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精益工程视频讲堂(CAD/CAM/CAE):AutoCAD 2010电气工程设计(附光盘)》的封面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理工科特有的严谨与现代感的结合,让人对即将展开的学习之旅充满期待。不过,说实话,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并试图寻找一些关于“精益”思想如何与2010版AutoCAD的电气设计流程深度融合的具体案例和操作指导时,我感到了一丝迷茫。我原本期望看到的是如何利用2010版软件的特定功能集,来优化电气图纸的标准化、减少返工次数,或者更精细地进行物料清单(BOM)的自动化生成以匹配精益生产的即时需求。书里花了大量的篇幅详细讲解了AutoCAD 2010界面的布局、基本绘图命令(比如直线、圆、填充)以及2010版本中新增的某些视图管理工具。这些内容对于一个刚接触AutoCAD的新手来说或许是宝典,但对于一个已经熟悉CAD基础,希望通过“精益”视角来提升电气设计效率的工程师而言,显得过于基础和通用了。我特别留意了关于“价值流图”在电气设计中的应用,或者如何通过参数化设计来减少重复劳动,但这些“精益”的核心概念似乎只是被轻轻带过,没有在具体的电气设计实例中得到充分的、可操作的体现。光盘中的视频内容,如果能针对性地演示如何在特定项目中应用精益原则来简化设计步骤,那价值就无可估量了,可惜现有的内容更多是软件操作的复述,而非方法论的实践。
评分这本书在对“电气工程设计”这一专业领域的细分处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广度大于深度的现象。它涵盖了从原理图绘制到一些基础的布局考虑,但对于关键的专业挑战,如电磁兼容性(EMC)的初步设计考量,或者如何使用CAD工具辅助进行热负荷估算和散热布局的优化,这些都未得到充分的讨论。在精益设计中,早期就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可以避免后期昂贵的物理原型制作和反复修改。我期待看到的是,如何利用2010版AutoCAD的标注和块属性功能,来建立一个初步的性能反馈模型。例如,在一个控制盘的布局设计中,如何通过图层管理和对象数据,快速模拟出关键元件之间的最小安全间距要求,而不是简单地用直线画出边界。这本书在这些“设计预防错误”的环节上着墨不多,使得其“精益”的定位显得有些名不副实。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清晰地表达设计意图,但没有教会我们如何通过设计本身来“内建质量”(Build Quality In),这与现代精益方法论的核心追求相去甚远,最终还是回到了“事后检查”的老路子。
评分我不得不承认,光盘附带的教学资源似乎更偏向于一个标准的AutoCAD初级培训课程,而不是一个针对“精益工程”方法论的深度实践手册。我尝试在视频中寻找关于如何利用AutoCAD的脚本(Scripting)功能来自动化重复性的、低价值的任务的演示,因为自动化正是精益消除重复性劳动的核心手段之一。视频中确实有关于LISP编程环境的提及,但这部分内容非常简略,远没有达到可以指导读者编写有效脚本以优化日常工作流程的程度。对于电气设计中常见的重复劳动,比如修改所有导线的颜色、线型、或者批量替换某个型号的元件,如果能提供现成的、经过验证的脚本示例,并解释其背后的效率提升逻辑,那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大大增加。目前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详尽的“软件手册”,而不是一本结合了先进工程理念的“方法论应用指南”。读者必须自己去“发现”如何将精益原则融入到这些基础操作中,而这正是购买一本带有“精益”标签书籍时,我们希望被直接引导的关键所在。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排版和图例清晰度确实不错,那些黑白线条图看起来很专业,对于基础概念的解释也算清晰易懂,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从零开始学习AutoCAD 2010电气绘图规范的人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扎实的起点。但是,从一个资深电气工程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2010版本”和“电气工程设计”这两个核心领域之间的连接点上,显得力量不足。我们现在谈论电气设计,离不开对三维布线、碰撞检测以及与PLM/ERP系统的数据接口的理解。虽然2010版AutoCAD在这些前沿集成上相比现在有所欠缺,但本书如果能着重强调如何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最大化利用2010版本有限的工具集去“模拟”或“准备”数据以对接后续系统,那它的价值就会提升。例如,关于如何高效地管理图纸中的属性数据(Attributes)以确保后续数据提取的准确性,书中只是提供了简单的属性创建教程,缺乏关于数据结构设计和数据质量控制的讨论。这就像是教会了你如何砌砖,但没有告诉你如何根据蓝图高效、无错地组织这些砖块,以保证建筑的结构完整性,精益的本质恰恰在于这种结构化和系统性的优化。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可以说是相当高的,毕竟“精益工程”这个标签在当前的制造业升级中太有份量了。我手里拿着的是AutoCAD 2010的特定版本教材,这本身就意味着它需要提供超越通用CAD教程的深度。我主要关注的是电气控制系统图纸的规范化和模块化设计。例如,在处理复杂的配电系统或自动化控制柜布局时,精益思想强调消除浪费,这在CAD设计中就应该体现为设计元素的复用率、符号库的标准化程度,以及设计变更时的快速响应能力。然而,在实操章节中,我发现对符号库的定制和管理讲解得比较分散,更多侧重于如何“画出”符号,而不是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复用的“精益”符号系统。书中对图纸集管理器(Sheet Set Manager)的使用有所涉及,但并没有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它来确保所有相关图纸(如单线图、端子排图、PLC I/O分配图)之间的信息一致性,这恰恰是避免设计错误和返工的精益关键点。对于如何利用AutoCAD 2010的标注系统进行标准化约束和检查,以减少人工校对时间,书中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提供足够详尽的步骤指导,让人感觉作者更偏向于教“工具使用”而非“流程优化”。
评分书很好,很适合初级学者
评分收到稍微翻了一下,还行吧,是正版
评分性价比好,有点节约纸张可多印刷几页
评分此套书精选了曹文轩美文当中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精彩故事,作品选用的都是包含着浓重的个人体验和细腻的审美情趣的文章。市场上已有的曹文轩的书缺少的是解读与引申。因此这套书策划点就是全国首部曹文轩最新美文+安武林故事导读形式,堪称儿童文学界的珠联璧合。由儿童文学界著名作家、评论家、教授金波作序。安武林是个作家、评论家、优秀的书评人,人生经历崎岖坎坷,很能熟悉曹文轩笔下的生活。他的点评、导读,显示出了一个优秀评论家对作品独到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p>
评分感觉应该还不错,有时间好好学学
评分内容推荐
评分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天瓢》等。多部作品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40余种。其中有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大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
评分书很好,很适合初级学者
评分质量还可以,很实用,物美价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