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我们现今难以想象的程度。其中,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便是“副本”技术,一种能够将人类意识完全扫描、复制并转移到全新身体中的技术。这种技术最初是为了解决疾病、衰老等问题,为人类带来永生的可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副本”技术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催生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结构和生存模式。 副本技术的核心: 意识扫描与储存: 通过精密的光学和神经接口,能够以极高的精度扫描并存储一个人的全部意识信息,包括记忆、情感、人格特质等。这些信息被保存在高度安全的数字网络中,被称为“意识库”。 身体复制与定制: 拥有了意识数据,就可以在实验室中以生物工程或仿生技术制造出全新的身体。这些身体可以是与原身体一模一样的副本,也可以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定制的、拥有更强体能、特定技能,甚至是非人类形态的躯体。 意识转移: 将存储的意识信息上传至新的身体中,从而实现意识的“重生”。这个过程通常是无痛且高效的,被转移的意识甚至不会察觉到自己刚刚经历了一次“死亡”与“新生”。 副本技术的社会影响: 永生的可能性: “副本”技术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为人类提供了无限接近永生的可能性。当身体衰老或受伤,可以将意识转移到年轻的、健康的副本中,继续生活。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带来了新的哲学和伦理困境。 社会阶层的固化与分化: 制造高品质的身体副本,尤其是那些拥有特殊能力或经过基因优化的躯体,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因此,“副本”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富裕阶层可以享受更优质的“副本”,拥有更长的寿命和更强健的体魄,而贫困阶层则可能只能负担基础的副本,甚至无法获得副本技术。 身份认同的危机: 当一个人可以拥有多个身体,并且意识可以在不同的身体之间转移,那么“自我”的定义就变得模糊起来。一个人是否还是原来的自己?如果一个副本犯下了罪行,那么原体是否需要负责?这些问题引发了深刻的身份认同危机。 犯罪与非法活动: “副本”技术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手段。例如,利用副本进行身份盗窃、逃避追捕,甚至制造多具身体同时执行任务。黑市上充斥着未经授权的副本制造和意识转移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对死亡的看法改变: 死亡不再是生命的终结,而更像是一种“数据重置”或“硬件更换”。这种观念的转变,对人类的情感、家庭关系以及社会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事切入点: 故事的主线将围绕一个或几个关键人物展开,他们身处于这个“副本”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面临着各种与此相关的挑战和困境。可能的故事切入点包括: 调查一起涉及副本技术的犯罪案件: 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或是刚入行的年轻警员,在调查一桩离奇的案件时,逐渐深入到“副本”技术的黑暗面,揭露隐藏在繁荣表象下的罪恶。 一个普通人在副本技术下的生存挣扎: 一个出身普通、经济拮据的个体,为了生存或改变命运,不得不利用“副本”技术,却意外卷入了一场更大的阴谋。 关于身份认同的哲学探索: 一位对“自我”产生怀疑的个体,开始追寻自己真正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他/她会遇到其他同样面临身份危机的人,共同探索意识与身体的关系。 企业巨头与技术黑幕: 故事可能围绕着一家掌握核心“副本”技术的巨头企业展开,揭露其不为人知的秘密,以及为了维持技术垄断而采取的手段。 反抗与革命: 一群对“副本”技术带来的不平等和社会问题感到不满的人们,试图挑战现有的秩序,争取更公平的未来。 核心主题: “自我”的本质: 在意识可以复制和转移的时代,我们如何定义“自我”?意识、记忆、情感,哪一个才是构成“我”的真正核心? 科技的伦理边界: 当科技发展突破了生命本身的限制,我们应该如何把握伦理的边界?科技的进步是否应该以牺牲某些人类价值为代价? 社会公平与阶级固化: 科技的进步是否必然加剧贫富差距?如何才能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实现社会公平? 死亡与生命的意义: 当死亡不再是终点,生命的意义又体现在哪里?永生是否真的能够带来幸福? 人性的黑暗与光明: 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复杂性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无论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黑暗,还是在绝望中依然坚守良知的微光,都将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叙事风格: 故事的叙事风格可以融合科幻的宏大与悬疑的紧凑,亦可融入哲学的深度与人性的温暖。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展现个体在宏大社会背景下的命运浮沉。对话可以尖锐而富有深意,场景描写可以既描绘出未来科技的炫目光彩,又透露出隐藏的压抑与危机。 潜在的冲突与高潮: 意识与身体的悖论: 一个重要的冲突点可以围绕着“意识”与“身体”之间的矛盾展开。例如,一个拥有强大副本身体的人,其内心可能充满了痛苦和挣扎;反之,一个身体孱弱的人,其意识可能无比强大。 真相的揭露: 随着剧情的深入,副本技术的某个被掩盖的真相会被逐渐揭露,这个真相可能关乎其制造的初衷,或是其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后果。 身份的混淆与追寻: 主角可能在追寻自己的真实身份过程中,遇到了身份被盗用,或者自己成为了某个副本的受害者。 高科技犯罪的对决: 无论是地下黑市的非法副本交易,还是企业内部的阴谋,都可能引发一场高科技的对抗。 对“副本”技术的反思与抉择: 故事的结局可能并非简单的善恶对决,而是一个关于是否继续接受,或者如何规制“副本”技术,甚至是否要放弃这种可能带来永生的技术,回归更“自然”的生命形态的深刻反思。 结语: “副本 [The Ahered Carbon]” 这个名称本身就充满了想象空间,暗示着一种“复制”的痕迹,以及一种坚固、持久的物质基础(碳)。这个故事将是一次对未来社会、科技伦理和人性深度的探索。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未来科技的幻想曲,更是一面映照当下,警示我们思考生命、身份和进步的镜子。在这个“副本”与“原体”界限模糊的时代,我们所面临的,也许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刻的存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